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

2025-11-16 01:26:0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钛媒体APP

“辞职回家照顾父母,每月拿4000元‘照料补贴’算不算啃老?”“毕业两年没找到稳定工作,帮家里打理事务同时备考,算不算寄生?” 近年来,“全职儿女”这一新型家庭身份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它既被赞为“家庭成员的合理分工”,是对抗内卷的务实智慧;也被斥为“精致化啃老”,是逃避社会的消极借口。

当“上岸”“内卷”成为一代人的困境,“全职儿女”正悄然地脱下西装与工装,回到家中,以陪伴和照料换取经济支持,在家庭的屋檐下寻找喘息之地。

而当我们超越“啃老”与否的争论看待这一现象,“全职儿女”呈现的,或许是传统养老模式在新时代的一种演化。

“共生”还是“寄生”

“全职儿女”,指的是年轻人脱产与父母共同居住,通过承担家务劳动、提供精神慰藉及照顾老人换取经济支持的代际互助模式,常伴随职业探索或升学考试准备。与其说是无所事事,“全职儿女”更像是在家庭内部承担固定职责、以劳动换取经济支持的特殊角色,而非简单的“待业青年”。

与之相对的“传统啃老族”们,大多缺乏自立意识,完全脱离老龄化下的家庭养老责任。他们既不参与父母照料,也不承担家务,仅依赖父母满足自身消费,却不创造任何家庭或社会价值,是单向的资源索取者。

而“全职儿女”则往往与家庭形成双向的价值交换,通过隐性的契约:以家庭劳动为父母减轻负担、创造家庭价值,换取案母的经济支持作为生活保障。大多数“全职儿女”的角色都带有临时性与过渡性,他们并未将其视为长期职业,而是当作人生特定阶段的过渡方案。“有期限、有目标”的过渡属性,让“全职儿女”的依赖更像是阶段性借力,而非永久性寄生。

“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

来源:澎湃新闻

与此同时,依狙汤健委的数据,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在4500万失能失智老年群体中,有90%处于居家照护状态。这意味着有大量的人群需要长期的照护,然而现有的医疗养老体系并不能完全覆盖这类群体的需要。这份 “照料缺口” 恰好就由“全职儿女”来顶上。70后的陈林为了因脑梗偏瘫的父亲,辞去了工作,以居家兼职的方式看护父亲。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全职儿女”恰恰处于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他们既在创造价值,又确实处于经济依赖状态。其关键区分点,在于主观意愿是主动承担还是被动逃避,以及其行为是否“创造价值”并为家庭所认可,稍有偏移,就可能滑向“啃老”的地步。这条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而是高度依赖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境与共识。

从职场退场,回家庭上岗

作为正值壮年,本应在社会上大显身手的年轻人,为什么窝在了家里?

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的分年龄组劳动力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9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录得17.7%,高于2024年同期0.1个百分点;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录得7.2%,较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2025年高校毕业生约为1222万人。较2024年增长4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就业压力倒逼年轻人向家庭寻求保障。激烈的竞争带来了“百万人竞争千个岗位”的内卷,加上原先需求大量人才的企业调整招聘政策后,裁员潮对高学历劳动力的就业造成冲击,应届生首当其冲。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下没逃过“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们,既然“向前”无门,只能无奈退回家中,至少不用为三餐房租发愁,还能有时间调整状态及承担照料父母责任,避免因在外打拼而无法兼顾老人。

把年轻人逼回家中的,还有独立生存的高门槛。据一线及新一线重点监测城市租金支出分布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月均租金主要集中在2000元-6000元。新一线城市中,月平均租金支出集中在4000元以下。哪怕是合租一间狭小的房间,月租也可能占据普通职场新人月薪的一半以上,再加上伙食费、交通费、社交开销,“月光”成为了他们的常态。

