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习会为何未提台湾议题?专家解析

2025-10-31 11:25:3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美国总统川普周四(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的金海国际机场(Gimhae International Airport)会晤中共党魁习近平,展开两人6年来的首场面对面会谈。川普总统会后表示,完全没有提到台湾议题,让各界都感到非常诧异。

专家分析,川习会不提台湾,对台湾反而是好事。川普说“台湾就是台湾”是印太新秩序的战略红线,很明显把“台湾问题”和“中美贸易谈判”完全做切割,不和其它议题一起捆绑。而中共在川普总统的威慑下,也不再提台湾。

10月30日,全球瞩目的“川习会”在韩国釜山正式登场。川普与习近平进行了约1小时40分钟的闭门会谈,这是自2019年大阪G20峰会后,两位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会谈结束后,双方并没有举行记者会,也没有发表联合公报。对外界原本关注的台湾议题是否纳入谈判,双方都没有提到。

矢板明夫称这“对台湾有利” 中方为何也不提台湾?

对于川习会中出乎意料没有提台湾问题,这对台湾是有利还是不利?日本资深媒体人、印太战略智库执行长矢板明夫对大纪元表示,川普总统不提就是表示维持现状的可能性增大,美国对台湾问题选择的空间就比较大。

矢板明夫说,如果川普跟习近平提台湾,大概就是说,希望北京不要武力威胁台湾等等,这种话从拜登以后,大家都说破嘴皮子,说也不听嘛,所以不提,对台湾来说是好事。

川习会成为华府焦点话题,新闻及谈话性节目都以此为主轴。百年智库“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前会长哈斯(Richard Haass)在他的“早安,乔”(Morning Joe)节目中指出,他并不意外川普没提台湾议题,倒是有点惊讶中方也没提。

对于中方也不提台湾问题,台湾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前院长余宗基对大纪元表示,这可以看出来北京也了解美国的态度非常坚决,提出来只会破坏谈判气氛,反而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不想节外生枝,愿意搁置争议,连提都不提。这就表示,这一次关税议题、经贸议题的确是中方最在意的。

矢板明夫表示,过去中共和外国首脑见面时,都要在台湾问题上确认对方支持中共的立场,或是默许中共的立场,这是中共外交的一个惯例。北京和过去的美国总统都要提,这次没提,对北京来说并不是好事。

“也就是,现在情势不同了,习近平要想在台湾海峡搞事情的时候,不得不掂量一下美国的反应。”矢板明夫说。

川普切割“台湾就是台湾” 分析:震撼北京

在川习会前,有媒体在空军一号上询问川普“觉得习近平会在台湾议题上对你施加多大的压力?”川普回应:“我不知道我们会不会谈到台湾,我不确定,他可能会想问,但没什么好问的,‘台湾就是台湾’。”

旅美资深评论员唐靖远对大纪元表示,川普很明显把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美中之间的贸易谈判完全做了一个切割。

他相信,川普绝对不会拿台湾议题去和跟其它议题一起捆绑。从这个角度上讲,某种程度上,川普已经给台湾议题画定一个红线、画定一个范围了。

唐靖远还认为,在“台湾就是台湾”之前,川普可能还有一句潜台词,就是“台湾并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为,台湾根本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作家汪浩30日也在其脸书发文写道,川普一句“台湾就是台湾”震撼北京,也让全球再度聚焦台海,这不只是口号,而是印太新秩序的战略红线!

北京望川普让步?美两党议员:坚定支持台湾立场

中共就没打算提台湾吗?川习会前“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曾报道,中方预计提出台湾、关税与稀土等议题,并寻求美方表明“反台独”,这比1998年克林顿总统时期所采用的“不支持台独”更为强硬。

多家媒体报道也指出,中方有意要求川普在对台立场上让步,以换取有利的贸易协定。

对此,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10月25日表示,没有人打算放弃台湾来换取某种贸易协议,或获取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这样的表态让共和党籍议员苏利文(Dan Sullivan)感到放心,他说,“没有人在谈论这件事。我并不担心,但我一向关注台湾议题。”

美国媒体《NOTUS》周四(30日)发出一篇采访多位联邦参议员的报道,指两党议员都表示美国对台立场应该保持不变,且不应纳入任何贸易协议的讨论范围。

美国民主党联邦参议员丝拉金(Elissa Slotkin)30日接受中央社采访时指出,本来希望川普至少能重申目前对台政策,而不是完全不提,因为很多人担心他可能改变政策。

近日才提出“台湾主权象征法案”的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说,“美国坚定地与台湾同一阵线,而我不认为这点会改变。”

共和党参议员芮基兹(Pete Ricketts)则说,美国应该继续支持台湾,以阻止中共武力并吞台湾。这一直是美国的政策,应该继续执行。

川普见日相:确保台海的安全与稳定

川习会前,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10月28日与美国总统川普会晤。据路透社报道,高市对外明确表示,两人重申“确保台海的安全与稳定最重要”的共识。

