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故宫博物院百岁生日,让我们回顾她的历史

2025-10-09 21:26: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澎湃新闻



2025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百年诞辰的纪念日。

一场名为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的特展,正静静地迎接每一位观众,而在紫禁城的东北隅,一处曾经深藏的隐秘花园——乾隆花园,正随着“世纪大修”的推进,向世人揭开面纱,几乎在同时,总投资20多亿元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现场,这不仅在回顾一段宏大的历史,更在踏入一片鲜活的现场。故宫守护的百年,只是一个章节的结束,对于永恒的文化而言,故宫的守护,更在未来。

在北京城的中心,一片金色的琉璃瓦海之下,环绕着三公里长的朱红宫墙,坐落着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紫禁城。它已巍然屹立了六百多个春秋,见证了两个王朝的兴衰存亡。然而,相较于它作为明清两代皇宫的五百余年历史,其作为“故宫”——一座向全民开放的博物馆——的百年历程,或许更具深远的意义。这一百年,是一场从森严禁地到文化殿堂的伟大转型,是一曲在战火与动荡中守护文明的火炬传递,更是一部古老文化遗产与现代中国对话、融合并重焕生机的史诗。

今天是故宫博物院百岁生日,让我们回顾她的历史

故宫博物院老照片

帝制的终结与博物院的诞生

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命运,在1912年2月12日随着清帝溥仪的退位诏书而正式终结。但依据民国政府与清室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及其皇室成员仍可居住于紫禁城的“后寝”区域,而“前朝”部分则由民国政府接管。这座宫城由此被一分为二,形成了“宫”中之“国”的奇特局面,昔日帝王的居所俨然成了一个时空错位的“国中之国”。



1900年的紫禁城

历史的转折点在1924年到来。是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政变”,派遣将领鹿钟麟、知名人士李石曾等人携《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进入紫禁城,以强硬的姿态要求溥仪限时离宫。这一日,象征着中国封建帝制的最终、最彻底的清算。皇帝被驱逐了,但这座拥有九千多间房屋、藏有无数奇珍异宝的庞大建筑群,将何去何从?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派遣将领进入紫禁城,

在驱逐溥仪当日,一个名为“清室善后委员会”的机构便迅速成立,其核心任务便是清点宫内物品,为建立博物馆做准备。这是一个充满远见与勇气的决定。它意味着,这座曾经代表至高皇权的建筑,其归属权与意义将被彻底改写——从爱新觉罗氏的私产,转变为中华民族的公共文化财产。



故宫藏清宫玺印

经过近一年紧张繁复的清点与筹备,1925年10月10日,神武门门额上悬挂起了“故宫博物院”的匾额。大门徐徐开启,昔日戒备森严、百姓望之悚然的皇家禁地,首次向普通民众敞开了怀抱。据当时报载,北京城万人空巷,市民们蜂拥而入,争相一窥皇帝“家里”的模样。这一刻,标志着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一个划时代的开端。“故宫”这个名称,从此不再指代一个逝去的王朝,而是一个属于全体国民的文化殿堂。 它的诞生,不仅是对一座物理空间的解放,更是对公众文化权利的一次伟大启蒙。



故宫旧影

世界文物迁移史上的奇迹

故宫博物院的早期岁月并非坦途,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然而,谁也未料到,一场空前绝后的文化迁徙即将上演,其历程之艰辛、规模之浩大、意义之深远,在世界文物迁移史上都堪称奇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山雨欲来风满楼,北平城内的有识之士已敏锐地察觉到,故宫内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珍宝,正面临战火的威胁。一场必于“国宝南迁”的激烈辩论在院内乃至全国展开。反对者声音强烈,认为此举会动摇民心,且长途跋涉,文物损毁风险极高。但在时任院长易培基等人的力主下,南迁之议最终得以通过。

1933年2月5日深夜,是一个值得被永久铭记的时刻。 在军队的严密护卫下,第一批南迁文物从神武门广场启运。共计13427箱又64包的文物,包括青铜器、书画、瓷器、玉器、典籍文献等国之重器,开始了它们长达十余年、跨越两万里的“文化长征”。这支特殊的队伍,先乘火车至南京,后分南、中、北三路,辗转于上海、南京、贵州、四川、陕西等地。他们躲过了日军的轰炸,避开了土匪的骚扰,克服了潮湿、白蚁等恶劣的自然环境。



