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焦点】台湾大罢免运动 曝光中共外宣手段

2025-07-31 14:25:5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今天焦点:台湾大罢免运动曝光中共外宣手段;首波大罢免行动受挫,“反共保台”民意难撼动;美两党联手制裁中共侵犯人权,力挺台湾。

台湾大罢免运动曝光中共外宣手段

台湾大罢免运动第一波投票上周六落幕,24位立委与1位县市首长全数未被罢免成功,引起社会广泛的评论。有分析指出台湾在地媒体变质、网红红化、中共外宣节目“在地制播”的交错布局下,现状堪忧。

这次的大罢免行动中,反映出了中共操控的舆论攻势。台湾资讯研究组织(IORG)日前曾统计,针对这次台湾大罢免行动,中共官方媒体及其附属社交媒体账号在2025年上半年,共发布约425则内容,将罢免行动描述为“独裁”“绿色恐怖”或“打压异己”,其论述与中共国台办同步。这样的舆论节奏,正是中共对台外宣工程中的一环。

根据一份研究中共对台外宣策略的报告指出,其核心宣传逻辑可浓缩为三主轴:一个是针对台湾领导人赖清德总统展开全面攻击;二是削弱台湾社会对美国的信任;第三则是通过包装中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优势,营造出台湾要依赖中共来生存的虚假幻象。

自由亚洲电台(RFA)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FCL)发表的报告书《中共外宣在台湾》中指出,中共对台湾媒体渗透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通过收购或合作,让老牌台媒质变为亲中平台,例如1950年创立的《民众日报》,原本为草根反国民党媒体。最终转型为《台湾导报》,并于2017年加入中国报业协会,成为台湾唯一会员媒体。

另一方面,小媒体接二连三地不断出现,这些网站成立门槛低,通过操作搜索引擎算法,在网络上形成“舆论热点”。

报告指出:“它们多为无名网站,内容雷同、语气一致,借此骗过算法,让亲中消息自然浮上谷歌(Google)搜寻首页。”

中共还大规模经营政治网红与地方电台,影响基层舆论。其策略分为三种:直接经营社媒频道制作节目,二是吸收台湾本地一些意见领袖加入,还有就是把原本独立的评论者逐渐转化到迎合中共的立场上。

在中共的直接操控和渗透的攻势下,台湾主流媒体在商业利益与政治压力驱动下,也出现了“媒体寻租”现象,即通过话语权换取中国大陆利益。

报告说,2006年《联合报》曾获准在中国印报与贩售,《中国时报》于2008年被蔡衍明收购后也逐渐转向亲中。

而部分绿营媒体如《民视》则曾采取“选择性沉默”策略,为了换取戏剧节目能在中国大陆登陆等利益,因此降低报道中共敏感议题。

此外,中共与台湾媒体的合制节目也成为外宣工具。比如虽为中国大陆出品,但有些拍摄地点实为台北,并经由台湾媒体转播,形成台湾制作的假象。

研究指出,此类节目多数使用正体中文,内容极具“本地化”伪装,具高度迷惑性。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相关论坛,李志德在会中说道:中共对台外宣策略高度集中于福建地区的“福建网络”,福建距离台湾最近,且两地在语言与血缘上有高度相似性,这使福建成为对台宣传与统战操作的最前线。

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合著的《美台关系——中国挑战会导向冲突吗?》一书中提到,中共的军事威胁与外宣渗透同步进行,若不严加防范,将对台湾民主与美国利益造成双重损害。

首波大罢免行动受挫“反共保台”民意难撼动

台湾近日首波大罢免行动7月26日遭挫败,24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全数未过。有学者认为,中共一直以来打压台湾,“反共保台”诉求绝不会消失。

政治评论员、师大教授范世平表示,虽然很多人说“反共保台”已经没有市场,中共更因此而喜不自胜,但他并不这么认为。只要中共继续在国际打压台湾、对台军演,只要台湾人继续坚持民主自由的理念,“反共保台”绝不可能消失。

