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忠川普,美国政坛集体整容

2025-05-04 13:26: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南风窗

效忠川普,美国政坛集体整容

作者 | 贺一

编辑 | 阿树

当27岁的白宫新任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出现在电视机前,没人能忽视她的存在——金发碧眼,妆容精致,说话咄咄逼人。作为史上最年轻的发言人,这位政治新人从不怯场。

她火力全开的工作风格,频频出圈,但更吸引注意力的,是她越缩越窄的鼻翼。有网友调侃道:“她是不是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整形医生?”

这张频繁出现在镜头前的脸,仅仅是MAGA世界里浮在海面的冰山一角。

卡罗琳·莱维特/图源:视觉中国

卡罗琳·莱维特/图源:视觉中国

近期,“海湖庄园脸”(Mar-a-Lago Face)在美国社会引发了热议。时尚媒体《沙龙》称,海湖庄园脸,已成为川普核心圈子的必备“饰品”。整形医生也说,“大量使用肉毒杆菌毒素、晒成迈阿密古铜色、嘴唇饱满、皮肤如丝般光滑”的趋势,正在席卷川普领地。

《好莱坞报道者》称,川普核心圈子的几位女性,最近都接受了整容手术,一些男性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这股政坛的整形风潮,在去年大选期间就已经涌现。去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就被媒体认为是一场整形手术的秀场,随着川普重返白宫,一连串相似的面孔,在海湖庄园登台亮相。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劳拉·川普、小川普的未婚妻金伯利·吉尔福伊尔、极右翼活动家劳拉·卢默……她们并肩出现,眉毛上挑、下颌锋利、嘴唇饱满,妆容浓重,仿佛出自同一位整形医生之手。

外界对这种“用力过猛”的外形嘲讽不断,左翼人士更是将其戏谑为“海湖庄园脸”或是“保守女孩妆容”。

但这股潮流远不只关乎美的标准,也是对川普本人的一次无声表忠,同时,它更像是川普时代的一种政治符号——在极化加剧的当下,夸张乃至过度的女性面孔,成了胜利的狂热注脚。

一张张脸的背后,是川普用真人秀的逻辑,重塑美国政治和社会文化。

忠诚也能塑型

“海湖庄园脸”的称呼,源于川普位于佛罗里达棕榈滩的私人领地。

这座瑰丽的庄园,是川普在1985年购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不只是一处奢华住所,也是他重塑美国政治和文化叙事的试验场。

正如巴塞罗那阿巴特·奥利巴大学传播学教授胡安·洛佩斯·阿莱格雷所言,在纽约,川普只是一个俗气的富豪,但在佛罗里达,他的美学终于找到了归属感。从深蓝州转向红州,川普在海湖庄园建起了一个带有独特审美标志的“夏季白宫”。

2017年3月22日拍摄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海湖庄园/图源:新华社

2017年3月22日拍摄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海湖庄园/图源:新华社

在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阿尔卡·梅农看来,“‘海湖庄园脸’现象,实际上标志着整形手术审美的一次回摆——回到了那个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动过手术的时代。”

正如整形医生法林指出,所谓的“海湖庄园脸”,体现了美国女性对某种面部结构的偏好,尤其是东欧女性特有的高颧骨、紧致下颚与立体轮廓。

这种强调雕塑感和对称性的面容,在社交媒体主导的审美体系中早已有迹可循。所谓的“Instagram Face”,就是通过滤镜、整形和修饰打造出的立体感强烈、饱满而紧致的面孔。

而在更早之前,福克斯新闻代表的保守文化,也钟爱一种特定的女主播形象——大波浪卷发、浓重眼妆、紧致轮廓、标准笑容,即女性既要突出性别吸引力,又必须保持顺从。

与一般的时尚潮流不同,在海湖庄园,一张填充物更为明显的脸,彰显的是权力,带来的是更坚实的身份归属感以及政治生涯的认证。

报道称,南达科他州州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矫正了牙齿,希望提高在川普团队中担任要职的机会。共和党战略家罗恩·邦让说,诺姆在向川普展示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她拥有他想要的明星效应,同时符合川普宇宙中女性的模式。