1933年第三批文物集中在太和门广场等待出发



1933年首批装运待发的文物在午门内集中

在贵州安顺的华严洞、四川乐山的安谷乡、峨眉的大佛寺,故宫职员与当地百姓同甘共苦,将文物藏于洞中、置于祠堂,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民族的文明火种。在整个迁徙过程中,虽有惊心动魄,但文物损失极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场伟大的迁徙,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转移,更是一次民族精神与文化血脉的顽强延续。 它向世界宣告,一个民族或许会暂时遭受武力上的侵略,但其文明根脉绝不会因此而断绝。



1937年文物迁移途中(北路)

抗战胜利后,部分南迁文物被运回南京。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这批文物的命运再次出现分歧。1948年底至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从南京库房中挑选了2972箱精品文物,分三批运往台湾,后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基。而留在南京以及后来陆续北返的文物,则成为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新中国重建与发展的核心收藏。一宫文物分海峡,从此“故宫”有两家。 这段历史,为故宫的百年叙事增添了一抹复杂而悲壮的色彩。

发展、波折与走向世界的开放

1949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政府立即着手对年久失修的古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维修,清理河道,整治环境,让这座古老的宫城重新焕发出生机。在1950年代前后,故宫的定位更侧重于其作为“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属性,举办了多项重要的历史文物陈列,向公众系统地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

然而,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波折。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故宫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在“破四旧”的狂潮中,大量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磨难。万幸的是,在这危急存亡之秋,196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毅然下令关闭故宫,并派遣军队驻守保护。这道命令,如同一把巨大的保护伞,将紫禁城与外面的风暴暂时隔离开来。 尽管仍有零星破坏发生,但故宫的整体建筑格局和核心藏品得以保全,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之大幸。

在动荡的年代里,故宫的守护者们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许多工作人员提前将重要的匾额用灰泥覆盖,将易碎的瓷器装箱封存,甚至冒着风险将一些被认为“有问题”的文物偷偷隐藏起来。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的默默坚守,才使得我们今天仍能目睹这座文化圣殿的昔日辉煌。

改革开放后,故宫也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开放时代。1987年,是故宫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在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故宫的价值获得了全世界的公认,它不再仅仅属于中国,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这一身份的确立,极大地提升了故宫的国际地位,也对其保护、管理与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与此同时,故宫的“宫门”越开越大。参观的限制逐步放宽,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潮水般涌入。故宫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禁区,而是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展览活动日益频繁,与国际顶级博物馆的合作日益深化,故宫的珍宝开始以更加系统、专业的方式走向世界,向全球观众讲述中国故事。

在这一时期,故宫的学术研究也进入了黄金时代。对古建筑的精密测绘、对文物藏品的系统整理、对明清宫廷历史的深入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学术期刊成为交流的重要平台,一代又一代的“故宫人”甘于寂寞,在故纸堆与文物库房中皓首穷经,默默夯实着这座博物馆的学术根基。



故宫收藏的宋画《清明上河图》局部

古建大修与数字新生:从故宫到故宫博物院

进入21世纪,故宫迎来了其六百年生命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休养生息”——“百年大修”规划。自2002年启动,这项计划预计持续至2020年,旨在全面、彻底地修复紫禁城的古老建筑。

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修旧如新”,更是一场遵循“最小吧预”、“保护历史信息”等现代文物保护原则的科学实践。以武英殿、慈宁宫等区域的修复为先声,而乾隆花园则堪称这项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对其内部诸如倦勤斋通景画、符望阁漆纱等脆弱工艺的修复,故宫与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等机构的合作,展现了国际化、高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巨大潜力。这不仅是修复建筑,更是唤醒一段凝固的、极度精致的帝王梦。

