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特惠制和互惠贸易法案

2025-03-22 03:25:3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培风客

摘要:从历史上300年来英国与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来看,最大制造业国家通常支持自由贸易;避免战争或赢得战争对工业国至关重要;工业国会通过提高需求或构建排他性贸易圈来吸引原材料国。

墙内自媒体培风客(作者:Odysseus)评论文章:让我们从一个新闻开始。

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新闻看起来非常无厘头,但我相信你读完这篇文章一定不会这样觉得。

这个事情要从300年之前说起。在1680-1700年这20年间,光荣革命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可以说是两个标志性事件,让英国的资本主义有了发展的基础。

时间走到了1700-1750年,在大航海时代之后,英国从世界的边缘,变成了链接新世界和旧世界的航道中心之一。这个时期,英国的工业已经开始增加,在50年间,工业在出口的占比提高了10%,而出口占GDP比重提高了7%。这个过程中,英国干的事情其实也比较朴素,就是从殖民地进口初级原材料,然后加工,加工了再销售出去。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一种两头在外...

这个时期英国奉行的是重商主义,简单点说就是希望进口的东西尽可能便宜,出口的东西尽可能贵,国家变成一个公司赚取利益,尽可能在本土生产更多,出口更多,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这个时期,从更早之前流传下来的保护主义依然在英国保留,英国维持了非常高的关税。外国商品进入英国的难度非常大。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之后,英国的产能持续增加,海外的市场并不够,同时由于生产复杂度提高,很多以前的终产品反而变成了新的原材料,关税提高了这些商品的价格。重商主义一方面提高了原材料价格,一方面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宽度。另外英国在工业方面的优势,让他们认为,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把英国的工业品推销给其他还没有工业化的国家,可以放缓他们工业化的进度。

在这种背景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慢慢走上历史舞台。从结果来看,英国的自由贸易是非常成功的。从国富论开始,到1820年左右比较优势理论被提出,到1850年,英国的工业在全球占比都在40%左右。(用下图中国的对比大概可以知道那时候英国制造在全世界意味着什么)

在187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前,英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大概是24%左右(用下图的中国出口大概可以知道那时候的英国出口意味着什么)

这个从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同时保持本国制造业优势的故事看起来非常开心,英国不应该有任何担忧,也应该继续保持自由贸易。

同时,全球化也让伦敦变成了第一个金融中心。

但这个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一个异军突起的新人 - 美国,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其工业化的速度增速是极快的。可以说,在中国之前,上一个花了40年逆袭工业的人是美国。

美国利用英国打造的自由贸易系统,如鱼得水在一个得天独厚的大陆上发展。等到1913年,英国面对一战的威胁的时候,英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了。但如果说1700年英国面对的是关税的历史包袱,1914年-1932年英国面对的是自由主义的历史包袱,英国依然坚持了自由贸易,但这个过程中。一战让英国必须把更多产能花在战争上,导致英国用于出口的产能进一步减少,而殖民地烽烟四起让这些地方开始武装自己,军事的威胁让工业化摆脱了价格和国际秩序的限制。等到一战结束的时候,英国已经发现自己打造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不再适应这个新世界。

一战让欧洲满目疮痍,但美国孤悬海外获得了相对的好处,再经历一个自由主义柯立芝总统的帮助,美国的制造业产出在1926-1929年,已经是英国的四倍。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代价,大萧条就是如此产生。

在制造业之外,一战时期美国处于避风港的位置,以及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让美元曾经一度短暂超过了英镑,成为了全球信贷的主要货币。当时美国也是拼命给全世界发贷款。

在制造业和金融都被美国超过的情况下,英国人对自己的自由贸易体系产生深深的反思,他们反思为什么自己打造的系统干出来一个怪物。在1921年,一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柯立芝繁荣的时候,英国出台了工业保护法,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一些重要战略物资征收关税,当时英国在一些重要军工材料上依靠外国尤其是德国,英国人认为自己的战略性工业需要降低对外的依赖,税率是33.3%,后面增加到50%。但没有对更广泛的商品征收关税。

