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宗名字背后的意涵是什么?
2025-05-09 08:25: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中文网
枢机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已当选成为教宗,将以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之名执掌教廷。
这位69岁的教宗是首位出任教宗的美国人,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出生于芝加哥的他被视为是一位改革派人物,曾在秘鲁担任多年传教士,之后在当地被任命为总主教。
他同时拥有秘鲁国籍,在当地人眼中,他是一位与边缘社群合作、致力为地方教会搭建桥梁的重要人物。
为何教宗选取不同的名字?
图像来源,REUTERS,美国人对第一位美籍教宗的当选靶到高兴
新任教宗的首项举措之一,就是选择一个新的名字,取代其原本的洗礼名。
这项决定是源自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但并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在超过五百年的时间里,教宗们都是使用自己的本名。
后来,转变成为教宗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名字,目的是简化原名,或向历任教宗致敬。
多年来,许多教宗会选择其前任或历史上某位教宗的名字,以表达尊重或敬慕之情,并用以传达他们希望追随其脚步、延续其教宗任期的意愿。
例如,教宗方济各曾表示,他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亚西西的圣方济各(St. Francis of Assisi),而这是受到来自巴西的好友枢机主教克劳迪奥?胡梅斯(Cardenal Claudio Hummes)的启发。
为何新任教宗选择“良十四世”这个名字?
新任教宗尚未具体说明他为何决定以“良十四世”为名。
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但“良”(Leo)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已被多位教宗使用。
第一位是教宗良一世(Pope Leo I),也被尊称为圣良一世(St. Leo the Great),他于公元440年至461年间担任教宗。
他是历史上的第45位教宗,以致力于促进和平而闻名。
根据传说,公元452年,当教宗良一世与匈奴国王阿提拉(Attila the king of the Huns)会面时,圣彼得与圣保罗奇迹般地显灵,使阿提拉放弃入侵意大利的计划。
这个场景后来被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Raphael)描绘于壁画之中。
谁是教宗良十三世?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良十三世以致力于社会正义而闻名。
最后一位选择“良”这个名字的教宗是教宗良十三世(Pope Leo XIII),他是意大利人,原名为温琴佐·焦阿基诺·佩奇(Vincenzo Gioacchino Pecci)。
他于1878年当选为教宗,是第256位登上圣伯多禄宝座的继任者,并一直领导天主教会至1903年逝世。
他被后世记住是一位致力于社会政策与社会正义的教宗。
他最广为人知的,是发表了名为《新事通谕》(Rerum Novarum)的通谕,这是一个拉丁语,意思是“关于新的事物”。
这个通谕包括了工人权益与社会正义等议题。
最受欢迎的教宗名字有哪些?
图像来源,REUTERS,教宗良十四世站在圣彼得广场前的阳台上举起双手,旁边是两名梵蒂冈官员。
“良”是历来最受欢迎的教宗名字之一。
使用最频繁的名字是“若望”(John),最早由圣若望一世(Saint John I)于公元523年选用,他是一位教宗与殉道者。
最后一位选择这个名字的教宗是意大利人安吉洛·朱塞佩·隆卡利(Angelo Giuseppe Roncalli),他于1958年当选为教宗若望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并于2014年由教宗方济各宣告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