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时刻】川普促中开放市场 关税或降至80%
2025-05-10 10:25:3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今日焦点:美中会谈将启,川普首次暗示,或将关税降至80%;赖清德吁合作抵抗侵略,批习篡改抗战历史;大陆经济风暴冲击体制,多地公务员遭遇欠薪潮。
美中会谈将启 川普首次暗示 或将关税降至80%
本周末5月10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与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将与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瑞士展开会谈。这场会谈被外界视为缓解美中贸易紧张局势的第一步。
谈判前夕,美国总统川普在社交媒体“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文呼吁,中共应向美国开放市场。他指出,开放市场对中方有利,封锁市场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另外,川普还暗示可能会下调对中国的关税。他在另一则贴文中写道,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合适,这取决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的决定。
在此之前,川普虽几次表示,可以考虑降低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但他从没有提起关税的具体降幅。
目前,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是145%,中方对美国加征的关税是125%。川普曾明确表示,如此高的关税等于切断了两国之间的贸易。
美国白宫方面传递出来的信号也较为积极。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会谈的前一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目前来看,美中会谈前的迹象是积极的。他说,“我们看到了极度的尊重,双方都得到了尊重。我们看到了融洽的气氛,也看到了积极发展的雏形。”
哈塞特还称,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启程去瑞士前,曾与他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可以感受到美方对此次会谈的高度重视。
虽然目前外界对美中谈判是否能立刻达成协议还持观望态度,但路透社报道,川普团队中的一些专家认为,即便两国达成协议,美国对华关税也不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米兰(Stephen Ira Miran)认为,川普正在打造一套新的贸易模式。他指出,提高关税虽然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市场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却是能帮助美国的经济。根据他的研究,美国的“最优关税”可能在20%左右,这将有助于政府每年增加数千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还有利于国内减税,等于变相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不过,米兰认为的最优关税是在他到白宫任职之前发布的研究成果,与美国现行政策无关。即使如此,这一成果还是引发不少关注。
川普的另一位顾问,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就对“最优关税”这一概念表达支持。他说,这清楚地表明,大国可以通过征收关税来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
另外,曾因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而名声大噪的,著名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称,他之前曾与米兰共事,也参与了相关研究。据他预测,美国对大多数贸易伙伴的关税最终会稳定在10%左右,而对中国的关税则有可能定在60%左右。
至于美中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两国能将关税谈到什么程度,我们将拭目以待。
赖清德吁合作抵抗侵略 批习篡改抗战历史
今年,台湾首次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5月8日,总统赖清德出席会议。他在致词中指出,纪念欧战胜利有三项重要的意义,追求真正的和平,有赖守护自由民主的决心和努力,更要透过实力和团结来完成。
赖清德称,唯有自由和民主,才能真正带来国家的发展,唯有尊重人性尊严,才能成为受到敬重的国家;以及记取历史教训,珍视和平,就不能对侵略行为掉以轻心。
台湾与欧洲正共同面对新极权集团的威胁,全世界热爱自由的人们与国家此时此刻务必要一起合作,让侵略者的野心毫无可乘之机。相信只要通力合作,一定可以用实力带来恒久且真确的和平;只要团结一致,一定可以用自由照亮广大且无垠的世界;只要坚守立场,绝对可以守护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赖以为生的家园以及所有热爱自由民主的人们。
欧盟驻台代表谷力哲在致词时表示,“纪念的意义,在于诚实且不加扭曲地回顾过去。事实是,战争爆发肇因于德国威玛共和国的民主体制过于脆弱,未能阻止具侵略性且专制的纳粹政权崛起,而该政权最终溃败,是美国、英国、苏联、法国及全体盟军共同努力与牺牲的成果。”他呼吁民众正视史实,强调“我们有责任不让历史重演”。
英国在台办事处代表包琼郁(Ruth Bradley-Jones)致词称,“今日我们所拥有的自由与民主,奠基于无数先烈为和平所作出的牺牲与奋斗。正是这段历史,促成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
她说,“这一切源自对正义的坚定信念、不懈的决心与团结的力量。我们肩负着对过去与未来世代的责任,持续守护我们共同拥有并珍视的核心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中共党魁习近平于日前赶赴俄国,准备参加俄国为纪念“欧战胜利日”举办的阅兵活动。
习近平于5月7日抵达俄国,并于当天在俄媒发表文章《以史为鉴共创未来》。文中称,“中国人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从而取得抗战胜利”。
由于文章严重扭曲史实,中华民国外交部、及陆委会予以驳斥与谴责,并强调“抗日战争是在中华民国的领导下,才取得胜利的事实”。
中华民国外交部在新闻稿称,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的题为“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扭曲《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史实与法理事实,颠倒是非、悖离事实,外交部对此恶意蒙蔽并误导国际视听、企图消灭中华民国主权的行径表达高度不满与强烈谴责。
