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焦点】破解习衰败之路的内在根源
2025-09-30 13:25:3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过去一年来,中南海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
原本应该在去年秋季就召开的中共四中全会,在被延宕整整一年后,近日才敲定了会期。新华社9月29日宣布,四中全会将于今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执政13年来,经济、政治与外交全面左转,彻底逆转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路径,导致社会一片凋敝。
习近平执政之初,身边有红二代和太子党支持,胡温的改革开放派也团结在他周围。他反腐打虎拿下大批前朝江派官员,虽然是出于政治斗争目的,但客观上也为他在民间赢得了声望。
国际上,美国和中共尚属友好合作关系,国际资本也在大量涌入中国,当时的中国,经济正在高速腾飞。
但是,13年后,习近平面临的局面已彻底反转,红二代、团派、改开派,都普遍反感他,官员们在私下里骂他,民间更是将他视为民贼独夫。
当今的中国,外资逃离、企业倒闭、就业萎缩,大量民众在生存线上挣扎;同时,官员们普遍怠政、躺平。习近平的执政基础早已丧失,体制内除少数亲信之外,大多数官员都暗中期待他赶快下台。
那么,在这场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是否会交出权力?中南海的政权格局是否将迎来重大调整?这些问题正在成为外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习近平为何将一手好牌彻底打烂?这一切与其性格和少年经历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本期节目,我们将剖析习近平的心理特征,破解他衰败之路的内在根源。
习近平的早年经历与心理缺陷
习近平1953年出生于北京干部大院,父亲习仲勋是中共开国元勋之一,官拜国务院副总理。习近平属于典型的红二代,享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特殊待遇,按照正常情况,他应该受到最好的教育,成为知识精英、政治精英或者是经济精英。
然而他的成长年代,正是毛泽东统治下,中共政治运动最频繁的年代。1962年,就在习近平9岁那年,父亲习仲勋突然被打成了“反党分子”,习近平也因此成为反党分子的子弟。
在那个年代,中国人被中共分成了很多阶级,每个人都被贴了一张“出身成分”的身份代码。所谓“地富反坏右”是最不好的成分,被称为“黑五类”。比较好的成分是“贫农”、“下中农”、“工人”、“干部”和“解放军”。
也就是说,一夜之间,习近平就从最高阶层的“副国级领导”的子弟,堕落到最低阶层的“黑五类”,而且还是“黑五类”里最黑的一个,是“反党反革命分子”的子弟。
到了这个地步,北京当权的官宦人家,就都开始冷落习家,红二代的同龄人也瞧不起习家,少年的习近平饱受欺负、歧视和排挤。
习近平十几岁时,一度在北京流浪,在他无家可归时,也没有任何人同情和救助他。
当然了,在那个时代,与习家遭遇大同小异的家庭何止千万,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文革结束后,都能 反思文革,成为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
而习近平却似乎没有从文革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在他掌握大权后,他不但没有坚定的走改革开放道路,反而试图复辟文革、开历史倒车。不但给中国人民再次带来深重的社会灾难,也破坏了其父习仲勋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开明形象,这也是习近平家族最大的讽刺。
很显然,习近平的性格与心理是有严重缺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呢?
这里面既有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其个人的特殊心理因素。
大环境:自相矛盾的改革开放
毛泽东时代将一种无法无天的极权体制推向了历史的顶峰,大多数中国人深受其害。然而,文革结束后,中共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并没有清算毛泽东的罪恶,也不允许社会公开反思文革。
毛泽东依然是中共不可动摇的开国太祖,毛泽东思想依然是中共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一面大旗,被写入了四项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不管毛泽东凭借手中的绝对权力,干了多少灭绝人性的坏事,他不但无需承担任何责任,还被要求继续受到后人的尊敬和追捧。这就等于是鼓励人们去追随和效仿毛泽东。
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一方面需要否定毛泽东的政治和经济路线,一方面又不敢清算毛泽东所犯下的罪恶。这就给未来的继任者们留下了两种选择:其一是继续改革开放,其二是可以像毛泽东那样,重建极权和领袖权威,通过绝对化的社会控制体系,来打造一个红色帝国。
这种二元对立的改革开放,在民间也给追随毛泽东的毛左分子们,继续兴风作浪提供了生存土壤。毛左思想在中国的自由传播与发展,加上中共政治学习和教育中,要不停的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都为中共高层在条件允许时,复辟文革提供了政治和民意基础。
这就是文革之所以在中国还有机会死灰复燃的大环境,也是习近平敢于效仿毛泽东,走回极权体制的社会基础。
除了这个大环境之外,习近平还有两个特殊的个人成长因素,也导致他心理的不健康。
个人因素1:习近平缺乏安全感,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习近平经历了从“高干子弟”到“黑五类子弟”的大起大落。在他需要接受教育的黄金年龄,他正处于专制极权的残酷迫害之中,他对于毛泽东那样的绝对权力是既恐惧又向往。
由于黑五类的成分,习近平在当时几乎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想要申请入党,对不起,黑五类分子还想入党?根据公开资料,习近平在陕北农村下乡时,在梁家河递交了十几次入党申请书后,才被批准。
可以想像,当他最终被党组织重新认可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他是否会生出一种对毛泽东更加感恩戴德的崇拜呢?
