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正侵袭千百万好学生

2025-11-15 02:25: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蓝橡树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北大状元自杀(未遂)的消息。

众人哗然,难以置信。毕竟在外人看起来,他成绩斐然,前程似锦。但谁也看不到他撕裂的内心——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

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众人吐槽,你都是天之骄子,人生赢家了?你还恐惧什么?

但是这个学生却对心理医生说:

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他不是个例,而是千千万万学子的缩影。

明明物质条件优沃,家庭父母关爱,学业生活无忧,成长中没有明显创伤,但却内心空洞,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一旦觉醒,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图什么?”

一根根稻草就会成了压垮内心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空心病”一词曾在近几年爆红网络,这一词来自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曾在《空心人》的诗——寓指现代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丧失了价值感和意义感。

许多表面看似正常的普通人,其实内心都空虚、焦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期待。

2021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了三十多万中小学生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四无”现象:

1.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多

我们一直以为孩子是因为成绩差而厌学,其实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也并非发自内心的想学,仅仅是为了满足家长和社会的期待。

所以,当探寻不到学习的意义,逆反厌恶的心理就开始滋生。

2.对真实世界无兴趣,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

近些年,因手机、电脑引发的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已经成为许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沉迷游戏、依赖网络的背后,是青少年逃避繁重学业,逃避真实世界的心理需求。而这样的心理和习惯,将减少其与真实世界的连接,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3.社交无能力,宁可跟机器人动感情

“人工智能化社交”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受欢迎,孩子们宁可在网络上找网友,追星,沉迷二次元的虚拟人物,热衷于集盲盒、手办,却不愿意在现实中与人多交流一点。

自闭式社交的泛化,是逃避现实,沉溺虚拟世界的表现,带来的真实社交无力,会导致孩子们的孤独感、低欲望心态的蔓延。

4.对生命价值无感受,枯竭感过早到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物质层面充分满足,精神上供养不足,是导致心灵的枯竭感过早到来的重要原因。

“一般而言,我们看到蓝天、花朵就会生发一种本能的快乐,但他们会觉得这跟自己没有关系。”孩子们失去了本年龄段该有的天真烂漫,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无趣,恍如一片荒漠。

儿童心理学家陈默在《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但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却没跟上》一文写道:“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

当这场以“四无”为典型特征的风暴席卷而来,风暴中少年的“四无”心理,已经成为比抑郁症还严重的成长危机。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在《时代空心病:焦虑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中提到一组数据显示——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这些内心荒芜的青少年,在阳光灿烂的生活中,却活得就像行尸走肉。仿佛是一台只为父母愿望而活的工具, 失去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电影《阳光普照》影片中品学兼优,懂事体贴的阿豪,一个别人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四无”少年。

“他一生只做过一件错事,那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

没有人理解近乎完美的阿豪,为什么会选择了这样震惊众人的告别?

但片中有一幕给出了答案。

影片的上一秒,上一秒阿豪还独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可下一秒,惊醒的阿豪却发现身边人头济济,只是“众人皆睡,他独醒”,让他孤独而惶恐。

优秀的阿豪是师长眼中的骄傲,是父母望子成龙的工具。作为“全家的希望”,当顽劣的弟弟被关进少管所以后,父亲就严肃地跟他强调——

“你不能停下来,弟弟不成器,只能靠你了。

父亲只关注阿豪的学习,送他一本又一本给予“厚望”的笔记本,上面赫然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但阿豪至死也没在他送的笔记本上写一个字,因为他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学习,方向都是为了父母。他的人生被占满了,没有空间留给自己。

无空间、无方向、无兴趣、无动力,这是他的真实人生。

外人看起来光芒耀眼的人生,不是他的,是父母“希望的”。

相比较之下,倔强、易怒,会为了心爱的人闯祸的弟弟阿文,人生是被众人瞧不上却充满热血的。他有“不成才”的阴暗面,却也有鲜活向阳的一端。

而毫无瑕疵的阿豪,仿佛是暴晒在阳光下“摆件”,光鲜亮丽,却毫无生命力。被寄予厚望的他,拥有的只有父母对学业的期待,却得不到家人情感的关怀。

他期待有一束光,照拂他内心的空洞,让他找回自己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但父母的高要求如刺眼的阳光包裹全身,却不允许他有阴影。最后,无处可躲的他只能从高处跃下,躲进死亡的阴影里去寻找自己。

