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时刻】美国政府为何关门 会有哪些影响?
2025-10-02 12:26:3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今日焦点:美国政府为何“停摆”?会有哪些影响;美政府关闭,黄金大涨,欧亚股市反应平淡;“看不到未来”,大量民企加速撤离中国。
美国政府为何“停摆”?会有哪些影响?
10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可能有很多人不了解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详细地聊一下:
9月30日,美国参议院未能通过共和党起草的“暂时维持政府运转的临时拨款法案”。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原法案已于9月30日到期,但新法案未能通过。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无法运行,只能关闭。
其实,因为预算冲突,导致政府停摆,在美国的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2018年,美国就曾经“停摆”过。
但由于此次停摆,是在川普上任后,大幅削减联邦政府规模。因此,这一次民主党和共和党就预算支出的争议,格外引发关注。
据悉,此次法案想要在参议院通过,共和党必须拿到60票,但共和党在参议院只有53席,想要通过法案,至少需要获得七名民主党参议员的支持才能通过。
那么,政府停摆会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预计约有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其中一些人可能被政府解雇,部分办公室可能被永久关闭。另外,正常上班的联邦雇员,在政府停摆期间,无法领到薪水。当然,在事后,政府会补发他们的工资。
接下来,我们来看政府部门:
1. 根据社会安全局(SSA)的关闭计划,社会安全局将继续发放退休与残障福利。
2. 联邦社会健康计划,包括针对长者与低收入人士的医疗保险(Medicare)与医疗补助(Medicaid)会继续运作。
3. 全美最大的食物援助计划“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SNAP)和“妇女、婴儿和儿童特别补充营养计划”(Special Supplemental Nutrition Program for Women,Infants and Children,WIC)将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继续运作。
4. 美国邮政署称,该部门不依赖国会拨款,所以不受政府停摆的影响,因此邮局将照常营业。
5. 紧急灾难救援不会受到影响,遇到自然灾害,该部门会正常运行。
6. 联邦调查局(FBI)、缉毒局(DEA)、海岸警卫队以及其它联邦执法机构将正常运行。
7. 边境巡逻、移民执法、大部分海关人员将继续坚守岗位。根据该策略,关税将持续征收。
8 空中交通管制员与运输安全管理局(TSA)的人员会继续上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政府上一次停摆时,也就是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这些部门的员工因为不能立即领到薪水,大量请假,导致航班出现延误。这一次,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比如出现,安检时间过长,航班延误等。
另外,计划出国的美国人可能也会受到影响。美国护照机构表示,在政府停摆期间,处理旅游文件的时间可能会比平时更长。
9. 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的一项停摆应急计划指出:“公园道路、观景台、步道和露天纪念碑通常仍可供游客使用。”与此同时,公园管理局计划让其大部分员工休假。在约14,500名员工中,有9,296人将不会工作。
华盛顿特区著名的史密森尼学会博物馆将继续开放。史密森尼学会称,该机构还有部分资金可以使用。由其运营的动物园里的动物“将继续获得喂食与照顾”,让民众们不用担心。
美政府关闭 黄金大涨 欧亚股市反应平淡
那么美国政府停摆,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受政府停摆影响,华尔街期货下跌,标普500期货和纳斯达克期货均回落约0.5%。
在外汇市场中,美元指数连续第四天下滑,最新数据显示,约下跌了0.2%。
黄金大涨,攀升至每盎司3,875美元,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写下历史新高。
美国国债市场在亚洲交易时段基本保持稳定。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
期货市场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在10月降息的可能性已从前一天的90%上升至96%。
由于政府关闭,会推迟发布各项经济数据。数据的缺失可能会让市场包难判断美国的经济状况,进而推高降息预期。
