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豪赌:OpenAI结盟芯片、云巨头,AI生态闭环了?

2025-10-13 20:26: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澎湃新闻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当地时间10月13日,OpenAI与博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出总容量达10GW(千兆瓦)的定制芯片。OpenAI将负责芯片设计,博通则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进行芯片开发与部署。

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创公司,OpenAI已连续抛出重磅合作,与甲骨文、英伟达、AMD等巨头签署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协议,覆盖算力、云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

这一系列布局预计将使OpenAI在未来十年获得超30GW的算力支撑。有观点认为,此举已形成AI生态的“闭环”。

万亿豪赌:OpenAI结盟芯片、云巨头,AI生态闭环了?

更深层次的“生态竞合”

今年以来,OpenAI动作频频:先与甲骨文达成一项为期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又与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签订三项共计224亿美元的合同,并计划向后者投资3.5亿美元作为合作的一部分;此外,OpenAI还与微软达成营收分成协议,尽管具体条款尚未公开且仍在重新协商。

在硬件层面,OpenAI亦展开深度绑定。它与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达成战略合作,将两家存储芯片巨头纳入其“星际之门”(Stargate)数据中心建设计划。为运行先进AI模型,OpenAI预计每月需要90万片DRAM晶圆产能。三星将提供高性能DRAM及先进封装解决方案,而SK海力士也将参与供应链支持。

与此同时,OpenAI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将借助英伟达系统(涵盖数百万台GPU)构建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下一代模型。英伟达还计划逐步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随后,OpenAI再与AMD(超威半导体)签署协议,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技术整合,未来数年内部署6GW的AMD图形处理器算力。作为对价,AMD向OpenAI发行1.6亿股认股权证,约相当于其10%的股份。



OpenAI的AI生态“闭环”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最新的访谈中表示,从电子元器件制造、物理设施搭建,到电力设备、芯片产能扩张,再到消费者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支撑,所有环节必须同步启动,“这是一场按杂的多线协调战役……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的交易”。

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看来,这些合作不仅是企业间的商业合作,更标志着全球AI产业进入更深层次的“生态竞合”阶段。“不是简单的‘闭环’,它们的深度绑定是更高的‘高墙’正在筑就。这将加速行业‘马太效应’,产生深远且多层面的影响。”宋海涛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海清同样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算力与算法的紧密结合、企业互为资本与用户的格局,或将成为未来主流。

坚不可摧的AI“泡沫”?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也梳理了OpenAI的这一AI生态系统“闭环”结构——供应商正在资助客户并分享其收入,存在交叉持股和日益集中的趋势。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OpenAI在微软、甲骨文和Coreweave三家公司总计8800亿美元的RPO(剩余履约义务)中占据超过3300亿美元。这些公司的合同收入日益集中,其成功也愈发依赖OpenAI的发展。

奥特曼表示,预计OpenAI的未来收入将覆盖成本,过渡期内合作伙伴可能需要举债,而OpenAI会提供融资支持,并制定计划帮助它们解决资金需求。

而据外媒此前报道,OpenAI预计今年将消耗超80亿美元资金,到2029年预期现金消耗将达1150亿美元,而OpenAI今年的总营收预计为130亿美元,2030年的收入预计将突破20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类似OpenAI的趋势正在其他AI产业参与者中出现。日益复杂的交易使得评估AI需求如何发展变得具有挑战性。当前投资周期的可持续性最终取决于AI是否产生持久的现金流,来支持所投入的大量资本的回报。

小苗朗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赵沛舟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AI产业是靠“泡沫”驱动发展的,通过透支预期获取巨额资金,最终能否实现预期存在未知数。OpenAI与甲骨文、英伟达、AMD等形成的生态闭环,通过互相投资并形成收入,使泡沫在短期内看似坚不可摧,“但产生的百亿级收入能否支撑千亿级资本开支、兑现万亿估值,仍有待观察”。

摩根士丹利报告也警示,随着对AI现金流的关注升温,投资者面临披露不足的挑战。新型融资与表外交易可能进一步模糊风险与回报。RPO期限延长会增加取消风险。尽管合同具法律效力,但企业为维护客户关系,常通过重新定价、延长期限或削减承诺等方式灵活调整,尤其在客户承压时。长期RPO比短期承诺更易面临重新谈判风险。缺乏充分披露,投资者难以全面评估系统风险。



