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时刻】打破惯例 李强反常出访朝鲜

2025-10-09 15:25: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今日焦点:中共现异常信号,李强即将访朝鲜,习是否访韩国成谜;经济塌陷,还要唱赞歌?四中全会前,党媒戏太多;昔日热潮成往事,大陆楼市冷到抖。

中共现异常信号 李强即将访朝鲜 习是否访韩国成谜

中共当局宣称,总理李强即将访问朝鲜,但习近平是否前往韩国,却无定论。对此,有分析称,李强出访朝鲜本就打破常规,而习近平访韩却悬而未决,这本身就不合理,其背后可能涉及中共权斗。

10月7日,中共外交部正式宣布,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在10月9日至11日率团访问朝鲜,参加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典,并进行正式访问。

旅美政论家唐靖远称,按照中共惯例,这类“党庆”活动属于党际外交范畴,通常应由中共高层主管党务的官员,比如党魁本人或者分管党务系统的常委蔡奇出席。但这一次却由李强出访,这在中共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唐靖远认为,这次李强代表中共出席劳动党庆典,很可能是临时安排的。他推测,金正恩参加“9.3阅兵”,与习近平见面,当时习很可能当面答应金将赴朝鲜出席阅兵式。金正恩回国后不到一个月,又派遣外交部长到中国,似乎是想将习近平访问朝鲜一事进一步确定下来。但在最终,却是李强出访。他说,“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安排,背后一定发生了非常规的事件,又出于非常规的原因,才会导致习近平没有去。从正常来说,应当由蔡奇顶替习近平去朝鲜,但他也没有去。”

加拿大华裔作家、资深评论人盛雪对大纪元表示,习近平不亲自去朝鲜,可能跟他身体不好有关。这两年,习露面的时候,看上去比较浮肿,走路也很迟缓。加上习近平的倒行逆施伤害了中共的核心利益,形成了很多敌对势力。一般来说,党魁身体不好的时候,与有重要会议要开时,中共内斗会非常激烈。在这种时候,他是不会离开北京的。

与此同时,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峰会将于10月底在韩国举行,习近平能否与美国总统川普会面,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10月7日,中共外长王毅与韩国外长赵显通话时,韩方提到习近平出席APEC事宜。但在中方的通稿中,对习出访一事只字未提。

此前,为了筹备习近平出访韩国一事,中共驻韩大使馆曾考虑包下首尔新罗酒店整栋大楼。该酒店为了满足中方要求,单方面取消了八场婚礼,引发当地民众不满。9月27日,中共大使馆被迫取消了对该酒店的预订。这一事件,在韩国引发广泛批评。

《朝鲜日报》曾报道称,已确定习近平将在庆州逗留3天2夜,还计划在庆州举行美中、韩中首脑会谈。

但直到目前为止,习近平访韩一事也未确定下来。

对此,沈明室说,中共跟朝鲜的这种血脉关系始终是存在的,会本能地防范美国和韩国。不过,在韩国总统换人后,中共想要顺势分化韩国和美国的关系,所以目前中韩的关系很微妙。

盛雪认为,韩国新总统上台,按理来说,习近平应该藉由这个机会去跟他见面,以拉近与韩国的关系。如果习没有去,应该是习身体的原因,或是因为权力斗争的因素。

至于和美国总统川普会面,盛雪指出,川普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他在临场发挥上特别有优势;习则相反,他是一个非常没有自信的人。比如,川普在第一任期时曾到中国访问,从央视画面可以看到,当川普一转过头来,习近平赶紧把他插在大衣兜里边的手拿出来,然后站得笔直。她说,从这个小动作就可以看出来,习近平在川普面前是非常胆怯的。也许,他并不想跟川普会面。这可能也是川普一直想和习面谈,但习一直躲避的原因。

经济塌陷还要唱赞歌?四中全会前党媒戏太多

四中全会将至,从很多迹象来看,中共高层权斗已进入白热化。近日,中共《人民日报》连发八篇文章,大谈“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话题。对此,有观察人士认为,党内斗争太过激烈,北京当局担心在四中全会前出乱子,于是连发文章粉饰太平。但现在的经济状况如此糟糕,这些文章只会起到反效果。

从9月30日到10月7日,《人民日报》每天都会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栏目下,刊发署名“钟才文”的评论文章。有消息指出,“钟才文”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中央财经委员会文章”的谐音缩写。

这8篇文章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在强调中国经济依然充满“韧性和活力”,风险挑战虽多,但整体趋势向好,甚至称中共为世界经济带来的是“机遇”而非“冲击”。

