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院31人惨死:暴雨近一周为何不转移?
2025-07-31 11:26:2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香港01

北京暴雨最坏的消息终于来了。北京市7月31日公布,近期暴雨已导致44人死亡、9人失踪。其中密云区受灾最严重,因灾死亡37人,一家养老院更有31人死亡。悲痛与愤怒瀰漫网络,公众要求彻底查清真相和严肃追究责任。

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讲述灾情时眼泛泪光。(视频截图)
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在记者会上讲述灾情时眼泛泪光,他未有说明养老院31名死者中有多少是老人,多少是工作人员,不过他说“这些老人都与我父母的年龄相仿,却因为暴雨灾害不在了”,可以推测死者大部分为老人,当中不少更是完全没有逃生能力的卧床失能老人。

密云区一家养老院在28日遭洪水围困,有老人在窗边求救。(中国消防)
事实上,密云区面对暴雨并非毫无作为。在汛期前,密云区就转移了1.6万馀人。不过余卫国承认,“长期以来,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都是安全的,预案没有将其列入转移范围。这说明我们的预案是有漏洞的,我们对于极端天气的认识是不足的”。
余卫国又说,“深刻反思这起事件,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虽然这是官方对责任的初步承认,但有很多疑问仍未解答。

密云区一家养老院在28日遭洪水围困,救援人员到现场救人。(中国消防)
暴雨近一周为何仍不转移?
养老院是在7月28日遭洪水围困,继而发生惨剧。但密云区早于7月23日起已经遭遇“连续极端强降雨”。
按理说当局有充足时间转移养老院的人员,但在这近一周的时间,为甚么决策者会坚持“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都是安全的”,其中究竟有甚么科学理由?相关气象或水利部门有没有参与决策?有没有官员提出过异议?
余卫国在记者会中详细讲述本轮强降雨有多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但是这场暴雨并非发生于一朝一夕,决策者在这一周裡有没有因应过情况改变策略?还是因循守旧,依循过往沿用的方式应对灾情?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无法由公众或媒体回答,而是必需由官方派出专家组作出调查才能获得。

密云区一家养老院在28日遭洪水围困,救援人员到现场救人。(《北京日报》)
天灾人祸难区分并非不追责的理由
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区分天灾与人祸往往是问责的难点。然而,过往如2021年郑州水灾案例表明,当灾害造成的伤亡与损失明显源于人为的预防不足、应急不力或管理失当时,即便起因是天灾,也应被视为人祸并追究责任。
本次事件是极端天气下脆弱群体遭受重创的惨痛教训。当局当务之急是彻底查明事件真相,釐清事件从预警发布、信息传导、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日常监管以至救援行动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以及又是谁失职渎职,从而问责。
严肃问责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对公众关切的回应、对在职官员的警示,以及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让责任人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令在职者知所警剔,避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