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丈夫、好同事也会偷拍",是这热搜里最刺眼的事

2025-08-03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Vista看天下



偷偷举起的摄像头,正让日常生活的信任变得脆弱。

近期,据《南方都市报》、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一个名为“MaskPark树洞论坛”的境外平台涉嫌组织传播违法色情信息,其中涉及大量偷拍视频,引发公众讨论。

"好丈夫、好同事也会偷拍",是这热搜里最刺眼的事

这不是公共领域内对偷拍的第一次讨论。

每次讨论中,偷拍者都被认为是“工作不顺”“生活极度无聊”“没素质”的存在,但实际上,他们却可能是好爸爸、职场精英、班级里的乖学生……

无处不在的偷拍者究竟是什么形象?为什么有些看似老实本分的男性,也是偷拍的幕后黑手?

一份中国香港研究者对于50名偷拍者的访谈录,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症结的根源。

唯有知道了问题如何发生,我们才更有可能,找到调转船头的舵把。

01

他们是“好爸爸”“好同事”

“名声很好”

阿新从没觉得“偷拍”这事有多严重。

他成长在中国香港一个小康之家,有一位十分爱自己的妻子,有一费倘定且喜欢的工作。阿新对自己要求很高,在工作中力争上游,尽力争取晋升的机会,遇到困难不愿与人说,因此积聚了不小压力。

第一次尝试偷拍后,他获得了一种成功感,压力重重的生活得到了调剂。与成功感相伴出现的,是一些罪恶感。但他很快说服了自己,“觉得没伤害到别人”。

偷拍慢慢成为他解压的习惯,直到在一次偷拍中被人发现,随即被捕。

后来,他将自己的故事,发在了香港非政府机构“明爱朗天计划”的官网上。“明爱朗天计划”成立于2008年,其服务对象是性侵犯者或有过该想法的人。偷拍者,正逐渐成为其帮助的主要群体。



明爱朗天计划官网上,部分偷拍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他们的伴侣常常跟我说,他是好爸爸、好老公、好同事,在工作上名声很好。”“明爱朗天计划”主任彭凤仪说。正是因着这句话,彭凤仪更想去探究,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会去偷拍呢?

“明爱朗天计划”成立初期,辅导个案以非礼个案为主,2015年后,偷拍个案数量超过了非礼个案,占比逐年增高,2022年,偷拍个案已占比87%。

说起偷拍者,大众总会想象猥琐、心理阴暗、变态的形象。但彭凤仪他们的研究发现,偷拍者背景多元,外型也无什么特别种类可以归纳,只能简单称之为“可说是香港一般男性的写照”。



电视剧《无尽的尽头》中,偷拍案的元凶之一是班级最老实的班长

相比于性快感,偷拍者更享受偷拍过程中的刺激感和满足感,不少受访者的偷拍行为已经成为了习惯。

成功偷拍到的影像,偷拍者大多只会自己观看,并不会上传,因为他们清楚,这是一件“不应该”“不光彩”“不会受正常人认同”的事。只是同时,娱乐杂志总爱刊发明星的走光照,网络上存在着不少分享偷拍视频的网站和群组,在整个社会对偷拍文化纵容下,他们又认为这是“很平常”“不严重”的“小事”。



来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

更何况在他们的认知中,偷拍没有“受害人”。

“我没有触碰到对方,如果她们不知道,就没有伤害。”彭凤仪常常听到偷拍者这样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很多人偷拍的本意并不是想伤害对方,也不清楚后果,“他们甚至觉得如果当时当事人发现了,道歉就能了断这件事。”

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直到听到受害者的心声。

02

更多偷拍

沉默着开始,沉默着结束

香港地铁上,一位女士压抑着内心的恐惧和愤怒,强装镇定。她很确定自己被对面男士偷拍了。

各种念头在头脑中闪现:要不要直接走上去质问他?要不要向其他乘客求助?他们会觉得我小题大做吗?万一我弄错了,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麻烦的人?

最终,她担心引起注意,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任由自己的隐私,留在对方手机里。



小红书上的求助帖

“这是很多受害者在公共场合遇到偷拍时非常典型的反应。”Jacey说。

Jacey是香港地区非政府机构“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的资深倡议主任。这一机构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帮助遭受性暴力的女性。

相比于引人注目的偷拍新闻,更多偷拍,沉默着开始,沉默着结束。2020年,“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发布《影像性暴力经验调查报告》,发现超过50%的受访者从未向任何人求助或提及自己的经历。



