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扎堆抛售房产 包括北京顶级地段豪宅
2025-10-02 08:25:4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期,中国多地出现国有企业集中挂牌抛售大量房产的现象,这不再是单一企业的个案行为,而是一场由“债务驱动”的资产大清理。从北京西城区的黄金地段到四线城市的住宅小区,国企的抛售行为不仅反映出自身巨大的流动性压力,更向市场释放出房价尚未筑底的强烈信号。
国企抛售房产潮 大力“去地产化”
近期,大陆国企又扎堆抛售手中的房产,包括归属于北京西城区国资委的国字号企业天恒集团挂牌出售111套房产。
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信息显示,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旗下公司正在挂牌出售111套房产,房产转让底价从106万元~1397万元不等,总转让底价超过3.3亿元,均位于北京,覆盖西城、海淀、朝阳、大兴、石景山、房山、丰台多个区域。
在这百余套房产中,总价最高的一套是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3号院5层2门501号住宅,挂牌价1396.89万元。
二手房交易平台数据显示,9月份该小区二手房挂牌单价约15.4万元/平方米,3个月内价格下跌41%。
北京西城区是北京历史最悠久、政治文化地位最高的核心功能区之一。它距离北京市的行政、政治和文化核心区域非常近。附近通常对应着西城区最顶尖的教育资源,这使得该区域的房产价格长期保持高位,且流动性强。
中国房地产网报道,据接近企业人士称,这些房产都是天恒集团自有房产,部分是天恒集团开发项目的剩余房源,部分是用于出租的房产,现在出于优化资产结构、缓解流动性压力需要,拿出来出售。
“这些都是‘沉睡资产’,将其出售可以一次性回收一笔客观的资金,同时避免更大的资金减值风险。”一名负责拍卖的人士称。
天恒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94年的北京市西城城建开发集团,注册资本110亿元,隶属北京西城区国资委。
今年上半年,天恒集团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下降13.4%,较2021年高峰期的132亿元降幅更大;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9亿元,去年亏损50.7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3.5%。
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联营企业存货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另一方面则是城市更新项目的前期投入。2024年,根据上级部门安排,天恒集团全面退出房地产开发。
联合资信在其信评报告中称,天恒集团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成都。2024年销售金额为25.8亿元,2025年上半年仅7.1亿元。
同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还在出售北京市昌平区金隅观澜时代的3套房产,单套售价300万元左右,房屋面积均为90多平方米。
企查查显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顶尖家专业化的核电工程管理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主要成员单位之一。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同时在集中出售其位于一个四线城镇的68套住宅房产。这些房产全部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复州城镇美郡小区,单价约3500元/平方米。
二手房交易显示,复州城镇美郡小区9月份挂牌均价4500元/平方米,一套92.6平方米的二手房售价大约是54.5万元。也就是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正以低于市场价的行情,甩卖这些房子。
这些现象也反映出部分国企、央企正在“去地产化”。
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卖不掉 大降9000万挂牌
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房产出售信息中,挂牌价最高的是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其正在出售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12号楼,即中国航空结算中心大厦,转让底价4.79亿元,信息披露日期为9月26日~10月10日。
资料显示,西坝河北里12号楼属于办公楼,地上共15层,地下1层,房屋建筑年费酞1997年,处于空置状态。
这不是该大厦首次出售。1个月前,中国航空结算公司曾挂牌出售西坝河北里12号楼,当时挂牌价是5.69亿元,并未找到接盘方,直降9000万元再度挂牌。
从住宅到车位全面清理 蔓延全国
大规模抛售房产的还有成都铁路兴达建筑公司,其一次性挂牌四川什邡市师古新天地48套住宅房产,转让底价597.48万元,信息披露期满日期为9月28日。
此外,南京长江油运置业有限公司正在出售36处房屋及车位,全部位于南京市晶典国际大厦。南京长江油运置业有限公司隶属招商局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集中卖房的现象,正在多个省市蔓延。广州、山东等地,亦出现多家国有企业集中抛售房产。
广州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广州红棉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次性挂牌17套住宅房产,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正挂牌出售约60套住宅房屋,广州地铁集团则挂牌出售26套房屋,佛山市南海多宝电力电器安装有限公司则在甩卖79个车位。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显示,烟台、聊城和淄博等地国资公司挂牌转让房产、店铺和车位等,数量亦超百套,挂牌总金额数千万元。
国企“砸盘”的深层动机与市场信号
报道说,这不是某一家企业的“个别行为”,而是一场由“债”驱动的资产甩卖,其背后的信号意义远大于简单的卖房行为。
一位企业研究人士称,这些地方国企集中“卖房”,一方面是盘活低效且闲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出现贬值;另一方面是卖房变现,缓解流动性压力。因为房地产市场下行,地方财政与城投平台“化债”任务叠加,短期偿债压力骤增。
这是市场出清过程的一部分。但在当前二手房市场不断攀升的库存量下,突然增加成百上千套“官方房源”,显然会对市场产生冲击。
财经博主“Tom”对此表示,不断下跌的房价根本看不到尽头,国旗没有持有的必要了。未来国企带头砸盘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抛售行为已经证明了他们并不认为2025年的房价已经筑底,情愿大规模的降价也要把房子抛出去。说白了,现在中共当局都不认为一线城市的房子还有价值。
宏观数据印证市场低迷
国企的抛售行为,恰好与最新的房地产数据相互印证,凸显了市场的寒意。
10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6926元/平方米;二手住宅均价为1338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4%,同比下跌7.38%。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9月,百城二手房价格已连续41个月环比下跌;三季度,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2.26%,跌幅较二季度扩大0.1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5.79%。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说,二手房受挂牌量维持高位影响,短期或将延续“以价换量”行情。
三四线代表城市去库存方面仍然乏力,9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5%,同比下跌1.30%,前9个月累计跌幅达1.23%,“降价跑量”仍是多数项目的主要去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