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热炸了,比天气更热的是“新高温经济”

2025-07-04 22:26:3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吴晓波频道

“在当下的‘新气候’时代,高温所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新经济形态的诱发器。未来,谁能率先找到‘热时代’的适应逻辑,或许谁就能建立起真正的结构性竞争力。”


40℃热炸了,比天气更热的是“新高温经济”

“杭州热到全国第一了”“北京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东北大学生热到睡不着觉”……

夏天似乎才刚开始不久,高温新闻就开启了刷屏模式。

身处杭州的小巴,已经“历劫”了11个高温天,还是24小时不间断的程度——白天最高温度在37℃—39℃,局部40℃以上,晚上最低温度也至少在30度以上。

而在杭州之前,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早在6月底,就接受过这样的“高温洗礼”。就连东北也无法幸免:哈尔滨35度,长春36度,甚至漠河都预报了37度。



再往前推,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仅在6月23日当天,美国就有近40个城市创下历史同期高温纪录,部分州已出现电网超负荷、火车晚点、医院急诊量攀升等连锁反应。

日本东京在6月中旬创下罕见高温纪录,日本气象厅预计今年“酷暑时间”将延续至9月。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气温在更是在4月就飙升至50℃以上,拉贾斯坦邦连续14天“烤”在40度以上,柏油马路在炙热阳光下融化成黏稠液体,农田如龟壳般裂开。

热浪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广度,宣告一个气候新纪元的到来。



印度:高温天气致道路现海市蜃楼



灾难性的高温浪潮

也许在未来的数年里,我们很可能将持续生活在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热”的世界里。

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清晰指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2024年再度刷新纪录,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升高了1.55°C。

今年,纪录的打破又进入了一个新高度。

2025年1月份,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了1.75°C,已经成为历史上最热的1月份。

有意思的是,这还是在地球经历自带降温功效的拉尼娜现象下发生的,而在2024年的1月份,地球经历的是自带升温效果的厄尔尼诺现象。

此外,有报告指出,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比以往多出至少一个月的极端高温天气。而且通过对2024年5月1日—2025年5月1日的气象数据分析发现,这期间全球共发生了67次极端高温事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持续攀升,热浪将成为更多地区的“标配”。

有外国学者模拟了60年后不同城市的气候,便于大家更直观的感受:

倘若人类现有的能源结构和生活方式不发生大的转变,那么在2080年前后,北京会变成现在的河南新乡,而新乡会变成浙江的诸暨,诸暨的气候则将像巴基斯坦边境城市(最高气温可达50°C)。

根据预测,未来的上海也将面临和诸暨一样的“境遇”,重庆和成都的气候则会变得和现在的广西百色相似,而广东的大部分城市在未来60年的气候,甚至在当今世界找不到“参照物”。

而从更长远的时间范围来看,高温甚至将影响一个城市的宜居与否。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最坏情况下(持续目前的碳排放量),到2120年,中国将有22%—26%的沿海土地相对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9%—11%的沿海人口将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沿海城市也将是极端天气(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光顾的热门地点。

从某种程度而言,极端高温不再只是气象学意义上的事件,而是一种公共生活的背景板,渗透进每一个人的日常。



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民众顶烈日外出



在热浪中摇摇欲坠的经济链条

就像有城市开始主打“夏天不超过30度”的广告标语,气象不再只是生活对话里的调剂,也成为经济预测里的关键参数。

当室外温度达到50度,通常工厂内部温度会直冲60度,工人可以躲到阴凉处喘口气,但机器可没这福气。

通常来说,一台精密设备在30度环境下能用20年,到了印度,寿命直接腰斩至10年以下,因为高温加速了设备折旧,推高了维护成本。连马斯克都临时取消了访印计划,坊间戏言:“特斯拉怕的不是印度政策,是怕电池在车间自燃。”

在中国,随着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频发高温橙色预警,“白天停工、夜间开机”已成为一线工厂的现实写照。“有了去年的经验后,我们今年已经开始把部分制造环节移至夜间,以避免高峰期停电带来的停产损失”,一家江苏车企的工程师说道。

