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事件启示:西方应以冷战模式对抗中共
2025-10-30 23:25:3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自9月份以来,荷兰政府接管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事件已延烧一个月。荷兰政府这一大胆、前所未有的行动,标志着欧洲在半导体领域的对中共技术管控进入新阶段。专家表示,面对中共各式各样的技术偷窃,西方应以冷战模式应对。
中国企业偷光欧洲知识产权
路透社10 月 27 日报道,荷兰政府因担心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前首席执行官张学政拆分了公司的欧洲业务,并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于9月决定接管该公司,冻结其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和运营,并强制更换中方高管。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最大的基础芯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包括晶体管等技术上并不复杂但需求量很大的芯片。其最大的制造基地位于德国汉堡,但约70%的芯片在中国封装后再分销。
张学政于10月1日被荷兰法院暂停首席执行官职务之前,已将公司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的机密转移到了闻泰科技(Wingtech)中国的一家工厂,包括芯片设计和机器设置。接下来还将转移公司汉堡生产工厂的实物设备,还计划在欧洲裁员40%,并关闭位于慕尼黑的一家研发机构。
10月27日,荷兰媒体《新鹿特丹报》(NRC)报道,张学政计划将所有欧洲的晶圆生产转移到中国,外包给闻泰旗下的上海鼎泰匠芯科技有限公司(Wingskysemi)。鼎泰匠芯是上海市政府的重大项目之一,计划成为“中国第一座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晶圆厂”。
张学政是闻泰科技的创办人,闻泰科技目前已归属中共国务院国资委旗下,成为国有控股企业。
2016年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因资金困难而分拆安世,被中国北京建光资产管理公司和智路资本收购股份,2019年闻泰科技以268亿人民币(36美元)收购安世100%股份,成为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金额最大的跨境收购案。

值得注意的是,荷兰政府此次罕见引用1952年冷战时期一项法律《商品可用性法》。
荷兰经济事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首席执行官的行为对安世的生产能力、知识和知识产权的持续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声明还指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该公司的欧洲分部实际上会在短期内消失”。
闻泰科技此前还与其它西方政府发生过冲突,英国曾命令其剥离纽波特一家工厂的所有权;荷兰对安世2023年收购初创公司Nowi进行了审查。
对于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中共反应激烈,10月4日,中共商务部禁止该公司产品出口。
荷兰政府为何接管安世?
安世半导体产品并不是最先进芯片,多属成熟制程,为何成为管制对象?
从表面原因来看,与美国最新管制措施有关。闻泰科技因涉嫌“协助中共收购拥有敏感半导体制造能力的实体”,2024年12月被列入美国“实体名单”。2025年6月,美国告知荷兰,必须罢免安世首席执行官才能避免贸易限制。今年9月30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新规定,新增了“50%规则”,安世半导体作为闻泰科技的持股100%的子公司而首当其冲。
但根据大纪元采访专家的意见,实际上该事件反映出西方的科技管制已经触及成熟技术及供应链主权领域了。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表示,虽说安世半导体是成熟制程,可是制作的工艺跟窍门还是不同的,这会最后决定产品的良率跟性能。“比如同样是先进制程的台积电和三星,台积电的良率跟产品的稳定性,就比三星高很多。”
他说,尽管中国大陆也有成熟制程,可其良率跟晶片的稳定性可能比较差。如果从其它厂家取得制作的工艺与窍门,会改善他的成熟制程,就变成一种不公平竞争了。
苏紫云表示,西方对苏联80年代有成熟技术管制协定,但到现在90年代末冷战结束之后,这种技术管制协定就变得比较松散。现在欧洲国家对中共的威胁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因此采取包加严格的管理。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对荷兰政府而言,安世半导体有两层风险。
他分析说,首先是欧洲汽车工业如果被中共控制的单一节点卡住的话,就会产生供应链风险;其次是技术主权的风险,欧洲境内长期累积的制造窍门、产线参数、品质体系和研发团队,整包被拔走,复制到中国境内的子公司,进而落到中国产业体系中,欧洲母体就被掏空了。
孙国祥表示,荷兰政府引用《商品可用性法》等国安工具,直接动手接管一家成熟制程的汽车晶片供应商,这非常不同寻常。表明西方现在决定不再容忍,开始把成熟制程与整线搬迁,也当成为敏感技术管制范畴之内,而不仅仅只是像是3奈米或人工智慧加速器等。
“欧美正在往整个供应链主权思维走,而不是只有卡住所谓的最尖端晶片,像安世这个案例,第一次把这种新的逻辑完整的展现出来。”
孙国祥表示,北京的反应也显示这不是单纯的商业纠纷。中共商务部在10月4号就下令限制该公司的产品出口,等于把这个安世当成外交跟产业报复的筹码。
西方应以冷战模式对待中共
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对大纪元表示,荷兰早应该这么做了,因为现在中共跟西方其实处于冷战格局。
冯崇义表示,现在西方也讲邪恶轴心,还没有正式认识到中共属于共产专制阵营。目前针对中共的科技战、信息战、贸易战、关税战,实际上越来越向冷战方向发展。
“如果不承认这种冷战格局,就会犯很多低级的错误。”他说,冷战是制度价值不同体系的双方对决,最后必须决一胜负。在这种情况下,跟中共做生意、把技术交给中共政权,等于是一种资敌行为。

自1989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西方孳生了“历史终结论”之类乐观而轻浮的学说,认为美国自由民主政治取得完全胜利,因此在意识形态上放松了对共产中国的警惕。在随后的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精英们误以为中共也可以通过经济接触政策,踏上政治自由化道路。
这种说法与做法,实际上为中共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明目张胆地窃取西方技术打开了大门。
冯崇义表示,1989年苏联东欧崩溃之后,美国宣布第一次冷战结束了。中共有了所谓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前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同一套路,都是很毒的招。因为资本家要挣钱,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大市场。所以国门一打开,他们就想来做生意挣钱。像德国、日本、美国的制造业大规模的进入中国,把资金、技术全方面带进来。
冯崇义表示,中共利用西方资本集团,一方面明目张胆的通过市场换技术,另一方面到海外去收买国外企业,还派出大量科技人员,大规模盗窃知识产权。像华为这样包装成民企的公司,它的银行贷款是无上限的,要多少钱就可以无限给你贷款额度,它是用国家的能力去做,到全世界去招摇撞骗。
冯崇义表示,外国科技公司如果被中企收购风险很大,如果现在确认与中共是真实的冷战,那么国家针对技术转让与出口,会有正当措施来防范。但你说这不是冷战,中国是一个贸易伙伴,问题就来了。那么西方科技公司与中共交往是合法的、正当的。
“西方国家如果不把中共看为冷战对手或敌手,就不会设防,特别欧洲很多国家,像荷兰、法国等国家不设防,就非常方便中共去那边盗窃它的核心技术。”
中共有偷窃基因 为何缺乏创新?