OpenAI在微软、甲骨文和Coreweave三家公司的RPO(剩余履约义务)中占据超过3300亿美元

正如奥特曼所说的“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是公司层面的战略豪赌”,OpenAI与其合作伙伴正押注AI使用量持续呈指数级增长。若增长停滞或放缓,推高股价的投资热情可能迅速退潮。

据外媒援引一位硅谷投资老手的观点表示:“这家公司的业务远比谷歌或微软曾经更加资本密集,并且天生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和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只是在濒临破产后才找到信仰”,并大幅削减业务成本,该投资者补充道。

近日,贝索斯在意大利科技周上也指出,AI正处于产业泡沫之中,但正如多年前的生物技术一样,当尘埃落定,优胜者浮现时,社会仍将从中获得巨大效益。

OpenAI的万亿豪赌背后,是全球AI产业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全栈资源整合的深刻变革。泡沫会破裂,但技术终将沉淀。OpenAI的这轮激进冲刺,无论成败都将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与商业世界的边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央视吹哨人再发声:央视翻天覆地 严查信息泄露
  2. 美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
  3. 习大国外交“门前冷落车马稀”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4. 金正恩访中后公开处决大动作 200多人旁观含儿童的背后
  5. 从楼市衰退到全面通缩 中国经济警讯频传
  6.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7. 英特尔公布新款GPU Crescent Island
  8. 立法设黑奴局掀争议 纽森否决多个后续法案
  9. 台湾知名品牌85度C关闭多家大陆门店
  10. 1猫廉价卫生巾惊现手写字迹?
  11. 中共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拟以牙还牙
  12. 贝森特警告:中国若拒绝美国要求“将受害最深”
  13. 中企在欧洲投资 欧盟或实施强制技术转让
  14. 国民党主席选举 传中共介入却遭质疑
  15.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16.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17. 鲍威尔暗示或将结束缩表 示警就业成长大幅放缓
  18. 川普再登《时代》封面 半夜发文怒飙:照片丑爆了
  19. 中国人口达到14亿,为何生意越来越难做?
  20.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21. 又一“无名氏”卡车司机被抓!辟员怒:如何通过背景审查?
  22. 川普离开中东 哈马斯浮出水面 枪声密集
  23. 埃尔多安:他去,我就不去了
  24. 四中全会前内斗升级? 胡锡进称言论管制过严
  25. FDA:16款肉桂品牌铅含量超标 恐危害健康
  26. 卢卡申科:愿与美国达成“重大协议”
  27. 摩根大通Q3利润超预期
  28. 中国对美船舶收特别港务费已施行 细则耐人寻味
  29. 美2026年社安金COLA将于下周五公布
  30. 高盛Q3营收创历史同期最高
  31. 美贸易组织吁禁止向中国出口废旧饮料罐
  32. 纽约时报:中美将全世界卷入贸易战“交火”
  33. 中国导弹“网格点穴”战术显神威
  34. 里根总统抓捕恐怖分子的雷霆手段
  35. 中国管制稀土出口,欧盟与G7协调应对
  36. MTA加速淘汰MetroCard
  37. 特鲁多约会水果姐
  38. 美代表:100%关税何时生效 取决于中共做法
  39. 就业市场严峻 ,但这2行业职位遭热抢
  40. 新泽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宣布免学费政策
  41. 解放军部署攻击-11,印军将无处藏身
  42. 聊城醉驾惨剧,致8死4伤
  43. 纽森签署法案:允许亲属照料遭驱逐父母的子女
  44. 《足球小将》成真!日本让二追三击败巴西!
  45. 这4种隔夜菜太危险,吃不完一定要倒掉
  46. 美吊销逾50名墨西哥政客签证 加大禁毒行动
  47. 无知而自以为知:危险之至
  48. 肥胖率超20%,美防长撤换超重士兵
  49. “服务员哭叫,突然向我泼开水”:她在日料店被烫伤
  50. 中共七十六年 一场妖魔在人间的试炼
  51. 于朦胧案主嫌也参与活摘器官?湘雅医院竟是他家的
  52. 韩国股市的涨幅才开始?
  53. 你未曾读到的罗琳争议另一面:她如何打造“个人恩怨”
  54. 无侦-8为何让全球防空网集体破防?
  55. 饭后要避开的3件事,很多人还在做
  56. 纽时观点:全球民粹浪潮的根源?要怪就怪屏幕…
  57. 台积电:人工智能革命背后低调的巨头
  58. 中美互征港口费,贸易博弈再升级
  59. 为AI供电,美国接下来会如何出招?
  60. 面相看人中 中医也可从这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