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2025-11-16 20:26:0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人格志

今天,是我返乡到家第一天。跟乔叶在《宝水》中说的一模一样,我只要一睡在乡下家中,失眠症就彻底好啦。

在早上九点多,睡醒后,我对着屋后麦田,直接发了一两小时呆。

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中午吃了些东西,接着睡到下午五点。一天之内,能睡上这么多时间,多么幸福,多么奢侈。

本来,下午我就应该去干农活了。这几天,全家都在种小麦。虽然,我屋后的地里,很多麦苗已经长出来了,但,我哥家的还没种完。多年以前,他们流转了千亩田,这时候,还在没日没夜耕种。

下午我其实就是被嫂子电话叫醒的,她说,他们决定下午五点就收工。因为我回来了,晚上得带我去下饭店。我说,种地不能拖啦。她说,后面两三天,还是好天气。

这让我觉得罪孽深重了。

我太清楚了,每到种收之际,我哥嫂全家是没日没夜地忙,一天能睡三四个小时,都是幸福的了。

他们手上有很多农用机械,但,又合不得花钱雇人开,一家三口,就每个人都开着,像个突击队,一直向前冲。

本来,我今天也想去帮他们开垦地机。我甚至还想架个手机,全程直播我的英姿。那样,我一定会像巴顿将军,征战在乡村沙场。

但,我是真的太困了。回乡,本来算要穿过大半个中国。这次,为了几场演讲,又绕了一大圈,累得实在不行了。

这会,似乎觉得满血复活了。

因为要返乡,对这两天被网友们嘲讽的那个新闻,想得就多了点。越想,也觉得越不是滋味。

对,我说的是“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这事。上周五,在农字口的全国大会上,这词冒出来了。当时,我看到后,就一声长叹。



抛开这事背后令人难言的背景不说,单说“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一词,我认为,就用的跟狗啃似的。

作为一个主要靠解读制度政策吃饭的人,我当然能理解这个说法隐藏的文本,甚至还包括制度的善意。

是呀,是时候好好关心服务一下返乡回流的农民工们了。对,我用的是“关心”“服务 ”,而不是他们说的“防止”。

现在城里情况是咋样的,谁都清楚。这段时间,我到过十几个城市,真没看到多少建筑工地有热火朝天场面。工厂企业也去过不少,那些表演型展示就不说。总体讲,冷清和寒意,我是真的感受到了。

今天中午,在饭桌上,我说,要把家里屋子漏水的地方堵堵修修,不知道这农忙时有没有农民工做。

我爸说,村里农民工基本都回来了,城里没事做,农村地都包出去了,现在他们多是在家打麻将,随时可以叫来做事,有的亲友不给工钱都行,喝顿酒再给两包烟。

这就是真相。

所以,上面说“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一定也是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一个涉及大量劳动可能因为闲置带来群体性返贫问题。

但,用“防止”这个说法,让人觉得别扭了,居高临下的了,给人感觉就像是施行政指令了,好像是在给基层下硬任务——不让农民工回来。

事实上,社交媒体上,拿“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这话开涮的,都漫山遍野了。

很多人的口吻,都是在嘲讽,都是在日撅——噢,以前说是衣锦还乡,后来说是欢迎返乡创业,现在,你们开始防止我们回乡了。

这话当然是不理性的,但,公共情绪成这样了,要我说,也真是因为制度性挑逗。

本来,这些农民工内心就很不爽,在城市工厂倒闭了,回农村土地也没地种了,你们还要防止我们回来,难道,我连回家和老婆同房的资格也要剥夺吗?



这里得补充一下——别看我哥是个种田大户,其实,今年他都亏惨了。不信,你们去打听打听,粮价都成啥样了。这几个月,他还是靠借我钱给农户发承包费和劳务费的。

我想想他们那么累那么苦那么惨,我真不是滋味。

前几天,我在文章中说,不要多说什么“大环境困难”之类的话,因为说了没球用,还给自己添堵,也招有人恨。

但,我也认为,如果真的混到制度性救济和政策性补给都跟不上,你情绪价值至少还是要提供好吧。

说什么“严防规模性返乡滞乡”,这不就是在大家伤口撒盐嘛。





我一直认为,先把人话说好了,才能真把人事做好了。

在现在经济环境下,农民工跟着城市化步伐来养家糊口或发财致富,机会肯定渺茫了。孙立平教授在那篇《未中国会不会迎来艰难十年?》中也说,随着农村从过去温饱状态向传统耐用消费品阶段的转型,未来如何走好过去几十年中城市居民所经历的那个阶段,就很重要了。

现在说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说白了,还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感觉这些返乡人员都回来,接不住了。

问题是,城市也没能接住呀,你难道要他们睡公园睡桥洞,去跟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抢睡觉地方吗?

