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特惠制和互惠贸易法案

2025-03-22 03:25:3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培风客

摘要:从历史上300年来英国与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来看,最大制造业国家通常支持自由贸易;避免战争或赢得战争对工业国至关重要;工业国会通过提高需求或构建排他性贸易圈来吸引原材料国。

墙内自媒体培风客(作者:Odysseus)评论文章:让我们从一个新闻开始。

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新闻看起来非常无厘头,但我相信你读完这篇文章一定不会这样觉得。

这个事情要从300年之前说起。在1680-1700年这20年间,光荣革命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可以说是两个标志性事件,让英国的资本主义有了发展的基础。

时间走到了1700-1750年,在大航海时代之后,英国从世界的边缘,变成了链接新世界和旧世界的航道中心之一。这个时期,英国的工业已经开始增加,在50年间,工业在出口的占比提高了10%,而出口占GDP比重提高了7%。这个过程中,英国干的事情其实也比较朴素,就是从殖民地进口初级原材料,然后加工,加工了再销售出去。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一种两头在外...

这个时期英国奉行的是重商主义,简单点说就是希望进口的东西尽可能便宜,出口的东西尽可能贵,国家变成一个公司赚取利益,尽可能在本土生产更多,出口更多,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这个时期,从更早之前流传下来的保护主义依然在英国保留,英国维持了非常高的关税。外国商品进入英国的难度非常大。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之后,英国的产能持续增加,海外的市场并不够,同时由于生产复杂度提高,很多以前的终产品反而变成了新的原材料,关税提高了这些商品的价格。重商主义一方面提高了原材料价格,一方面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宽度。另外英国在工业方面的优势,让他们认为,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把英国的工业品推销给其他还没有工业化的国家,可以放缓他们工业化的进度。

在这种背景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慢慢走上历史舞台。从结果来看,英国的自由贸易是非常成功的。从国富论开始,到1820年左右比较优势理论被提出,到1850年,英国的工业在全球占比都在40%左右。(用下图中国的对比大概可以知道那时候英国制造在全世界意味着什么)

在187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前,英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大概是24%左右(用下图的中国出口大概可以知道那时候的英国出口意味着什么)

这个从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同时保持本国制造业优势的故事看起来非常开心,英国不应该有任何担忧,也应该继续保持自由贸易。

同时,全球化也让伦敦变成了第一个金融中心。

但这个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一个异军突起的新人 - 美国,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其工业化的速度增速是极快的。可以说,在中国之前,上一个花了40年逆袭工业的人是美国。

美国利用英国打造的自由贸易系统,如鱼得水在一个得天独厚的大陆上发展。等到1913年,英国面对一战的威胁的时候,英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了。但如果说1700年英国面对的是关税的历史包袱,1914年-1932年英国面对的是自由主义的历史包袱,英国依然坚持了自由贸易,但这个过程中。一战让英国必须把更多产能花在战争上,导致英国用于出口的产能进一步减少,而殖民地烽烟四起让这些地方开始武装自己,军事的威胁让工业化摆脱了价格和国际秩序的限制。等到一战结束的时候,英国已经发现自己打造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不再适应这个新世界。

一战让欧洲满目疮痍,但美国孤悬海外获得了相对的好处,再经历一个自由主义柯立芝总统的帮助,美国的制造业产出在1926-1929年,已经是英国的四倍。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代价,大萧条就是如此产生。

在制造业之外,一战时期美国处于避风港的位置,以及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让美元曾经一度短暂超过了英镑,成为了全球信贷的主要货币。当时美国也是拼命给全世界发贷款。

在制造业和金融都被美国超过的情况下,英国人对自己的自由贸易体系产生深深的反思,他们反思为什么自己打造的系统干出来一个怪物。在1921年,一战结束后,美国开始柯立芝繁荣的时候,英国出台了工业保护法,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一些重要战略物资征收关税,当时英国在一些重要军工材料上依靠外国尤其是德国,英国人认为自己的战略性工业需要降低对外的依赖,税率是33.3%,后面增加到50%。但没有对更广泛的商品征收关税。

真正让英国从自由贸易,到部分战略物资征收关税,到全面征收关税,是大萧条。大萧条降低了所有人的需求。在产能过剩的时候,只能以邻为壑。而即便实行了关税,英国的产能和经济也不可避免继续陷入了萧条。钢产量四年时间降低了70%,可以说70年的增长毁于4年。