图源网络

就算选择报案,事情也未必能有结果。在206名调查报告受访者中,有51名选择了报警求助,其中35人被警察拒绝落案,最普遍的原因是“证据不足”。

“证据不足”,并不代表偷拍没有发生。Jacey说,对公共场所偷拍个案取证,本身就十分困难,只有在监控镜头拍到或及时抓住当事人的情况下,报案才能得到处理。



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剧照

一些寻求“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帮助的女性反映,当场报案,对方也可以马上删除照片,找不到相片就没有证据,只能算了。还有一些人手机里的确有偷拍照片,但没有拍到隐私部位,最后也会被认为“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偷拍,常常被当做一件“小事”——不过是几张照片、一瞬间的事情。但它并非小事,“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在工作中了解到,遭遇偷拍后,受害者们一直无法放下它带来的恐惧感。



微博上部分网友的发言

她们会害怕回到事发场所,当那个场所是公共交通工具时,她原本的生活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除了恐惧,受害者还会感到愤怒、被羞辱、价值受损。偷拍,漠视或否定了她们的“性自主权”——一个人能决定和控制在什么情况下、以何形式、向谁人展现自己的身体。

正是对受害者经历的体察,“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一直将“偷拍”视为“性暴力”的一种。

2021年10月8日,香港《2021年刑事罪行(修订)条例》生效,就窥淫、非法拍摄或观察私密部位,发布源自上述两项罪行的影像,以及未经同意发布或威胁发布私密影像订立特定罪行。新订的四项罪行最高刑罚为监禁5年。

03

公共场所中

女性本可以更安全

“是不是你当时穿得太性感了?是不是你不小心,没有察觉到附近?”

Jacey常常在香港听到这样的言论,当性暴力发生时,第一个矛头总是指向受害者。如今,一样的苛刻也发生在女性主张自己被偷拍时。



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剧照

相机握在对方手里,女性本就难以百分百确定偷拍的发生,就算确定,取证也十分困难。Jacey认为,与其批评女性主张后发现“证据不足”,不如讨论为什么女性在公共交通场所中有这么强的不安全感。

当女性总是被社会苛责时,受害者会觉得没有人站在自己这边,自己一个人要去对抗一整个世界,从而选择沉默。



MTR港铁宣传片

事实上,除了偷拍者与受害者,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参与者:警方、公共交通营运公司、旁边的乘客。交通工具内是否释放了禁止偷拍的信息?地铁站职员,是否可以及时出现?旁边的乘客,是否了解如果发现偷拍该怎么做?

据Jacey介绍,港铁上张贴了不少防范偷拍、鼓励乘客举报的海报,这样的氛围可以让受害者觉得,公众站在自己这一边。在一个更具支持性的环境里,受害者才敢把自己的不安表达出来。

在受害女性被指控为坏女孩时,偷拍者也面临着同样困境——他们被认为是变态。彭凤仪遇到过一名年轻男子,他在地铁月台偷拍女性裙底被抓,接案警察说:“有病就应该看医生!”

彭凤仪发现,社会看待性侵犯者的眼光很不同,会将他们的行为归结为病,因此他们总带着无形的危险。

不少偷拍者也接受了这种叙事。



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剧照

研究报告《偷拍,偷走了什么》发现,受访者会用“走火入魔”来认识自己偷拍的行为,而将对抗偷拍,形妊酞“驱鬼”。他们自己也将偷拍看成了“受到外在邪恶力量所影响而导致的行为”。

如果真是一种疾病,为什么它只针对特定性别?“总是男人有病,女人没病?”彭凤仪说,把偷拍进行病态化处理,这样一来,公众就会认为,这是极端个体,是一些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

04

面对偷拍

无人能置身事外

在“明爱朗天计划”的咨询室里,许多问题和经历被第一次谈论和提起。研究报告《偷拍,偷走了什么》,记录了50名偷拍者在咨询后得到的全新认知。

他们重新讨论了香港地区的性别平等情况,虽然平等的观念不断被强调,但不少偷拍者仍将传统的性别角色加在自己身上,比如男性要负责养家。

受访者们往往承担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再将偷拍女性作为疏压的手段,让自己陷于勉强的境地,又对女性不敬,并不了解真正的性别平等。

在这些偷拍者的讲述中,他们似乎不能意识到,被偷拍的女性是完整的个体。



480.0艺术空间活动海报 有关“影像性暴力”

这些男性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色情媒体,总是通过偷窥和物化女性身体的视角挑起观众性欲望,这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知不觉地用这种视角对待他人身体。

有些受访者,还会提到“狗仔队”偷拍名人、互联网上偷拍他人的趣味短片等问题。这些问题与他们的偷拍性质并不相同,但也异化了他们对偷拍女性的意识。

让偷拍者讲述他们的理由,并非要为他们的行为开脱。“我们必须从整体理解这个问题,反思社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伴侣口中那么好的人被偷拍问题打垮。”彭凤仪说。