自杀前,阿豪在发出的简讯中写道:

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就像我们如今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口成章,下笔有神,成绩才艺通通过人,但内心却无比孤独。因为学习就是生活的全部,全部的人生只有学习,却没有自己。

他们的生活被炙热的关注所包裹,结果却“茧中自缚”,失去了破茧成蝶的力量。

孩子最需要的三样东西,无关物质,而是——“我被看见,我有价值,我很重要。”

可惜,唏嘘的现状是——“我只看见成绩、成绩代表价值、成绩很重要”。孩子们的生活被学习填得越满,内心越空洞。

1.高度焦虑的家长和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

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针对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万名15岁青少年所做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周近60个小时用于学习,接近世界第一,但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排名倒数。

在内卷成风的当代,焦虑已经成为家长的代名词。为了争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逼着孩子们在学业竞赛中拼尽全力。面对一望无垠的作业,不断加码的任务,孩子们只能疲于奔命,根本没时间思考。

幼年时面对父母的“威逼利诱”或许忍气吞声,但当进入青春期,大脑开始追寻“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迷茫和无助就会接踵而来。

要么在沉默中消亡,要么在抗争中爆炸。

看过一个亲子营设置的对话环节,作为律师的妈妈一站起来就滔滔不绝,全是“为了你好”的陈词滥调。当她讲完后让女儿讲,女儿突然愣住,无话可说,最后只说了一句“妈妈,我还是爱你的”。

后来导师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其实,你越是讲得天衣无缝、逻辑缜密,孩子就越难受。因为你讲的道理都是对的,孩子无法反驳,只能认同,然后自己的东西就没有了。”

这恰恰是大部分家庭的现状,充满掌控欲的父母 VS. 不被倾听的孩子。

长期在父母高压管教下,孩子早已失去了自我探寻的能力,“空心病”也就病入膏肓。当丧失了对生活的控制感和成就感,许多孩子干脆选择了消极、躺平、摆烂的“丧”姿态。

要想孩子摆脱“丧”,首先就要放手,给出空间。

让孩子重新获得对人生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自我的探索。

2.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扼杀了个人的追求

如今过分追求升学率的功利化应试教育,不仅体现在对题海战术、学习成绩的盲目追求上,更可怕的是它代表着一种“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的片面化价值导向。

在这样片面功利化的引导下,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他们感受不到人生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独特价值,要么处于“提线木偶”般浑浑噩噩的状态,要么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精致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所入侵,扭曲了三观。

人生不该只有成功一个“人设”,还该有百花齐放的多姿多彩。

3.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情感联结

心理专家们在咨询中发现,患“空心病”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并没有重大的缺失和创伤,恰恰是缺少自由探索的经历。

生活越满,内心越空。

现在的孩子生活有多满?“白加黑”、“五加二”已经不足以描绘孩子的时间表,因为焦虑的父母恨不得24小时都排满,刷牙上厕所的时间都见缝插针的安排上。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时间去大草坪上撒撒野,在蓝天下晒晒太阳,发发呆。更别提蹲下来观察蚂蚁搬家,听小鸟清脆的歌声、感受风儿轻抚的声音。”

中国台湾的环保专家李伟文就曾发出疾呼——

“如果孩子们从没有被自然感动过,没有见证过生命的诞生和衰亡过程,长大后会如何看待其他生命?”

《封神演义》中,比干剖心后,遇到一个卖空心菜的老妇人。

比干问妇人:一个人没有心会怎样?

老妇人回:“菜无心可活,人没有心怎么活?”