在这个时候,张伯伦站了出来,很多人听到这名字想到的是绥靖政策,但其实张伯伦可以说也是一个以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人。

这个事情的背景是,当英国在逐渐发展自己的自由贸易的时候,它降低了从殖民地进口的关税,但很多殖民地没有英国这么好的工业基础,所以很多英国殖民地,依然保留了很高的关税。换句话说,英国当时对殖民地的关税,小于殖民地对英国的关税。而英国虽然制造业有所消退,但对于很多殖民地来说,依然是最大的贸易对手方。

或者简单来说,当时英国的工业品产出,在大萧条之后,除了英国本土总要找个地方去,他们想到了曾经的殖民地,现在的英联邦,而殖民地在大萧条后,产出的初级产物,总要找一个地方卖,所有国家都在贸易保护,而英国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还是旺盛的,双方一拍即合。

英国尽可能阻止除了殖民地之外的原材料输入,殖民地尽可能阻止除了英国之外的工业化产出。双方都开始对除了帝国之外的第三方加关税。

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特惠制确认,英国以此为基础,努力恢复自己在一战后损失的国际贸易地位,一边要求更多人加入帝国特惠制,一边希望以此为基础和其他工业国开始谈判。

如果说英国在自由贸易时期,遇到了美国这么个力大砖飞的对手,输掉了工业产能竞争,在帝国特惠制时期,美国这个对手非但没有松口,反而变得更强大。

当时英国人对美国人有一种天生的傲慢,哈利法克斯对凯恩斯说,美国有的是钞票,但我们有的是脑子.....而实际上,美国人在一战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外交能力有所欠缺,在英国人以为自己建立了帝国特惠制是一个长久之策的时候,美国人早就以这个帝国特惠制作为攻击的目标准备了多年。

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次爆发在欧洲的战争,也算是英国玩弄欧洲政治多年的一种结果,但二战彻底让英国失去了和美国竞争的能力。在英国失去新加坡的时候,邱吉尔也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条件,为了获得美国的物资,承诺在战后放弃帝国特惠制。并且在1945年,英国承诺降低特惠关税,不得在任何情况下提高特惠水平和增加特惠内容。

而如果说英国人在自己出口占比最高,制造业占比最高的时候,支持自由贸易,美国人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国家的时候,也遇到了英国一样的问题。

他们需要市场而不是需要产能。而英国的帝国特惠制降低了美国的市场,帝国特惠制产生于1932年,距离1945年美国人折断英国人的脊梁骨还有13年,但美国人并没有等那么久,在1934年就提出了互惠贸易法案。这个法案最近大家看过很多,但其实他出台之前由于是大萧条时期,还有一个胡佛时期的高关税法案。这个法案是比较自由贸易的法案,之所以说比较自由贸易,是因为他一方面说,如果对方给美国的待遇足够好,那么就可以享受美国的最好待遇,另一方面,如果不这样做,美国的关税就会非常高。

标准的胡萝卜加大棒。而且这个东西是非常针对英国的帝国特惠制。

只要你给予我的待遇不差于你给别人的最好待遇,我就向你提供不差于我给其他人的最好待遇

这里面的“别人”只差没有把英国两个字写在脸上。

后面的故事水到渠成。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美苏冷战进一步肢解英法。世界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如果你要说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

1,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一定是支持自由贸易的,英国如此,美国如此,中国如此,同时其他国家一定会有贸易保护。

2,保持和平,或者至少坐山观虎斗的重要性可能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成为了第一大工业国,而回到一战前,工业产出超过英国的除了美国还有一个是德国。但与此同时,如果无法避免战争,那么赢下战争肯定比输了好,德国和英国的对比就是一个反例。

3,工业国吸引原材料国选边站有两种方法,提高本国需求,增加原材料价格平衡逆差,打造一个朋友圈,把别人赶出去。往往两个事情都会做。

你再去看这个新闻是不是觉得会有一些新的感触?

