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利用加密货币规避制裁 SWIFT加强监控
2025-05-09 18:26:0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这一由西方主导的金融转账系统,正努力通过多项措施,帮助各国银行识别那些利用加密货币规避制裁的交易行为,并重点加强了对中俄之间交易的监控。
据《亚洲时报》(Asia Times)5月9日报道,SWIFT首席创新官汤姆‧扎克(Tom Zschach)6日在《金融时报》主办的伦敦数字资产峰会上表示,SWIFT系统已经内置多种控制措施,确保交易合规。
扎克介绍说,SWIFT提供了客户安全计划(CSP)和客户安全控制框架(CSCF),协助金融机构监控可疑交易。
据路透社在3月份报道透露,俄罗斯在与中共和印度的价值大约1920亿美元的石油贸易中,使用了比特币、以太坊和泰达币(USDT)等加密货币,成功地绕过了制裁。
由于加密货币的交易能够摆脱SWIFT系统,这使其成为洗钱和逃避制裁的有效工具。其中,稳定币(Stablecoin)因与美元挂钩,支持即时结算,更是成为规避制裁的首选。
如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因为“挖矿”而耗时、耗电,而且其波动性较高。而稳定币供应灵活,易于跨境交易。
布鲁金斯学会此前的一份报告警告说,稳定币可能成为恐怖分子洗钱工具,而且规避制裁的技术日趋复杂。
制裁与规避
在俄罗斯于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后,美国、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将七家俄罗斯银行从SWIFT剔除。之后,北京曾以人民币结算方式同莫斯科继续进行贸易,但美国随后实施的二级制裁阻断了这条途径。
于是,俄中贸易转向了更复杂的结算方式。比如莫斯科利用黄金、贵金属或宝石来支付从中国进口的电子零件,再在中东换成美元。香港成为了此类交易的金融中心。
2024年,美国财政部制裁了多家香港和中国公司,以期遏制规避制裁行为,并威胁会制裁中共的小型银行。
《莫斯科时报》3月19日报道,俄罗斯因卢布交易受限,已转向加密货币,以应对制裁。
乌克兰《基辅独立报》3月14日引述路透社消息称,俄中印石油交易已使用加密货币,其结算迅速和灵活等特点,使得加密货币可能被莫斯科持续使用。
加密货币交易所遍地开花
1月23日,川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鼓励美国的区块链和数字资产发展。
与网络和数字资产相关的风险投资公司“新古典资本”(Neoclassic Capital)的联合创办人李承根(Steve Lee)透露,日本正计划将加密货币收益税率从55%降至20%。
韩国机构可能在年底开展加密货币交易。新加坡也在放宽监管,以吸引如Robinhood Crypto的全球交易平台。
这些交易所都有可能成为俄中规避制裁的渠道。
此外,俄罗斯已于2024年9月,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了加密交易所,以支持对外贸易。
监管加密货币交易任重道远
此前,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已多次制裁俄罗斯、朝鲜和委内瑞拉的公司和交易所,指其涉嫌可疑加密货币活动。但类似行为仍屡禁不止。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2024年11月发布了加密货币交易监管路线图,并计划在2026年敲定稳定币和交易所规则。
SWIFT的加强监控措施,是否能够有效遏制利用加密货币来规避制裁的行为,仍将取决于全球的监管协调。
扎克表示,他的主要职责是推动SWIFT的创新,与SWIFT社区和合作伙伴协作,防止国际支付市场因加密货币兴起而碎片化。
扎克强调,在当前全球化有所退潮的背景下,地缘政治影响着许多领域,其中包括支付。数字货币交易可以创建互不连接的‘数字孤岛’,形成不同网络,使支付系统碎片化,这对监管非常不利。
扎克指出,SWIFT将继续保持创新,以继续确保全球互联以及交易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