不少餐饮店、物流园、超市等也转为“凌晨送货”或“夜间配送”。济南一家连锁快餐店的店长就无奈表示,公司不得不推迟部分送餐服务,部分订单量锐减近20%。

绿色和平机构通过对2019—2023年8家主流快递企业的业绩分析还发现,高温热浪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如果全国各地极端高温天气(日平均气温超过32℃)增加10天,上市企业的ROA便会降低1.38个百分点。

高温带来的连锁反应还远不止于此。以去年同期的数据来看,一方面像与汽车生产密切相关的半钢胎开工率、钢铁行业的高炉和电炉开工率,以及和基建走势相关的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均处于同期低位,蓝领用工量也有所回落,而工业品价格可能在开工收缩的情况下面临反弹。



另一方面,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数据,极端高温不仅会抑制工业用电与生产效率,拉低PPI水平,还预计将拉动鲜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行,短期内推动CPI上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显示,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会导致主要粮食作物减产19.7%,到2040年,高温将使全球粮食减产30%—40%。

一般来说,农作物都有各自的耐受温度,比如小麦26度,水稻34度,玉米38度。如果极端高温频发,自然就会影响这些农作物的产出,进而影响物价水平。



山西运城,高温天气下收割机加紧抢收小麦

说白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就是挣得更难,花得更多了”。而要说高温对于普通人的影响,更能即时感受的,是身体运行的错乱。

美国一项基于190万人的追踪调查显示,气温越高,人们越容易烦躁。与10—16度的日平均气温相比,温度高于21度会减少喜悦、幸福等积极情绪,增加压力、愤怒等负面情绪,还会让人感觉到疲劳和精力不足。

在医学上,这种“情绪中暑”的情况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在极端情况下,情绪中暑还会导致冲动性自杀,所以说,“热死了”有时候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图源:小红书



热浪催生的“新刚需”经济

尽管高温带来诸多不便与隐忧,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是:热浪催生的“新刚需”经济也正在迅速壮大。

首先是制冷设备的市场增长。

能源研究机构Ember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美国和印度全球三大电力市场,夏季热浪导致电力需求增加了数十太瓦时的电量。与前一年夏季相比,美国空气冷却需求增长了37%,中国增长了31%,印度增长了19%。

到了今年,刚过去不久的618大促数据就生动反映了这一需求。6月20日以来,苏宁易购在北京、天津、河北的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达68%、83%和65%。京东618期间,AI节能空调、新风空调等空调趋势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倍,中央空调多联机销售额同比增速超220%。

还有更多的小物件式的刚需品迎来高增长。

京东618期间,原纱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150%,超高倍防晒霜增长140%,户外防晒皮肤衣、脸基尼、遮阳帽+防晒口罩两件套等更多防晒品类成交额同比翻倍。



主播在直播间推荐各类防晒衣

随着气温的升高,《纽约时报》甚至将个人风扇描述为“新的必备品”——从现在到2033年,个人便携式风扇的市场辨模预计将增长近一倍。尽管《柳叶刀》杂志警告称,当气温超过35°C时,电风扇无法有效显著降低体温,建议通过绿色建筑、城市绿化等环境降温措施辅助。

说到这,热浪也正催生或推动一批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发展。

比如高温适应性建筑材料(如隔热涂料、反光屋顶)、气候智能穿戴设备、绿色降温方案等技术如今正被重新评估与推广。

2024年,彭博新能源财经追踪了超过一千笔交易,数据显示,气候科技公司从风险投资/私募股权(VC/PE)共筹集到5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低碳能源和低碳运输公司。

切换视角从更眼前的生活方式来看,不少人也正在寻找创新的居家社交和户外方式。

在小红书上,#避暑好去处#的笔记数量已突破10万条,避暑青旅、森林民宿、高海拔山地营地,成为年轻人的“清凉桃源”。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旬以来,“避暑游”搜索量同比上涨超664%。

