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12天内20名高官遭精准斩首,内鬼工程师泄密
2025-10-03 01:26:0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星球调研室
2025年9月,伊朗与以色列的情报战再度升级。
9月29日,伊朗官方宣布处决了一名被称为“以色列在伊朗最重要的间谍之一”的工程师巴赫曼·丘比亚斯勒。
这名工程师曾负责敏感电信项目和国家数据系统的核心管理工作,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大量情报,为以色列提供了关键支持。
这一事件揭示了伊朗在情报战中的脆弱,以及以色列强大的情报能力。
事实上,这已不是伊朗首次处决间谍。
本月17日,另一名工程师巴巴克·沙赫巴齐因类似罪名被处决。
这两人均在伊朗电信部门工作,掌握了大量核心数据。
以色列通过内鬼渗透伊朗通讯系统,精准掌握了伊朗高层的行踪和会议安排。
这种情报战的成功,直接导致伊朗在短短12天内损失惨重——20多名高级指挥官被击毙,更多人受伤。
以色列的情报战为何如此高效?
摩萨德和其网络战部队8200部队功不可没。
摩萨德擅长人力情报,通过威逼利诱或拉拢手段招募间谍。
据公开信息,这些工程师通常是在国外参加国际会议时被接触,随后被拖入情报网络。
而8200部队则负责技术情报,通过网络渗透、数据挖掘和AI分析,精准定位目标。
这种技术与人力情报的结合,让以色列在中东情报战中占据绝对优势。
以色列的情报能力不仅体现在招募间谍,还体现在对伊朗通讯系统的渗透。
据分析,伊朗通讯网络存在严重漏洞。
虽然伊朗曾采购中国制造的通讯设备,但由于美国制裁,后续采购受阻,部分设备不得不依赖西方厂商。
这些设备被认为存在后门,为以色列提供了渗透的机会。
此外,伊朗内部人员防范意识薄弱,战时仍然选择聚集开会,这种行为很可能是被以色列情报诱导。
一个典型案例是,伊朗革命卫队空军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与20多名指挥官在地下掩体开会时遭到钻地弹袭击。
这次精准打击背后,是以色列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控伊朗通讯系统,甚至可能直接操控通讯网络,引导指挥官聚集到特定地点。
这种“人在家中坐,导弹天上来”的场景,充分体现了现代战争中情报战的残酷。
伊朗虽然采取了反击行动,但效果存疑。以色列既然能渗透一次,就能渗透更多次。
摩萨德的长期情报经营不仅针对伊朗高层,还针对其核科学家和军事后备人才,甚至细致到个人生活和DNA数据。
这种情报体系的完整性,让伊朗在中东情报战中处于全面劣势。
未来,以色列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伊朗的打击力度。
近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对卡塔尔表示“道歉”,并接受美国的中东路线图。
这表明以色列在处理国际关系后,可能将矛头再次指向伊朗。
如果美国继续支持,以色列或将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力量实施更大规模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