他认为,大罢免以“反共保台”为诉求,虽然能获得赞同者的支持,但一般民众会认为,没有太具体的事证,也未达违法的构成要件。

他以这次遭提案罢免的国民党年轻立委为例,许多是当了6年市议员后转战中央,迄今一年多,大多是地方型民代。他认为,除非是被质疑过于介入国防事务、恐有泄密之虞外,其他人要与“反共保台”相连结似乎有所牵强。

许多民众对于在野党立委的“亲共卖台”,并没有普遍的急迫性与危机感,罢免团打出“反共保台”的诉求自然做不到,而且“亲共卖台”法案也不一定会在立法院通过。

他表示,大罢免以“反共保台”为诉求,似乎把调子拉得太高,形成“外冷内热”的状态。在“同温层”很热,所以造势场合场场爆满、气氛热烈;但热呼呼的“体感温度”,终究不敌冷冰冰的“实际温度”。

范世平强调,“但这不表示‘反共保台’在台湾已被抛弃”,当前中国的经济每况愈下,台湾人前往就学、工作与投资的意愿下降,“人民币”已失去诱因,让“反共保台”的“经济基础”更为稳固。而且只要中国一天不走向民主、自由与法治,只要中共继续残害香港、西藏与新疆的人权,只要中共党魁习近平继续推动威权主义,只要中共继续在国际打压台湾与对台军演,只要台湾人继续坚持民主自由的理念,则“反共保台”绝不可能消失。

他表示,虽然这次大罢免打着“反共保台”,把调子拉的太高,但是总统大选绝对与“反共保台”有直接关联,因为总统大选的唯一政见,就是比较候选人的“两岸观点”。

范世平强调,这些议题包括,“九二共识”、“一中原则”、香港、西藏、法轮功等问题,在这些方面都没有模棱两可的空间,只能直球对决。

美两党联手制裁中共侵犯人权 力挺台湾

在美中重启贸易谈判之际,国会两党参议员联手推出三项法案,针对中共的人权纪录与台湾议题采取行动。

根据《大纪元时报》与路透社报道,美国参议院本周将提出三项法案,分别由民主党参议员杰夫‧默克利(Jeff Merkley)和共和党参议员丹‧沙利文(Dan Sullivan)发起,显示两党在对中政策上的共识。

第一项法案由沙利文参议员共同提案,针对“跨国镇压”,也就是外国政府对异议人士、记者或活动人士的跨境骚扰或威胁行为。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报告指出,中共持续监控维吾尔人、香港人及法轮功等群体,试图限制批评声音。这项法案旨在对此类行为进行反制。

第二项法案由德州参议员约翰‧科宁(John Cornyn)共同提案,聚焦维吾尔族人权问题。法案要求禁止参与强迫遣返维吾尔族人的中共现任或前任官员入境美国。人权组织指出,中共在新疆地区拘禁约100万维吾尔人,部分人遭受强迫劳动与政治教育等对待。这项法案旨在扩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制裁。

第三项法案与台湾密切相关,由默克利参议员和犹他州众议员约翰‧柯蒂斯(John Curtis)共同提出。这项法案旨在支持台湾应对来自中共的压力,包括协助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并促进美台合作。这表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立场。

默克利参议员在X平台表示,美国对自由与人权的承诺是其对外政策的基础,无论白宫由谁执政。众议院也提出了类似法案,由共和党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和民主党议员詹姆斯‧麦戈文(Jim McGovern)等人推动,显示两党在这些议题上的合作。

这些法案推出的时机,正值美中在瑞典进行第三轮贸易谈判,讨论芬太尼关税与中国采购俄罗斯石油等议题。据《金融时报》报道,虽然川普总统希望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但国会部分人士担忧国安问题可能被忽略。白宫副新闻秘书安娜‧凯利(Anna Kelly)回应,川普总统致力于维护美国利益,并关注亚太地区的安全。