另一个核心的原因则是老龄化下家庭养老需求的不可替代性。随着我国家庭结构从多子女大家庭向独生子女核心家庭转变,在“421” 结构家庭下,独生子女成为家庭养老的唯一支撑。当父母进入半自理 或需协助阶段,找谁照料成为家庭的首要难题:专业护工难寻且成本高,社区上门照料服务覆盖范围有限......在这种社会养老跟不上的情况下,子女回家照料成为许多家庭的无奈却最优解。

在经济压力成为“推力”的同时,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成为了吸引年轻人选择“全职儿女”的“拉力”。

传统社会中,“养儿防老”是家庭关系的核心逻辑,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多聚焦于“成家立业、光宗耀祖”,子女是否在外工作、经济独立,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如今,随着上一代人生活水平的提升,“防老”的物质需求逐渐淡化,对情感陪伴的需求却在增强。不少父母更在意子女是否在身边,而非是否在远方打拼。这种家庭观念的转变,为年轻人“回家”提供了情感支持,也让“全职儿女” 从“不被理解的选择”,变为尽孝与生存兼顾的方式。

“全职儿女”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空白。他们提供的不仅是劳务,更是情感价值,这是市场化的养老机构难以替代的。

家的“铁饭碗”,端得稳吗?

对选择“全职儿女”的年轻人及其家庭而言,它的吸引力在于能回应老人的核心需求。

“全职儿女”填补了现代家庭的“照料与情感缺口”,其价值远超外界服务所能提供的支持。在空巢老人比例攀升的今天,老年人最稀缺、最渴望的往往是情感陪伴和精神慰藉。“全职儿女”提供的是市场上任何养老机构和护工都难以复制的、持续且真诚的情感支持,它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相较于聘请住家保姆或入住斑端养老院所产生的高额费用,“全职儿女”降低了家庭的养老成本。

除此以外,许多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在线上购物、预约挂号、使用智能家居等方面存在困难。“全职儿女”在此时能扮演生活助理的角色,帮助他们熟练使用各类App和智能设备,让他们也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充分融入数字时代。

从宏观角度来看,“全职儿女”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社会养老系统的压力。我国推行“9073”养老格局,这意味着在未来,我国绝大多数老人不会以养老院作为主要的养老选择,此时“全职儿女”恰好迎合了家庭养老的需要,为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分担了巨大压力。

然而,“全职儿女”并非完美,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同样需要警惕。

从长远来看,许多“全职儿女”是拥有高等学历的年轻人,他们脱离常规的社会生产岗位,实质上造成了优质人力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长期脱离职业环境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专业技能退化、社会竞争力下降,也从整体上削弱了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与潜在经济增长动力。

另一方面,“全职儿女”缺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其生活支出持续消耗家庭的养老储备。在多数老年家庭中,养老资金主要依赖于父母的退休金或积蓄,这本身就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父母遭遇大病或突发状况,可能面临“没钱治病、没钱养老”的困境。而这种持续消耗家庭储蓄的模式,也在无形中将养老压力转移给公共财政。当家庭储备耗尽,其养老和医疗负担最终仍将依赖社会救助体系,从而加重整体社会的经济与保障压力。

结语

在我国老龄化的背景下,“全职儿女”绝非简单的“逃避”或 “理性”,而是一种在家庭内部自发形成的阶段性应对方案。一边是数量庞大的老人居家照护需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全覆盖的现实缺口;一边是青年就业内卷的困境,两者碰撞催生了这一以代际互助为核心的家庭角色

未来,我们不应仅停留在争论其合理与否,而应思考如何为这一角色构建更可持续的支持系统,引导“全职儿女”从一种被动的应对,转向更具韧性与尊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小家”的智慧汇聚成“大家”的福祉。

