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特惠制和互惠贸易法案

2025-03-22 03:25:3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培风客

摘要:从历史上300年来英国与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来看,最大制造业国家通常支持自由贸易;避免战争或赢得战争对工业国至关重要;工业国会通过提高需求或构建排他性贸易圈来吸引原材料国。

墙内自媒体培风客(作者:Odysseus)评论文章:让我们从一个新闻开始。

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新闻看起来非常无厘头,但我相信你读完这篇文章一定不会这样觉得。

这个事情要从300年之前说起。在1680-1700年这20年间,光荣革命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可以说是两个标志性事件,让英国的资本主义有了发展的基础。

时间走到了1700-1750年,在大航海时代之后,英国从世界的边缘,变成了链接新世界和旧世界的航道中心之一。这个时期,英国的工业已经开始增加,在50年间,工业在出口的占比提高了10%,而出口占GDP比重提高了7%。这个过程中,英国干的事情其实也比较朴素,就是从殖民地进口初级原材料,然后加工,加工了再销售出去。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一种两头在外...

这个时期英国奉行的是重商主义,简单点说就是希望进口的东西尽可能便宜,出口的东西尽可能贵,国家变成一个公司赚取利益,尽可能在本土生产更多,出口更多,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这个时期,从更早之前流传下来的保护主义依然在英国保留,英国维持了非常高的关税。外国商品进入英国的难度非常大。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之后,英国的产能持续增加,海外的市场并不够,同时由于生产复杂度提高,很多以前的终产品反而变成了新的原材料,关税提高了这些商品的价格。重商主义一方面提高了原材料价格,一方面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宽度。另外英国在工业方面的优势,让他们认为,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把英国的工业品推销给其他还没有工业化的国家,可以放缓他们工业化的进度。

在这种背景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慢慢走上历史舞台。从结果来看,英国的自由贸易是非常成功的。从国富论开始,到1820年左右比较优势理论被提出,到1850年,英国的工业在全球占比都在40%左右。(用下图中国的对比大概可以知道那时候英国制造在全世界意味着什么)

在187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前,英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大概是24%左右(用下图的中国出口大概可以知道那时候的英国出口意味着什么)

这个从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同时保持本国制造业优势的故事看起来非常开心,英国不应该有任何担忧,也应该继续保持自由贸易。

同时,全球化也让伦敦变成了第一个金融中心。

但这个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一个异军突起的新人 - 美国,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其工业化的速度增速是极快的。可以说,在中国之前,上一个花了40年逆袭工业的人是美国。

美国利用英国打造的自由贸易系统,如鱼得水在一个得天独厚的大陆上发展。等到1913年,英国面对一战的威胁的时候,英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了。但如果说1700年英国面对的是关税的历史包袱,1914年-1932年英国面对的是自由主义的历史包袱,英国依然坚持了自由贸易,但这个过程中。一战让英国必须把更多产能花在战争上,导致英国用于出口的产能进一步减少,而殖民地烽烟四起让这些地方开始武装自己,军事的威胁让工业化摆脱了价格和国际秩序的限制。等到一战结束的时候,英国已经发现自己打造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不再适应这个新世界。

一战让欧洲满目疮痍,但美国孤悬海外获得了相对的好处,再经历一个自由主义柯立芝总统的帮助,美国的制造业产出在1926-1929年,已经是英国的四倍。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代价,大萧条就是如此产生。

在制造业之外,一战时期美国处于避风港的位置,以及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让美元曾经一度短暂超过了英镑,成为了全球信贷的主要货币。当时美国也是拼命给全世界发贷款。

在制造业和金融都被美国超过的情况下,英国人对自己的自由贸易体系产生深深的反思,他们反思为什么自己打造的系统干出来一个怪物。在1921年,一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柯立芝繁荣的时候,英国出台了工业保护法,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一些重要战略物资征收关税,当时英国在一些重要军工材料上依靠外国尤其是德国,英国人认为自己的战略性工业需要降低对外的依赖,税率是33.3%,后面增加到50%。但没有对更广泛的商品征收关税。

