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指尼克松失误 中华民国重返UN话题飙升
2025-05-09 11:25:3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大纪元记者李新宇新闻分析)美中对抗加剧,台海成为地缘政治冲突的潜在引爆点。美国正通过军事部署、情报行动和立法支持,加速应对可能的热战风险。近日,川普政府公开反思尼克松接纳中共的战略失误,重新审视与中华民国的盟友关系。美国众议院也通过法案,澄清联合国2758号决议不涉及台湾主权,为中华民国重返国际舞台铺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的话题成为热议焦点。
一、台海热战威胁上升 美国的军事与情报应对
近期,美国军方与情报机构频释信号,显示台海已成为美中战略对决的前线。2025年5月2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Samuel Paparo)公开表示,他可能成为因台湾问题与中共交战的美军指挥官。帕帕罗强调,美国目前有能力击败中共,但随着中共军力迅速扩张,挑战正与日俱增。
情报领域同样动作频频。5月1日,中央情报局(CIA)发布两段好莱坞风格的宣传视频,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公开招募中共体制内不满人士,试图推动内部瓦解。尽管中共信息管控严格,此举效果尚待观察,但其背后意图清晰:通过非军事手段削弱中共政权稳定性。
二、美国立法 为中华民国释放国际空间
美国不仅在战术层面备战,还从战略高度调整对台政策,为中共的体制对手——中华民国释放国际空间。
5月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保证实施法案》和《台湾国际团结法案》,明确指出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不涉及台湾主权问题。这些法案不仅强化美台盟友关系,还为美国支持中华民国参与非联合国框架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民国前国大代表黄澎孝认为,中共长期利用2758号决议限制台湾国际空间,而美国此次立法表明,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存在具有独立法统,不受该决议约束。
三、尼克松的战略失误 中华民国丧失国际舞台
美国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国)的关系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复杂变化。当美国加速对台海政策的转向之际,川普政府开始公开反思对华战略失误的源头。2025年5月4日,川普总统在空军一号接受采访时罕见批评尼克松开启与中共接触是其“最糟糕的决定”。
1949年,中共通过武装叛乱夺取中国大陆后,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迁至台湾,开启了台海两岸分治的局面。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面对中共的威胁,美国坚定支持中华民国,既保障其安全,也维系了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的合法地位。
1971年前,美国拒绝承认中共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承认中华民国台北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联合国中国代表席位也一直由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中华民国所合法占据。
自1961年第16届联合国大会起,中共开始通过阿尔巴尼亚等新入联国家推动提案,试图以中共国取代中华民国为联合国的唯一中国代表。然而,因未能获得三分之二多数支持,这些提案在十年期间连续被否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影响力和坚定立场。
1969年中共和苏联爆发边界冲突,双边关系急剧恶化,苏联一度派代表赴台北商讨支持中华民国推翻中共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美国为打破美苏冷战格局、寻求越战出路,也开始重新评估对华政策。1970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展开对中共的接触。
1971年成为中华民国命运的转折点。4月,因“乒乓外交”美国和中共两国关系出现突破。美国开始放松对中共取得联合国席位的反对立场,支持中华民国的国际阵线由此动摇。
随着中共以“撒币外交”争取大批第三世界国家支持,加之美国立场软化,中共国进入联合国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为缓解这一局势,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方案。1971年4月23日,美国密使墨菲访问台北,与蒋介石讨论该提案。蒋介石表示,只要中华民国能保留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可与中共国共同存在于联合国。
然而随着美国和中共的秘密接触,美国不再支持中华民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7月9日至11日,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共后与其高层达成共识:美国将在联合国大会上支持中共国取代中华民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并以此作为与中共协商越战问题的交换筹码。
