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本申请季,多少中产父母输惨了

2024-12-27 10:25:1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留学全知道

最近,美本早申请开始陆续放榜,一些折腾了许久的家庭总算迎来了上岸曙光。

美本申请不仅是孩子的人生大事,更是一个家庭的战役。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申请美本是一件多么庞杂、繁琐和困难的事。

高中成绩、标化考试、访校、选校、推荐信、简历、一套套的申请文书、复杂的申请表格等等,让一个刚成年的孩子独自完成这些,无异于泰山压顶。

但做得多孩子嫌烦、让孩子失去了自立、思考和做选择的机会;做得少又怕孩子犯错与梦校失之交臂。

在整个申请季,父母们除了付款之外,究竟适合给孩子提供哪些帮助?帮助的尺度究竟在哪?

01

斥巨资≠万事大吉

出钱,是很多申请季父母提起帮助最先能想到的!再贴心一些的父母会选择当后勤跑跑腿。

不是父母们偷懒,而是很多人也未必懂申请,加上英文水平有限,即便听了很多讲座,知道点基本信息,最终还是止于出钱找顾问全权代理。

但有一说一,现在留学市场鱼龙混杂,“破财”是小、耽误前程是大。全权交给中介,这种程度的信任也需要在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才可行,否则就会被信息差坑惨了。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优秀、主意大,认为靠自己能够完全搞定。而父母无论是出于开明、信任、或者是自己不懂爱莫能助,于是就把申请的事情全部交给孩子独立完成、自己零参与。

能有这么优秀的孩子,固然是做父母的福气,但其中的危险在于,孩子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意味着过关时就会遇到未知压力。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两位孩子都很独立、优秀,向父母要求靠一己之力完成申请,甚至拒绝参与,最后申请结果惨败。

案例一是一对美国白人夫妻,典型的中产家庭。儿子高中毕业时,学术表现中规中矩,GPA达到了3.5,但没有特别突出的活动或成就。

孩子热爱运动,是校橄榄球队的成员,但从未担任过队长,未显示出领导力;虽然也参加了一些社区服务活动,但时长和影响力有限。

随着大学申请季到来,爹妈希望能在经济支持之外,为儿子提供一些指导,毕竟两口子都毕业于不错的大学。而且当年他们自己也是在父母协助完成的申请,他们认为父母参与孩子申请理所当然。

但抵不住孩子表现出强烈抵触。

这位好大儿认为,大学申请是他自己的人生,应该自行独立完成所有环节。他坚持不让父母过问,包括选学校、写文书和或者找人写推荐信。他觉得父母干预只会让他感到压力。

出于对孩子的尊重,夫妻俩选择了完全放手,只提供了申请费用的财务支持。

于是,整个申请过程中,儿子的主要协助者就是学校的升学指导顾问。

但由于学校升学指导每年负责上百名学生,这位孩子获得的帮助也就极为有限。

他妈妈曾经看过孩子的文书,发现还有很多可优化的地方。主文书是一篇关于橄榄球的个人成长故事,但缺乏深度,也缺乏与未来规划的关联性。

这位母亲提供了一些建议,但儿子是否修改了,她却也没再多问。选校时,孩子仅告知父母说已经和生学顾问“成熟讨论过”,但具体是啥也只字不提。

最终,申请结果不理想:

小孩申了十几所学校,名次靠前的公立和私校大都给了他拒信;他自认为和匹配度很高的学校也只给了他waiting list(最后也没有等来转正);两所保底学校倒是给他发了录取,但这个结果远不及预期。

全家非常难过,但也无力改变现状,不太可能重新申请一年。

另一个案例是我从华人圈朋友那里听说的。

这位华裔男生高中成绩位于年级前2%、SAT分数接近满分、AP课程修读全面且成绩优异。他在校内外活动很丰富,数学俱乐部主席、辩论社副社长、在名气不错的编程比赛中拿过奖,还参与了一个不错高校的教授主导的科研项目(父亲的资源)。

这个男孩择校目标明确:争大藤、保小藤,将排名Top 20的一些学校作为保底选项,在专业选择上也是STEM领域,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强项。

虽然儿子硬件背景不错,但父母知道藤校的录取竞争已经卷到不行。顶尖大学需要看到学生不仅学术能力强,还要具备独特的故事和个人深度,这些在文书中尤为重要。

于是,父母主动提出想为他找一位私人升学顾问,帮忙优化选校策略、修改申请文书,提供更系统的支持。

然而,儿子坚决反对。

他认为,这样做是对他能力的否定,他也不信任外部机构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父母最终妥协。