毋庸置疑的是,他的这十几次入党申请书中,一定充斥着“对毛主席无限忠诚”这类的表忠之辞。在潜移默化中,这是不是也会加深一种受迫害者特有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态心理呢?
此外,习近平在梁家河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申请上大学时,也因为其成分不好而困难重重。最后还是高岗的遗孀李力群出面帮忙,才让习近平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李力群当时正好在中共教育部担任学生司的司长。
从习近平现今的表现来看,当年他的这些经历,可能只教会了他一样东西:那就是权力是个好东西,而拥有无限权力可以任意主宰别人命运的毛泽东是他心中的偶像。
习近平当政后,他的确像毛泽东一样去抓权,也试图将自己打造成足以比肩毛泽东的另一个伟大领袖。这不仅仅是一种权力图腾的崇拜,更是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也许只有无限的权力才能让他摆脱少年时代的心理阴影。
当然,习近平的心理阴影不仅如此,还有深深的自卑感。
个人因素2:习近平的“自卑感”与“荣誉感”
文革结束,胡耀邦启动了中共统治下史无前列的大规模平反冤案,帮助很多高干以及普通家庭摆脱了文革阴影,重获正常生活。习仲勋也获得了平反,获得重用,成为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重新入列副国级领导人。
按理说,习近平也应该可以摆脱童年的心理阴影,重新构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是,缺失的权力可以重新获得,而缺失的教育却难以弥补。
由于毛泽东对其家族的迫害,习近平缺乏完整的中小学教育,当他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后,学习能力明显跟不上,写作和说话水平被评价为小学语文都没有过关。
合理估计,习近平的清华大学毕业证应该不是其凭借学术水平获得的。
已故的毛泽东秘书、中共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锐也的确说过这样的话,“没想到,习近平的文化水平是小学生水平。”这是在习近平已经获得中共总书记大位后,李锐对他的一份迟来的评价。
习近平对自己的文化水平应该是有深深的自卑感的,习近平重用的人,很多都是工农兵学院毕业的,包括李强、蔡奇、栗战书等人。而与习近平三观不同、难以合作的人,大多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包括李克强、胡春华等人。
习近平在电视上公开说自己年轻时能扛200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这不是他在吹牛,而是他青春岁月中唯一值得自豪的“战绩”,也是他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一项“特殊技能”。
习近平9岁之前,生活在高干子弟的北京大院中,那时候,周围都有一些北京市民的子弟围着他们,吹捧他们。这是习近平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美国之音评价说,习近平执政后,二十大上入常的7人,其实就是北京高干大院子弟的那种环境的翻版,以一个大院的高干子弟为核心,周围都是一些吹捧他的马屁精。
结语
习近平是毛泽东体制的深度受害者,却在掌握大权后,反过来用这种体制来祸害中国人民。这是中共自相矛盾的改革开放大环境,加上习近平个人具有缺陷的心理特征,共同造就的恶果。
进入第三任期后,习近平倒行逆施,重走毛泽东道路,导致经济陷入严重危机,内部权力斗争空前激烈。如今,中共与习近平本人,都已成为公众讨伐的对象。
对于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外界不仅期待习近平下台,改革派能够重新掌握局势,更希望中国能借此机会,逐渐走出毛泽东的阴影,在未来彻底抛弃一切极权的枷锁。
——《纪元焦点》制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