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训练AI却遭取代 TikTok德国150名内容审查员发动罢工
2025-09-20 02:29:1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短影音平台TikTok在德国正面临一场意义深远的劳资争议,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员工抗议行动,更是人工智能时代下劳工权益与企业责任冲突的典型缩影。(图片来源:Sean Gallup/Getty Images)
短影音平台TikTok在德国正面临一场意义深远的劳资争议,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员工抗议行动,更是人工智能时代下劳工权益与企业责任冲突的典型缩影。德国最大服务业工会ver.di宣布,TikTok德国员工将于9月23日起展开为期四天的罢工行动,抗议公司计划解散约150人的“信任与安全”部门。这场争议的核心矛盾令人深思:这些员工长期以来亲手协助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如今却面临被同样的AI技术取代的讽刺命运。
内容审查员的艰难使命与专业价值
TikTok的“信任与安全”部门承担着极为重要但同时也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责任。这些内容审查员每天必须面对各种令人不安的高压影像内容,包括儿童性暴力、恐怖攻击影片以及血腥暴力等极端素材。他们的工作远不止是简单的内容筛选,更需要对每一则内容进行精确的标记和分类,运用专业判断力理解复杂的社会文化脉络。这些工作成果直接用于训练TikTok的人工智能系统,使其能够自动识别和处理有害内容。
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2022年欧盟“数位服务法”实施后更加凸显。该法律要求大型数位平台必须强化对非法与有害内容的管理,建立有效机制以处理系统性风险,提升透明度与用户申诉机制。ver.di工会强调,审查员的专业判断对于平台的合规营运至关重要,他们不仅需要识别明显的违规内容,更需要理解德语环境中的谐音梗、反讽与地方政治语境,这些都需要具备在地文化判读能力的人力介入,才能避免大规模的误判。
“亲手训练AI,却成被AI取代对象”的深层矛盾
这场争议最令人深思的地方在于,这些内容审查员正面临着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困境:他们亲手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最终成为了取代他们工作的工具。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要求员工进行大量的内容标记和分类工作,目的是为了“喂养”AI系统,使其学习并识别特定模式。TikTok的内容审查员正是透过日复一日的艰苦工作,为平台的AI内容识别系统提供了宝贵的训练数据。
然而,当AI系统逐渐成熟并达到一定准确度后,企业往往以“技术进步”或“降低营运成本”为由,开始裁撤原有的人力资源。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科技发展中一个深层的矛盾:人类劳动者在AI发展初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是训练AI系统的基础,但一旦AI系统具备了足够的能力,这些劳动者却成为了第一批被技术淘汰的对象。
技术局限性与误判风险的现实考验
尽管AI技术在内容识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完全依赖机器进行内容审查仍然存在重大风险。ver.di工会引述员工的说法指出,TikTok的AI系统曾经多次出现错误判断,最典型的例子是将彩虹旗错误标记为“有争议”或“仇恨言论”的内容。这些错误凸显了AI系统在理解复杂社会文化脉络方面的根本局限性。
彩虹旗作为LGBTQ+群体的象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和接受度。对于熟悉当地社会文化的人类审查员来说,这种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缺乏文化理解能力的AI系统来说,这种判断就变得极为困难。这种技术局限性不仅可能导致合法内容被错误删除,也可能让真正有害的内容逃过审查,从而对用户和社会造成潜在伤害。更重要的是,若过度依赖缺乏在地语境理解的模型或外包团队,可能会放大算法偏误,伤害少数群体权益。
从法规合规的角度来看,TikTok在未妥善衔接的情况下大幅削弱德国本地的审查能量,可能面临多重风险。在DSA框架下,监管机关可对严重违规行为祭出高额罚则,平台若处理品质下滑、误判率上升,将承受更高的声誉与法律成本。“信任与安全”团队是平台履行DSA义务的核心环节,他们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平台能否有效管理违规内容、减轻系统性风险。
工会诉求与企业态度的对立
面对TikTok计划解散“信任与安全”部门的决定,ver.di工会提出了具体而合理的诉求。他们要求TikTok支付相当于三年薪资的遣散费,并将解雇通知期延长至12个月。这些要求不仅反映了工会对于员工权益保护的坚持,更考虑到这些员工从事的是高压力、高专业要求的工作,长期暴露在创伤性内容中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然而,据报道,TikTok自7月起便拒绝进行劳资谈判,这种态度进一步激化了劳资矛盾。工会认为,企业在获得员工的专业贡献和训练数据后,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做法不仅对员工不公平,也反映了跨国科技公司对当地劳工权益的漠视。
政治层面的广泛关注与社会支持
这场罢工行动已经引起了德国政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左派党议员瓦尔戈耶洛批评,企业在获利后便将员工抛弃的做法在德国和世界各地都屡见不鲜,因此员工通过抗争来争取自身权益显得格外重要。这种观点反映了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关系不平等的深层关切。
社民党议员麦尔则从更广泛的平台经济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他认为这是当今平台经济的普遍模式:国际科技公司来去自如,只顾剥削而不承担责任,最终把代价留给当地的劳工和社会。这种批评指向了全球化时代跨国企业责任缺失的根本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企业利润与劳工权益的普遍担忧。
全球化问题的本土表现与国际联动
TikTok德国员工的罢工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内容审查员面临共同困境的一个缩影。据ver.di工会透露,今年4月肯尼亚奈洛比已经成立了“全球内容审查员工会联盟”,目标是推动制定国际共同标准,要求跨国科技公司承担更多对内容审查员的相应责任。
这一发展表明,内容审查员面临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一国家或地区的范畴,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劳工权益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内容审查员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跨国科技公司的不公平待遇,这种国际合作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更大规模的跨国劳工运动。
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根本思辨
正如ver.di媒体部副主任克伦特尔所指出的,这场争议涉及一个更大的命题:“我们希望科技巨头能为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承担责任。”这句话触及了AI时代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当技术进步带来社会变革时,谁应该为这种变革的后果负责?当前的趋势显示,企业在享受AI带来的效率与利润的同时,往往将技术发展所衍生的社会成本转嫁给劳工和社会。
面对这场按杂的劳资争议,双方可能需要探索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从实务角度来看,可能的协商路径包括:保留核心本地化审查编制,即便导入AI与外包,仍维持一定比例具备德语和本地文化专长的人力;建立人机协作机制,明确订定AI自动处置的适用范畴、抽核比例和误判回报机制;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安全保障,包括定期心理谘商、创伤后支持方案等;以及制定公平的离场方案与再培训计划,让资深审查员能够转为品质教练、培训师或AI偏误监督等角色。
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类似TikTok德国员工面临的问题很可能在更多行业和领域中出现。如何在技术进步和劳工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确保技术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公平地分配,如何建立“人类在环回中”的治理理念,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TikTok德国员工的抗争,或许只是这场包大社会变革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