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互联网仅占1.3% 数字高墙被指是祸首
2025-05-08 17:25:3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期全球网络流量排名显示,网络公司百度的影响力仅限于中文世界,而中文在互联网中仅占1.3%的微小份额。专家分析认为,由于防火墙的封锁,导致国内民众信息匮乏,且依赖中共提供的有毒信息。
近日,微信公众号“科学与真相”发布《从全球流量排名看中文信息茧房的困局》一文,对中英文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内容体量悬殊做对比,揭开一个残酷真相:每个中国网民本质上都生活在经过三重过滤的“楚门世界”。人们接触的所谓“海量信息”,不过是浩瀚知识海洋中的涓滴之水。
该文很快被微信平台删除,但被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收录。
根据Similarweb网站排名,截止2025年3月1日,全球前十大流量平台,分别是谷歌(Google),油管(Youtube),脸书(Facebook),即时电报(Instagram),X平台,聊天软件WhatsApp,ChatGTP,维基百科(Wikipedia),红迪(Reddit)和雅虎(Yahoo)。
数据显示,英语世界创造着占全球60%的互联网内容,中文信息仅贡献1.3%的微小份额。维基百科(第8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知识共享平台,其英文词条数量是中文版的15倍。
搜索引擎的对比尤为刺眼:Google以853亿月访问量统治着全球信息分发,而百度虽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其国际影响力却仅限于中文世界。
文章说,当全球网民在Google检索知识、在YouTube观看视频、在Facebook分享生活时,中国互联网用户正困守在一个由百度(第15位)、淘宝(跌出前100位)和微信构筑的数字孤岛。
中国互联网企业看似辉煌的流量数据,实则暴露出结构性危机。这种“内卷式繁荣”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致命伤:过度依赖封闭市场,缺乏真正的全球竞争力。
中共封锁互联网 导致中文资源萎缩
对此,独立学者吴祚来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分析认为,中文信息的总量上传到国际互联网,总量占的比例非常小,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主流是英语文明;二是中共政府对互联网的打压、封锁、删除;再加上审查和自我审查。国内信息匮乏,中文资源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小。
他介绍说,二战之后,全世界的主流文化应该是英语文明,引导了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任何国家要想进入主流,就必须把他们国家的文字翻译成英文,学术研究、论文发表,英语的总量是非常大的。大量的学生到美国来学习,从受教育的比例也可以看得出来。
而中文是另外一个极端,古代文献和中国当代的创作和英文世界相比总量也是不大的,再加上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尽管中国一度开放互联网,但很快中共就通过防火墙封锁互联网。大量的中国人发表的东西,在国际互联网上检索不了。
“我当年在博客中国发表的几百万字的东西,基本上都被删除了。”吴祚来说,中文的内容本来就不多,中共又打压,又封锁,有防火墙。这样中文对整个互联网的贡献,就变得更小了。本来正常可能达到10%,或者8%这样一个数字,肯定不像现在这么萎缩,1.3%这么惨淡的一个数字。
“我们当时写微博开始,每个网站都有几百个人、上千人在那儿负责删除,这边在生产,那边在删除,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其实也是对共产党的一个反讽。共产党说它弘扬中国文化,但是现在没有繁荣,就这么一个状态。”他说。
分析:中文资源被共产党毒化
近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称海归中有间谍,“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培养人才”,其眼界格局令舆论一片哗然,认为中国企业家的开放心态正在萎缩。
“柏林墙、防火墙这些东西阻碍了交流,如果网络是一种自由的流通状态,那么国际的东西会流通到国内,激发国内人反馈和再度创作,它就会变得很繁荣。”吴祚来透露,国内朋友圈有位知名媒体人,因为没有翻墙软件,还在问美国人是不是现在吃不上鸡蛋呢?
“信息匮乏到这样一个程度。这样封闭下去挺可怕的,中文资源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没有品质,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然后走向民粹,依赖中共提供的有毒的信息。”吴祚来特别提到,现在中文不只是总信息量不行的问题,通过AI检索的时候,它的很多逻辑都已经被共产党毒化了,分析问题会跟共产党保持一致。
“这说明中文信息不是匮乏、水少的问题,而是一池的水被污染了,被扭曲了,逻辑都出了问题。它根据海量的中文数据库,被训练了,被喂料了,这是比信息少更可怕的。少无所谓,如果是清泉、是干净的水,多少是有的,它被污染了,越多就越有害。”吴祚来说。
拆墙运动发起人:数字高墙导致信息匮乏
在Reddit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悲观地表示,“墙”早就固化到中国人脑子里了,已经跟互联网防火墙本身的关系不大了。“无论墙里墙外,只要是中文为主的平台就少不了审核封禁、言论控制、炫耀攀比歧视链、挂人开盒。我看跟防火墙关系不大,已经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层面了。”
拆墙运动发起人之一刘栋玲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中共建立数字高墙,导致很多人生活在一个高度构建和控制的环境中而不自知。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如果没有足够意识去寻求更广阔视野下的信息,则长期处于一个封闭和被动塑造的认知空间内。
做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表示,她的孩子长期使用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此网站在中国也被封禁,因为内容涉及科学与自由学术。中共网络审查广泛,中国大陆内含有“不合适”内容的网站及言论,会受到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预。
“中共利用‘数字高墙’维持其统治地位并强化意识形态,但从全球视角看,显著损害了言论自由原则,并限制了文化交流与知识分享,导致在全球信息流通和知识共享方面存在不平衡。限制了中文使用者接触到更广泛、多元化信息的机会。”她说。
刘栋玲认为,突破防火墙,不只是技术行为,更是意志的觉醒,是一场从信息自由迈向肉身自由的飞跃。她呼吁从家庭层面做起,协助孩子翻墙,为孩子拆除中共“防火墙”这一道信息与思想的高墙,拯救中国的下一代。
分析:中共不敢贸易脱钩 但信息与世界脱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美贸易战中,双方都在寻求谈判,中共显然不敢在贸易上跟美国脱钩,但却敢于在信息上主动与世界脱钩。Google早在2010年已被迫退出中国,中国的留学生甚至无法在国内访问自己海外大学的网页。
吴祚来认为,中国当年进入世贸组织的时候,答应银行金融开放、互联网文化领域开放,但是都没有,防火墙越建越高。中共只有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才能获得最多的美元,它利用这个美元的优势去搞“一带一路”、搞统战、搞它的所谓命运共同体,扩大它在全球的影响力。
他分析说,“其实它不在乎脱钩,不在乎中国企业倒闭,它是一种斗争思维,哪怕两败俱伤,它拼的是这个。如果仅仅赚一个平等贸易的话,对它是非常不利的,美国的优质产品,不断地在中国形成一个优势。中共它是不会让美国获得这样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