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学科调整,文科该有何种使命?

2025-04-14 18:25: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教育体系及其学科布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本专栏2024年10月15日刊发的《哈佛大学人文学科正经历“关停并转”》一文中,我专门讨论了为何在哈佛大学这样的美国顶尖高校,某些传统文科仍摆脱不了被裁撤的命运。应该说,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国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也在进行新的学科调整,并且出现了“重理轻文”的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涉及课程设置变化,更涉及文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在AI迅速渗透的今天,该趋势尤为显著。然而,在科技与人文快速碰撞的时代,文科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随着学科调整的深入,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文科的价值和未来,尤其是在AI时代,如何保持其独特性与核心价值,如何推动文科教育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更需要我们给出正确答案。

郭英剑

学科调整与重理轻文:

“双一流”大学的困境与挑战

近年来,国内高校学科正进行一场重新布局,其中一个重要趋势是某些以文科见长的名校,其学科调整明显倾向于加强理工学科、削减文科,这一点在“双一流”高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该趋势意味着传统的文科比重将逐步缩减,理工类专业将获得更多资源和关注。这是当下“双一流”大学面临的巨大困境与严峻挑战。

该趋势的原因与内在逻辑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源自国家战略与科技发展需求的推动。我国目前正处于实现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国家对AI、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需求促使高校加大理工科投入。在此背景下,理工类学科显得尤为重要,许多高校为了适应这一方向,选择在资源分配上向理工科倾斜。这种趋势并非我国独有,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加强理工科的投入。

其次,源自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驱动。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AI、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革新和就业市场需求,促使高校不得不在学科布局上做出调整。AI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让理工科专业的吸引力远超文科。比如,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潮流的涌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机构需要技术型人才,这为理工科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文科专业学生则面临着更多挑战,许多传统行业对文科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最后,源自人文学科的长期困境。这种困境不仅是资金和资源的缺乏,更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文学科价值的低估及对其存在意义的质疑。近年来,许多人认为文科所培养的人才“就业难、用人少”,这种误解导致对其资源的削减。部分学校开始将重点转向技术性和职业导向的学科,而文科则被视为“非实用”学科。

文科在学科调整中的困境还表现在学术圈内。许多高校的布局与研究经费更多倾向于支持与科技、工程、医学等学科相关的专业和项目,而对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支持相对薄弱。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许多大学正逐步调整研究重点,转向更具科技前瞻性的学科。

有人说,尽管文科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文化遗产与历史深度,但其现代功能未得到充分展现。但我认为,相较于就业功能,文科的核心价值更体现在对人类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反思,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理解上,其核心作用是培养能全面理解和应对社会挑战的创新性人才,在AI技术和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点愈加重要。

重塑文科的核心价值:

文化自信与全球知识体系的对接

在AI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科的核心价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正是时代的变革,使文科有了更多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并重塑其在全球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我认为,在这场学科调整的浪潮中,文科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守护者,更是未来社会的价值引领者。通过深度融合文化自信与全球知识体系的对接,文科教育能够在AI时代找到新的定位和使命。

首先,文化自信应实现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创新的跨越。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展现文化底蕴与活力的重要标志。在AI时代,文科教育必须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文化自信不仅是对本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关键。

在我国,文科教育长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无论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学习,还是对历史经典的诠释,文科一直是传笛棠化精髓的载体。但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只是对古代经典的尊重和阅读,更是要在当代社会对其进行再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比如,在传统文学的教学中,文科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论语》、唐诗宋词等经典文献,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如何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如何从中汲取对社会道德、国家治理和人际关系的启示。AI的引入为此过程提供了新范式。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语料库工具,使学生更精准地理解经典文献的语言特征和历史背景,探索文本的深层次含义。

文化自信的内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包括对现代文化的创新。当今,AI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创新的助推器。文科教育应鼓励学生通过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再创造。例如,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遗产、体验历史事件,创新性地重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其次,全球知识体系的对接是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思想的碰撞。全球化为文科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也对传统文科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科不再是单纯的学术知识积累,还承载着跨文化交流与全球合作的使命。在此过程中,如何将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全球知识体系进行有效对接,成为当前文科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全球化使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愈加频繁。文科教育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自身位置,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又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深度对话与交流。例如,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关注西方文学经典的同时,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他文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非西方文化中的文学创作。这种跨文化对比和学习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拓宽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

全球化背景下,文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现代文科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AI时代,跨学科的融合更为重要,文科教育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尤其是与科技类学科的结合。

比如,历史学的研究不再只依赖文献阅读和考古分析,AI技术使研究者能通过大数据寻找历史事件间的关系,解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互动。文学批评也不再只是静态的文本分析,AI能从语义、结构、情感等多维度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这种跨学科的合作和多元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全球化、数字化和多元文化时更具适应力和创新能力。

AI时代文科的创新使命:

知识的全球共享与中国智慧的输出

新一轮学科调整中,文科不仅是学术和知识的传承,更应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文科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承历史与文化,还要在新的科技背景下,反思人类与技术的关系,特别是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人类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文科不应只依赖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应与技术结合,培养能跨越学科壁垒、理解并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人才。

