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2025-05-12 21:26:0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显微故事



"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最近,“认干妈,为你养老送终”之类的帖子在社交平台频繁刷屏。

颠覆传统认知的背后,是老龄化社会下的情感供需错配。独居老人(无子女、丁克或空巢)精神孤独渴望陪伴,而年轻人则因房价、职场压力、异地漂泊等因素渴望情感支持与资源互助。

双方各取所需,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试探着一种非血缘的“拟亲缘关系”。

这种关系既像一场跨越年龄的抱团取暖,又像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

有人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型养老模式,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也有人担忧这将成为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温柔陷阱,让本就脆弱的老年群体面临更大风险。

在这看似温情的代际互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实?当传统家庭结构逐渐瓦解,这种“拟亲缘关系”能否真正填补情感空缺?



“孤儿,找一个膝下无子的老人,给你养老送终”

“从小缺爱,想认干爸干妈和哥哥”

“认干妈,可以去你的城市生活”

“90后,想认干妈,可以陪您聊天、散步,将来为您养老,希望我们能成为家人。”

……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类似的帖子悄然增多。发帖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他们“认干亲”的理由很明确:有的本身就是孤儿,从未体会过父爱、母爱;有的因原生家庭破碎,父母离异或长期冷漠,渴望被关心;还有的则是出于现实考量,想找个有经济能力的“干爹干妈”分担生活压力,“不想承担房租水电”。



几乎所有这样主题的帖子,都能收到不少点赞和评论。

有人询问细节,有人分享看法,还有人直接贴上自己的“认亲简历”:“55岁阿姨,有房有退休金,想认个女儿,周末一起做饭逛街”“独居老人,身体健康,希望认个靠谱的干女儿,平时能偶尔来看看我。”

这些帖子通常附带详细的条件:年轻人希望对方“有房有退休金,性格好”,老年人则要求对方“靠谱,愿意长期相处”。

一些帖子下方甚至晒出了“协议模板”,约定每周探望次数、节日陪伴义务,以及财产分配意向。

姜英不知算法为何将这样的内容推送给她。不过,这样的消息,倒也让她认真地考虑起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

姜英51岁,离异无子女,去年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在北京和天津各有一套房产,存款和退休金还算可观。

作为独身女性,虽然弟弟和妹妹多次承诺会让外甥和侄女照顾她的晚年,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每次家庭聚会,看着弟弟妹妹其乐融融的一家子,姜英总会在热闹中感到一丝若有所失。

姜英的个人问题也是母亲最担心的,她经常念叨:“英子,妈就担心你老了没人陪。”她总是笑着安慰母亲,说自己有钱有房,养老院都挑最好的住。

可夜深人静时,她也会对着空荡荡的客厅发呆——钱能买来护理,但买不来亲情。

窗外,花开得热闹,姜英手指滑动手机屏幕。那个发帖的女孩写道:

“父母不在了,一个人生活。喜欢到各个城市旅行,喜欢跟不同的人聊天,喜欢小猫小狈,想找个能一起吃饭、一起玩的阿姨,有个新家。”



鬼使神差地,姜英点开了女孩的对话框。在这个孤独的午后,她第一次认真思考:除了等待被赡养,自己是否也能成为别人的依靠?

27岁的陈琳在北京工作五年,父母早年离异,各自重组家庭后,她成了“多余的人”。

去年春节,她在社交平台发帖:“有没有北京本地的叔叔阿姨,愿意过年一起吃顿饭?我可以帮忙做家务,陪聊天。”

“没想到真的有人回复。”陈琳说,“而且还不止一个,好几个人主动联系我,说可以跟他们一起过年。”虽然最后陈琳并没有真的去陌生人家里,却因此结识了好几个长辈。

“他们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也有家里有儿子想要个女儿的,还有丁克家庭。确实有人提出认我作干女儿,我也在考虑这件事。”



类似陈琳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有人坦言,自己并非贪图物质,而是渴望“被惦记的感觉”——生病时有人关心,生日时有人祝福,过节时有地方可以去。

当然,也有一些年轻人很现实,直白地表示:“在一线城市打拼太累了,房租占去大半工资,要是有个本地有房的干爸干妈,至少能有个落脚的地方,还能吃上家常饭,不用每天叫外卖。”



如今,“资源置换型认亲”正在都市年轻人中形成新的生存策略,并且得到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接纳和认可。

