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打卡地变养鸭场,多方回应
2025-10-31 10:25:1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扬子晚报
南京江宁的十里长山凹曾是一片矿场,如今成为一条网红徒步路线,山峦环绕间有一个矿坑湖泊,天气好的时候呈现悠悠蓝色,被冠以“蓝眼泪”的美称。近日,有市民到十里长山凹游玩时,发现有人在矿坑湖里养鸭子,湖面漂浮着喂食鸭子的烂菜叶和死掉的家禽。对方自称养殖户,还驱赶在这里钓鱼的市民。
10月3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到现场调查,看到湖里确实漂浮着死鸭子,岸边有人搭建了棚子。记者了解到,该地属于汤山林场避理,林场称并未与养殖户签订租赁合同,但因无执法权,难以管理。江宁生态环境局表示死禽尸体不应丢弃在湖中,但未构成规模养殖,可能要由属地或农业部门管理。江宁农业农村局表示会进一步了解此事。
矿坑湖成了养鸭场
“蓝眼泪”变浑浊还漂着烂菜叶
10月26日,李女士和家人到十里长山凹露营钓鱼,到达矿坑湖之后,发现水有点脏,就走到湖岸南侧,找了一块地方,和几个人一起钓鱼。她在湖的南端看到二三十只鸭子,水面上有很多烂菜叶子,甚至还有死禽尸体,那片水域很浑浊,且有较大异味。

湖中的死鸭
李女士说,自己今年9月还去过十里长山凹徒步,当时没有看到湖里有鸭子,也没看到湖面有烂菜叶子,但不确定那个时候有没有开始养鸭子。
“这次来这里,眼前的景象让我十分吃惊。过了一会儿,看到有人踩着一艘蓝色脚踏船过来,称湖里的鱼都是他们家的,不准其他人在此钓鱼。我说这不是天然水域吗?怎么变成你家的鱼了?他说鱼是他们放的,还在这养了鸭子。”李女士感到很奇怪,问他是否和林场签订合同,是否有养殖协议,对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坚称这个地方是他们的,想在这里养多少鸭子就养多少,明年还要养1万只。

湖中的死鸭
双方发生了争执,李女士的爱人受了伤,经警方调解后,对方向李女士一家赔礼道歉,还赔偿了医疗费。
紫牛新闻记者查询了解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公共水域进行养殖需要有合法手续。根据《土地管理法》,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非法占用土地。《渔业法》规定,从事水产养殖活动必须依法取得水产养殖许可证。《南京市渔业资源保护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使用国有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依法向所在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养殖证,经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同级人民政府发放养殖证。未取得养殖证的,不得从事养殖生产。

湖中漂浮的烂菜叶和死鸭
李女士认为公共水域不应该被私人侵占,而且这么美丽的环境,被破坏掉非常可惜,回家之后就给相关部门打了投诉电话,反映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很快给她进行了回复,然而情况并不太顺利。汤山林场表示,没有与该养殖户签订任何合同,该养殖户为采石宕口的原开采方,采石场早已被关停,他们却在那里私养家禽家畜。林场曾与该养殖户反复交涉,但因没有执法权,没有太大效果。环保部门则告诉李女士,已派人前往走访调查。
记者实探十里长山凹
湖边有警示牌,湖中漂着死鸭
10月3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十里长山凹进行调查,上山的小径入口有一个当地社区和汤山林场联合设立的警告牌,明确规定“严禁饲养家禽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在矿坑湖东岸,也设有同样的警告牌。

矿坑湖景色
矿坑湖夹在峡谷中间,呈S形,所以这里被大家称为“南京小三峡”。记者来到矿坑湖时,天气短暂放晴,从远处看,湖水是碧蓝色,走到湖边,湖水呈清澈的绿色,非常漂亮,到这里徒步的市民络绎不绝。
然而在矿坑湖南端岸边,记者看到数只死掉的麻鸭漂在水面上,这个湖中并未看到野生水鸟,这些死鸭很可能属于家养,死亡原因尚不清楚。

矿坑湖景色
矿坑湖东岸的湖里有一些白鸭、麻鸭和白鹅,警告牌附近搭建有小棚子,可供鸭鹅栖息。矿坑湖南端和东岸湖边,漂浮着一些菜叶子,可能是给鸭鹅吃的饲料。
当地社区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十里长山凹属于汤山林场避理,他们曾经多次进行沟通协调,做过很多工作,但没什么效果。

警告牌明确规定严禁饲养家禽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汤山林场表示,该养殖户为原先采石宕口的开采方,林场没有跟他们签订任何租赁这片水域和养殖家禽的合同。林场之前也接到过类似投诉,进行过劝阻,让不要在这里养殖,但无奈林场没有执法权。
江宁区生态环境局10月29日表示,会加强日常监管,不过生态环境部门主要管理大规模养殖场,目前矿坑湖里养殖的鸭鹅数量不多,构不成规模养殖,可能应由属地或者农业部门管理。生态环境局表示,死禽尸体不能丢弃在湖泊中,因为这样涉及动物防疫问题。
紫牛新闻记者联系江宁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询问了具体位置,表示会进一步了解此事。

有人在给鸭鹅投喂菜叶
“蓝眼泪”矿坑湖变成这个样子,李女士觉得十分可惜,“鸭子要是在里面捕食鱼或者吃周边的植物还好,但把菜叶子扔进去,也没有进行清理,聚集在一起发臭变质,会污染环境。如果他们要养1万只鸭子,对环境污染会更严重。明明大多数人都在为‘无痕山野’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有人无知无畏,目无法纪进行肆意破坏,就会让大家的爱护都功亏一篑。看着‘蓝眼泪’从曾经的山间碧玉变成如今的模样,甚至成了‘个人地盘’,感到很可悲。”
她希望相关部门出面进行整改,不能让个别人为私利破坏大家共同的自然资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持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