7月16日,美中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共国,这项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9月16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周书楷等人在美国国务院会见国务卿罗吉斯,接受美国提出的“复杂双重代表权方案”。中华民国代表强调,美国若不愿见中华民国被联合国排除,应遵守自肯尼迪与约翰逊政府时期以来保障中华民国席位的承诺。然而,美方却明确表示“无法做出任何保证”。
9月16日下午,美国总统尼克松公开宣布支持中共国加入联合国,并取得安理会席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取代中华民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美国提出的“复杂双重代表权方案”甚至未获表决。
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访问中共国,美中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实现破冰。1978年,美国与中共签署建交公报,宣布承认中共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与中华民国断交。
自此,中共最大的体制对手——中华民国,被彻底排除出国际舞台之外。美国失去了一张制衡中共的重要战略王牌。
四、美国失去战略王牌 中共改写地缘政治认知格局
尼克松开启“联中制苏”的战略选择,已被证明是冷战时期美国代价最沉重的战略失误。
大纪元曾发表署名“拨云”题为“美国对抗中共必须否定尼克松模式”的评论。文章提到,美国对中共外交的三大败笔。第一,良知,道义和美国信奉的核心价值均可随意抛弃;第二,将共产伪中国当作中国;第三,把共匪当成正常人类,把中共当成正常党派。以为中共可以被文明所教化。
结果是,尼克松这项举措为中共打开了进入国际体系的大门,不但彻底改写了全球地缘政治的认知格局,也给美国制造了最危险的敌人。
美国与中共建交后,中共成功将“中国”概念与自身政权强行绑定,藉由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奥运会主办、加入世贸等一系列国际背书,垄断了全球对“中国代表权”的话语权。
“拨云”文章认为,半个世纪以来,川普是第一个质疑并着手拆解尼克松模式的美国总统。而否定尼克松也意味着重新定位与共产中国和中华民国的关系。
2003年,网上流传出一篇署名为中共前国防部长迟浩田的内部讲话稿,题为“战争离我们不远,它是中华世纪的产婆”,该讲话稿虽然没有被官方认定,但流传甚广,被中国问题专家认为可信度颇高,被视为中共对美国超限战的一次动员和部署。
这篇讲话透露出,中共所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入世贸都只是中共经济超限战的一部分,目的都是为了搞垮美国,甚至最后不惜动用生物武器将美国清场。
而中共对美国超限战的一个认知基础就是“美国霸权”与“中华崛起”的冲突,将原本属于“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的体制较量,歪曲为美国和中华民族的生死对决。
1960、19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导致共产意识形态的统治合法性濒临崩溃。此时中共借助尼克松抹去中华民国国际合法性的助力,成功地将其统治基础从意识形态切换为民族主义,借用“挟中国以令天下”的叙事迷雾,重新确立了其统治合法性依据。
五、“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的话题热度飙升
今天川普公开反思尼克松的对中共接触政策,正被视为川普对华战略的又一次重要转向。
在社交媒体上,“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的话题热度飙升,引发广泛关注。在X平台上“自由中国”群组里,5月7日发布的一则“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驱逐中共”的帖子,在本文截稿时已获得近50万的流量。
网络上纷纷发出疑问:川普该不会想要和中华民国恢复邦交?
对此问题的讨论在网络上正变得流行,一些分析认为,受国际地缘政治的驱动,美国恢复与中华民国的邦交关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这将为美国的台海战略带来新的优势。
以下观点在网络上非常有影响力:中共最难以抵御的认知挑战,正是“中华民国代表真正中国”的理念,中华民国法统具备完整的宪政传承与历史合法性,是中共始终难以突破的战略高地。
因此,美国一旦重新承认中华民国的国际合法性,树立中华民国政权对中国的法统正义性,将会使中共虚构的“民族主义”叙事土崩瓦解,直接撼动中共政权的根基。
来自台湾的资深媒体人杨宪宏对大纪元说,我们的建议,就是把中华民国迎回来。让她稳坐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这里不存在重新加入或申请加入联合国的问题,因为中华民国本来就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根据联合国宪章至今仍未被修改过的明确规定,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中国代表是中华民国。这或许是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的最大合法性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