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OpenAI“星际之门”遭遇三重危机
2025-05-12 06:25:0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尔街日报
“星际之门”计划公布至今已过去三个多月,软银既未制定项目融资模板,也未与银行、私募股权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详细讨论。关税阴霾笼罩下,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加上高效率模型层出,数据中心需求受到冲击,此外价格战侵蚀利润,投资机构正在重新评估AI基础设施投资。
美国关税恐慌让软银与OpenAI的野心受阻,1000亿美元“星际之门”停滞不前。
据周一报道,软银集团雄心勃勃的1000亿美元美国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星际之门”(Stargate)——正面临严重阻碍,川普的关税威胁已导致融资谈判陷入停滞,这对寄望于AI繁荣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
今年1月,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与OpenAI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高调宣布“星际之门”计划,承诺“立即”部署1000亿美元,并随时间推移将投资规模扩大至约5000亿美元。然而,三个多月过去了,软银既未制定项目融资模板,也未与银行、私募股权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详细讨论。
关税阴霾笼罩,高效率模型威胁,价格战侵蚀利润
报道称,软银与瑞穗、摩根大通、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等数十家贷款机构和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的初步会谈早在今年年初就已开始。但据知情人士称,由于金融家们在日益增长的经济波动和更便宜的AI服务背景下重新评估数据中心投资,没有任何交易达成。
川普的激进贸易政策已经对AI的财务预测造成了严重干扰。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由于贷款机构和债务投资者回避高风险押注,资本成本上升,加上人们担心全球可能陷入衰退会抑制数据中心需求,这些因素正在拖累讨论进程。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从服务器机架到冷却系统和芯片,一切都可能面临更高关税。据TD Cowen分析,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可能上涨5%至15%,有些运营商面临的价格甚至更高。这对于已经面临高额成本压力的AI基础设施项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让情况更加复杂的是,一系列更高效、更便宜的AI模型正在涌现,比如来自中国的DeepSeek,这引发了人们对这些模型将如何影响与OpenAI相关项目长期盈利能力的质疑。
此外,投资者开始认识到AI模型并非稀缺资源,价格战可能会侵蚀利润率,从而降低支持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的商业理由。
软银坚持推进但前景暗淡
尽管面临挑战,软银——负责星门计划融资的主体——已在其愿景基金创业投资部门组建了一个由20至30人组成的团队,专注于星门计划并加速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推出。该团队包括美洲区董事总经理Vikas J. Parekh,他曾在愿景基金领导自动化和企业软件投资。
星门计划的支持者包括甲骨文公司和穆巴达拉的MGX。软银还在逐个项目地争取银行和债务投资者,包括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的支持。计划是由软银提供少量股权——约10%至20%——同时伴随大量债务,包括夹层债券和优先贷款。
然而,不确定性正在影响谈判。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停滞可能暗示整个AI基础设施繁荣正在降温,可能对近期推高科技股的AI热潮产生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