诺姆完美诠释了川普口中的“女人必须穿得像女人”这一华丽转变。过去一头干练短发的诺姆,在MAGA运动中,迅速贴近川普心中的女性形象。头发越来越长,卷成了波浪状。她变成了小唐纳德·川普未婚妻金伯利的“二重身”,或者一个黑发版的劳拉·川普(川普儿媳)。牙齿矫正,只是她漫长形象改造的最近一步。



前共和党众议员马特·盖茨,也是MAGA运动中形象改造最积极的一员。早在去年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就以棱角分明的新造型亮相,丰满的颧骨、弯弯的眉毛和僵硬的脸,皱纹一扫而光。有整形医生认为,他注射了大量肉毒杆菌和填充物。

马特·盖茨

马特·盖茨

在如今的美国政治中,带有“力量感”的白人男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男人们试图借助外形的改造,以贴合人们熟悉的那种“掌控局面”的模板。

去年那张川普遭遇袭击后握拳怒吼、满脸血迹的照片,就是这种力量崇拜的极致体现。在这场大选中,共和党也明确把“男性气概受到威胁”的焦虑,转化为动员手段之一。

一个人在川普政府中能否接近权力,是否至少部分取决于他是否愿意按照MAGA的审美观塑造自己?对此,《琼斯母亲》杂志称,任何人都会有“做海湖庄园脸”的冲动。

但问题在于,为了政治上的一致性,有意无意地接受外科手术,自我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结果可能会像源源不断的机器人一样,难以分辨,黯淡无光。

是倒退还是怀旧?

川普的回归,不仅体现在“海湖庄园脸”这种时尚风潮上。

在一则于去年11月爆火的TikTok视频中,博主埃莉西亚·伯曼通过分析正在流行的美容风格——极度纤瘦、去除纹身、无妆容感妆容,以及“犹他卷发”(一种常见于保守派女性群体、造型规整的波浪卷发),将这些微妙的变化,与川普可能再次胜选的政治气候联系了起来。

在后续的视频中,伯曼进一步谈到了越来越热的整形手术潮流,并主张这代表着一种更广泛的保守文化回摆。

“海湖庄园脸”是在川普圈内流行的非典型整形美学,追求的是一种效果极度明显的年轻化,但这种狂热难以持续,以演艺圈为代表的“自然整形”潮流,代表了一种更广泛的传统趋势。



在疫情后的时代,以“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海莉·比伯为代表的女明星,每逢红毯亮相,整个人的妆容都透露着一种原生感的光泽,一种填充物被溶解的平滑感。

如今,为了满足对“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多医生开始采用深层平面提升技术,而非简单拉紧皮肤;脂肪移植也逐渐取代了对玻尿酸填充剂的过度依赖,以实现更柔和、持久、且符合自然比例的面部修饰效果。

从审美取向来看,曾经推崇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左翼文化,正在悄然向更传统、更中产阶级化的规范靠拢——一种以白人面孔为默认模板的“自然美”。

文化评论人兼数字策略师阿布哈·阿哈德将这一趋势称为“夸张版优生学”,并提醒说,它本质上仍是重申以欧洲为中心的审美方式。

与此同时,这股潮流也伴随着对“超级女性化”特质的重新强调:一种更顺从于传统性别角色的外观规范。这也是为什么Trad wife(传统妻子)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展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前后对比/图源:VOGUE中国

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前后对比/图源:VOGUE中国

这种保守思潮的加剧,同样体现在超级男性气质。

从2023年年底开始,就有观察者注意到了硅谷男子气概强势回归的变化。

旧时代的科技富豪,爱穿巴塔哥尼亚夹克和欧布斯跑鞋,推崇一种低调谦虚的美学;但到了川普时代,这套审美开始破裂:从皮夹克、大金链、大腕表,到越来越明显的肱二头肌,新一代的科技巨头开始强调更具有力量感,以及凸显地位的装扮。