真正让英国从自由贸易,到部分战略物资征收关税,到全面征收关税,是大萧条。大萧条降低了所有人的需求。在产能过剩的时候,只能以邻为壑。而即便实行了关税,英国的产能和经济也不可避免继续陷入了萧条。钢产量四年时间降低了70%,可以说70年的增长毁于4年。

在这个时候,张伯伦站了出来,很多人听到这名字想到的是绥靖政策,但其实张伯伦可以说也是一个以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人。

这个事情的背景是,当英国在逐渐发展自己的自由贸易的时候,它降低了从殖民地进口的关税,但很多殖民地没有英国这么好的工业基础,所以很多英国殖民地,依然保留了很高的关税。换句话说,英国当时对殖民地的关税,小于殖民地对英国的关税。而英国虽然制造业有所消退,但对于很多殖民地来说,依然是最大的贸易对手方。

或者简单来说,当时英国的工业品产出,在大萧条之后,除了英国本土总要找个地方去,他们想到了曾经的殖民地,现在的英联邦,而殖民地在大萧条后,产出的初级产物,总要找一个地方卖,所有国家都在贸易保护,而英国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还是旺盛的,双方一拍即合。

英国尽可能阻止除了殖民地之外的原材料输入,殖民地尽可能阻止除了英国之外的工业化产出。双方都开始对除了帝国之外的第三方加关税。

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特惠制确认,英国以此为基础,努力恢复自己在一战后损失的国际贸易地位,一边要求更多人加入帝国特惠制,一边希望以此为基础和其他工业国开始谈判。

如果说英国在自由贸易时期,遇到了美国这么个力大砖飞的对手,输掉了工业产能竞争,在帝国特惠制时期,美国这个对手非但没有松口,反而变得更强大。

当时英国人对美国人有一种天生的傲慢,哈利法克斯对凯恩斯说,美国有的是钞票,但我们有的是脑子.....而实际上,美国人在一战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外交能力有所欠缺,在英国人以为自己建立了帝国特惠制是一个长久之策的时候,美国人早就以这个帝国特惠制作为攻击的目标准备了多年。

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次爆发在欧洲的战争,也算是英国玩弄欧洲政治多年的一种结果,但二战彻底让英国失去了和美国竞争的能力。在英国失去新加坡的时候,邱吉尔也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条件,为了获得美国的物资,承诺在战后放弃帝国特惠制。并且在1945年,英国承诺降低特惠关税,不得在任何情况下提高特惠水平和增加特惠内容。

而如果说英国人在自己出口占比最高,制造业占比最高的时候,支持自由贸易,美国人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国家的时候,也遇到了英国一样的问题。

他们需要市场而不是需要产能。而英国的帝国特惠制降低了美国的市场,帝国特惠制产生于1932年,距离1945年美国人折断英国人的脊梁骨还有13年,但美国人并没有等那么久,在1934年就提出了互惠贸易法案。这个法案最近大家看过很多,但其实他出台之前由于是大萧条时期,还有一个胡佛时期的高关税法案。这个法案是比较自由贸易的法案,之所以说比较自由贸易,是因为他一方面说,如果对方给美国的待遇足够好,那么就可以享受美国的最好待遇,另一方面,如果不这样做,美国的关税就会非常高。

标准的胡萝卜加大棒。而且这个东西是非常针对英国的帝国特惠制。

只要你给予我的待遇不差于你给别人的最好待遇,我就向你提供不差于我给其他人的最好待遇

这里面的“别人”只差没有把英国两个字写在脸上。

后面的故事水到渠成。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美苏冷战进一步肢解英法。世界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如果你要说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

1,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一定是支持自由贸易的,英国如此,美国如此,中国如此,同时其他国家一定会有贸易保护。

2,保持和平,或者至少坐山观虎斗的重要性可能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成为了第一大工业国,而回到一战前,工业产出超过英国的除了美国还有一个是德国。但与此同时,如果无法避免战争,那么赢下战争肯定比输了好,德国和英国的对比就是一个反例。

3,工业国吸引原材料国选边站有两种方法,提高本国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平衡逆差,打造一个朋友圈,把别人赶出去。往往两个事情都会做。

你再去看这个新闻是不是觉得会有一些新的感触?

