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罕见强硬”凸显美联储“内乱”,降息“远非确定”

2025-10-31 01:26:0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尔街见闻

美联储如期降息,但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发出的鹰派信号,给市场对年底前再次降息的普遍预期泼了一盆冷水。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 Nick Timiraos在最新文章中表示,鲍威尔罕见地强硬表态,不仅凸显了FOMC内部日益加剧的分歧,也表明在经济数据“盲飞”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的路径充满了高度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75%至4%,为三年来最低水平,这是连续第二次会议降息。然而,发布会上的焦点迅速转向了鲍威尔对未来政策的看法。他明确反驳了市场认为12月降息已是“板上钉钉”的观点,直言这一前景“远非确定”。

鲍威尔的言论立竿见影,扭转了市场的乐观情绪,12月降息的概率从95%暴跌至65%。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抹去日内涨幅,最终道指收跌0.2%,标普500指数微跌。对利率前景最为敏感的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0.092个百分点至3.585%,创下自7月初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鲍威尔“罕见强硬”凸显美联储“内乱”,降息“远非确定”

Timiraos分析称,鲍威尔的讲话清楚地表明,随着他口中“越来越多的官员”对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本轮宽松周期中最轻松的部分可能已经结束。与此同时,随着每一次降息的推进,何时停止降息的问题也变得愈发紧迫。

内部分歧显现,决策投票“三向撕裂”

最新的利率决议以10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投票细节暴露了委员会内部观点的严重分化。堪萨斯城联储主席Jeffrey Schmid投下反对票,他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而美联储理事Stephen Miran则持不同意见,他主张进行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

这一“三向撕裂”的投票格局印证了鲍威尔所说的,委员会内部存在“强烈不同的观点”。鲍威尔在发布会上承认,决策者中存在一个“日益壮大的合唱团”(growing chorus),他们对是否需要进一步放松政策持怀疑态度。

尽管在9月份的经济预测中,微弱多数官员预计今年还将有两次降息,这使得市场倾向于认为12月降息的可能性较大。但当时已有相当一部分官员认为,在9月降息之后不应再有更多动作。这些官员更担心通胀问题——在过去几年中,通胀率一直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并且在今年停止了下降趋势,部分原因是川普加征关税推高了商品价格。

鲍威尔的强硬立场让此前高度预期12月降息的市场靶到意外,分析师们对后续路径的看法也出现分歧。

纽约梅隆投资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前美联储高级顾问Vincent Reinhart认为,鉴于数据真空的状况,“数据必须证明进一步宽松是不合理的,这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因此他补充说,“他们(美联储)在12月不降息真的很难。继续下去比停下来更容易。”

然而,普渡大学商学院院长、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James Bullard则认为,12月降息的前景“比市场目前认为的要微妙一些”。他指出,强劲的消费者支出和经济增长,加上近期的通胀挫折,可能成为放缓降息步伐的理由。“你把太多的赌注押在了非农就业报告的放缓上,”Bullard说。他还质疑,政策制定者是否真正适应了每月新增5万个就业岗位就“完全可以接受”的新常态。

政府停摆致数据“盲飞”,不确定性加剧降息难度

让决策变得更加棘手的,是因政府停摆导致的经济数据真空。鲍威尔指出,如果数据缺失导致官员们对经济前景面临“非常高的不确定性”,这本身就可能成为“支持谨慎行事”的理由。

通常情况下,会议间的经济报告有助于弥合官员们的分歧。但如今,尤其是关键劳动力市场指标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解决分歧所需的信息。

Timiraos文章援引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前美联储高级顾问William English表示,数据缺失意味着“自9月以来他们学到的东西不多,这使得他们的立场可能与9月时相近,但围绕这一点的不确定性范围更广了”。

对此,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美国银行推演了几种可能的情景:

情景一: 若政府在11月底前重开,市场能在12月会前看到一份“过时”的9月就业报告。一份疲软的报告或能降低鹰派反对的风险,但即便数据强劲,也可能因其“过时”而难以说服鲍威尔暂停降息。

情景二: 若政府在11月初结束停摆,使劳工统计局能在会前发布9月和10月两份报告。在此情况下,如果失业率保持平稳且经济活动稳健,那么12月“暂停降息”将成为一个真实的选项。

情景三: 最理想情况下,若政府迅速重开,劳工统计局在会前发布9月、10月和11月全部三份就业报告。美银提出了一个决策“经验法则”:11月失业率低于或等于4.3%,美联储或将按兵不动;若高于或等于4.5%,则将促使其降息;若失业率为4.4%,决策将是一次“势均力敌的抉择”。

通胀担忧与就业放缓的权衡博弈

Timiraos文章指出,目前,美联储的政策辩论核心在于如何在控制通胀与应对经济放缓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部分官员不希望过度降息,以免刺激经济过热,导致通胀持续高于目标。近期股市在降息预期的推动下屡创新高,也增加了他们对金融稳定的担忧。