心理咨询师张岚分析,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代偿”需求:

“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脱离原生家庭,独自面对高压生活。当现实社交难以满足情感需求时,他们会尝试构建替代性亲密关系。”



“契约式亲情” 的兴起,与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密不可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比例突破21%,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花甲老人。

这意味着中国已跨过国际通行标准线,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银发时代”的到来,一系列衍生问题也浮出水面。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占比已突破50%,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部分农村地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这意味着超过1亿老年人正在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独居高龄老人常年患病,三分之一患有心理问题甚至抑郁症。在此情况下,“付费陪伴”应运而生。



除了陪诊、陪聊、伴游等线下服务,还有一些老年人付费购买AI儿女和老伴,在线上充值换取24小时不间断的陪伴。

有专家指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养老洼地”。

在此背景下,契约式亲情实际上构成了对正式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相当一部分独居老人更倾向与年轻人建立“类亲属”关系,而非选择机构养老。

王阿姨退休前是大连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独居一套两居室。儿子定居在国外,两三年才回来一次。

她朋友不多,也不喜欢广场舞,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动物园喂梅花鹿。



图 | 王阿姨经常喂养的梅花鹿

“家里静得能听到冰箱的电流声。”王阿姨说。

王阿姨也曾想过住养老院,并且也亲自尝试过,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早上6点半统一起床,7点半准时吃早餐,这种军事化管理让我难以适应。”王阿姨表示,相较于养老院规范化的生活节奏,她更看重居家的自由,“在自己家可以随时煮碗面,半夜也能起来看电视”。

更深的困扰来自心理层面。“养老院的氛围时刻提醒着你已步入晚年。”王阿姨坦言,“那种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的感觉很不好。”

去年,一位独居老姐妹在家中突发疾病去世,直到数日后才被人发现。这件事给她带来很大触动。

经过深思熟虑,王阿姨决定将家中闲置的卧室出租。按照市场行情,月租金通常在1500元左右,但她只象征性地收500元租金,并且包网费、水电费、燃气费和取暖费。

“钱不是最重要的,”王阿姨说,“主要是想找个靠谱的年轻人一起住,平时能有个照应。”

她在租房信息中特别注明:希望租客是工作稳定的年轻女性,能偶尔陪她说说话。

与普通合租不同,像王阿姨这样的房东往往更看重租客的人品和相处融洽度,而非单纯的租金收益。

王阿姨说,自从把房子租给一位牙医后,家里多了人气,儿子不在身边的孤独感也减轻了不少。

至于认干亲,王阿姨表示,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但假以时日,如果与合住的女孩相处融洽,并且对方也不排斥的话,她可能会考虑。如果女孩愿意负责她的养老问题,她也可以把房子和财产分一部分给她。

“年轻人获得情感支持和生活便利,老年人则得到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也算是双赢的事。”张岚说。



然而,并非所有故事都有美好结局,温情之下也有暗流涌动。

在代际互助模式中,部分渴望陪伴的老人不惜以房产或金钱为代价换取情感慰藉,而一些动机不纯的年轻人则打着“养老送终”的旗号,实则觊觎老人的财产。

更有甚者,有人专门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设下骗局,让本就脆弱的信任关系雪上加霜。

去年,上海松江区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一名网络主播以“认干妈”为名接近独居老人,在获取信任后,先后骗取老人50余万元积蓄,导致其晚年陷入经济困境。

北京某律所统计,最近几年类似的纠纷在逐年增多,多数涉及房产赠与或借款。

“没有法律保障的关系就像沙上建塔。”律师陈锋说,他见过老人在遗嘱中留给“干女儿”房产,结果引发亲生子女诉讼;也遇到过年轻人照顾老人多年,最后因财产分配反目成仇。

对于年轻人来说,“认干亲”也有被情感剥削的隐蔽风险。

有网友表示,他曾认过一位“干妈”,对方要求他每周必须陪足8小时,否则扣减承诺的“赞助费”。“感觉自己成了情感劳工。”他最终选择退出。



还有一位女生吐槽说,“干妈”起初对她嘘寒问暖,后来却逐渐要求她帮忙还信用卡、购买保健品。“拒绝后,她骂我白眼狼,还威胁要到我公司闹。”

虽然乱象不断,但需求仍在增长。某老年社交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认亲”帖子数量同比翻倍,甚至出现“中介服务”,收费帮双方匹配条件、拟定协议。

