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仙三考小吏 为啥最后的考验没过关?
2025-08-18 05:30:0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葫芦仙。(图片来源: 合成图?chenjing/看中国 )
葫芦,是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植物。只要在院子里栽下一棵藤苗,不出多久,便会结出一串串葫芦,或大或小,形态各异,挂满枝蔓,煞是可爱。人们常将它切成两半,用来制作瓢杓,汲水方便;也有人将其挖空风干,制成酒壶或容器,既实用又雅致。
然而,若有人说——这小小的葫芦中竟能藏着一个完整的世界,那可真是匪夷所思、令人惊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流传自一千八百年前东汉时期的奇幻故事——《葫芦中的世界》。
相传在汝南城(今河南省驻马店市)里,住着一位年迈的卖药老人。这位老人行事与众不同,他的药从不与人讨价还价,也不刻意压低价格。奇怪的是,他卖药的生意总是兴旺,每日所得相当可观。可老者却从不贪财,他只留下一点零用钱作为生活所需,其余银钱皆随手施舍给街头的乞儿与贫人。日复一日,他的身影总能出现在街巷之间,留下温厚的笑容与济人的善举。
这样的一位老人,不仅是个医者,更像是城市里的一缕善风,默默守护着众人的生活。而他与葫芦有关的奇缘,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天,老人正在药摊前卖药,有个年轻人观察他多时,心中好奇,便走上前问道:
“老丈,您每日施舍这么多银钱,难道从来不怕日子过不下去吗?”
老人呵呵一笑,抚须答道:
“人生在世,衣食不过温饱即可。钱财如水,流出去,才能惠及众生。若一味积攒,反会压在心头,徒增烦恼。”
年轻人听了,顿生敬意,于是常来帮忙。久而久之,与老人渐渐熟络起来。
不过,更让人感到诡异与神奇的是:每天太阳一旦沉入西山,药铺里的老人便无影无踪。那间破旧的惭梯空空荡荡,檐下只吊着一只青色葫芦,在夜风中轻轻摇晃,仿佛隐隐散发着微光。街坊邻里虽曾议论纷纷,却无人知晓老人究竟去了哪里。
直到某日,这个秘密被一人窥破。
这个人就是那位年轻人,他原来是汝南城里的一名小辟吏,平日里默默无闻,却心思敏锐。某夜,他无意间从衙门归来,远远看见老人竟然纵身一跃,化作一缕青烟,随即没入葫芦之中。官吏惊愕万分,但他并未声张,只暗暗记在心里。他心知:这样的人,绝非常人,恐怕是一位隐世的高人。而这位小辟吏并非凡俗之辈,他天性恭谨,心怀敬畏。他觉得自己能够看见这样的情景,应该也是缘分所致。自那以后,他不声不响地每天为老人扫洒庭院、送上饭食。老人也不推辞,依旧神态自若地接受。
日复一日,月转星移。老人留心观察,发现这官吏不仅勤恳从不偷懒,更难得的是从未开口乞求半分好处,便心生好感:此人或许真是个可教之才。
终于,有一日黄昏,老人缓缓开口道:
“今夜天黑之后,等四下无人,你便再来见我。”
官吏虽满心疑惑,却恭敬应下。
夜幕沉沉,月色如水。官吏屏住呼吸,悄然来到惭梯。只见老人正立于葫芦之前,背影在灯影下显得悠远莫测。老人回首,微微一笑,道:
“你曾见我入葫芦。若真想知其中奥秘,便随我一同来吧。”
话音未落,只见老人身形一闪,如清烟般跃入葫芦中,转瞬不见。官吏心头一震,鼓起勇气闭上双眼,纵身而下。待他再睁眼时,惊讶得几乎忘了呼吸。
眼前竟是一片瑰丽无比的天地。
葫芦之内,并非逼仄狭窄,而是一个广阔无际的世界。高楼层叠,亭台相连,长廊曲折宛如迷宫;云霞缭绕,彩光盈目,宫阙辉煌宛如仙境。耳边传来丝竹之声,几十名衣袂飘飘的侍者簇拥在老人身边,态度恭谨。
官吏目瞪口呆,不敢上前。老人却温和道:
“我本是一位仙人,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你有慧根,能持心如一,不求回报,所以我们才得此缘分。”
官吏听后激动难抑,跪地叩首,遂拜老人为师。
自此,他时而入葫芦随师学道,时而又回到衙门,依旧兢兢业业办理俗务。表面上仍是汝南一介小吏,暗地里却已踏入修道之门。世人只知他为人正直,却不知那葫芦中隐藏着一个无穷世界,更不知这位不起眼的小辟吏,已与神仙结下师徒之缘……
官吏自从进入葫芦世界,拜得老者为师后,仍旧每日如常在衙门办公,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然而在平凡的日子背后,他心中早已种下了奇异的因缘。
一天,老人提着一只葫芦,笑呵呵地来到衙署,对官吏说:“今日带了些好酒,去楼下取上来吧。”官吏便吩咐手下几名差役下楼。谁知他们使尽气力也无法搬动。又叫了几十人来帮忙,依然纹丝不动,仿佛那葫芦里装的不是酒,而是千钧之物。众人正纳闷时,老人自己下了楼,只伸出一根手指轻轻一提,竟把那葫芦像羽毛般举了上来,众人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当夜,官吏与老人并肩畅饮,从夜幕喝到天明,奇怪的是葫芦中的美酒怎么也喝不完,杯中总是满满,犹如仙酿。官吏惊叹不已,暗觉师父果真非凡。
酒酣耳热之际,老人忽然正色道:“过些日子,我便要远行。你可愿随我而去?”
官吏踌躇片刻,郑重回答:“弟子诚心愿随,但不忍让家人知晓,恐惹他们伤心。该如何是好?”
老人微微一笑,递上一根青竹杖,道:“此事不难。你回家后装病卧床,后天将此竹杖放在床上,切莫言语,便可随我而去。”
官吏照计而行。他躺在床上静静闭目,待到时辰一到,将竹杖轻轻放下。家人进屋一看,只见他气息全无,早已断绝生机,怎知那不过是假象。他们悲痛万分,哭泣之后,只得将他安葬。
而此时,官吏已随老人走入另一境界。老人嘱咐他:“接下来,你会遇到种种考验。记住莫惊、莫惧、莫疑。”说完便转身离去。
不久,一群凶猛的老虎扑面而来,虎口血盆,利齿森然,将官吏重重围困。换作常人,早已魂飞魄散,可他紧记师父之言,心如止水,眼不眨、气不乱。顷刻之间,那群猛虎竟化作青烟消散无踪。他心中暗自惊异,却也明白,这不过是幻境。
第二日,老人又施下新试炼。官吏被困于一间石室,头顶高悬巨石,仅靠几缕枯草绳吊着。石上盘踞数十条毒蛇,不停啃咬绳索,眼看巨石便要坠下,碎尸无存。然而官吏依旧双目微闭,端坐如山,仿佛浑不见险境。最终,那危局如雾般消散,他再度安然无恙。老人现身,满面笑容道:“果然是可造之材。”
然而,第三次考验却不同以往。老人端来一盘污秽之物,满是蠕动的蛆虫,恶臭逼人,令人欲呕。他沉声道:“将此食下。”官吏眉头紧皱,心中挣扎:师父怎会让人吃这等不净之物?这必然是羞辱,或许是试探。可他最终不敢下口,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迟疑与不信。
老人见状,长叹一声:“唉,你心中尚有疑惑与嫌恶,终究还差一步。这本是仙药,幻象而已。你既无法破执,终究还是成不了神仙啊。只能做个地上的王,活上个几百岁啦。
官吏闻言悔恨交加,跪地叩首,却已无可挽回。老人最后取出一根竹杖,递给他道:“回去吧,骑上此杖,便能归家。”
官吏依言而行,一翻身,睁眼之际,竟已站在自家门前。那竹杖化作一条青龙,振翅而去。家人惊见他归来,顿时面色大变,以为白日撞鬼。官吏解释一番,众人急忙掘开坟墓,只见棺木之中,果然只剩下一根枯竹。
家人又惊又喜,泪眼相拥。只是,官吏心中仍有遗憾:他以为只过了一日,却已是一年有余。虽未得道成仙,但他自此掌握了种种奇术:能救人于病苦,能日行千里。虽未羽化登真,却也成了世间一位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