其次,未来的学科设置应更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在对传统文学、历史或哲学进行单纯研究之外,文科更要与理工科和社会科学结合,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学科的视野理解世界。AI时代,学科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文科的“跨界”能力将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最后,在全球化进程中,文科的作用尤为关键。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文化根基,还能培养其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能力。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通过文科教育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智慧,是未来文科教育不可回避的课题。

然而,在AI时代,文科教育不仅要找到新定位与发展路径,更要承担知识输出和文化传播的使命。这项使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走向全球共享的知识创新。AI为文科教育提供了全球知识共享的新机遇。通过数字化平台、在线教育和开放式课程,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能更方便地共享知识、进行跨文化学习。例如,学者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提升全球学术界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认知与理解。

二是让中国智慧在全球传播。中国的文化思想的全球传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崛起,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在此过程中,文科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创新性地传播中国思想和价值观。AI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将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和社会价值传递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独特智慧和社会经验。

无可否认,AI时代给文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科教育需要在保持其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塑其核心目标。通过人文精神与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文科教育将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全球责任感的未来公民。在未来的文科教育中,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源泉,我们需要找到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平衡点,在AI时代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2000美元退税成“空头支票”?
  2. 2000美元关税红利何时发?川普回应
  3. 中国1000万“老漂族”的“心甘”和“委屈”
  4. 纽约时报:川普家族企业或参与沙特政府房地产项目
  5. 清洗五大战区:台海转静 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反制美军
  6. 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7. 美国移民局公布2025年十大工作成果
  8. 美食品券计划恢复 相关调整也开始生效
  9. 分析:中共对日报复性施压难成功
  10. 所有SNAP受益人或需重新申请福利
  11. 美国移民局发布2025年工作总结
  12.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13. 日官员抵北京
  14. 中国惊现“鞋底追踪器” 难怪那么多年轻人失踪
  15. “战时大老虎”,被查前离境出走了
  16. 明慧网新获悉 851名法轮功学员遭绑架骚扰
  17. 一位女明星抗癌成功的秘诀:我不作 它不闹
  18. 日企在华业务收缩 分析:产能转移分散风险
  19. 米芾〈紫金研帖〉 记录和苏轼的一段往事
  20. 八炯:央视视频侧面证实反习少年被消失
  21. 数百人集会 反对法拉盛旁建赌场
  22. 联邦审查政府楼居民资料 住户恐慌求应对策略
  23. 中俄关系:俄罗斯已经沦为了中国的“小伙伴”
  24. 1.5万亿美元,美国“打水漂”了
  25. 被外星人绑架 在太空船上遇到著名歌手
  26. 川普要与委内瑞拉总统对话,软硬兼施?
  27. 她拍情色电影,被导演侵犯后沦为服务员
  28. 她与川普决裂后,继续呼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
  29. 川普将"像其他国家一样"核试 传被劝阻试爆核弹
  30. 准备派兵? 川普:已大致决定如何处理委内瑞拉问题
  31. 常吃这4种食物,糖尿病风险大大增加
  32. 馆长“自愿戴绿帽”事件:女主播整理爆料几大重点
  33. 强风暴横扫,南加疏散令及警报解除
  34. 心梗的“真凶”竟是它?潜伏在血管里好多年
  35. PATH地铁票明年春季提价 同时增加班次服务
  36. 一男一女 川普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骚乱参与者
  37. 英王室媳妇叹"如人间炼狱" 谈婚礼自嘲“穿得像条狗”
  38.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当地非法移民紧急交代“后事”
  39. 白宫机密备忘录曝光 阿里巴巴被指助共军锁定美目标
  40. 香港富二代结婚,泰国妻子一脸福相
  41. 北京和新疆高官接连猝死 专家指不寻常
  42. “糖尿病”不传染,为什么会扎堆出现?
  43. “白宫股神”川普最新财务申报
  44. 干净世界独家首播 神韵2025中秋舞蹈技术技巧表演
  45.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与疑似帮派成员发生交火
  46.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47. 委内瑞拉方案已定?美军“南方之矛”部署规模创新高
  48. 川普再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事件”被告
  49.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50. 被剪裙边、元老“隐性制衡”习21大连任力有不逮
  51. 重磅抨击 德媒评日首相遭文攻:语言暴力是中共政治暴力一部分
  52. 美B-2轰炸机队驻地传紧邻中共相关资产 众议员要查
  53. 仁东方:高市早苗内政外交赢得好评
  54. 中国23岁女留学生在美失联逾三周 家长抵美
  55. 镇压学生起义 孟加拉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56. 新华社记者突变“上访者” 被列黑名单奇葩原因曝光
  57. 中方宣布:这论坛延期
  58. 吸引马斯克和卡戴珊的彗星是什么?为何掀起外星人揣测?
  59. 日本熊害激增 猎人经营熊肉餐厅食客爆满
  60. 用催化“钥匙”打开产业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