——《纪元焦点》制作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采椒女工的中巴车,在清晨的洪水中失联
  2. 今下午4点,娃哈哈争产案在香港高等法院聆讯
  3. 东风快递再升级,5千公里外精准点穴
  4. 落入陷阱 北京有大麻烦
  5. 曾是“台湾4大美人”67岁脸变形 网:完全认不出来
  6. 小学文凭的他,40天救下中国工业命脉
  7. 吴宗宪被曝欠债几十亿,贱卖豪宅
  8. 【秦鹏观察】政治局会议造假 党化三重浓妆
  9. 加拿大省长:对美钢铁和铝征收50%关税
  10. 少林寺新住持:秉承农禅并重,曾拒商家高价收购黄豆
  11. 打五折也卖!李嘉诚加速抛售内地资产 香港老宅在内
  12. 对等关税进入倒数计时 白宫:今晚午夜前公布
  13. 佛教遗珍127年后重返印度 苏富比取消拍卖
  14. “善人多磨难 好人不长命”?背后玄机曝光
  15. 川普:已部署两艘美军核潜艇
  16. 李在明拒绝出席中国阅兵,王毅送其一句话
  17. 舌舍利的高僧 7万大军压境只为抢他
  18. 中国质疑H20芯片安全风险 英伟达否认有“后门”
  19. 英伟达芯片遭中共审查 美中科技脱钩压力加剧
  20. 白宫:美对等关税将正式生效
  21. 防止洗产地 美将全面加征40%惩罚性关税
  22. 美国明年办G20峰会 川普或拟在旗下度假村举办
  23. 外交潜规则 各国领袖狂打川普手机 撒娇奉承样样来
  24. 川普:鲍威尔不降息 理事会应接手控制美联储
  25. 川普怒斥梅德韦杰夫
  26. 暴雨狂袭美东 纽约宾州马里兰现洪水灾情
  27. 为掩盖怵目惊心的罪恶 乱伦政变“被允许”曝光
  28. 英伟达深夜回应芯片“后门”问题
  29. 中国队,打破一项亚洲纪录
  30. 726罢免大挫败 民进党团总召曝主因
  31. 瑞士媒体:习影响力变弱 胡锦涛重返政治舞台
  32. 川普:鲍威尔再不降息 美联储理事会应接管控制
  33. 宗馥莉,首战输了
  34. 诸神的黄昏:香港四大家族集体谢幕
  35. 乡村女教师新婚后遇害,22年后丈夫再出庭坚称无罪
  36. Meta又盯上了两家AI视频公司
  37. 推动禁止总统、议员炒股条款 川普怒批“二流议员”
  38. 紧要关头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39. 美联储官员:就业市场风险可能增加
  40. 尹锡悦拒捕现场曝光:门口僵持140分钟,终失败
  41. 泰空军F-16咆哮空袭,中国远火跨山狙杀
  42. 中美贸易谈判:美方劝中国再平衡消费型经济
  43. 北京洪灾 人祸震动官场 山东帮尹力不妙?
  44. 短剧出海第一平台ReelShort被控抄袭,听花岛回应
  45.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46. 川普:对台关税20%
  47. 《731》被曝淡化罪恶,洗白日本人
  48. 北京洪水淹养老院31死 官员承认失职遭网民怒轰
  49. 台海战争剧集《零日攻击》揣摩“中共威胁”
  50. 香港高等法院对娃哈哈宗家“信托案”决定宣布了!
  51. 24岁大陆男子飞抵柬埔寨数小时即被抛尸郊外
  52. 从童年苦难中走来 在信仰中坚定前行
  53. 马斯克,消停了
  54. 香港稳定币条例今起实施:何以成为首批试验田?
  55. 零卡饮料更健康?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反而增加38%
  56. 台风天满目疮痍 民宅、店铺挨淹 上班女崩溃!
  57. 一晚人数1000万,“擦边团播” 越擦越疯狂
  58. 老祖宗忠告:“有钱不进三地 没钱莫近两人”
  59. 《看中国》隆重推出荣誉会员专刊第123期
  60. 川普最后通牒 美致联合国:8/8前须协议结束乌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