唯有如此,“家”才能真正成为老人安享晚年的温暖港湾,而“全职儿女”也能从一个过渡角色,蜕变为连接家庭与社会养老的关键节点,最终实现“老有所依、青有所为、社会有温度”的社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中国房市或爆新雷 逾十亿美元银行债务濒违约
  2. 连遭血洗 币圈慌了 上一次“如此恐慌”后再跌25%
  3. 前中共财长:中国房市萎缩还得持续5年
  4. 被年轻人“抛弃”,快餐巨头集体慌了
  5. 存储芯片还在涨价
  6. 尴尬了 大陆反日情绪升《鬼灭之刃》上映首日却席卷票房
  7. 罕见:希拉里与蓬佩奥联手,共同警告川普
  8. 前女友发文:中国“首父”300娃
  9. 大网红走了,天价账号归谁?
  10. 杭州网红,正在大撤退
  11. 日本又对中国提出正式抗议
  12. 北京前记者被“重点监控” 中共镇压民众升级
  13. 官媒继续开骂“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
  14. 债务逾期 宝能旗下深圳核心区160套房被拍卖
  15. 路由器多久重启一次?关闭电源后请等5至10分钟
  16. “中央有指示”人就消失 周恩来康生专案组秘辛
  17. 被时间困住的美华人:90年代的灵魂 在夹缝中石化
  18. 随着洪水出没 多人目击“洪水妖精”
  19. 高市早苗连续拒绝撤回涉台言论
  20. 今年医疗保险PPO真的是天价啊
  21. 高市内阁支持率升至69.9%
  22. 不忍了,中方实弹射击
  23. 俄军大部队开入红军城,乌东重镇迎来“终极一战”
  24. 川普重提G2 国际社会在为幻影担忧
  25. 川普扛不住民怨 多达237项进口农产品免对等关税
  26. 能白嫖永远白嫖!中国年轻人节俭文化爆发!
  27. 受中资牵连 意大利能源巨头收购德企失败
  28. 她拒绝潜规则,47岁依然单身何去何从?
  29. 七旬众议员搭机看色情图
  30. 美国土安全部:已遣返非法移民弗洛雷斯-鲁伊斯
  31. 以色列越界“建墙”,黎巴嫩申诉
  32. 韩国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
  33. 好莱坞"真实版神奇女侠":挑战死亡,逃过火劫,打破纪录
  34. 美国施压,塞尔维亚面临最难抉择
  35. “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36. 内娱三事 疑云密布
  37. 尼安德特人并未真正消失
  38. 多米尼加配合美国缉毒,查获走私船
  39. 【翻墙必看】分析:张又侠突然捧习的四大目的
  40. 河北大学生帮人取“快递”被判无期 引关注
  41. FBI警告新骗局:冒充医保人员 专骗在美华人
  42. 泰国国王访华 习近平夫妇国宴款待 王后穿搭成焦点
  43. 富士康撤离百万人失业哀嚎!周边一片颓废景象!
  44. 绿捷8人被捕:虾仁里的蛆是“境外”的
  45. 全美吵翻!女子假扮“穷妈妈”打电话求奶粉 结果…
  46. “太子集团”天价比特币,被美国“黑吃黑”?
  47. 现代人最稀缺的一项超能力 你具备吗?
  48. 随意屏蔽新闻报道,腾讯何以成了媒体的"总编辑"
  49. 美国安部在夏洛特市展开移民执法行动
  50. 加州华人卡车公司突遭警方大规模搜查 戴手铐车被砸坏
  51. 安省两架小飞机相撞致一人死亡
  52. 与川普彻底决裂,MAGA女斗士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53. 中共称要全球抓人 被国际刑警组织和德国打脸
  54. 女子打车遗落手机被索要150元
  55. 传库克最早明年卸任,苹果加速总裁继承者规划
  56. 苹果输了!Apple Watch"血氧监测"侵权恐赔6.34亿
  57. 偷拍下药性侵百人!33岁中国男遭伦敦法院判无期
  58. 杨黄美幸家族传奇和彭明敏
  59. “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
  60. 红朝“军虎”何卫东沉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