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至少不要再传递一种信号,给人错觉是在硬性“限制人员流动”,是在阻止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家乡。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要我说,“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这个说法,就是典型没自信的表达。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两步走,如果不能让人感觉到并驾齐驱了,至少,也要让人觉得是此起彼伏,自由伸缩吧。

想想吧,当年,老人家都还能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至少,是在展示农村能接住城市大量学生的豪情。

现在,不能让人产生农村连农民自己都接不住的错觉。气势上,不能输。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又有老大哥在看着我,但,我能声明,我没有质疑工作做主要是说,不能把话说得跟没过脑子似的。

还有“滞乡”这词用的,就算不像狗啃的,也像是猫抓的。

我感觉,好像不是在暗示,乡村就是农民不应该久留停滞的地方。这种话,对咱这种进城打工人员来说,也是“伤害性不大, 侮辱性不小”。

农村,对农民工来说,至少还有白发亲娘,以及风韵犹存的娇妻吧。

这时候,你哪怕多说几句“欢迎兄弟们回来”,也是对留守老人的一种安慰,或许,还能意外地多生出些孩子,为解决中国生育率作出贡献呢!

最后,我要报告一下,作为进城务工人员,我这次回乡,绝不是规模性的,老婆和孩子都没带。

还有,我绝不“滞乡”,过几天就滚!这,总该放心了吧!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不忍了,中方实弹射击
  2. 美国施压,塞尔维亚面临最难抉择
  3. 日本又对中国提出正式抗议
  4. 随着洪水出没 多人目击“洪水妖精”
  5. “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6. 英国庇护政策大改革 永久居留等待延至20年
  7. 韩国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
  8. 美食品券计划恢复 相关调整也开始生效
  9. 川普暗示对委内瑞拉动武 美军力部署概况一览
  10. 高市内阁支持率升至69.9%
  11. 分析:中共对日报复性施压难成功
  12. 美国移民局公布2025年十大工作成果
  13. 所有SNAP受益人或需重新申请福利
  14. 反差强烈 日动画《鬼灭之刃》中国票房3天飙破3亿
  15. 中国承诺跳票 采购美大豆不到3% 美农民撑不下去了
  16. 高市早苗连续拒绝撤回涉台言论
  17. 中国1000万“老漂族”的“心甘”和“委屈”
  18. 清洗五大战区:台海转静 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反制美军
  19. 美国移民局发布2025年工作总结
  20. 好莱坞"真实版神奇女侠":挑战死亡,逃过火劫,打破纪录
  21. 新华社记者悲痛自曝被列“上访者” 外出屡遭警方盘查
  22. 美国“反共周”鼓舞人心 纽约华人集会支持
  23. 英国难民政策大改革 想得永居?或等20年
  24. 英国庇护政策大改革 大幅削减难民保护期
  25. 涉嫌中国间谍活动,BBC记者被调查
  26. 富士康撤离百万人失业哀嚎!周边一片颓废景象!
  27. 她拒绝潜规则,47岁依然单身何去何从?
  28. 英国将终止“黄金通行证”
  29. 美籍华人在上海病逝 几百万遗产或将收归国家…
  30. 女子打车遗落手机被索要150元
  31. “战时大老虎”,被查前离境出走了
  32. 美驻日大使发文:感谢2位中国外交官 加深日美同盟
  33. 巴厘岛车祸致中国游客5死8伤
  34. 清华教授左川逝世,享年82岁
  35. 米芾〈紫金研帖〉 记录和苏轼的一段往事
  36. 常吃这4种食物,糖尿病风险大大增加
  37. 一位女明星抗癌成功的秘诀:我不作 它不闹
  38. 馆长“自愿戴绿帽”事件:女主播整理爆料几大重点
  39. 川普将"像其他国家一样"核试 传被劝阻试爆核弹
  40. “太子集团”天价比特币,被美国“黑吃黑”?
  41. 她拍情色电影,被导演侵犯后沦为服务员
  42. 中俄关系:俄罗斯已经沦为了中国的“小伙伴”
  43. 她与川普决裂后,继续呼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
  44. 干净世界独家首播 神韵2025中秋舞蹈技术技巧表演
  45. 一男一女 川普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骚乱参与者
  46. 英王室媳妇叹"如人间炼狱" 谈婚礼自嘲“穿得像条狗”
  47.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当地非法移民紧急交代“后事”
  48. 委内瑞拉方案已定?美军“南方之矛”部署规模创新高
  49. 川普再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事件”被告
  50. 明慧网新获悉 851名法轮功学员遭绑架骚扰
  51. 准备派兵? 川普:已大致决定如何处理委内瑞拉问题
  52. 强风暴横扫,南加疏散令及警报解除
  53. 英国推史上最大庇护改革 效法丹麦模式
  54. 中国给欧洲上了一堂工业课
  55. “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
  56. 2000美元关税红利何时发?川普回应
  57.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58.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59. 大陆酸奶界“爱马仕”部分产品降价60%
  60.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与疑似帮派成员发生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