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等具国际法效力文件均确认了中华民国对台湾的主权,而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尚不存在,何来所谓“都确认了中共对台湾的主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既未参与二战的对日作战,也未受邀参与《旧金山和约》,自然更没有资格主张“战后秩序的一部分”。
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地位归属,已由《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书》、《旧金山和约》及1952年《中日和约》一系列法律文件获得法律上的解决,而无论《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书》、《旧金山和约》及《中日和约》均源自于《开罗宣言》载明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台列屿)应归还中华民国的法律义务的实践。
另外,联大第2758号决议全文既未提及台湾,当然也不可能声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在法理上更未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代表台湾及台湾人民。
中共政府对该决议的曲解,不仅无视历史事实,也违反国际法原则。中共及其领导人持续误导国际社会接受中共所谓的“一中原则”,并谬称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及授权中共在联合国体系代表台湾,均是图谋从法理上消灭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国家的客观事实,以及抹杀台湾争取参与联合国体系的正当权利。
对于中共一再扭曲史实并错误诠释该决议、企图改变两岸互不隶属现状的意图,国际社会应予以谴责。
另外,中华民国外交部强调,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从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民主台湾与专制中共互不隶属是当前台海现状,也是国际长期公认的客观事实。唯有台湾的民选政府才有权在联合国体系等国际场域代表台湾2,350万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权置喙。
中华民国陆委会表示,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体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无数牺牲奉献,共同反侵略、护家园,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对二战的成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中共仅借机扩张、巩固共产势力,对抗战并无实质贡献,更遑论“领导”抗战。另外,台湾在历史、国际法及两岸现实上从未有一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从来都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两岸互不隶属”才是国际社会普遍认知的台海现状与事实。
大陆经济风暴冲击体制 多地公务员遭遇欠薪潮
中国经济下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持续下滑,不仅各行各业在减薪、裁员,就连被视为“铁饭碗”的公务员和教师也不例外。
有知情人反映,河南、山东、广东等地的公务员和教师们的薪资被缩减到只剩“基本工资”,包括津贴、补贴等福利全部被取消。更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就连“基本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延迟发薪几乎成为常态。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河南退休教师贾灵敏说,之所以出现欠薪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财政紧张。自去年开始,就有公务员抱怨他们各种补助都没有了,现在只剩下基本工资。她说,通常来说,基层公务员的月薪大约在5千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福利取消后,大约在3千左右。
山东居民李霞证实,当地不仅教师被拖欠工资,就连公务员也难以幸免,很多乡镇欠薪的情况都比较严重。有的地区延迟发放工资,大约会往后拖十天、半个月。以前,乡镇及居委会一级的基层公务员月薪大约是5千元,但现在只能拿到3、4千元。听上级的意思是,少发一点工资,延迟一点发薪水的时间,还能多挺一段时间。
李霞补充,这种现象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从去年就开始了。
在广东从事建筑行业的张诚称,别说民企了,就连国企,拖欠工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早年经济还不是这么差的时候,就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在经济这么差,这种现象只会多,不会少。
张诚称,他在税务系统工作的朋友说,他们现在的收入,还比不上三十年前。为了增加收入,地方政府也是拼了,近期各地政府进行的所谓“远洋捕捞”、“纪委捕捞”等行动,就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特殊措施”。
其实早在几年前,公务员的饭碗就不那么稳了。早在2018年,公务员的工资还都在按时上涨。但到了2020年,很多地区就不再给公务员涨薪了。
自2022年起,大陆多个地区就传出公务员被降薪的消息。最先传出相关消息的,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很快,中西部省份也传出类似的消息。公务员降薪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为了缓解财政危机,2022年,山西、青海、内蒙古、湖南等省份宣布推进所谓人口小县精简机构改革。
从2023年3月起,中共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开始清退各类编外人员,卫生、教育部门成为主要对象,也涉及辅警和城管等。
随着时间的推进,情况进一步恶化。到了2024年,一些中西部省份甚至传出,连国家维稳“机器”公安警察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2024年年末,有传言称,为了提振内需,北京当局决定给公务员涨薪。当时就有专家称,现在,地方政府负债率过高、财政收入不足,这一问题不解决,另说涨薪了,很可能会不断降薪,甚至会缩减编制。
——《佳音时刻》制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