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推夫妻互查房产制度 引争议
2025-10-15 01:25:3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广东近日通过地方立法,首次允许夫妻双方依法查询对方名下的不动产与车辆登记。这项被称为“夫妻互查制度”的新规,被舆论解读为婚姻信任崩解的缩影。该规定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根据官媒报道,中共广东省人大近日通过修订《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并将于明年元旦正式施行。新法第48条明确规定,夫妻任一方可凭身份证与结婚证,依法查询配偶名下的不动产及车辆登记情况。
这项“夫妻互查制度”使广东成为中国大陆首个开放婚姻财产互查的省份。消息公布后,支持者认为这是防止财产转移的制度性进步;但也有不少人担忧,当婚姻被制度化透明,情感中的信任或将逐步瓦解。
学者与律师:信任转为法律验证
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者孙诚(化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不仅涉及妇女权益的保障,更是官方对家庭财产透明化的一次制度介入。从本质上说,它将婚姻信任转化为可被法律验证的关系。但为何中国至今才引入类似法规,也让人深思。”
广州律师冯先生指出,这一条款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社会对婚姻中财产隐匿问题的长期焦虑,也体现了夫妻间的不信任。
他说:“在我处理的离婚案件中,财产隐匿几乎成了常态。许多当事人婚前并未建立清晰的财产界限,婚后又缺乏信任机制,导致一方透过设立公司、转移账户等方式隐匿资产。新条款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让财产状况更透明,也为弱势一方提供追索的法律依据。”
他亦强调,中国婚姻背后折射出社会信任的脆弱,也显示司法制度正逐步介入私人生活。
具体而言,根据新条文,夫妻任一方只需提供能证明婚姻关系的有效文件,即可向不动产登记中心或车辆管理部门申请查询对方名下财产,相关机构必须受理并出具书面资料。
冯律师指出:“这意味着,以往必须透过法院调查、律师取证等繁琐程序才能获得的配偶财产资讯,如今可经由行政渠道直接取得。”
婚姻稳定性下滑 离婚率居高
这项制度出台的背景,是婚姻稳定性持续下滑、信任裂缝不断扩大。据中共民政部2025年资料显示,2024年全国登记结婚约590万对,较十年前减少近五成;同期离婚对数达240万对。?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婚姻登记量虽高,但离婚增幅同样显着。根据广东省民政厅资料,该省2023年离婚登记达21.8万对,约为结婚登记数的一半,离婚率居全国前列。
多位研究者认为,经济压力、财产不透明与性别角色变迁,是导致婚姻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
“隐藏财产早已成为离婚案件中最普遍的争议点之一。”广州律师陈慧雯(化名)对记者指出,中国离婚诉讼中最大的争议在于财产分割:“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女性一方,往往因举证困难而无法证明对方资产。这条新规在某种程度上,让弱势一方在关系破裂前拥有知情权。”
家庭观念转型 婚姻更趋个体化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家庭结构正快速转型。从上世纪“夫妻共患难”的集体化婚姻,演变为当代强调个体自主的婚姻模式,家庭不再是经济与情感的绝对共同体。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资料,截至2023年底,全国家庭户数超过5.1亿户,其中单人家庭占比达29.2%。
成都婚姻家庭研究员赵女士指出:“这项制度的推出,反映了当代婚姻的脆弱,当爱与信任不足以维系关系,只能依赖制度来约束。”
舆论分歧:保障与不安并存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民支持广东的做法。一位深圳女网民留言:“终于可以查清楚他有没有偷偷买房,不再被蒙在鼓里。”也有男性网民回应:“如果非得查才安心,那这段婚姻已经没有意义了。”
有评论人士指出,互查制度表面上是法律创新,实质上是国家对私人情感领域的渗透。制度提供保障,但也可能让夫妻间的信任建立在文件与权限之上,而非理解与诚实。
孙诚最后表示:“互查制度看似保障公平,实则宣告婚姻私密性进一步削弱。当信任需要法律验证,它就已经不再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