结果,这位牛娃被所有藤校拒绝,Top 20的保底学校里,只有一所给了他offer,还是先waiting list后转成正式录取,不提供奖学金。

因为别无选择,这个男孩只能前去就读。

开学一学期后,男孩发现自己与学校氛围格格不入,因为当初定保底校时,他太过自信了,压根没有深度了解。

最终,孩子选择退学,Gap一年重新申请。

分享这两个例子,并不是说孩子申请一定要找顾问,而是面对这样耗时持久、任务繁重、且没有标准答案的要事时,确实需要父母协助去更好地完成申请,不让这件人生大事留遗憾。

02

孩子申请大学,家长可以做的“基础盘”

我在华人圈里了解过一些父母对孩子申请提供的帮助,各种类型的“帮忙”都有。

比如,有帮孩子确认好大方向后就放手的。

有的家长帮孩子盯细节和琐碎。

还有的家长会在孩子申请的保底学校名单和推荐信上,协助一二,比如提供人脉资源等。

当然,申请结果更考验的是父母在更早期的投入,而非只是申请季下功夫。投资特长培养、花时间带孩子访校、为孩子增加竞争力所提供的所有帮助和建议,这些都是父母的功课。

可以说申请美本是一场复杂的战役,只要孩子希望有父母参与其中,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事其实是上不封顶的。

我们可以把对孩子的帮助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基础工作

无论资源如何,父母都可以在一些基础环节帮助孩子:

比如选校。

很多孩子对学校的了解局限在名字和排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学校的课程设置、社区环境、未来的就业资源……

对Dream学校、Target学校、Safety学校,孩子该有怎样的需求,把清单列得清晰又实际,是父母可以参与的第一步。

如果有条件,利用暑假带孩子去看看那些学校,亲眼看到宿舍、教室和食堂,感受一下氛围,有助于孩子更明确自己的选择。

比如,推荐信人选的抉择。

有位华人家长说,就算自己能力有限,起码参加家长会、与申请顾问碰面,是家长好歹都能做到的。

每学期,学校会提供家长见老师的机会,11年级学校的申请顾问还会为孩子提供1对1会议讨论升学规划。

如果孩子到高中毕业,父母都没去过学校,也很难赢得孩子在申请这件事上的尊重和感谢。毕竟,老师在见家长之前,一定会整体review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如果孩子非常优秀,这是一个机会去加深老师的印象,不然数学老师可能都不知道孩子的写作也那么好,体育老师不知道孩子还是个学霸。

如果孩子容易在学校活成路人甲,老师可能因为我们的会面而记住孩子是谁。

无论如何,去了解老师眼里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班级定位,再反馈给孩子。这样,有这些信息,孩子选择找哪位老师写推荐信时,也会多一个参考。

再比如,申请表提交前,父母可以帮孩子做最后检查,避免错误是成功的第一步。

额外加分项

父母有资源(比如有国外高校的关系)、自己懂申请(比如自己曾经留学过)、亲子关系不错、以及孩子愿意接受父母指导和帮助,这四项里能占三项以上,孩子的申请就能如虎添翼。

除了提供上述基础帮助外,我们可以考虑提供的帮助包括:

比如,帮孩子联系学校、加深了解。

大学的校园参观活动通常是申请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切忌走马观花。实际上,通过提前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我们和孩子可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我认识的一位家长,曾在访校时联系学校,询问能否安排孩子参观目标院系、或者实验室。因为他孩子申请的是STEM专业,他希望在参观期间能和相关老师或者实验室学生有一些交流。一些学校对此也十分开放,实际参观对于孩子选校更有助益。

比如,协助文书写作。

如果家长熟悉文书思路,可以和孩子头脑风暴:怎么用一两个故事展现个性?哪些活动最能体现领导力或创造力?