世界不是只有亚洲,历史也不是从1990年开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白宫“重大宣布”终于曝光:川普政策“务实”一面
  2. 鼠肚鸡肠的江泽民成总书记后 邓小平后悔了
  3. 川普“50天最后通牒”内幕揭密:巧抓俄军攻势尾声 谈判窗口将开?
  4. 彭丽媛神隐背后 与习近平已协议离婚
  5. 美国稀土定价系统或将挑战中共主导地位
  6. 歼-35上舰,海军硬实力投送迎战略转变
  7. 美推动本土制造 松下第二家电池厂堪州开业
  8. 解放军进化:士兵带机器狼,无人机下放到班排
  9. 进了阴曹地府又死而复活的奇事
  10. 餐饮倒闭潮席卷香港 老字号扎堆停业
  11. 中国三大航司持续亏损 预计上半年累计亏损40亿
  12. 川普警告征收30%关税 但愿意和欧盟谈判
  13. 反铁磁材料电信号实现可读可控
  14. 迄今最热卖十款豪华车榜单出炉
  15. 杭州一小学多名学生流鼻血 轮胎厂是祸首?
  16. 万科上半年最高亏损逾百亿 多家国营房企预亏
  17. 窦靖童首次主演剧集 与母亲王菲合唱主题曲
  18. 加速AI与能源布局!川普将宣布$700亿AI和能源投资
  19. 金正恩乐开花 亲自督建“乐园渔村” 让渔民们能“拎包入住”
  20. 反击美国关税,欧洲想要跟加拿大和日本联手
  21. 709十周年 王宇之子述遭中共株连式迫害经历
  22. 纽约时报:“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
  23. 总价1.3亿欧!中国老板卖了欧洲球队
  24. 2025年全美最佳航空公司揭晓 第一名您未必听说
  25. 川普不计前嫌?马斯克xAI公司获得国防部巨额合同
  26. 病历爆光 习病入膏肓时日无多! 传彭丽媛回山东 习彭分居
  27. 抵制“网证网号”制度 青岛出现反对传单
  28. 以旧换新补贴推动消费回暖,中国刺激政策能走多远?
  29. 智库:中共在芯片光刻技术上面临巨大障碍
  30. 她与梁朝伟同居6年分手,独自抚养儿子
  31. 全新奔驰CLA猎装版官图发布
  32. 美国房市大幅降温 近三分之一大城市房价转跌
  33. 川普承诺驱逐“最坏中的最坏”?数据揭“71%无罪”
  34. 录音:国航客机与顺丰货机在俄险些正面相撞
  35. 北京回应川普威胁对俄盟友征关税
  36. 中共公安部公布民企反腐案例 知情人揭内幕
  37. 天生怪才金圣叹的离奇宿命
  38. 美关税战为啥没压垮中国外贸?
  39. 美国对墨西哥新鲜西红柿征17%关税
  40. 比起三个美国籍孩子,宗家100多亿境外资产更值得关注
  41. 异常气候席卷美欧中 全球陷“水深火热”
  42. 一本书让邓小平震怒?他斗胆触碰中共死亡红线
  43. 贵州公职人员夜宵时殴打孕妇等人 多人受伤住院
  44. 一个中年货车司机,最后的微信账单
  45. 耗资1亿 3天预售仅百万 陈佩斯《戏台》改档
  46. 台湾城镇韧性演习登场 台揆:警报响就近避难
  47. 放开那个偷情的女人
  48. 阿根廷正副总统“公开决裂”阿国川普执政动摇了吗?
  49. 她住瑞典到旧金山上班 每月通勤5200英里喊“值得”
  50. 德州暴洪"神秘营"27女童遭冲走亡!恐怖事发全程曝光
  51. 廉价救命药的代价:美国仿制药的前世今生
  52. 胡塞武装搅动红海,为何越打越有底气?
  53. 强制剥夺国籍 还要交“分手费”?美政府这波操作太狠了
  54. 退将批评汉光是“演戏” 军中人士:领退休俸可耻
  55. 党媒呼吁:别再搞“假正能量” 污染网络 透支情感…
  56. 英伟达推出中国市场专属计算卡B30 市场需求旺盛
  57. 中国3000辆新车海上起火!运输船烧光沉没!中国电动车成炸弹!
  58. 川普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为什么?
  59. 美国科学家的宠物猫再协助发现新病毒
  60. 从爆款到仆街 成龙电影都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