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问题难解 俞伟雄析中国经济与美中关系

2025-07-05 13: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经济长期低迷,内需不振,对外则倾销过剩产能,引发全球反弹。大纪元近日专访经济学家俞伟雄博士。俞伟雄表示,中共刺激政策成效有限,中美关系虽短暂缓和,深层矛盾仍难解,全球需为长期竞争合作格局做准备。

俞伟雄(William Yu)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预测中心(UCLA Anderson Forecast)经济学家,专长于经济建模及中美经济关系的研究,涉猎范围广泛,多篇论文曾被各大媒体广泛引用。

经济政策四大方向 成效受限

俞伟雄介绍,中国正从四个方面试图刺激经济:首先是货币宽松政策,包括降准与降息,并鼓励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制造业的放款。他认为,这是必要且正确的方向。
其次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提高地方专项债规模,用于基础建设与都市更新等新型基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4年中发布的最新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中国一般政府债务,已从2019年的38.5%上升至60.5%,广义政府债务(含地方融资平台)增至124%。地方政府债占GDP逾六成,非金融部门总债务达312%,使中国成为全球债务最重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根据IMF报告附件4,中国广义货币(M2) 供应增速,为实质GDP的两倍,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却持续走低。2025年2月CPI已转为负值,5月同比下跌0.1%,连续第4个月负成长,显示通缩加剧。

俞博士指出,过去十年中国过度举债,导致债务水平已高于美国,令中央政府在进一步扩张财政上,进退两难,当前刺激规模仍显不足。

第三是放宽房地产政策,取消多地限购限贷措施,并由政策性银行或地方融资平台收购烂尾楼,稳定市场信心。

第四则是提振消费,包括补贴新能源车、家电换新、发放消费券、举办购物节,以及松绑对文娱产业的监管。

尽管政策方向正确,但俞伟雄指出,中国国内消费仍十分疲弱,民间消费意愿依然低迷,这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典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与家庭因债务沉重,被迫减少投资与消费,形成长期经济疲软。

俞伟雄认为,解方仍是扩大财政刺激,但当前政策力道不足,加上人口老化与长期债务问题,中国经济恐难在短期内回稳。他提醒外界,应降低对中国短期复苏的期待,并做好长期低迷的准备。“这个问题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很严重的问题”。

中共制造业泡沫冲击全球市场

202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高企、消费不振。为了转移国内压力,中共大量补贴制造业与出口企业,企图将危机转嫁全球,以对外倾销来提振国内经济。

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接近1万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就已达5,000亿美元,年增超过四成。在对美贸易受限、内需疲弱的情况下,中共把大量商品低价倾销至东南亚、拉美与欧洲,重创各国制造业。

俞伟雄指出,中共依赖制造与出口,以对抗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在电动车与太阳能等绿能领域,持续扩张产能,并将过剩产品大量倾销全球。此举虽然有助于纾解中国当前的经济疲软,但对全球其它国家造成很大威胁,和政治经济上的冲击。目前欧美已陆续采取斑关税防御,东南亚与非洲等地也面临压力。

他建议,中共应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结构,提升家庭可支配所得,扩大内需,才是摆脱外销依赖与恶性竞争的根本出路。当前中国家庭收入占GDP比重不到50%,远低于美国的80%;资源过度集中在产业补贴,导致企业过度竞争、压榨劳工,形成所谓的“内卷”现象。

“当一个国家的目标不再是人民的福祉,而是追求全球霸权,其制度就会非常扭曲。”俞伟雄直言,中共早在十年前就提出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但十年来始终无实质进展。为弥补史诗级的房市泡沫破灭,中共正制造新的制造业泡沫;他认为,中共这种行为“非常的不智,非常的危险”。

中美关系短期缓和结构性矛盾仍在

为应对中共十年前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及其庞大的全球贸易顺差,美国自川普政府起,即展开两波关税制裁,包括2018年的美中贸易战,以及2025年的全球关税战,以遏制中共在高科技、战略产业,和出口领域等方面的强力扩张。

近期,美中双方虽在日内瓦与英国谈判后达成暂时协议,美方将对中方145%的高额关税调降至30%,中方也同步减税。俞伟雄形容这是一场 “战术性休兵”,虽有助短期稳定市场与供应链,但无法化解双方深层矛盾。

俞伟雄坦言,“我不看好中美长期贸易关系,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他表示,美国当前正积极推动“再工业化”,致力重建本土制造业,并减少对中国在半导体、通讯,与医疗等战略物资上的依赖。