“这说明传统家庭功能正在瓦解。”陈锋分析,“老人用物质换陪伴,年轻人用时间换资源,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模拟亲情关系是一种精准的利益匹配。我们正在见证亲情关系的市场化重构——只不过,这场交易的成本,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陈锋指出,目前我国对“干亲关系”并无明确界定,既非收养(需符合《收养法》),也非雇佣,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或虐待事件,维权难度极大。

在这场代际情感实验中,有人找到了慰藉,也有人付出了代价。当亲情变成可以量化的交易,当陪伴被明码标价,我们或许该思考:

在这个日益原子化的社会里,真正的温暖究竟该如何安放?法律与伦理的边界又该怎样划定?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这种新型关系能走多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改口称“中国领导人”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2. 中美在瑞士谈妥? 北京被指变相承认美方指责
  3. 美中达协议 贝森特:对华战略脱钩不变
  4. 美贸易代表:中美谈判达协议 将发表联合声明
  5. 马斯克再添龙凤胎?“海后”官宣生下一儿一女
  6. 重拳打压李嘉诚 中共加速倒台
  7. 红场阅兵习近平丢人画面可加载史册!
  8. 北京在日内瓦没跪?网友:北京不敢对一话题说明
  9. 15岁女孩殒命火车:已有至少17人被火车撞死
  10. 软银、OpenAI“星际之门”遭遇三重危机
  11. 湾区二手市集,落实净零碳排
  12. 央视拟播《纽约我爱你》,结果大出意外
  13.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降低超100%关税
  14. 曾难倒无数人,AI今天瞬间破解
  15. 十天前埋下致命错,一仗打没大国梦:莫迪当负全责
  16. 美中达成重大协议 90天内关税下调115%
  17. 关税谈判结果超预期 但“只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
  18. 川普:周末或与习近平通话 与中国实现了完全重置
  19. 美中关税战按下90天暂停键 川普怎么说
  20.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21. 川普宣布将签行政令 药价最高可降80%
  22. 长白山舰参加“金龙-2025”联演
  23. 【名家专栏】川普新预算 为健康美国开处方
  24. 美遣返移民的航班激增 墨西哥努力应对
  25. 美华府三级政要褒奖恭贺世界法轮大法日
  26. 美股强势反弹:就当“解放日”没发生过
  27. 美国国安会已被川普边缘化 遭大砍人力
  28. 贝森特为何拿一小把糖 美中谈判细节曝光
  29. 川普收回两道成命,对华握手言和
  30. 印巴突然交火,导弹直奔印度首都
  31. 英国政府宣布将延长申请永居的最低居住年限
  32. 川普难民计划下 首批南非白人将飞抵美国
  33. 克宫悍然拒绝最后通牒
  34.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35. 贸易谈判北京没跪?网友:美国征的还是比中国多
  36. 台湾首射美海马斯多管火箭,中国这些地方危险
  37. 川普:中国同意取消所有非货币壁垒
  38. 美4月关税收入创纪录 达163亿美元
  39. 如何使印巴同意停火避免核战 川普透露内幕
  40. 小米陷“虚假宣传”争议 数百车主要求退车
  41. 响尾蛇频出没,民众慎防被咬伤
  42. 川普:中方做两大让步,奖励
  43. 用联邦资金向非法移民发福利?加州援助项目遭调查
  44. 美财长:不想与中国普遍脱钩,但要战略必需品脱钩
  45. 川普:90天内美中若未达协议 关税将上调
  46.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47. 中国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习近平伴郎 跟黄仁勋讲台语
  48. 硅谷亿万富翁们想要什么?
  49. “港剧女王”4年生3胎,如今过得怎样?
  50. iPhone将涨价 苹果解释原因
  51. 私营企业对中国经济有多重要?
  52. 餐厅进口加州大米 为何更多日本人吃外国米
  53. 美向日本增派F-35隐形战机 应对中共军事威胁
  54. 美中达成协议,中国网民反而焦虑
  55. 最新爆料! 藏字石还藏着中共灭亡的时间
  56. 传习家军两大员被抓 反习派掌控刀把子后布置大清洗
  57. 美中公布会谈协议 互降关税 贸易战按下90天暂停键
  58. 复盘雷军的“艰难时刻”:完美人设、营销失焦
  59. 美国众议院税收法案略掉川普提议
  60. 美国密歇根国际郁金香节 法轮功传递真善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