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秋节前月饼销量为何骤降45%
2025-10-01 16:25:4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秋佳节本是月饼销售的旺季,却在2025年迎来“寒冬”。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前夕,大陆月饼销售额同比骤降超45%。从高端礼盒到街边小摊,普遍滞销,背后有多种原因。
月饼遭遇“寒冬” 销售同比下滑超45%
市场研究平台“中国报告厅”9月中旬披露数据,2025年1-8月全国月饼销售额达426亿元,但中秋前夕销售额同比下降45.17%。
从网友在网上发布的视频看到,中秋节前夕,卖月饼的商店里面,各类月饼琳琅满目,但店内顾客却寥寥无几,折射出生意的惨淡。
电商平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消费者已将月饼视为“日常零食”,而非仅限中秋节的礼品,这导致传统节前销售高峰被稀释。
虽然人们的消费习惯在发生变化,但网友分析认为中秋月饼滞销,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消费降级 经济状况不允许
中国大陆经济不景气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雅虎财经报道,在此经济环境下,大陆商务送礼几乎“全军覆没”。普通百姓消费力不足,对性价比要求增加。两方面叠加也造成销售额度下滑。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曾经风靡一时的500元以上高价礼盒,占比从2023年的7.2%骤降至2025年的1.8%,几乎退出市场。这些礼盒以往以奢华包装和高端定位吸引送礼需求,但如今被视为浪费与负担。即使没有市场监管,很多商务往来已经自行取消,高档礼盒自然失去市场。
现在市场上更多的是120~180元的中端价位产品,但这也不是众多百姓可以随意消费的食品。有网友发视频表示,每个礼盒中,月饼1到2斤,成本不过60元,包装费远比食品本身贵,消费者个人食用一般不会选择这类商品。
网友“君爸谈”9月26日发视频说,超市的月饼,便宜的也要一百多块,贵一点的两三百,随便买几盒就花去大半个月工资。他不禁感叹,“到底是中秋节还是中秋劫?”
根据艺恩数据,关于中秋送礼,除了月饼默认选项外,传统食品和饮品类(如白酒、茶叶、牛奶)仍是送礼主流。在消费者层面来看,这一转型是他们在综合各种因素考量后“用脚投票”的结果。他们不再盲从高价礼盒,而是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陆媒微信公众号“图数室”分析说,中秋送礼已从单纯的节日仪式,演变成一种融合了人情往来、健康关注与生活美学的综合体现。节日礼品的多元化稀释了月饼的传统地位,推动着月饼市场的转变。
食品安全问题 迫使人们抵制月饼
此外,大陆食品安全频频出问题,令民众却步。网友发视频表示,月饼里放了各类添加剂,除了延长保质期之外,还为了增加月饼的口感。而人体如果长期摄入添加剂,对身体健康是有害无益。
月饼配料表中显示有脱氢乙酸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脱氢乙酸钠可能造成摄食减少、体重下降、凝血能力下降、肝肾组织变化等问题,甚至可能引起甲状腺激素紊乱。
专家表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强防腐剂,长期使用会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损害。网友说,它还不是最毒的,在配料表中它只排在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是亚硝酸钠和亚硫酸氢钠。
网友Jennifer Lin在X帖文中说,中国月饼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砒霜、致癌物质和黑幕,建议中秋节拒买月饼。
网友“董哥在广东”去年9月发布视频说,自己头一天吃的月饼掉在地上,第二天发现吃了月饼的蚂蚁死了一大堆。从今年网友发布的视频中看到,今年的月饼蚂蚁根本不吃。
也有网友晒出狗粮配料表作为对比,狗粮配料中包括小麦粉、燕麦粉、胡萝卜粉、奶粉、大豆油、食用盐、玉米粉、维生素、矿物元素、草莓等。
这位网友调侃说,狗吃的东西比人吃的还干净,人吃的东西大部分都有添加剂。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人们购买月饼的愿望已经极大地减弱,拒绝购买月饼成为人们无奈的被动选择。
网友“拎个铲子康生活”说,“今年月饼要崩盘了,无论你卖什么概念都没人买。”
万物皆可月饼?自制月饼成为人们的选择
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中,以及捂紧钱包生活中,加之对传统节日的情感期待中,人们发现自制月饼可以承载这一切需求。
有美食博主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他们在网络社交平台推出一系列“懒人月饼”教程,例如用面包片包裹豆沙馅,压模后刷蛋液,再用空气炸锅烘烤数分钟,便能制作出兼具月饼外观与烘烤风味的创意产品。
这股风潮成为中秋前夕的网络热点。年轻人拿起月饼模具,将汉堡、蛋黄派、豆沙包等日常食物压成月饼形状,创造出“万物皆可月饼”的一道奇观。虽然这多为娱乐性质,但反映出消费者对个性化与参与感的追求。
有些商家确实感知到年轻一代的消费倾向,他们瞄准地域特色与年轻人的社交属性,推出了一系列“黑暗料理”月饼,引爆网络话题。
据“图数室”说,山东豆橛子月饼以日销30万粒的成绩成为热搜焦点,网友调侃“躲过豆橛子的夏天,没躲过中秋”。其它如安徽臭鳜鱼、长沙臭豆腐、西安油泼辣子等特色内馅,纷纷从菜肴变身月饼,试图在市场中分一杯羹。
9月15日发布的《2025中国月饼行业白皮书》显示,创新品类占比达35.7%,成为市场增长主力,凭借高颜值、高口感与高互动性吸引年轻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