几乎与古建大修同步,另一场帮命也在悄然发生——数字故宫的崛起。面对汹涌的游客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故宫敏锐地抓住了数字技术的翅膀。官方网站的建立、首批数字影像资料的入库,标志着故宫迈出了“数字永生”的第一步。虽然在这一阶段,其数字化的成果更多是基础性的,但它为日后引爆全网的文创风暴和媒体传播,埋下了至关重要的种子。

此外,《故宫博物院2004-2010年藏品清理工作规划》全面准确摸清了故宫藏品的家底。从2004年至2010年12月底,经过7年全面系统的普查整理,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从100万件左右增加至1807558件(套),将文物藏品数量精确到了个位,珍贵文物达到93.2%,这是故宫博物院自建院以来,在文物藏品数量上第一个最全面、最准确的数字。



故宫博物院神武门

2012年,单霁翔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进入了一个“网红”时代。单霁翔以其开放的理念和极具传播力的表达,推动故宫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文化与运营革命。在他的主导下,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得以推行:环境整治与开放区域扩大:昔日拥堵的售票窗口被现代化的网络预约系统取代;宫内的临时建筑、不协调的现代设施被一一清除;开放区域从过去的30%扩大到80%以上,神秘的寿康宫、断虹桥、午门雁翅楼等区域首次向公众揭开面纱。而乾隆花园的逐步开放,正是这一“开放哲学”最极致的体现。

文创产业方面,故宫将自己深厚的文化IP与时尚设计紧密结合,开发出了上万种文创产品。从“朕知道了”胶带到故宫口红,从“紫禁城雪糕”到各种APP,故宫文创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成功地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并让传统文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姿态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此外,《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火爆出圈,让一批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师成为大众偶像;《上新了·故宫》等综艺节目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解读历史。故宫,从一个严肃的历史符号,变成了一个可亲、可近、可爱的“文化网红”。



故宫博物院匾额

2015年,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0周年之际宣布,“故宫博物院”这个名字,重点终于落在了“博物院”上。这一字之重,意味深远。 它标志着故宫终于完成了从一座古老的皇宫到一座功能完善、理念先进、服务公众的现代博物馆的本质性跨越。

从北部院区到下一个百年的守望

近日,备受瞩目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传来消息: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正式转入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阶段。这也预示着故宫的文物保护与展示格局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故宫博物院,这座拥有超过186万件珍贵藏品的世界级文化艺术宝库,长期以来面临着“有宝难展”的甜蜜负担。紫禁城古建筑本身是不可撼动的文物,其空间格局、承重能力及温湿度控制严格限制了大型、珍贵文物的展出条件。据统计,本院每年能展出的文物仅约1万件,不到总藏品的1%,大量珍贵文物深藏库房,无缘与公众见面。加之每年超过千万的游客流量,让古老的紫禁城承受着巨大的保护与运营压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处海淀区西北旺镇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的规划与建设被提上日程,并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文化设施。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分院或仓库,而是一个集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园区。据北京发布近日报道,历经周密施工,这座总投资超21亿的文化新地标已雏形初现,预计2026年5月竣工。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效果图

从空中俯瞰,北院区的建筑雏形已然显现。其设计理念汲取了故宫经典的中轴线布局与紫禁城建筑的色彩元素,金色的屋顶、红色的墙体在远山绿树的映衬下,气势恢宏,又与故宫本院一脉相承。这片占地11.55万平方米的广阔空间,为未来多样化的文化功能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

从1925到2025,故宫的这一个百年,是颠沛流离与涅槃重生的百年,是守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百年。它从一座象征封闭与特权的皇城,转变为一座代表开放与共享的博物院;它从历史的“活化石”,转变为积极参与现代文化创造的“活水体”。

这一百年,几代“故宫人”以对历史的敬畏、对民族的责任、对文明的热爱,守望着这座六百年的紫禁城。他们不仅是建筑的维修者、文物的保管者,更是文明的阐释者和传播者。如今,这份守望的接力棒正在传递给新一代。“百年守护”特展,是对过去的总结;而无论是乾隆花园的开放,还是故宫北院区的建设,则是面向未来的宣言。

