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催化“钥匙”打开产业之门

2025-11-16 17:25:0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科技日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所研究员马大为正俯身调试反应参数,他面前的实验记录上写满了催化剂优化数据。从青春韶华到鬓染微霜,这位有机化学家在实验室的方寸间,用一次次突破性发现,为我国医药化工事业筑牢根基。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图为马大为(左五)和学生在实验室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破解应用困局

1994年,完成博士后研究的马大为入职研究所,将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作为研究方向。

时间一晃来到1998年夏。酷暑中的上海异常闷热,35岁的马大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盯着仪器,目光随数据移动。突然,一组异常的数据让他眼前一亮。实验中加入的一类氨基酸分子,原本只是作为铜源催化剂的配体,却让反应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本缓慢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试管里析出的产物纯度,远超出预期。”马大为说。当时,他立刻停下手中的操作,反复核对数据。

这个意外的发现,恰好破解了乌尔曼反应的应用难题。乌尔曼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构建碳—氮、碳—氧等化学键的“基石”。可它的“脾气”却十分古怪,只能在高温强碱环境下进行,还得用大量催化剂。“这些苛刻的条件像一扇铁门,把它的应用限制在实验室里,难以走进工业生产。”他说。

马大为的这一发现,就像一把“钥匙”,轻松打开了这扇铁门。有了氨基酸分子,乌尔曼反应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就能高效进行,反应产率得到大幅提升。这个足以改写教科书的成果,很快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他们将其命名为“乌尔曼-马氏反应”。直至今日,该反应仍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

开启十年攻关

“氨基酸分子作为第一代催化剂,虽使经典乌尔曼反应能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但使用成本较高。”马大为回忆道,他在一线调研中发现,企业利用其进行大规模生产时,成本控制难度较大。这让他决心启动新一轮攻关。

2005年,他开始带领学生升级第一代催化剂。可谁也没想到,这场饱坚竟持续了整整10年。

10年间,马大为所在实验室的灯常常彻夜亮着,试管里的溶液反复经历“溶解—反应—沉淀”的循环,数据曲线却一次次停留在不理想的区间。“三五年出不了成果是常态。”马大为这样安慰受挫的学生。团队中一批人带着遗憾毕业,又一批人怀揣希望加入,研究在师生接力中艰难进行,可马大为坚信“方向正确,坚持就有曙光”。

2015年盛夏,实验室的闷热被一声兴奋的呼喊声打破。“老师,结果重复出来了!”一位刚入学的研究生举着报告冲进马大为的办公室。这位学生发现,草酰二胺分子的催化活性远超第一代催化剂氨基酸分子,仅需少量就能让反应高效进行,大幅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成本。马大为当即拍板:“暑假取消,全力攻坚。”

整个暑假,实验室灯火通明,马大为和学生们连轴转,经过400余次试验,研发出高效稳定的第二代催化剂。

在第二代催化剂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同时,马大为开始尝试研制第三代催化剂。他相信,催化技术的迭代没有终点,只有持续突破,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坚守科研初心

马大为认为,科研的传承与创新同样重要。科研之余,他把大量时间用在教书育人上。“做科研要选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哪怕过程艰辛也要坚持。”他常对学生们说。

在马大为的实验室里,勇于创新的氛围,让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崭露头角。“我从不给学生设限,而是引导他们关注国家需求和行业痛点,在自由探索中寻找方向。”他说。

从实验设计到数据解读,从论文撰写到成果转化,他都倾囊相授。他培养的学生中,不少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在有机化学、医药研发等领域书写创新故事。

如今,马大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诸多奖项,但他依然保持谦逊低调。“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能获得这些荣誉,离不开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他说。

“科研要服务国家,要为民所用。”这句朴实的话,是马大为科研生涯的真实写照。他用数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每天为他亮起,在有机化学的漫漫征途中,他的前行之路,仍在延伸。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2000美元退税成“空头支票”?
  2. 2000美元关税红利何时发?川普回应
  3. 中国1000万“老漂族”的“心甘”和“委屈”
  4. 纽约时报:川普家族企业或参与沙特政府房地产项目
  5. 清洗五大战区:台海转静 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反制美军
  6. 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7. 美国移民局公布2025年十大工作成果
  8. 美食品券计划恢复 相关调整也开始生效
  9. 分析:中共对日报复性施压难成功
  10. 所有SNAP受益人或需重新申请福利
  11.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12. 日官员抵北京
  13. 中国惊现“鞋底追踪器” 难怪那么多年轻人失踪
  14. “战时大老虎”,被查前离境出走了
  15. 明慧网新获悉 851名法轮功学员遭绑架骚扰
  16. 日企在华业务收缩 分析:产能转移分散风险
  17. 米芾〈紫金研帖〉 记录和苏轼的一段往事
  18. 1.5万亿美元,美国“打水漂”了
  19. 八炯:央视视频侧面证实反习少年被消失
  20. 数百人集会 反对法拉盛旁建赌场
  21. 联邦审查政府楼居民资料 住户恐慌求应对策略
  22. 中俄关系:俄罗斯已经沦为了中国的“小伙伴”
  23. 被外星人绑架 在太空船上遇到著名歌手
  24. 川普要与委内瑞拉总统对话,软硬兼施?
  25. 她拍情色电影,被导演侵犯后沦为服务员
  26. 她与川普决裂后,继续呼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
  27. 白宫机密备忘录曝光 阿里巴巴被指助共军锁定美目标
  28. 心梗的“真凶”竟是它?潜伏在血管里好多年
  29. 香港富二代结婚,泰国妻子一脸福相
  30. 常吃这4种食物,糖尿病风险大大增加
  31. 小鹏Q3营收翻番,净亏损收窄近80%
  32. PATH地铁票明年春季提价 同时增加班次服务
  33. 一男一女 川普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骚乱参与者
  34. 英王室媳妇叹"如人间炼狱" 谈婚礼自嘲“穿得像条狗”
  35.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当地非法移民紧急交代“后事”
  36. 被剪裙边、元老“隐性制衡”习21大连任力有不逮
  37. 北京和新疆高官接连猝死 专家指不寻常
  38. “糖尿病”不传染,为什么会扎堆出现?
  39. “白宫股神”川普最新财务申报
  40. 干净世界独家首播 神韵2025中秋舞蹈技术技巧表演
  41.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与疑似帮派成员发生交火
  42.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43. 委内瑞拉方案已定?美军“南方之矛”部署规模创新高
  44. 川普再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事件”被告
  45.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46. 中国23岁女留学生在美失联逾三周 家长抵美
  47. 重磅抨击 德媒评日首相遭文攻:语言暴力是中共政治暴力一部分
  48. 美B-2轰炸机队驻地传紧邻中共相关资产 众议员要查
  49. 仁东方:高市早苗内政外交赢得好评
  50. 镇压学生起义 孟加拉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51. 吸引马斯克和卡戴珊的彗星是什么?为何掀起外星人揣测?
  52. 名妓林黛玉一生嫁19次 死时变干尸 靠青楼姊妹办后事
  53. 纽约深夜爆仇亚群殴:一群人狂喊“我讨厌亚洲人”
  54. 杀猪盘最爱的一张脸 骗子用他起号无数 诱骗女性15年
  55. 新华社记者突变“上访者” 被列黑名单奇葩原因曝光
  56. 中方宣布:这论坛延期
  57. 日本熊害激增 猎人经营熊肉餐厅食客爆满
  58. 用催化“钥匙”打开产业之门
  59. 英王室媳妇叹“如人间炼狱”
  60. 没了“股神”佩洛西,还有“股神”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