真正让英国从自由贸易,到部分战略物资征收关税,到全面征收关税,是大萧条。大萧条降低了所有人的需求。在产能过剩的时候,只能以邻为壑。而即便实行了关税,英国的产能和经济也不可避免继续陷入了萧条。钢产量四年时间降低了70%,可以说70年的增长毁于4年。

在这个时候,张伯伦站了出来,很多人听到这名字想到的是绥靖政策,但其实张伯伦可以说也是一个以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人。

这个事情的背景是,当英国在逐渐发展自己的自由贸易的时候,它降低了从殖民地进口的关税,但很多殖民地没有英国这么好的工业基础,所以很多英国殖民地,依然保留了很高的关税。换句话说,英国当时对殖民地的关税,小于殖民地对英国的关税。而英国虽然制造业有所消退,但对于很多殖民地来说,依然是最大的贸易对手方。

或者简单来说,当时英国的工业品产出,在大萧条之后,除了英国本土总要找个地方去,他们想到了曾经的殖民地,现在的英联邦,而殖民地在大萧条后,产出的初级产物,总要找一个地方卖,所有国家都在贸易保护,而英国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还是旺盛的,双方一拍即合。

英国尽可能阻止除了殖民地之外的原材料输入,殖民地尽可能阻止除了英国之外的工业化产出。双方都开始对除了帝国之外的第三方加关税。

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特惠制确认,英国以此为基础,努力恢复自己在一战后损失的国际贸易地位,一边要求更多人加入帝国特惠制,一边希望以此为基础和其他工业国开始谈判。

如果说英国在自由贸易时期,遇到了美国这么个力大砖飞的对手,输掉了工业产能竞争,在帝国特惠制时期,美国这个对手非但没有松口,反而变得更强大。

当时英国人对美国人有一种天生的傲慢,哈利法克斯对凯恩斯说,美国有的是钞票,但我们有的是脑子.....而实际上,美国人在一战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外交能力有所欠缺,在英国人以为自己建立了帝国特惠制是一个长久之策的时候,美国人早就以这个帝国特惠制作为攻击的目标准备了多年。

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次爆发在欧洲的战争,也算是英国玩弄欧洲政治多年的一种结果,但二战彻底让英国失去了和美国竞争的能力。在英国失去新加坡的时候,邱吉尔也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条件,为了获得美国的物资,承诺在战后放弃帝国特惠制。并且在1945年,英国承诺降低特惠关税,不得在任何情况下提高特惠水平和增加特惠内容。

而如果说英国人在自己出口占比最高,制造业占比最高的时候,支持自由贸易,美国人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国家的时候,也遇到了英国一样的问题。

他们需要市场而不是需要产能。而英国的帝国特惠制降低了美国的市场,帝国特惠制产生于1932年,距离1945年美国人折断英国人的脊梁骨还有13年,但美国人并没有等那么久,在1934年就提出了互惠贸易法案。这个法案最近大家看过很多,但其实他出台之前由于是大萧条时期,还有一个胡佛时期的高关税法案。这个法案是比较自由贸易的法案,之所以说比较自由贸易,是因为他一方面说,如果对方给美国的待遇足够好,那么就可以享受美国的最好待遇,另一方面,如果不这样做,美国的关税就会非常高。

标准的胡萝卜加大棒。而且这个东西是非常针对英国的帝国特惠制。

只要你给予我的待遇不差于你给别人的最好待遇,我就向你提供不差于我给其他人的最好待遇

这里面的“别人”只差没有把英国两个字写在脸上。

后面的故事水到渠成。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美苏冷战进一步肢解英法。世界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如果你要说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

1,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一定是支持自由贸易的,英国如此,美国如此,中国如此,同时其他国家一定会有贸易保护。

2,保持和平,或者至少坐山观虎斗的重要性可能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成为了第一大工业国,而回到一战前,工业产出超过英国的除了美国还有一个是德国。但与此同时,如果无法避免战争,那么赢下战争肯定比输了好,德国和英国的对比就是一个反例。

3,工业国吸引原材料国选边站有两种方法,提高本国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平衡逆差,打造一个朋友圈,把别人赶出去。往往两个事情都会做。

你再去看这个新闻是不是觉得会有一些新的感触?

