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接班人是什么标准? 江、胡“很合适”
2025-05-27 20:26:5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
胡锦涛这次怎么又走到台前了?(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当年邓小平一口气指定了江泽民、胡锦涛两个接班人之后,胡之后的接班人(习近平),指定权在江泽民;习近平之后的接班人,指定权在胡锦涛。习近平上台后独揽大权“集中权力办大事”之外,习近平也打破了邓小平建立的“隔代指定接班”潜规则。最近习近平失势的传言甚嚣尘上,众人议论纷纷,更戏剧化的是最近流传的胡锦涛重要讲话。
众目睽睽之下,胡锦涛在二十大闭幕式上被请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根正苗红”的红二代们也曾狂言胡锦涛只是给中共看门的“店小二”,怎么这次又走到台前了?
邓小平30年立潜规则
受到毛泽东时代权力过分集中的教训,邓小平提出“核心”论,将毛视为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他自己是第二代,江泽民则是第三代,但这是为了巩固江泽民领导地位的考量。邓小平真正的另一手,是安排了“集体领导”潜规则。
“集体领导”的体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里,7人或9人不等的政治局常委,针对重大问题的决议,采取一人一票制。总书记的一票和余人等值,7人或9人的单数设计,就是希望能得出多数决。
其次,政治局常委每人各管一摊,井水不犯河水,里面除了总书记兼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外,余人包含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以及主管意识形态者等。这种政治局常委分工合作的模式,被海外评论者称为“九龙治水”。
这种“九龙治水”模式,确实可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病,但也产生了不良后果,部分政治集团长期把持某一系统,形成尾大不掉的山头。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其势力范围的盘根错节,就是一个明显例证。
邓小平选接班人的条件还是为了党国不能倒
邓选接班人第一条就是不能重新评价六四,这是他的心结。邓小平也知道党内党外绝大多数人是不同意开枪的,最不愿意死后不久便翻案。接班人在上层没有人事基础,权威不够,就要用特权腐败来拉帮结派,掌控人事。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彻底反腐呢?毫不犹豫地指定了党内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隔代接班人”。其用意很明显,就是防止江之后的政坛乌烟瘴气,拉帮结派。邓小平的改革有底线,一是不能触动老一辈革命家和他们子女的利益,二是马克思毛泽东的旗帜不能倒。所以只准许搞经济改革,政改不动。
前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杜导正日记在港台出版,披露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认为,邓小平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当前中共利益的坚定的维护者。赵紫阳直言,邓小平的改革有底线,一是不能触动老一辈革命家和他们子女的利益,二是马克思毛泽东的旗帜不能倒。所以只准许搞经济改革,政改不动。用旧的政体保护特权,用马克思毛泽东旗帜以示合法。这是邓的局限性,为腐败设立了温床。“邓制定了刑不上大夫的规矩,又家长式地指定两代接班人,接班人在上层没有人事基础,权威不够,就要用特权腐败来拉帮结派,掌控人事。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彻底反腐呢?邓种下了祸根,后人浇水施肥,搞到现在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后人想改也难。”
邓种下祸根 后人浇水施肥 树大根深想改也难
下面节录赵紫阳对邓小平的评价:
我和耀邦都是拉大旗作虎皮,没有老爷子的令箭,当时要改革是寸步难行。当时高层中、元老中,保守势力很强大。中国(中共国)的国情就是这样,没有合法的反对党,大家就只好在一个党内搞内斗,还要靠一个太上皇来压住阵脚。
邓的改革有底线,一是不能触动老一辈革命家和他们子女的利益,二是马克思毛泽东的旗帜不能倒。所以只准许搞经济改革,政改不动。用旧的政体保护特权,用马克思毛泽东旗帜以示合法。这是邓的局限性,为腐败设立了温床。在他看来,耀邦和我都踩了底线,而且要越过底线。六四以后,邓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方面上,确实有效果。
人们说毛主席晚年内心很凄凉,狡兔死,走狗烹,身边的人众叛亲离。我看邓也有相似之处。
原来的老战友都指望不上,而且常扯改革后腿。我们这些改革干将都靠边站。军中老帅们,老将军们都不满人民军队居然能对人民开枪!剩下围着他转的人,都想利用他的权威达到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他心里很明白。
如果当时他不管事了,经济改革和政治上的松动都会停滞不前并且后退。因为在台上的人迫不及待地打出了防止和平演变的旗号,重提阶级斗争。老爷子没办法,只好亲自出马,安排南下,发表讲话,严厉警告台上的人,谁不改革谁下台。
江泽民是别人推荐,小平同意的,他自己找不到合意的人了嘛。我看邓选接班人第一条就是不能重新评价六四,这是他的心结。知道党内党外绝大多数人是不同意开枪的,最不愿意死后不久便翻案。
江在这点上是没问题的。但是邓观察了不长的一段时间,毫不犹豫地指定了党内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隔代接班人”。其用意很明显,就是防止江之后的政坛乌烟瘴气,拉帮结派。当然隔代接班人也不能为六四翻案,经济改革不能往后退。按着邓的标准,胡锦涛是个合适的人选,能左右逢源,恪守前人定下的规矩。不管人们说邓小平是太上皇,他这步棋不得不走,说明他心里很清楚,不糊涂。
邓制定了刑不上大夫的规矩,又家长式地指定两代接班人,接班人在上层没有人事基础,权威不够,就要用特权腐败来拉帮结派,掌控人事。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彻底反腐呢?邓种下了祸根,后人浇水施肥,搞到现在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后人想改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