世界不是只有亚洲,历史也不是从1990年开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日本使馆示警:在华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2.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吧细胞 曝售价
  3. 一代名帅被推上绞肉机 彭德怀最后的日子
  4.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5. 美移民局公布12月绿卡排期
  6. 猪的报恩?自踩地雷肉身救2俄军 事了拂衣去…(视)
  7. 史上最惨“双11” 中国出现四大反常现象 大萧条才刚刚开始!
  8. 联合国通过美国版“加萨决议”,俄中弃权
  9. 加州禁联邦执法人员蒙面 美司法部提起诉讼
  10. 移民执法风暴下,多地新生骤减
  11. 看似无害,是谁在给你的脑子“投毒”?
  12. 史上最惨“双11”,细思极恐
  13. 韩国拟修刑法“辱华可关5年” 李在明点头 全国哗然
  14. 宁波妈妈曝5月龄女儿微创手术去世 涉事医生停诊
  15.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16. 美国将为2026世界杯球迷提供优先签证面谈
  17. 最高法院将审美墨边境争议政策 川普政府吁保留
  18. 美军武器迭代 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将成新霸主
  19. 美股三大指数下挫,加密货币再大跌
  20.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21.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难逃一劫!Google执行长示警
  22. 战狼外交从王毅到薛剑 习时代制度性产物已演尽
  23. 10月中共财政支出下降19% 创四年来最大跌幅
  24. 我潜入印度人大群,了解加拿大移民审批
  25. 港府高层看好经济前景 被学者泼冷水
  26. 高盛可望创下24年来最佳并购业绩
  27. “满屏式开火” 中国媒体铺天盖地打舆论战
  28. 川普再推“医改”,恐迎保费暴涨潮
  29. 绝望中找寻信仰:政治老师远离中共
  30. 安徽三甲医院CT报告 男病患出现子宫
  31. 加拿大地下加密货币银行系统曝光
  32. “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在卖英伟达
  33. 长寿地带居民抗衰老秘诀:多吃富含多酚食物
  34. 克里姆林宫:希望再次举行双普峰会
  35. 生育津贴能退回去,孩子能塞回去吗?
  36. 黄明志求职:我会炸鸡排洗黑锅装窗 有收入就好
  37. 悚:停尸间员工割尸块生吞 受访谈口感:像马肉
  38. 卓伟曝“吕秀才”婚变内幕
  39. 触目惊心!大陆11月头10天至少失踪57人
  40. 腐败丑闻引乌克兰政坛巨震
  41. 一边鼓励一边破坏,是种很坏的“趋势”!
  42.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43. 加州华人观浪悲剧:女儿被浪卷走 父营救却不幸去世
  44. 铁娘子前总理被判死刑 镇压学生起义血洗1400人命
  45. 美联储副主席:政府关门或抑制美国经济
  46. 美国仍是全球留学首选地 中印学生人数最多
  47. 多伦多商场劫案频发,嫌犯从容作案
  48. AI抢饭碗!美参议员警告:25%大学生恐"毕业即失业"
  49.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50.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有些人不听话!”
  51.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52. 中国“全球粉丝俱乐部”正日益壮大
  53. 创新高后仅1个多月 比特币吐光今年涨幅
  54. 大毒枭假死躲4年遭活捉
  55. 为何在利好环境下,港股还涨不动?
  56. 首度证实!史瓦帝尼收美国510万,接收"堕落怪物"
  57. “假装上班”的女儿 ,被养老院父亲识破
  58. 比特币跌至7个月来新低 全球股市走弱
  59. 美国会报告中共导弹井激增 警示威胁国安
  60.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事故 4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