一百年,只是一个章节的结束;对于永恒的文化而言,故宫的守护,更在未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军报宣传备战 专家:中共武统台湾恐成空谈
  2. 亲历朝鲜:平壤私家车遍地 年轻人刷支付宝喝扎啤
  3. 彭斯指台湾不会成为筹码 吁加速交付对台军售
  4. 41岁桂纶镁巴黎时装周瘦脱相
  5. 疑似中共黑客攻击台日韩等逾百台服务器
  6. 川普:西班牙应被逐出北约
  7. 推特高层为资遣费集体提告 马斯克同意付钱和解
  8. 【佳音时刻】打破惯例 李强反常出访朝鲜
  9. 德国废除三年快速入籍通道
  10. 女子在中国被活摘器官 出走德国控诉中共
  11. In-N-Out快闪到北京了!雨中排队 人民的热情让人震惊
  12. 消息:纽约州总检察长詹乐霞被起诉
  13. 党报连发8文,信号很不寻常
  14. 英特尔开始在亚利桑那州量产全球最先进芯片
  15. 【马克时空】乌克兰成为美军无人机供应商
  16. 传中共警察公开教民众如何安全翻墙免被“喝茶”
  17. 中共色诱往例 美外交官恋上共产党员女儿后果不妙
  18. 川普斡旋以哈协议终破局 中东迎和平曙光 外界力荐诺贝尔和平奖
  19. 达美航空:高价舱位销售将于明年超过经济舱
  20. 谷歌新规:不把数据交给第三方就不能享受健康福利
  21. 美国务院解雇一名未申报与中国公民恋爱的雇员
  22. 美市场融涨后将急跌?3领域亮红灯 2风险恐引暴跌
  23. APEC过门不入 传川普闪电访韩 会习近平后就返美
  24. 消息:美拟对中国路由器巨头TP-Link采取行动
  25. 美国国税局公布2026年联邦所得税新税级距
  26. 各盅酞无证移民提供紧急医疗补助的花费有多少?
  27. 武汉女教授台湾行后感叹:才明白什么叫差距
  28. 美政府停摆耽误航班怒火延烧 恐逼两党上谈判桌
  29. 赖清德国庆演讲:守护台海和平 促进区域繁荣
  30. 川普力推将自己的头像印在新版250美元纸币上
  31. 美国参议院通过2026年国防授权法案
  32. 成败关键!英特尔CEO手捧全球首款1.8纳米芯片亮相
  33. 曝威少收到中国球队巨额合同!报价是国王4倍
  34. 赖清德双十讲话或宣布台湾铁穹 防中共攻击
  35. 以色列总理:因加沙协议 川普应获诺贝尔奖
  36. 捐赠救灾物资走高速,被收1180元?
  37. 湾区举办双十升旗典礼 庆祝中华民国114年国庆
  38. 川普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颁了!
  39. 为“川习会”增加筹码?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制
  40. 人在做天在看 全网都挖于朦胧坠楼真相
  41. “乐事”将在包装袋上标注“真实马铃薯”字样
  42. 谁是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贝森特已面完11名候选人
  43. 23亿美元家族信托在法庭上被击穿,许家印失算了
  44. 我国单光子探测器实现重大突破
  45. 川普二会卡尼 贸易协议达成难 再提“合并”
  46. 以哈周四签署协议 首阶段停火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47. 以色列和哈马斯签停火协议 世界领导人回应
  48. 台湾智库高峰会聚焦印太战略倡议 多国与会
  49. 十一旅游人均日消费同比降13% 不及2019年
  50. 高反女孩母亲:不愿同伴被网暴
  51. 一半火焰 一半海水 那些没被压垮的“中俄通婚”做对了什么?
  52. 霹雳-15三百公里射程碾压欧美
  53. 【独家】中共官员爆政经内幕 吁民众提前避险
  54. 今天是故宫博物院百岁生日,让我们回顾她的历史
  55. 掰手指“喀喀”响?如此耍酷有4个不良后果
  56. 川普亮出三板斧,惊艳全世界
  57. 跨州卖淫及人口贩运,芝华男被控重罪
  58. 阿根廷总统面临重大考验
  59. AMD一夜暴涨,做空的ETF“一夜清零”
  60. 南加炼油厂起火,对湾区油价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