这种对性别二元化气质的追求,被视为一种对过去的迷恋。

去年,趋势预测者肖恩·莫纳汉就敏感地觉察到了一股新的美学理念的崛起,并称其为“Boom Boom”美学(模仿香槟喷溅、合同敲定的拟声词)。

在他看来,这种新美学借用了20世纪80至90年代初期张扬的魅力和鲜明的阶级符号,精髓在于为了看上去像是花了很多钱,而去花很多钱。

从男性穿着的宽肩、松身“权力西装”,到女性穿着的华丽皮草,这种美学间接强化了对“权力男性”和“炫耀性女性”的复古想象。

但问题是,这种回摆,为何在多元化已深入人心的美国来得如此之快?与过往不同的是,这种与政治高度捆绑的时尚潮流,究竟隐藏怎样的残酷性?

喧嚣的暴力

美国文化倚重视觉沟通。

从20世纪中叶麦迪逊大道广告业兴起开始,如何“在三秒内抓住注意力”就成了一项核心命题。图像要够直白,信息要够密集,目的不是解释清楚,而是制造冲击感。

这种视觉压倒内容的传播方式,早已深深嵌入美国社会,也悄然改变了人们对政治、身份乃至权威的理解方式。

从电视辩论到竞选便告,从面孔气质到总统服饰,权威往往不是通过说服建立,而是通过“看起来值得相信”来获得。

在这样一个高度依赖传播的社会,加上根深蒂固的个人英雄主义传统,政治也逐渐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视觉叙事。

4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拍摄的美国总统川普/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4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拍摄的美国总统川普/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尽管多元化的推进会带来更丰富的身份想象,但在秩序重组的过渡期,模糊与混乱不可避免。更重要的是,这份混乱,不只来自文化认同的重构,更是源自一种持续累积的结构性不安。

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疫情、通胀、种族冲突与地缘对抗,美国社会底层的不安全感始终没能消减。

当传统的上升路径变得遥不可及,人们便会转向一些清晰可见的身份锚点——外貌、风格、甚至讲话方式,都是可被快速识别的符号,且这些符号往往默认是白人中产阶级的模样。

在川普的世界里,一张能引起视觉张力的脸,比任何能力都来得重要——他是出了名的迷恋美貌。

别致的MAGA美学,与川普式执政风格一脉相承——表面的喧嚣,最适合掩盖现实的暴力。今年1月底,画着夸张妆容、披着大波浪、戴着棒球帽的诺姆,作为国土安全部长,出现在布朗克斯,参与无证移民的抓捕行动。事实上,她既没有在国土安全部工作过,也没有执法经历。但争议中的大规模驱逐移民,也在她夺目的镜头表演中,变得“性感”起来。

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图源:视觉中国

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图源:视觉中国

诺姆称所谓“非法移民”为“邋遢鬼”,应该被立即清除。她让被逮捕的男性移民,像道具一样,赤膊上身地站在自己身后,画面犹如影视剧。一如巴纳德学院艺术史教授安妮·希格内特所说,那些拥有海湖庄园脸的女性,正在表演川普整个政治形象的关键部分。

