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尾蛇频出没,民众慎防被咬伤
2025-05-12 00:25:3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世界日报
随着气温上升,加州原生响尾蛇开始活跃,整个湾区进入蛇类出没高峰期。从东湾的山径步道,到南湾郊区草丛,再到北湾与半岛地区城市边缘,蛇踪频繁引起居民与公园单位高度关注。各地公园管理部门呼吁民众加强防范,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避免危险接触。
随着气温上升,加州原生响尾蛇开始活跃,整个湾区进入蛇类出没高峰期。(东湾区域公园管理局提供)
根据东湾区域公园管理局(East Bay Regional Park District)最新通报,近期在包括Mission Peak、Sunol Wilderness及Black Diamond Mines等热门景点,已出现多起蛇类目击或接触事件。南湾如圣塔克拉拉县的Almaden Quicksilver与Rancho San Antonio,北湾的Marin Headlands与Point Reyes一带,也陆续接获蛇类出没通报。城市边缘如库比蒂诺与核桃溪郊区亦有民众通报住宅后院发现蛇踪。
加州野生动物部门提醒: 响尾蛇通常在春至秋三季活动最频繁。牠们不主动攻击人类,但当受到威胁或惊吓时会自卫反击。每年湾区医院都会接获数起蛇咬病例,其中部分为孩童或宠物遭咬,情况严重者须接受抗蛇毒治疗。
各地公园局建议以下安全措施:
避免单独登山,随行者可在紧急状况时提供协助。保持在步道上行走,勿擅自穿越高草或灌木丛。若带狗同行,应系上牵绳,并避免让狗钻草堆。注意响尾蛇尾部的警戒声响,勿惊扰或靠近蛇类。野餐或休息时先检查石头、倒木周边环境
万一被蛇咬,应:立即拨打911求助。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让伤肢低于心脏位置并等待医疗支援。切勿使用止血带、吸毒或切伤部位。医疗院所不需确认蛇种即可给予正确抗毒血清。
加州保护野生动物法亦明文规定,严禁捕捉、杀害或带走任何野生动植物,违者将面临处罚。
民众可至各县公园局或加州渔猎厅(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sh and Wildlife)网站,下载蛇类辨识手册、观看安全教育影片或查询近期通报地点。
野生动物专家指出,湾区的常见毒蛇为北太平洋响尾蛇(Northern Pacific Rattlesnake),其毒性具潜在危险性,但可透过及时处理有效控制风险。随着都市扩张与栖地交错,蛇类与人类活动范围重叠日益频繁,民众务必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