但这些说法,与现实经济所遇到的困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目前,大陆许多企业已经破产倒闭,或者正面临经营困境,地方财政更是捉襟见肘,普通民众的消费信心也在持续下降。

前中国媒体人曾节明告诉大纪元,这些评论不过是“吹喇叭、抬轿子”,给习近平抹粉而已。

台湾国防院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沈明室对大纪元称,这八篇文章有点“高级黑、低级红”的嫌疑。表面上是在歌功颂德,实际上却点出了不少经济问题,让人不禁反思,如果习近平的问题这么严重,是不是应该换人来做。

旅美政论家唐靖远对大纪元称,这八篇文章,其实是中共在四中全会前的“维稳动作”。他分析,官方试图通过这些文章为经济“定调”,以免四中全会前,出现太多的负面舆论。但讽刺的是,这些文章将中共十八大以来,所有的经济政策和其所造成的结果,都说成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产物,这就很有意思了,这就等于要习近平担负起所有的责任。他说,每一篇评论的标题后面,都要用括弧来特别强调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专论,这真的很耐人寻味。

《联合早报》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的话,《人民日报》的系列评论,其实是在为四中全会“统一思想”,为会议营造所谓的“正面氛围”。在当前,中国内外对经济的发展看法不一,部分声音可能被视为不利于四中全会召开的氛围。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也指出,官媒这种“喊话式宣传”,其目的是稳定市场情绪,避免负面情绪扩散。但问题是,过度粉饰往往适得其反,让民众更为反感。

另外,前中共官员杜文曾在此前爆料,有来自体制内的消息显示,北京的中央财政是“真的没钱了”,与前苏联崩溃前所遭遇的财务困境,几乎如出一辙。

昔日热潮成往事 大陆楼市冷到抖

在往年,9月、10月是大陆房地产最为活跃的时候,因此有“金九银十”之称。但今年却打破了这一惯例,往年热闹的楼市,今年却异常的静默,就连一线城市上海,也未能幸免。

上海财经博主“蛋小黄”指出,相较于往年的热闹景象,今年的十一长假,大陆楼市基本上都是鸦雀无声的。他质疑,在市场急剧降温的背景下,那些过往持续宣扬“房价永远上涨”、“买房稳赚不赔”的“房吹”们,如今都去了哪里?

在大陆楼市一片静默的时候,大陆官媒报道称,在政策利好与房企促销的叠加下,上海新房市场在十一假期期间有所回暖,成交量为988套。但问题是,不管这一数据是否真实,上海二手房的表现却冷得让人心底发凉。

上海财经博主“忐忑的可乐饼”称,10月1日到5日,上海二手房只成交了462套。他称,要知道在9月份,二手房的成交量约为1.8万套,日均成交量就有六、七百套。而10月份前5天的总和,还不及9月份1天的成交量。另外,2024年的十一长假期间,上海日均成交量在200套左右,是今年的2倍多。

如今,从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来看,市场的信心,已经变得相当脆弱。

回顾2024年,上海楼市曾因“沪七条”政策出现短暂爆发,单日成交量一度突破1千套。但那股热潮并没有延续到今年,“金九银十”的惯例已被打破,这说明潜在买房需求已经被提前透支,如今市场重回理性。

不仅是上海,同为一线的广州也是同样的状况。陆媒称,在假日期间,广州一些楼盘几乎没人看房。有业内人士透露,除非房价有明显的优惠,否则成交非常困难。广东中原地产总经理黄韬指出,目前热销的新盘在市场上约占一成左右,大多数项目存在去化压力。

国内大型二手房机构数据显示,9月虽被称为金9,但在今年9月,二手房的成交量仍在持续下滑,比8月份降了3%。

房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称,今年9月,北京、上海、深圳因为限购放松,二手房成交量略有回升。而其它城市几乎全线下跌,比如广州、杭州这样的热门城市,其环比降幅分别达到10%和12%。不仅如此,二手房的成交价格也在持续下降,同比跌幅约在10%至12%之间。他警告,如果“金九”都这么惨淡,那“银十”之后,楼市会更加低迷。

与此同时,社媒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天天聊楼市的自媒体账号,如今有超过九成不再发布相关的内容。传统媒体的报道也大幅减少,这是因为,媒体被当局要求做“正面报道”,而现实却过于惨淡,难以挤出好消息。有业内人士无奈地表示,现在上电视接受采访,只能讲好的一面,为了完成要求,他们只能将一点点利好信息,拼凑成一条新闻。