在当下的“新气候”时代,高温所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新经济形态的诱发器。未来,谁能率先找到“热时代”的适应逻辑,或许谁就能建立起真正的结构性竞争力。

而作为普通民众,除了客观理性地了解事实真相、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之外,我们每个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低碳产品及环保行为的选择,也都有可能影响政府和企业的决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匈牙利人和他们的小吃
  2. “7.5大屠杀”新疆人权组织吁各国向中共施压
  3. 今天看到两个好消息,都是关于美国的
  4. 马斯克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
  5. 垃圾真的不够烧了?藏在25家上市公司财报的真相
  6. 印度:印巴冲突中 中共向巴方提供即时情报
  7. 大罢免拉下几席算大成功?新系高层年会内警惕情势不容乐观
  8. 拜登:许多欧洲领导人打电话向我求助
  9.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川普大胜,美国大败
  10. 老板娘爱上货车司机,分手后发现怀孕
  11. 毛澤東的無神論就是個僞命題 他比誰都信神
  12. 消失的暑假:当孩子们被送进“军事夏令营”
  13. 川普拟明年在白宫办终极格斗赛 庆建国250年
  14. 州长新闻秘书因性丑闻辞职
  15. AI杀死了破折号,也绞杀了...语文
  16. 女星自爆“不记得堕胎几次”
  17. 美环保署139名员工签署“异议声明”反对川普遭停职
  18. 美国决定关税8月1日开征
  19. 大而美法案是自残行为?
  20. 女子花20万元找对象:说好的14位男性没见完
  21. 马斯克公开“美国党”战略:瞄准中期选举参众两院席位
  22. 天文学家发现全新物体穿越太阳系 迄今第三次出现
  23. 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 中国各地补税通知密集
  24. 川普强力施压,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25. 沈舟:中共航母编队到香港 党媒泄老底
  26. 李在明兑现承诺,鲁比奥取消访韩
  27. 川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28. 核武扩散还能控制吗?全球9国如何成为拥核者
  29. 甘肃一幼儿园儿童血铅异常 重新检测结果震惊家长
  30. 南航机长伤人后坠亡:其能力排查不合格
  31. 灾难来了怎么办?8个小物件关键时能救命
  32. 美国法庭直播意见两极 强尼戴普案遭讽大型实境秀
  33. 川普:已签署12封贸易信函,可能周一发出
  34. 329条河超警洪水 南北闹灾 中南海沉默
  35. 川普:十分可怕,令人震惊
  36. 较真来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37. 人工智能来袭 福特CEO:AI将取代美国一半白领工作
  38. 【秦鹏观察】蔡慎坤:新中央成立 权大过常委会
  39. 幼儿园铅中毒,孩子到底吃了什么?
  40.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41.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42. 美援巡逻舰强化东南亚海防 牵制中共海上扩张
  43. 实施国安法5年 学者:香港政治彻底“内地化”
  44. 英国前防相挑衅
  45. “第一夫人”守活寡 江青和毛婚姻名存实亡录
  46. 纽约法拉盛实录:无证移民,跟移民局玩猫鼠游戏
  47. 40℃热炸了,比天气更热的是“新高温经济”
  48. 台风丹娜丝逼近 台湾发海警 明后天影响最大
  49. 傅玉霞起诉中领馆保安故意伤害案 开庭审理
  50. 【纪元焦点】南航机长用生命反抗职场霸凌?
  51. 五年内大陆青年法轮功学员遭中共迫害概况
  52. 新税法对我家的影响
  53. 庆贺美国独立249周年 美股休市放假
  54. 夏威夷消失的矮人 17年前误闯他们的领域
  55. 川普签令一幕,让不少美国人“炸锅”
  56. 对比杀害秋瑾和林昭的那些人的结局
  57. 印度突然强硬,让川普很尴尬
  58. 德州中西部山洪暴发 酿24死逾20孩子失踪
  59. 融创中国将配股偿债56亿 孙宏斌称“最困难时期已过”
  60. 曼达尼申请哥大时自称非裔引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