只要她们想,新闻焦点可以迅速从政策内容转移到这些女性带来的视觉效果。“海湖庄园脸”,正凸显了这样一种川普主义:用热闹和喧嚣来遮蔽现实,这是川普最经典的伎俩。

整形留下的痕迹难以恢复,正如这种真人秀政治对公共空间的侵蚀,不易消除。

批评者看来,MAGA世界里,每个人都散发着冷酷无情的能量。他们依靠建立在保守性别观念的美学,最终制造了花哨的“美感”,一如川普构筑的旧美国理想——帝国和资本主义,并加速将它们变成了人们眼前的噩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杜文:CIA出招 相信大批中共高官想投诚美国
  2. 数百人目击 节日夜空出现巨大圆盘
  3. 【时事金扫描】小泽吓退多国首脑 习骑虎难下
  4. 【翻墙必看】中南海内部发生意想不到的事?
  5. 美上将司令:二大关键 若台海开战美军将歼灭解放军
  6. 摸骨算命神准无比 能断定一个人的命运
  7. 中国人财富大蒸发!上海消费崩盘!商场餐馆没人 老板只求活着!
  8. 35岁女议员穿红底鞋出镜,惹怒美国民众
  9. 国会UFO照片惊天反转:五角大楼吹哨人再陷造假风波
  10. 特步总裁长女豪宅:纸巾盒都是金的
  11. 男子乱扔烟头被拘留10日
  12. 莫迪确认缺席后,印度防长也因"这件事"取消访俄
  13. 墨西哥总统:已拒绝川普的提议
  14. 屠呦呦当选美国院士,在4+4的衬托下更有价值了
  15. 因张贴海报 移民局出动30多辆警车抄家抓华裔青年
  16. 张又侠布局 惊爆王立岩出任火箭军司令?
  17. 被丈夫抛弃,靠饺子翻身:真实“水饺皇后”更传奇
  18.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19. 针灸师性侵病人,受害者“浑身是针、如同被囚”
  20. 加州登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21. 两张图定位全球,o3碾压T0级高手
  22. 美国防开支首超万亿 两大原因使川普大破历史纪录
  23. 马丽崩溃:再网暴我们的家人,我和沈腾不再合作!
  24. 晚清重臣曾国藩 书法扎根传统帖学不逾矩
  25. 川普:目前没兴趣竞选第3任总统
  26. 孙安佐在美国监狱险遭3壮男硬上 濒死经验曝光
  27. 印巴对峙升级 巴基斯坦试射弹道导弹
  28. NASA公布特殊星系新图 非螺旋或椭圆星系
  29. 中国这部电影打趴漫威系列
  30. 巴菲特宣布将退休,首次批评贸易战
  31. 参与中共“猎狐行动”:华人商界领袖被判20个月徒刑
  32. 川普开铡前国安顾问内幕!传勾结他推动对伊动武
  33. 巴菲特:关税不应成为一种战争行为
  34. 个人理财:与401k相比 养老金计划更具优势
  35. 美国之音重启计划前途未卜 终审前将名存实亡
  36. 美司令:若台海爆冲突,50万人“绝望死”
  37. 德国从以色列接收“箭-3”导弹防御系统首批设备
  38. 96岁李嘉诚罕见现身 到医院动手做实验?
  39. “经济学人”称关税战恐让习近平有攻台想法 分析一次看
  40. 最大太阳望远镜首图曝光 细节之丰富前所未有
  41. 习近平将出席莫斯科阅兵 基辅无法确保当日外国政要安全
  42. 大温两所私立大学,被令退还学费
  43. 美国房市告急 年轻人感叹一辈子只为了买套房
  44. 在美国赚钱中国花?还是在中国赚钱美国花?…
  45. 击败中国!川普NASA预算 首重送人登月、上火星
  46. 定价“关税降级”,美股强劲反弹,市场斑兴太早了?
  47. 宝宝一出生就被按脚印?是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明
  48. 习近平将出席莫斯科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庆典
  49. 为何少穿“瑜伽裤”:看3组素人街拍对比
  50. 终于把《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来了,然后呢?
  51. 美这家餐厅大赚消费者“通膨愤怒财” 股价年涨3倍
  52. 习近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庆典
  53. 黄仁勋总薪酬是员工166倍
  54. 朝俄宣布修建横跨图们江公路桥
  55. 经常犯困、迷糊,当心是身体发出的“黄牌”警告
  56. 加州港口货量遭重创,骤降70%
  57. 女子爱上ChatGPT,决定与丈夫离婚
  58. 西哈努克被中共像“亲爹”一样供奉 竭尽奢华
  59. 还要忍川普1356天
  60. 川普内阁人事巨变 美国务院发言人曝尴尬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