比干遂卒。

虚无的内心,走不了远路。

在这个鸡娃成风的时代,培养一个“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的孩子,就是最成功的育儿学。

有血性、有温度、有追求,充满“精气神”的人生,才无惧路漫漫其修远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欧盟被迫“开放”还是“自救”?
  2. 遗体检出精液 连云港女职员陪酒死亡 5镇干部被处理
  3. 美三大股指齐跌!创一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4. 【翻墙必看】中共网安公司大规模数据泄露
  5. 白卡重大改革!恢复资产审查 车 房 存款 现金都要算
  6. 中国“最诡异”出口激增:各国争相购买“这些产品”
  7. 她怼上川普!MAGA议员格林宣布法案废除H-1B
  8. 5马赫高超音速电磁砲!中国核航母恐加装致命杀器
  9. 美出口管制奏效 应用材料公司拟减中国支出
  10. 校长被控把学校当后宫 夸张影像曝 真相揭开更劲爆
  11. 45岁卡车司机被撞身亡
  12. 从“定于一尊”到“孤家寡人”?习近平这13年
  13.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14. 66岁倪萍身家上亿,仍为儿子婚事发愁
  15. 贵州亿元“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烂尾
  16. 2岁男童独自跑出门,奶奶不追反锁门
  17. 支付1.48亿后,小红书不想给“大厂打工”了
  18. 家暴男子在巴黎车站向警察挥刀 遭枪击后自戕
  19. 又一国与美达成协议
  20. 医揭10大致癌习惯易忽略
  21. 一个外卖女骑手的真实记录,口碑爆了
  22. 贵州办“抓猪比赛”,女子震撼网友
  23. 经济学人预测2026十大趋势:“川卷风”持续进击
  24. 川普首度对台军售3.3亿美元
  25. 报告指2026年将掀“永久性裁员潮” 这类人或逆势加薪
  26. 苹果推出全新护照数位ID功能 需知这些信息
  27. 中共台海策略升级:外交战狼与军内整肃双刃齐出
  28. 上将一批批被“消失”:解放军到底发生了什么?
  29. 一战崩了四个帝国,为什么只有它烟消云散?
  30. 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或加剧通胀压力
  31. 炸酱面
  32. 老年朋友还是用苹果手机为妙
  33. 全球最多订阅YouTuber开主题乐园 门票7美元起
  34. 国际关注 北京为何对这些台湾人发出“红色通缉令”?
  35. 赵露思成立新工作室 五股东退出前东家银河酷娱
  36. 于朦胧坠亡2个月 宋祖德发文:呼吁立法禁器官移植
  37. 橡树资本调仓,桥水远离中概股
  38. 苹果功勋COO杰夫·威廉姆斯正式退休,一个时代落幕
  39. 习近平坐上“被告席”,中共喉舌对蔡奇动手了
  40. 半夜偷偷烤饼干
  41. 冲突升温!中国外交部突发“匝甜前往日本”通告
  42. 美收紧移民政策 糖尿病肥胖等成拒签理由
  43. 老明星“回春术”压爆于朦胧命案
  44. “对等关税”若被推翻,川普的B计划是什么?
  45. 中国女歌手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46. 携手同济,福耀科技大学博士联培再落一子
  47. 韩美公布贸易关税及国安协议细节
  48. 中华民国的抗战胜利与国运的转折
  49. 西湖大学开发微米级蛋白质组学成像新技术
  50. 南澎列岛海洋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
  51. 广东省科学院组团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
  52. 老年朋友还是用苹果手机为妙!柄产机“收割”真相
  53. 美福特号航母逼近委内瑞拉 真实用意引关注
  54.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55. 俄通报挫败乌暗杀高官图谋,乌否认
  56. “ICE在这里偷人!” 这城市居民贴标语警告
  57. 国际知名主持人摩根演讲:觉醒主义已亡
  58. 中国有7亿摄像头 为何大量失踪儿童找不到?
  59. 组图:拿破仑戴过的钻石胸针拍卖 天价落槌
  60. 通用型细胞疗法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