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第1天,美方用“非常建设性”安抚舆论
2025-10-25 09:25:2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老胡公众号
中美最新一轮经贸磋商周六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当天会谈结束后,美方只对外透露一句话:“非常具有建设性”,中方则没有透露信息。另外,美方表示,会谈将在周日上午继续。
会谈之前,美方不断释放矛盾信息:有非常强硬的,要对中国发起新的调查,并可能施加更高关税;也有相对乐观、安抚外界预期的。中方则更像是进入了谈判前的静默,“人狠话不多”。
马来西亚谈判被普遍视为非常关键,因为它是预期中的中美韩国会晤前的最后一次双方谈判。
川普周五启程,开始他的亚洲之行。他在空军一号上表示,希望中美双方都做出妥协。

老胡个人对马来西亚谈判达成积极成果总体持乐观态度,因为虽然会谈前美方不断继续造牌,但人们都看得懂,美方也知道中方能看透他们是在虚张声势。美方所威胁的新关税和制裁加码,中国全都领教过了,它们只能增加中国的局部困难。打个比方说,美方能多破坏中国大楼里的几只照明灯,但是中国如果真下决心断掉对美国的稀土供应,一招就能够给美国的大楼断电,而它的大厦里连临时柴油发电机都没有准备好。
中美显然都不愿意走到那样决绝的地步,所以,双方谈判代表在韩国APEC峰会之前不到一周来到了吉隆坡。
无论华盛顿对外表态多么严厉,老胡相信,这次在吉隆坡默迪卡118大厦里的闭门谈判中,美方代表会是最愿意与中国“有话好好说”的一次。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摆到牌桌上的同花顺是假的,黑桃连牌中藏着黑梅花,他们在关键时刻必须重新出牌,根本对抗不了中国人手里的王炸。

▲10月2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拍摄的中美经贸磋商举办地默迪卡118大楼。(图源:央视新闻)
今年中美几轮交锋,中方毫无怯意。中国与2018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实力支撑了我方的强硬。美方如果想达成协议,就必须与中方相向而行,做出必要妥协。
如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已经降到10%以下,中国今年9月对美出口下降27%,但是总出口却增长了8.3%。我们的贸易多元化能力、抗制裁能力震惊世界。而美国却因为中方停购美国大豆,以及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而陷入无法掩饰的惊慌。中国的韧性被全世界视为强于美方。
整个西方世界都在确认中国供应链的强大,以及承受贸易战举世无双的耐力。世界舆论看到了中美新谈判的困难和风险,但是几乎没有一家媒体认为中国会在马来西亚的谈判中对美国做出不讲原则的退让。

总结就是,美国需要改变以往的傲慢态度,相信他们自己知道,那种态度的实力支撑已经垮塌,中国从包括稀土在内的强大供应链到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都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带来,美国与中国打交道,必须与这个时代新的前沿指标相契合。
希望美方所说的吉隆坡第一天谈判“非常具有建设性”是双方都面对现实,并且善意互换的结果,并且这样的建设性能够持续到会谈结束。中国有句老话:不打不成交。也许中美博弈能够不断带来启发和认知更新。中美经过一番调整,在各种力量和理性思考的推动下走向历史上罕见的大国共存与合作之路。尽管这当中会起起伏伏,时而气氛紧张,但是双方都展示克制、抑制冲突的烈度会是一个断断续续、却总体上清晰的主旋律。
美国的芯片和中国的稀土只有在不断扩大的交易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希望中美能够不仅创造出科技和全新产业的成就,而且能够共同让这些成就造福人类,而不是在相互对抗中,让每一项成就都政治化、武器化。在这方面,美国作为贸易战和科技战的发起方,显然有着更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