Main essay最好要在暑假结束前完成比较像样的初稿,父母也许在语言上帮不上忙,但可以提供不错的意见和思路。

再比如打磨好细节。

父母可以了解Common app账号,看看里面需要填些什么,然后和孩子讨论一下怎么填比较好,比如填哪些活动和奖项,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顺序等。

更重要的帮助:情绪支持

大学申请季,不仅是智力上的挑战,更是情绪上的考验。

即使成绩优异、活动丰富的孩子,也可能会被拒绝。

这时候,父母的情绪支持尤为重要。

大学申请这只是一个阶段,并非终点。拒信只说明学校与孩子目前的气质不合,但曾经为梦想的追求不会浪费。

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把焦虑转嫁给孩子。每天盯着孩子写文书,搞得全家鸡飞狗跳,最后孩子要应付申请,还要应付焦虑的父母,导致精神涣散、关系紧张。

建议太焦虑的父母,后退一步,提前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毕竟,这不仅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步,也是我们学习放手的契机。

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同时留出探索的空间,这才是申请季最好的打开方式。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小学文凭的他,40天救下中国工业命脉
  2. 北京洪灾 人祸震动官场 山东帮尹力不妙?
  3. 因习一句话释永信落败,习近平先宠后弃有玄机!
  4. 瑞士媒体:习影响力变弱 胡锦涛重返政治舞台
  5. 财政部通报点名厦门、成都新增隐性债务均超600亿
  6. 英伟达芯片遭中共审查 美中科技脱钩压力加剧
  7. 紧要关头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8. 川普:鲍威尔不降息 理事会应接手控制美联储
  9. 宗馥莉,首战输了
  10. 很多癌症是“省”出来的
  11. 川普:已部署两艘美军核潜艇
  12. 尹锡悦拒捕现场曝光:门口僵持140分钟,终失败
  13. 泰空军F-16咆哮空袭,中国远火跨山狙杀
  14. 《731》被曝淡化罪恶,洗白日本人
  15. 防止洗产地 美将全面加征40%惩罚性关税
  16. 川普怒斥梅德韦杰夫
  17. 中国队,打破一项亚洲纪录
  18. 中美贸易谈判:美方劝中国再平衡消费型经济
  19. 726罢免大挫败 民进党团总召曝主因
  20. 川普:鲍威尔再不降息 美联储理事会应接管控制
  21. 【百年真相】刘志丹之死与毛泽东的忌讳
  22.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23. 诸神的黄昏:香港四大家族集体谢幕
  24. 24岁大陆男子飞抵柬埔寨数小时即被抛尸郊外
  25. 从童年苦难中走来 在信仰中坚定前行
  26. 美联储官员:就业市场风险可能增加
  27. 北京洪水淹养老院31死 官员承认失职遭网民怒轰
  28. 台海战争剧集《零日攻击》揣摩“中共威胁”
  29. 香港高等法院对娃哈哈宗家“信托案”决定宣布了!
  30. 台风天满目疮痍 民宅、店铺挨淹 上班女崩溃!
  31. 一晚人数1000万,“擦边团播” 越擦越疯狂
  32. 从10个细微之处 看一个人的未来格局
  33. 川普:对台关税20%
  34. 马斯克,消停了
  35. 娃哈哈风波进展:信托协议存在但双方没谈拢
  36. 川普和美国深层政府为何爱反复“撞南墙”?
  37. 欧洲大国为何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
  38. 宗庆后唯一信任的还是宗馥莉
  39. 新关税出炉 彭博点名最大输家是中国 最大赢家这些国
  40. 女子称彩超漏诊婴儿唇裂,到卫健委反映问题竟遭怒斥
  41. 娃哈哈遗产争夺首战打响:宗馥莉,败诉
  42. 暴雨侵袭美东 陆空交通中断 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43. 回应俄挑衅言论 川普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
  44. 少年误食芬太尼致死 家长起诉社媒Snapchat
  45. 卡尼想在5个月内强制对燃油车征税
  46. 体检报告中这些“字眼”,可能是癌
  47. 新疆乌孙古道爆发山洪 至少2名徒步者遇难
  48. 美国一道闪电延伸829公里 刷新世界纪录
  49. 北京水库泄洪酿灾 密云一养老院31人被淹死
  50. 离奇命案和怪病皆是偿还各自的宿业
  51. 宗馥莉,败诉
  52. 数据不如意就走人 川普宣布开除劳工统计局长
  53. 美国为何不惜一切代价要搞垮沙姆哈尼父子?
  54. 江西省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
  55. 【时政春秋】中共敲打英伟达 意欲何为?
  56. 华男疑赴迪士尼乐园途中绑走3子女 在巴拿马被捕
  57. 哈根达斯等品牌为何在中国炎夏中感受寒意
  58. 【时事金扫描】中国新疫情爆发 非洲诅咒蔓北京
  59. GTA又一商场将被拆除
  60. 香港经贸处加强与青年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