汪浩认为,高市这句话等同于将“台海安全”列为美日同盟的核心议题。这是对前首相安倍晋三“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延续与升级,也是对川普“保台红线”战略的强力呼应。

根据路透社及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这次的川高会,川普告诉高市,日本是美国“最高等级盟友”、一切将有求必应。他说:“无论你有任何问题、疑虑、需求或请求,只要我能为日本做的,我们会在你们身边。美国是你最强大的盟友”。

高市早苗近期也对于警戒中共、强化美日、日台合作等议题抛出看法,呼吁美、欧、日、台应建立“准安全同盟”,维护区域和平。

对此,余宗基认为,高市早苗对于台湾提出建立“准安全同盟”的关系,而川普主动谈到对日本未来有求必应,这就表示美国对日本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立场是完全100%的支持,完全表露无疑,也让中共没有遇洞灌水、见缝插针的余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她是生是死?薄熙来的情妇中最离奇的一位
  2. 全世界的“90后”,都在疯狂“造人”
  3.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4.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5. 胡锡进:中美谈判结果震撼了世界 最恐惧的是.....
  6. 凯里鹦鹉对答如流,采访视频爆红
  7. 生死不明 她是薄熙来的情妇中最离奇的一位
  8. 海鲜大崩盘!大闸蟹、梭子蟹跌到白菜价 海鲜市场无人问津
  9. 大陆艾滋病泛滥 感染者高发省全国前十出炉
  10. 勇于锻造北斗导航的“神经系统”
  11. 购置税退坡前夜:车企补贴上亿疯抢订单
  12. 降血压药疑含致癌物质 近59万瓶药品已被召回
  13. 人生回报率最高的11件事 最“笨”才是最聪明?
  14. APEC出访庆州下榻四星酒店 习近平一原因钟情它
  15. 5岁女童被砸身亡,为何找不出责任方?
  16. 【翻墙必看】大陆“老鼠人”绝望的觉醒
  17. 川普下令恢复核试 纽时:中国重启新疆核试场堡程
  18. 超级富豪钟爱的纽约超高塔楼成了“危楼”,谁之过?
  19. “川习会”专家析中方认怂 习表现引猜测
  20. 一周之内三连投 美国会参院决议围堵白宫关税政策
  21. 加拿大成中共渗透西方“样板田” 特鲁多之父首被统战
  22. 1.8米的习近平与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议论纷纷
  23. 辉达计划入股10亿美元 Poolside估值翻涨三倍
  24. 她是用生命和非凡勇气把英国王子拉下马的美国女人
  25. 川普在亚洲都吃了些什么?
  26. 川习会上习照本宣科 遭川普紧盯
  27.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8. 美统计软件公司SAS退出中国 裁退400名员工
  29. 被围猎的老人们:他是如何从骗子手中“抢”回父母的?
  30. 时隔33年,川普命令美军立即重启核试验
  31. 中证监前主席易会满之子在港金融从业资格终止
  32. 法国里昂黄金精炼厂遭爆破抢劫 5嫌犯落网
  33. 川普夫妇在白宫庆祝万圣节 与孩童同欢?
  34. 天津一小区围墙防盗刺插满烧饼、馒头 引关注
  35. 中共稀土限制暂缓 专家:美加速去中化
  36. 韩国送川普的金冠是镀金的
  37. 选前民调:曼达尼维持领先 库默力拼翻盘
  38. 没提等于提了?环球时报这样解读川习会对台湾信息
  39. 川普缺席APEC竟赶去万圣节派对?白宫:历年传统
  40. 国家级科创平台落地上海
  41. FDA宣布召回58万瓶降压药 称有致癌风险
  42. 纽约暴雨导致两人死亡 航班受到干扰
  43. 安世事件启示:西方应以冷战模式对抗中共
  44. 美前大使布朗巴克呼吁 邀请李洪志先生入白宫与官员会面
  45. 最新行为太出格 以媒怒揭北京老底
  46. 大陆多地爆发土地纠纷事件 村民维权艰难
  47. 资金外逃新趋势,变卖资产提前转移
  48. 泽连斯基又怂恿:中国帮忙很重要,感谢
  49. 习近平发表APEC领袖会议演讲! 提“延链”非“断链”
  50. 川普缺席APEC习近平补上 美中区域竞赛出现变化
  51. 中共文革期间沦“北京人质” 前路透记者87岁过世
  52. 川习会为何未提台湾议题?专家解析
  53. 男子浮潜时遭鲨鱼袭击,手臂被咬6次
  54. 纽约男连续袭击亚裔,曾被捕86次
  55. 美印签10年防务协议 战略制衡中共
  56. 川普称将下令美航母改回蒸汽弹射,专家解析
  57. “川习会”谁是赢家:中国赢得关键让步
  58. 日本首次从澳洲进口重稀土 摆脱对华依赖
  59. 飞天茅台价格四年腰斩 有经销商今年亏几十万
  60. 日经破52,000点 10月单月涨幅创30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