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Webb:香港成功在于自由经济 但正在放弃
2025-05-13 08: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患上末期癌症的独立股评人大卫‧韦伯(David Webb)昨日(5月12日)出席在香港外国记者会对谈会,分享其财经生涯和人生经验,吸引逾200人出席。值得一提的是,因民主派初选案被判囚、日前获释的前立法会议员毛孟静亦有到场,其丈夫Philip Bowring则是今次对谈的主持人。
David Webb是香港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副主席,香港交易所前非执行董事,香港股票投资评论员。
David Webb先忆述自己的经历及与香港的缘分,他在1991年被派遣到香港工作,原本只是2年,不过因太喜欢香港而留下。之后他在一间香港本地企业工作。1998年的时候认为自己已赚了足够的钱,故希望做自己的事,也不怕得罪人。他在2003年当选香港交易所董事,其后协助陆恭蕙也成为港交所董事。
David Webb认为,香港的成功在于自由放任经济模式,但遗憾的是香港放弃了这个制度。在二战后香港一直奉行小政府政策,其职责是确保人民获得教育、医疗保障及设置社会福利安全网。他说如果没有将金钱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香港可以做到更多。
他指出,香港的特别之处在于与中国大陆的差异化,但香港正转向靠近中共计划经济的制度。他并指,现时的问题是《基本法》在2047年后是否持续,更直言“我们要告诉法律系学生2047年后该学什么法,香港法还是大陆法?2040年学香港法有意义吗?”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香港疫情大派钱是浪费
David Webb并批评港府浪费储备,包括疫情期间“大派钱”,例如补贴超级市场以继续雇用员工,但当时超市的生意非常好。另外,像他这样的人亦不需要消费券。David Webb亦提到二元乘车优惠计划,直言政府正后悔实行该计划,尤其是降低年龄限制后,每年要耗费50亿元。他笑言自己幸运的话将在8月29日度过60岁生日,并可申请乐悠咭。
David Webb强调,重点是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又认为港府应豁免印花税,并指出香港仍未有集体诉讼制度保障消费者。他认为市场对投资者的保障越大,他们会越愿意投资,进而令这个股市对更多公司具吸引力。
他续指,港交所已经取消创业板公司季度报告规定,并放弃在主板上讨论这个问题,但大陆多年前已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季度报告。他直言,“他们走在我们前面,这多糟糕啊?我们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但大陆在某些方面的资讯披露已经领先我们。”
David Webb创办的资料库网站Webb-site原计划在他逝世后关闭,但最终决定公开数据备份。他提到曾希望港大接手网站,但在《港区国安法》下对方没有这个意愿。他希望未来香港的公共数据透明度会更高。
料联系汇率制度会继续存在
被问到港元和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David Webb认为会继续存在,因为政府最不喜欢改变,而联系汇率制度一直运作良好,但有改进空间,如取消汇率浮动而是固定在7.8的比例。
大湾区概念是新瓶旧酒
对于“大湾区”的概念,David Webb直言是“新瓶装旧酒”,并称呼为“大珠三角”,指这个概念其实一直存在。他说1980年代大陆经济开放,香港工厂北移,留在本地的公司主要做设计、销售和市场推广,产品则在大陆制造,“大湾区”只是描述香港一直在做的事。
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是自由市场贸易
就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的事件,David Webb认为这是自由市场交易,长和有出售港口的自由,但中共却将交易变成一个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问题。他认为没有必要将交易政治化。他表示,这在某程度上证实川普的看法,即中国控制了巴拿马运河。
未来时间希望陪伴妻儿
至于他个人,David Webb坦言,现阶段最希望陪伴妻儿,感谢妻子一直以来的支持,在他患癌后仍不离不弃。他又说,如果身体条件许可,想与家人一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