回顾中共建政以来的科技发展史,充满了各种模仿、窃取西方技术的案例。
目前中共“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其中谈到在科技方面要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一措辞无疑暴露了中共的企图与野心。
孙国祥表示,中共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一直把吸收境外技术视为所谓的超英赶美或弯道超车的常态策略。
他说,北京把半导体、电动车、人工智慧、航太等列为战略的产业,鼓励国企民企取得国外技术与产线的能力,快速内建到中国本土的供应链。这种缩短追赶的时程,当然就抛弃了慢慢研发、慢慢自研的模式。
他还认为,中国企业的长项是把现有的技术工业化、规模化、压低单位的成本,再用政策跟金融杠杆去侵蚀全球的市场,而不是科技自主研发。
苏紫云表示,不可否认中国大陆一些人才也很努力,但如果从其它国家窃取既有技术的话,就会大幅缩短他们中间发展的过程。
他举例说,一个案例就是中共歼35战斗机,在2018、19年的时候,美国洛克希格马丁鲍司发现它的下游承包商有大量电子射击的蓝图被窃取;特斯拉实验室也被发现有中国人员涉嫌把相关机器人技术拿走;甚至澳洲跟中共合作的海底探勘技术,也被发现最后转为军用,因此2020年澳洲政府下令停止跟中共海量探勘技术的合作。
苏紫云表示,中共还有专门的所谓逆向工程,以及透过军民融合引入其它国家的民间科技再转为军用,具体案例就是福建号航舰上面的电子弹射器,来自2002年上海虹桥机场的磁浮电车技术,这是从德国西门子引进的,中共再把磁浮膘道改为电子弹射器。
冯崇义表示,极权国家因为没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所以它没有原创性。如果是长期竞争,它没有原创性就会落后,苏联就是这样落后的。中共如果不去偷西方技术,过了一段时期,它整个技术水平也会落后。
他说,创造力需要有制度保证,要给思想自由和试错机制。但在中国从幼儿园开始思想管制,把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给消灭掉,所以这是一个制度性病谤。
他还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保护知识产权,这能激励企、个人去发明创造;中国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缺乏激励机制。它看似投入很大,但它完全放在一个官僚编制里头,这些人拿到拨款之后,又找不到真正的发明人才,就全面作弊去抄袭海外的东西,包装起来去国内报批专利权,一级骗一级骗。
“这是一个制度上的根源,它没有原创力,它每年公布那么多成果全是虚的,是通过强制技术转让和去偷窃发达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技术,来去弥补这一块。”
欧洲开始动手
安世半导体事件是最新一例,实际上自川普1.0以来,欧洲国家与中共之间的科技战已经展开。
从时间线上看,中共通过中国公司收购西方尤其是欧盟国家的科技公司,2016年达到了顶峰,该年也被认为是“中国资本欧洲年”。如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中国化工集团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美的115亿欧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震惊世界。
此后欧洲各国明显收紧政策,全面阻击“红色资本”收购欧洲企业。
自2020年疫情以来,意大利政府就对中共收购意大利公司采取强硬立场。
2015年中化集团以7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著名轮胎公司倍耐力37%股权。2024年10月,2024年 10月底,意大利梅洛尼政府依据“黄金权利法案”实质性剥夺了中化集团的权利。梅洛尼还阻止了意大利Manta Aircraft公司与中国沈飞共同开发两款民用飞机原型的合资计划。
德国也是如此。2024年7月德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大众(Volkswagen)将旗下燃气涡轮机业务出售给中国船舶集团(CSSC);2022年11月,德国同样以安全问题为由,阻止北京赛微电子瑞典子公司Silex收购总部位于多特蒙德的芯片制造商Elmos;2018年2月,中国国家电网计划购买德国电网业者五十赫兹(50Hertz)20%的股份,最终交易被挡下。
不过,冯崇义认为,目前欧洲国家可能只是一些企业层面的个案,还没有真正地上升国家层面。
他认为,上升国家层面意味着,像荷兰、欧盟、英国等国家制定像美国那样的出口管制清单。因为这些国家跟美国之间是没有科技壁垒。如果这些国家如果不采个措施,就相当于留给中共一个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