Ameriprise首席市场策略师萨格林本(Anthony Saglimbene)指出,若政府停摆持续,10月中旬发布的9月通胀数据的准确度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他说:“若美国劳工统计局长时间无法全力运作,可能影响其它报告的数据收集,进而影响数据品质。”
Capital.com高级分析师凯尔‧罗达(Kyle Rodda)称:“通常,政府停摆对市场影响不大。”他说,“事实上,2018年至2019年长达一个多月的停摆期间,华尔街大盘反而在上涨。”
不过,罗达同时发出警告,市场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府可能会借此机会解雇部分联邦雇员,“这可能使这次关闭变成一次小型的,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虽然市场担心美国数据延迟,但亚洲、欧洲市场基本不受影响。
欧洲市场的医疗保健板块大涨2.7%。据悉,这得益于两则行业利多消息。首先是辉瑞宣布与川普达成协议,同意降低处方药价格;其次是诺华的口服皮肤病治疗药物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
在个别指数方面,德国DAX指数下跌0.5%,而英国FTSE 100指数上涨0.2%,创下了历史新高。
10月1日,日经指数下跌0.85%。日本央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大型制造商的信心连续第二个季度有所改善,这提高了本月升息的可能性。
韩国KOSPI指数上涨0.91%,延续了上季度的上涨趋势。
好,关于美国政府停摆,我们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和大家聊一个在中国比较敏感的话题,那就是民营企业正在加速外迁:
“看不到未来” 大量民企加速撤离中国
“十一”期间,中共官媒一直在宣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宏大叙事。但这些宣传并没有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如今,大量的民间资本与制造企业正在低调地撤离中国,把产业链转向东南亚等国。
日前,温州一家制造业的老板周先生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透露,自今年年初开始,就有许多与欧洲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在加速撤离中国。他说,“我们这里状况较好的企业都在转移工厂,我已经把一半以上的产能搬到了印尼和印度。”
周先生介绍,原本自己在温州有两家工厂,一家的产品出口到欧洲,另一家的产品出口到美国。
为了安全,周先生没有透露产品的信息。他说,受政治环境影响,很多工厂搬到了国外。离开中国的这些企业主,有的人办理的是欧洲投资移民签证;有的人拿到了美国绿卡。据他了解,温州大约有两成的盈利工厂已经撤离或正在关闭工厂。
位于杭州的“温州商会”的刘先生称,不仅是温州,浙江台州、宁波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些地方的老板们集中考察了越南、泰国、印尼、印度等国的情况。仅自己认识的,就有二、三十位老板正在离开。
宁波一家纺织厂的老板无奈表示:“在国内,原材料、环保、人工、社保,样样都在涨,我们的利润被压到只剩下2%到3%,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水平,根本撑不下去。但到越南租厂,工人成本就能降一半,地租可能降一倍,甚至还不止。”
台州某五金厂的老板带着全家去泰国考察。他说,“国内各种压力太大,环保、社保、税费层层加码。继续留在这里,未来三五年都看不到出路。”
对于大量企业主撤离一事,不少企业主直言,他们并不是“不爱国”,而是“生存都困难了,拿什么来谈爱国?”
近年,中国经济下行,各地企业爆雷、关闭、停业等消息不断,大量人员被裁撤。加上地方财政收入不断缩水,以致于基础建设投资乏力,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
对此,老百姓感触最深。在南京打工的方先生称,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找不到工作。现在,南京很多工厂裁员、停工;湖北老家也是同样的情况,都找不工作。他感叹,自己身边的多位朋友已经闲在家里了,只能靠打零工或送外卖勉强度日。
山东滨州的黄先生称,自己原本是企业的技术员。今年7月,工厂放假,同时裁了200人。9月,工厂彻底关门。他说,“我投了上百份简历,几乎没有回音。偶尔有企业面试,月薪才3,000元。难怪大学生都去送外卖。”
贵州大学退休学者王先生指出,“如果中共当局长期忽视民生,只是空喊所谓的伟大复兴,最终会让社会对这种口号失去信任。强国的基础是普通人的生活稳定,有工作、看得起病。如果连这些都无法保障,所谓的复兴就是对百姓的忽悠。”
有学者强调,民营企业外迁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大的趋势;工厂走了,意味着没有岗位了。民众没有工作,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根基。对于企业来说,外迁是求生之举;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则意味着生计更加不稳,甚至陷入无法生存的窘境。
——《佳音时刻》制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