另一方面,其他官员则担心,不应忽视贸易政策变化以及过去加息的滞后效应对住房等利率敏感部门的冲击,这些因素正在挤压低收入消费者和小型企业的支出。最近几周,美国几家大型雇主已宣布计划裁减白领员工。

就业市场是这场辩论的中心。尽管通胀读数略显坚挺,但今年夏季的劳工报告显示就业增长急剧放缓,这促使美联储重回降息轨道。数据显示,截至8月的三个月里,月均新增就业人数约为2.9万人,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2万人。政策制定者正试图厘清,就业增长放缓究竟是由于进入美国求职的人数减少,还是劳动力需求下降。

Timiraos表示,在没有明确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出现实质性恶化的情况下,很难为超过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争取到足够支持。与此同时,随着每一次降息的推进,何时停止降息的问题也变得愈发紧迫。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她是生是死?薄熙来的情妇中最离奇的一位
  2. 全世界的“90后”,都在疯狂“造人”
  3.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4.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5. 胡锡进:中美谈判结果震撼了世界 最恐惧的是.....
  6. 海鲜大崩盘!大闸蟹、梭子蟹跌到白菜价 海鲜市场无人问津
  7. 凯里鹦鹉对答如流,采访视频爆红
  8. 生死不明 她是薄熙来的情妇中最离奇的一位
  9. 大陆艾滋病泛滥 感染者高发省全国前十出炉
  10. 勇于锻造北斗导航的“神经系统”
  11. 购置税退坡前夜:车企补贴上亿疯抢订单
  12. 降血压药疑含致癌物质 近59万瓶药品已被召回
  13. 人生回报率最高的11件事 最“笨”才是最聪明?
  14. APEC出访庆州下榻四星酒店 习近平一原因钟情它
  15. 一周之内三连投 美国会参院决议围堵白宫关税政策
  16. 5岁女童被砸身亡,为何找不出责任方?
  17. 【翻墙必看】大陆“老鼠人”绝望的觉醒
  18. 川普下令恢复核试 纽时:中国重启新疆核试场堡程
  19. 超级富豪钟爱的纽约超高塔楼成了“危楼”,谁之过?
  20. “川习会”专家析中方认怂 习表现引猜测
  21. 加拿大成中共渗透西方“样板田” 特鲁多之父首被统战
  22. 1.8米的习近平与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议论纷纷
  23. 辉达计划入股10亿美元 Poolside估值翻涨三倍
  24. 她是用生命和非凡勇气把英国王子拉下马的美国女人
  25. 川普在亚洲都吃了些什么?
  26. 川习会上习照本宣科 遭川普紧盯
  27.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8. 美统计软件公司SAS退出中国 裁退400名员工
  29. 被围猎的老人们:他是如何从骗子手中“抢”回父母的?
  30. 时隔33年,川普命令美军立即重启核试验
  31. 中证监前主席易会满之子在港金融从业资格终止
  32. 法国里昂黄金精炼厂遭爆破抢劫 5嫌犯落网
  33. 川普夫妇在白宫庆祝万圣节 与孩童同欢?
  34. 天津一小区围墙防盗刺插满烧饼、馒头 引关注
  35. 中共稀土限制暂缓 专家:美加速去中化
  36. 韩国送川普的金冠是镀金的
  37. 选前民调:曼达尼维持领先 库默力拼翻盘
  38. 没提等于提了?环球时报这样解读川习会对台湾信息
  39. 川普缺席APEC竟赶去万圣节派对?白宫:历年传统
  40. 国家级科创平台落地上海
  41. FDA宣布召回58万瓶降压药 称有致癌风险
  42. 最新行为太出格 以媒怒揭北京老底
  43. 纽约暴雨导致两人死亡 航班受到干扰
  44. 安世事件启示:西方应以冷战模式对抗中共
  45. 泽连斯基又怂恿:中国帮忙很重要,感谢
  46. 美前大使布朗巴克呼吁 邀请李洪志先生入白宫与官员会面
  47. 川习会为何未提台湾议题?专家解析
  48. 大陆多地爆发土地纠纷事件 村民维权艰难
  49. 男子浮潜时遭鲨鱼袭击,手臂被咬6次
  50. 资金外逃新趋势,变卖资产提前转移
  51. “川习会”谁是赢家:中国赢得关键让步
  52. 习近平发表APEC领袖会议演讲! 提“延链”非“断链”
  53. 川普缺席APEC习近平补上 美中区域竞赛出现变化
  54. 中共文革期间沦“北京人质” 前路透记者87岁过世
  55. 纽约男连续袭击亚裔,曾被捕86次
  56. 美印签10年防务协议 战略制衡中共
  57. 川普称将下令美航母改回蒸汽弹射,专家解析
  58. 日本首次从澳洲进口重稀土 摆脱对华依赖
  59. 飞天茅台价格四年腰斩 有经销商今年亏几十万
  60. 日经破52,000点 10月单月涨幅创30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