有分析称,今年十一长假,房地产的销售情况,或许已经成为中国楼市的一个缩影。新房还能靠促销勉强支撑,而更具市场风向标意义的二手房,其市场的低迷,说明真实的房地产市场,比官方宣布的更寒更冷。

——《佳音时刻》制作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军报宣传备战 专家:中共武统台湾恐成空谈
  2. 李强访问平壤
  3. 亲历朝鲜:平壤私家车遍地 年轻人刷支付宝喝扎啤
  4. 41岁桂纶镁巴黎时装周瘦脱相
  5. 彭斯指台湾不会成为筹码 吁加速交付对台军售
  6. 疑似中共黑客攻击台日韩等逾百台服务器
  7. 长假后中国企业掀倒闭潮 民众叹找工难
  8. 川普:西班牙应被逐出北约
  9. In-N-Out快闪到北京了!雨中排队 人民的热情让人震惊
  10. 推特高层为资遣费集体提告 马斯克同意付钱和解
  11. 德国废除三年快速入籍通道
  12. 女子在中国被活摘器官 出走德国控诉中共
  13. 【佳音时刻】打破惯例 李强反常出访朝鲜
  14. 消息:纽约州总检察长詹乐霞被起诉
  15. 川普斡旋以哈协议终破局 中东迎和平曙光 外界力荐诺贝尔和平奖
  16. 英特尔开始在亚利桑那州量产全球最先进芯片
  17. 党报连发8文,信号很不寻常
  18. 【马克时空】乌克兰成为美军无人机供应商
  19. 传中共警察公开教民众如何安全翻墙免被“喝茶”
  20. 美国务院解雇一名未申报与中国公民恋爱的雇员
  21. 中共色诱往例 美外交官恋上共产党员女儿后果不妙
  22. 达美航空:高价舱位销售将于明年超过经济舱
  23. 谷歌新规:不把数据交给第三方就不能享受健康福利
  24. 美市场融涨后将急跌?3领域亮红灯 2风险恐引暴跌
  25. APEC过门不入 传川普闪电访韩 会习近平后就返美
  26. 美国国税局公布2026年联邦所得税新税级距
  27. 上海爆合胞病毒疫情 医院儿科排队现全家感染
  28. ICE驱逐在美国生活了36年的厨师
  29. 消息:美拟对中国路由器巨头TP-Link采取行动
  30. 各盅酞无证移民提供紧急医疗补助的花费有多少?
  31. 美政府停摆耽误航班怒火延烧 恐逼两党上谈判桌
  32. 入住酒店前 不可不知的4个安全检测
  33. “弱美元”叙事,到头了吗?
  34. 保洁遭地铁撞亡,均为劳务外包
  35. 川普力推将自己的头像印在新版250美元纸币上
  36. 四川甘孜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37. 德州州长下令:全州清除彩虹人行道
  38. 以色列总理:因加沙协议 川普应获诺贝尔奖
  39. 人在做天在看 全网都挖于朦胧坠楼真相
  40. 捐赠救灾物资走高速,被收1180元?
  41. 23亿美元家族信托在法庭上被击穿,许家印失算了
  42. 美国86岁老妇摔倒 随行小狈引领警察救她
  43. 加州“反共美东行”车游结束 圆满返洛城
  44. 川普二会卡尼 贸易协议达成难 再提“合并”
  45. 以哈周四签署协议 首阶段停火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46. 以色列和哈马斯签停火协议 世界领导人回应
  47. “乐事”将在包装袋上标注“真实马铃薯”字样
  48. 掰手指“喀喀”响?如此耍酷有4个不良后果
  49. 台湾智库高峰会聚焦印太战略倡议 多国与会
  50. 谁是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贝森特已面完11名候选人
  51. 十一旅游人均日消费同比降13% 不及2019年
  52. 湾区举办双十升旗典礼 庆祝中华民国114年国庆
  53. 一半火焰 一半海水 那些没被压垮的“中俄通婚”做对了什么?
  54. 川普亮出三板斧,惊艳全世界
  55. 印防长时隔12年首访澳洲
  56. 世界卫生组织赞许以哈停火协议
  57. 泽连斯基:乌军在顿涅茨克反攻 重创俄军
  58. 前推特高层提告,马斯克付钱和解
  59. 全日空飞到一半机舱冒烟,充电宝自燃起火
  60. 跨州卖淫及人口贩运,芝华男被控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