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民企资金出境遭严格管控 海外投资受阻
2025-10-02 02:25:3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中国经济放缓与资金外流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当局加强对民营企业外汇汇出的限制,导致不少计划在海外设厂或再投资的企业陷入困境。多位企业家透露,即便其外币存款充裕,仍遭银行以政策为由拒绝办理汇出,迫使部分商人转向地下钱庄,将资金冒险移往境外。
中国民企经营成本不断提高,投资环境日趋恶化。近年来,许多企业家逐渐将投资转移至海外市场,例如越南、柬埔寨、印度与欧美,以规避国内政策变局。
浙江经营机器零件出口的民营企业家徐文生(化名)告诉记者,他早在2018年便已在海外建立工厂,原计划将存在国内银行的一千多万美元存款投入境外扩张,但银行明确告知“不得汇出”,理由是未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
徐文生说:“我曾经通过地下钱庄把美金转到国外,但由于数量庞大,不敢全部依赖地下钱庄。明明是我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却像被锁在银行里一样,根本用不上,太窘迫了。”
上海的赵女士在福建设有多家工厂,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她于2023年已在越南与欧洲设厂,但最近同样遇到阻力。赵女士向记者透露:“我在一家外资银行存有近一千万美元,在2025年年初被禁止汇往海外某国。我怎么解释都没用。”
她进一步补充说,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笔资金后来直接被冻结:“我现在想把这钱从银行取出来,银行又说这笔钱被外汇管理局冻结;连转到国内其它账户都被卡住,真是让人火大又无助。”
这类案例在民企圈内并不罕见。浙江商人李天宜表示,他在上海两家外资银行账户中的共计逾八百万美元资金,已被冻结一年。“我有两笔资金被冻结在外资银行,任凭我怎么申请,都过不去境外。”他显得既愤怒又焦虑。
另一位成功将资金转到海外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把钱换成比特币,再到海外提取现金:“我从朋友那里购买比特币,到海外后再把比特币转换成美元;还有就是帮需要汇美元到国内的朋友兑换人民币,但时间比较长。”
郭先生批评当局:“政府为什么不愿意我们把钱拿去海外投资?可是在国内的投资环境太差,真的是赚不到钱啊。”
北京一位出口仿古家具的中小企业主张先生亦反映了同样的问题。他称,欧美市场订单依然稳定,但中国工厂的人工成本与地价持续上涨,他希望在东南亚设立分厂以分摊成本。“我在国内银行的几百万美元存款就躺在账上动弹不得,我的海外扩张计划只能被迫停下来。”
张先生说:“东南亚的竞争对手已经在扩张,如果我们被拖住不动,市场份额迟早会被抢走。”
随着政策收紧,中国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主也反映相似遭遇。
对此,北京一所高校的经济学教授李扬(化名)分析表示,“自2016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以来,官方就开始严格审查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房地产、体育俱乐部、酒店等领域。如今连制造业扩张也受到牵制,反映出政府对资本外流的高度敏感。”
他同时批评,过于僵硬的政策可能压抑民企的国际化布局。“若资本长期被困在国内,企业又缺乏盈利渠道,反而会削弱整体经济活力。”
据悉,自2016年中共加强外汇管制以来,银行在执行上日益严格。企业若要办理境外直接投资(ODI),不仅须提交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批文件,还需外管局核准。即便手续齐备,审批流程亦冗长复杂。许多企业家担心,政策趋紧意味着未来资金出境将更加艰难。
有金融研究人士评论,这种“管制与需求”的矛盾,正体现在数据与市场氛围之中。官方希望留住资金,但现实是,愈来愈多民营企业家对国内投资环境失去信心,倾向将资本移往境外。根据中共商务部数据,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同比下降近10%,其中制造业投资降幅尤为明显。当局的政策若与企业需求持续背离,中共当局未来恐面临更大的金融与产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