一文看懂 美中降关税90天 贸易战远未结束
2025-05-12 23:25: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周一(5月12日),美中同意暂时降低关税,缓和贸易战,在三个月时间内就一项更广泛的贸易协议进行谈判。但专家们表示,贸易战远未结束。
美中双方日前在日内瓦进行首次贸易谈判,并在2天后发表联合声明,这一快速进展超出外界预期。全球股市受此消息提振,但美中之间存在的严重分歧犹在。即便按照川普第一任期时的先例,双方也需要更长时间才可能达成全面贸易协议。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告诉《华盛顿邮报》说:“这项协议并非解决方案。它只是缓和分歧的影响,使其发展得更慢、成本更低。”
美联社报道说,华府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中国项目高级主管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表示,协议达成的速度表明“双方在经济上面临的困境比他们所承认得要大”。
“对中国来说,经济阵痛是实实在在的:失业率上升、资本外逃,出口订单以近两年来最快的速度下降,”辛格尔顿说。“对川普来说,(美国)股市至关重要,这项协议让他在不放弃筹码的情况下赢得了胜利。”
美中快速达成协定 多年来首份贸易联合声明
白宫在周一发出的事实说明书中指出,美中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谈判获得成功,发表了“多年来首份贸易联合声明”。两国已同意建立一个机制,继续就贸易和经济进行重要的讨论。
白宫称,与前几届政府不同,川普总统对北京采取了“强硬、不妥协”的立场,以保护美国利益并制止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美国接下来将重点关注对华贸易再平衡,以及施压北京限制芬太尼前体进入北美。
2024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为2954亿美元,是美国与任何贸易伙伴国之间最大的逆差。
这一结果跟会面前的表态格外不同。负责美方会谈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上周三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被问及与中方的谈判是否已进入“深入”阶段,当时贝森特回答说:“我说过,我们将在周六开始,这在我看来与‘深入’完全相反。”
白宫在谈判前放出的消息也是,会谈首要任务是双方达成共识,而不一定是达成协议。
日内瓦第一天会谈仅一小时,就有媒体放风说,中方代表、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离席。随后,中共官方背景的社交媒体账号辟谣说,贸易会谈尚未结束。在现场的海外媒体记者也证实,会谈仍在继续,并从早上一直延续到晚上。
在第二天会谈结束,白宫声明只有两段文字,分别引述两位参与谈判的内阁部长——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的发言。声明标题则为“美国宣布与中国在日内瓦达成贸易协定”。
随后,双方约定周一发表官方的联合声明。
北京从不谈到变成第二个与川普达协议
外界好奇,是什么促成双方在对美贸易战上的快速转变?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提到,“北京之前说‘不谈,奉陪到底’。突然之间,它(中国)就成了第二个与川普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
他表示,虽然现在双方都称自己获胜,“但这是一项正在制定中的协议,我们无法预期它会不会进展顺利”。
根据中共官方数据,工业产出受美国关税冲击,4月制造业活动跌至2023年12月以来新低。中国大陆媒体《财新》上周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活动创下七个月来最低水平。
中国出口商正受到高额关税重创,货物也无法出口,大量堆积在仓库里。
法国航运巨头达飞海运集团(CMA)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Rodolphe Saade)周一出席法国参议院的听证会时证实,因为美国对华关税的影响,他们公司运往美国的货运量比疫情爆发期间减少了一半。
美国福克斯记者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帖说,川普为什么和中方一样渴望达成协议,那是因为美国小企业即将被压垮,而他们也是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关键支持者。
该记者表示,有消息人士透露,暂停对华关税的时机正值部分美国小企业濒临灾难之际,因为他们从中国采购了太多原材料,因高关税导致他们只能从中国空货柜返回。

局势缓和 但90天休战不保证永久停火
英国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在写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美中的90天暂时调降关税“是一次实质性的局势缓和”。
但考虑到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水平仍高达30%,比美国对其它大多数经济体课征的税率高很多,且美国“似乎仍试图”团结其它国家,要求他们限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
他警告说:“在这种情况下,90天的休战协议并不保证最终会实现持久停火。”
凯投宏观的威廉姆斯估计,考虑到实际关税率达到40%,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会下降三分之一。
丹麦银行的报告也说,因川普政府的首要任务仍是大幅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要在90天内满足条件将十分困难。
“在川普第一任期内,中国未能达到2019年达成的所谓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规定的美国商品采购水平,而此次达成一项满足双方所有要求的协议也将十分困难——尤其是在短短90天的时间内。”报告说。
即便以川普首任总统任期四年作为参考,其大部分时间美中都在谈判,但最后也只取得有限成功。
美中2020年1月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对美国商品采购量在2017年基准上增加2000亿美元,并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美国因此降低关税作为回应。但北京迄今未达成购买目标,且美国对其知识产权保护的投诉未减反增。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资深访问学者、前美国贸易谈判官奥尔森(Stephen Olson)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告诉英国BBC说,“困扰美中贸易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不可能解决。”
比如:中国经济长期由政府主导,与美国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本质上格格不入。
后续可能发展
首先,美中物流量在90天内可能激增。美国物流商ShipHero的创办人兼CEO亚伦·鲁宾(Aaron Rubin)估计,美国各大品牌商都会试图在三个月内(8月15日前)将所有圣诞库存入库。
他研判接下来的中国关税走势可能最高回升至54%,但不会重回145%的关税水平。其中,美国对非战略商品(例如服装和饮具)的关税最终可能降至30%以下,但对战略类别将继续征收高额关税。
其次,北京已失去一个多月跟美谈判的黄金期。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教授高树超(Henry Gao)发帖说,通过关税反击,北京挽回了面子,但也损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川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在此之后,中方选择开始陆续对川普稍早加征的关税以及刚加的关税进行等量报复,而不是与华盛顿快速展开沟通和协商。
高树超提醒说,随着美国与其它国家达成的贸易协议逐渐成型,北京将更难获得支持。
“日内瓦协议是一个开端,但随着其它协议细节的浮出水面,预计到7月中旬(北京)将遭遇挫折。”他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