MTR港铁防偷拍广告

经过这一系列访谈,他们发现,偷拍不是一种“病”,或是“上瘾”那么简单。其背后,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有性别教育的缺失,有社会救济的不足,也有着社会观念的影响——

事实上,主流文化对一般的偷拍是默许的,大家对这些普遍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而很少探讨这背后涉及的道德问题及社会影响。

这是一个无人能置身事外的问题。公共车厢里偷偷举起的摄像头,照着整个社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四川江油暴动遭军警镇压 民众高呼“习近平下台”
  2. 四川14岁女生惨遭霸凌 数千人抗议遭镇压
  3. 中共9.3阅兵兴师动众 北京市民:劳民伤财
  4. 五角大楼:正在重建美国稀土行业
  5. 湖南耒阳现命案十余人被砍 现场视频曝光
  6. 印度菲律宾首次在南海军演 中共军舰跟踪
  7. 中国房企巨头跌入深渊 专家警告房价没有底
  8. 赴美签证新规:$15000保证金
  9. 部署中短程导弹限制已与俄无关
  10. 约翰逊抵台,将拜会赖清德
  11. 赴美投资掏空三代人?她揭美国“反向一带一路”真相
  12. 关于种姓: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13. 多位高僧被她一人“全歼” 佛教性勒索丑闻 泰王罕见发声
  14. 关于基孔肯雅热和蚊子,说点不一样的....
  15. 美股大崩盘要来了? 外媒惊曝2事件重演:太像了
  16. 蔡奇现身北戴河 中共高层权斗动向引猜测
  17. 下跪的人民 站着的公仆
  18. 衣架大战上演 中国黑帮火拚意大利快时尚重镇
  19. 川普可能对台湾芯片加征关税
  20. 美中贸易谈判聚焦稀土 美企加速寻求替代市场
  21. 川普扬言大幅提高印度关税
  22. 贬值严重 伊朗将货币面额直接减4个零
  23. 加拿大野火烟雾袭美 多地发空气质量警报
  24. 纽约餐厅抢租热“只要能排风 就能出租”
  25. 传中共北部战区司令黄铭落马
  26. 新关税将上路 美国7类商品涨价倒数计时
  27. 痛到无法直腰?或许是“基孔肯尼亚热”作怪
  28. 江油抗争引关注 评论:中国处处埋“地雷”
  29. 当川普瞄准转口贸易,中国工厂撤离
  30. 中石化业绩暴雷 半年净利降4成 专家析因
  31. 川普警告对印度再提关税 莫迪政府回应
  32. 全美打击犯罪夜今天登场
  33. 韩国被美中夹击陷入绝境
  34. 米莱否决国会上调养老金案 理由是“没钱”
  35. 四川江油抗议 传全城大抓捕 被捕者装运猪车拉走
  36. 菲佐确认参加九三阅兵
  37. 《南京照相馆》煽动仇日 影响中国孩童惹议
  38. 观后感:我们还有批评《南京照相馆》的权利吗?
  39. 川普限令刚过 乌军大开轰 俄多地油库大爆炸火焰冲天
  40. 美国限制赴美签证,中国限制出国护照
  41. 地图博弈战打响:纽约、加州怒怼德州选区操作
  42. 《南京照相馆》演的是反日 江油演的是现实的中共国
  43. 美国签证逾期居留率最高的国家揭晓
  44. 美联储官员:降息时机靠近 今年或降2次以上
  45. 注意!如果你的手有这种症状 你可能罹患肺癌
  46. 冷战再起?川普部署核潜舰,俄宣布停止履行"中程飞弹条约"
  47. 川普不在乎印度经济崩溃 三事件让美印必係生变
  48. 多家副食品超市抢滩奇诺冈
  49. 【翻墙必看】中国房地产业陷入灭顶之灾
  50.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 俄军士兵艾滋感染率暴增2000%
  51. 一场新的P2P骗局,正在酝酿?
  52. “褚书”名碑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53. 中国剩女超1亿!倒贴30万也没人要!剩女有价无市 追悔莫及!
  54. “当头淋100度沸水”!韩国被美中夹击陷入绝境
  55. 一个汉堡,卖出10亿美元身家
  56. 日本高温飙41.8摄氏度,刷新观测纪录
  57. 澳洲警方逮捕一名涉嫌间谍活动的中国女子
  58. 2奈米技术遭泄密 台积电:已严惩涉事者
  59. 美媒:川普若特赦她 他将摧毁自己承诺的一切
  60. 行李认领处经理:有人利用机场行李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