美国近年透过“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与“近岸外包”(Nearshoring)策略,加强与盟国如墨西哥与加拿大的供应链合作,重组全球产业布局。俞博士表示,后冷战时代结束后,随着霸权竞争升温与国家安全重要性提升,再加上过去数十年,全球化导致中产与蓝领阶级流失工作、收入下降,促使美国两党及未来政府,即使面对短期高成本,也将持续再工业化的战略方向。

俞伟雄强调,美国关税战不只针对中国,无止境全球化的时代已宣告结束,各国必须重新审视对美贸易策略。他建议,对美贸易顺差大的国家,应适度增加从美国进口能源或农产品,以降低贸易失衡,并避开潜在的关税报复。

“即使从美国进口能源成本较高,也比日后遭逢惩罚性关税来的划算。”他直言。

总结观察,俞伟雄认为,美中关系已从单纯的经贸合作,演变为多层次的竞合关系,涵盖接触(Engagement)、脱钩(Decoupling)、竞争(Competition),甚至战略对抗。这样的格局比冷战时期美苏对峙更为复杂,各界须密切关注其趋势变化。

他呼吁,不论企业或政府,都应尽早调整策略,为供应链重组与地缘经济新秩序做好准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惊爆军办出事 五大战区停摆!包猛风暴将至
  2. “第一夫人”守活寡 江青和毛婚姻名存实亡录
  3. 伊朗要买40架歼10C,中国同意吗?
  4. 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泄密 国务委员释风向
  5. 中方邀请李在明参加阅兵,韩外交部回了10个字
  6. 川普强力施压,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7. 8岁男童遭母遗弃,被狗群抚养
  8. 川普:十分可怕,令人震惊
  9. 川普:已签署12封贸易信函,可能周一发出
  10. 纽约法拉盛实录:无证移民,跟移民局玩猫鼠游戏
  11. 王岐山两旧部获任要职 引关注
  12. 杀害秋瑾和林昭的那两伙人 他们都是什么结局?
  13. 俄罗斯正式承认塔利班政府
  14. 江青前夫回国 与叶剑英合照 为何站在正中位置?
  15. 英国前防相挑衅
  16. 实施国安法5年 学者:香港政治彻底“内地化”
  17. 新一轮“去产能”:成因、方案和给普通人的建议
  18. 吴启华回应澳门豪赌,否认输光42亿
  19. 川普签令一幕,让不少美国人“炸锅”
  20. 游客包车游川西在阿坝坠河
  21. 湖南一景区11级大风吹翻游船 29人落水
  22. 甘肃幼儿园孩子血铅异常背后:有6岁孩子长了白发
  23. 说干就干,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24. 近防炮中绝无仅有的异类
  25. 与女友同居爽到后空翻,他“头撞地”丧命
  26. 绿营提案谴责中共遭蓝白封杀 分析:证明被中共掐住脖子
  27. 夏威夷消失的矮人 17年前误闯他们的领域
  28. 昨夜,史诗级外卖大战
  29. “铠甲—S1”型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30. 马云现身法国 白色草帽配墨镜 坐超豪华游艇拍照
  31. 路面热炸,水泥爆裂拱起逼停小车
  32. 抗议者冲入波特兰移民监狱,解救非法移民
  33. AI每7个月能力翻倍,失控恐动摇民主体制
  34. 柬埔寨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35. 援乌按下暂停键?
  36. 川普威胁驱逐,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37. 研究机构爆DeepSeek惨况
  38. 川普威胁:最高税率70%,12国等着收信吧!
  39. 中国“飞天二号”首飞,一小时打遍全球?
  40. 俄空袭乌克兰炸到中领馆 无人机内发现中国零件
  41. 无锡民众收到17052km/h超速罚单 是波音的20倍
  42. 乌克兰精准猎杀俄2高官
  43. 欧盟拟建立关键矿产储备 应对战争风险
  44. 组图:庆美国独立日 多地上演盛大烟火秀
  45. 日本要对不生孩子的人收税了,但大概率没啥用
  46. 下半年访华学者强调“川普是聪明人” 揭行程关键
  47. “老天在为谁申冤”青海7月天降鹅毛大雪引热议
  48. 令人难解:习近平缺席,放弃黄金机会
  49. 川普挺乌克兰“需要爱国者飞弹”
  50. 以军总长被曝与总理激烈争吵:这么干 局势会失控
  51. 排名前十的连锁药店,房租都交不起了?
  52. 德国野心终于曝光,既要又要
  53. 井有伦:大而美法案将深刻影响华人
  54.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55. 川普:已签署12国关税信函 下周一寄出
  56. 彩礼谈崩喜事变全武行,10余人伤亡
  57. 爆料: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宫斗式家庭风暴
  58. 以安全局专家:中共利用智能设备进行间谍活动
  59. 川普大型法案如何影响你?
  60. 台发布台风陆警 嘉义以南、澎湖或列首波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