世界不是只有亚洲,历史也不是从1990年开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于朦胧坠亡全网追真相 蔡奇“儿子”是背后大佬?
  2. 故意泄密?党内严重分裂 中共防火墙机密泄露
  3. 特习周五通话敲定TikTok协议
  4. 习频被影射为亡国之君 《崇祯传》网售引关注
  5. 被日本害惨了,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6.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7. 好莱坞巨星罗伯特雷德福逝世 川普克林顿发文纪念
  8. 血溅井冈山 毛泽东结拜弟兄惨遭灭顶之灾
  9. 喝汤就是喝营养?
  10. 家中Wi-Fi速度缓慢?一动作让网络速度再次飙升
  11. 《崇祯传》恢复网售引关注 曾因讽习遭封杀
  12. 美启动数十年最大海运布局 瞄准中共港口网络
  13. 【新闻大破解】G7北约会向中共征100%关税吗?
  14. 中国移民遭美驱逐到巴拿马 川普“第三国”遣返乱象
  15. Facebook隐私丑闻和解金开始发放
  16. Costco这款饮料会自爆!紧急发信警告:别打开立即丢弃
  17. 学霸枪杀保险集团CEO 法官驳回恐怖主义相关指控
  18. 川普第4次延长TikTok分拆期限 周五川习通话定细节
  19. 中国药企“药捷安康”股价暴涨46倍 又暴跌64%
  20. 美国要求盟友加税,日本拒绝“难以做到”
  21. 川普呼吁取消上市公司季报:会干扰“长期主义”
  22. 大批中国人失踪与可疑的器官移植产业
  23. 惊悚!于朦胧被凌辱及坠楼视频曝光 现场多人围观尖叫
  24. 港高等法院:冻结许家印全球77亿美元资产
  25. 川普怒告纽约时报 求偿150亿美元:抹黑我数十年
  26. 美国公布主要毒品生产与转运国名单 中国在列
  27. 一位禅师把命和病讲透了
  28. 《崇祯 勤政的亡国君》再上架 中共文字狱的新篇章
  29. 中非船只碰撞 菲呛北京“满嘴谎言” 民主礁主权属菲
  30. TikTok协议细节:美国业务转给美国资本控股80%新公司
  31. 失明20多年 加拿大男子“以牙换眼”重见光明!
  32. 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欲暂停以色列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33. 纽约时报:中国年轻人为何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34. “清水衙门”中宣部 副部长成了大贪官
  35. 铃木一朗西雅图豪宅遭窃 妻遭催泪喷雾攻击仍冷静…
  36. 中美达框架:TikTok在美继续运营
  37. 圣者没有仇恨只有爱 查理?柯克完成使命回归天国
  38. 胡锡进:5年前的美国谈判代表决不会这样说话
  39. 淡江大桥合龙 赖清德赞“世界级重要建设”
  40. B-21隐形轰炸机首次双机同框
  41. 底比斯崛起与斯巴达霸权崩溃
  42. 研究发现:北极航道开通节奏或快于预期
  43. 分析:中国留美学生为何成中美“夹心饼”
  44. 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45. 于朦胧母亲发文?网络强烈质疑并追要警方通报
  46. 美国务卿卢比奥访卡塔尔
  47. 【翻墙必看】北京房价领跌全国 泡沫吹得太大
  48. 惊呆!非法移民小船靠近 被大爷大妈合力推回大海
  49. 【重播】研讨会:中共在美国煽动和利用动乱?
  50. 成都凌晨遭强对流天气 突降暴雨 狂风伴雷电
  51. 美宇航局:火星上发现“潜在的生命痕迹”
  52. 王友群:中共军队大清洗的三大动向
  53. 钻进T-55A中型坦克,防核武器保护装置
  54. 母亲发文称于朦胧因饮酒意外坠亡,已办完后事!
  55. 纽约民运老将唐元隽承认充当中共代理人
  56. 警世人 梦中看见牛郎织女背后的真实故事
  57. 中国挤下德国,跻身十大创新国家
  58. 川普一句狠话,莫迪光速认怂
  59. 现货黄金升破3700美元
  60. 实录中国退党大潮及海外End CCP联署征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