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团队信心高涨,但也存在众多警号

2025-01-20 16:26:2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





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凯蒂·凯(Katty Kay) Role,BBC美国特派记者

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喜欢表演,也喜欢带来惊喜。

当他重返白宫时,全世界都在观望“川普2.0”是否真的会比以往的混乱形象更有纪律、更有效率。

即便他还未踏入椭圆形的办公室,与八年前他首次上任时相比,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他更为大胆。

与川普身边人的交谈,他的自信无庸置疑。他已让共和党的步伐一致,商界人士争先恐后地捐款支持他的就职典礼,而反对派则显得疲惫不堪、声音微弱。

尽避这次选举结果相当接近,但在“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中,你完全感受不到这点。他们觉得自己终于获得证明,并渴望迅速行动、推动政策、反击当选总统的敌人、以及改变美国。他们相信,美国民众支持川普是对“觉醒文化”、主流媒体和全球精英的蔑视。

而这种信念也反映在他的政治议程上。从大规模驱逐移民、赦免国会骚乱事件的参与者、对美国邻国施加惩罚性贸易关税,以及终结出生公民权等,川普承诺推动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并可能在上任首日就宣布多项政策。

这些举措将令人目不暇给,而这正是他的目的。



图像来源,Reuters,川普提名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

特普普即将带入白宫的团队反映出那种傲慢,那位曾对精英阶层与建制派资历怀有敬畏之心的总统已不复存在。

以国防部长的任命为例。

2016年,川普选择了马蒂斯(Jim Mattis)领导五角大楼,几乎对这位备受爱戴的资深将军表现出崇敬之情。他称赞马蒂斯是“一位有品格和诚信的人”。然而,两年后,由于公开的意见分歧,马蒂斯辞职,川普则批评他是“世界上最被人高估的将军”。

到了2024年,川普挑选了一位截然不同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赫格塞斯是一名电视主持人,拥有军事背景,但缺乏重要的管理经验,尽避他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面临多宗性侵与酗酒的指控,但最终仍成功过关。

这一次,川普不再试图取悦任何人,而共和党似乎也无意或无力对他的决策加以制衡。川普在赫格塞斯丑闻缠身时坚定支持,这似乎成了对共和党议员的考验:他们敢违抗川普吗?结果显示,他们没有。

目前看来似乎团结一致,但在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分歧,预示着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混乱。

川普的内阁成员拥有截然不同的立场,彼此未必能够和谐共事。

他所任命的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曾是支持堕胎权的民主党人,而许多共和党议员正试图收紧对堕胎的限制。

财政部长提名人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则是华尔街出身,拥有传统的共和党经济观点,且曾为自由派金融家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效力。然而,川普的副总统万斯(JD Vance)则是一名民粹主义者,直言“我们不再迎合华尔街”。

在劳工政策上,川普的内阁同样充满矛盾。一方面,马斯克(Elon Musk)推动放宽监管,另一方面,劳工部长提名人则支持工会与劳工安全法规。

国务卿提名人卢比奥(Marco Rubio)则符合传统共和党鹰派的立场,他曾称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普京)为“暴徒”与“黑帮分子”。与此同时,川普选择的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对俄罗斯以及已被推翻的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抱持较为同情的态度,一位川普的盟友甚至形容她是“鸽派人士”,是团队里的“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图像来源,Reuters,川普提名的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

即将上任的总统的盟友认为,正是这种非传统的观点组合使川普与众不同且令人兴奋。一位前普特朗顾问告诉我,过去民主党政府内部意见一致,就像“一群鹦鹉”般人云亦云。这位顾问表示,川普第二任期的核心目标是要打破僵化的政府体制。

历史学家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Doris Kearns Goodwin)曾盛赞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打造了一个由政敌组成的内阁,而在川普的情况下,即将上任的政府更像是一个宫廷,而非共和国。这些“朝臣”各持己见,彼此存在分歧,但最终都要尽可能地靠近权力核心,以确保自己的政策主张能够胜出。

他们深知川普有着“听信最后一个与他交谈的人”的名声,这使得在第一个任期内,白宫官员争相成为那个能够左右决策的人。当他们无法成功影响川普时,往往会选择向媒体爆料,以求自己的观点被外界听到。

随着各方意见的激烈竞争,这次的内部泄密问题可能比上次更加严重,尽避新任白宫幕僚长苏西·威尔斯(Susie Wiles)正竭力控制局势。

因此,这届政府的关键问题在于,这个出人意料的多元团队能否顺利协商,并产生出最佳成果,还是最终演变成一场“高中生内斗”,人人争当“老师的宠儿”,却没有明确的方向去指引他们。

目前内部缺乏凝聚力,尤其在国家安全问题方面,已引发一些分析人士的担忧。曾在布什(布希)政府任职、现任外交关系协会(CFR)荣誉主席的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表示:“新政府内部对中国的立场并没有形成共识。可以预见,未来美国政策将面临持续的内部斗争,并出现不少前后矛盾的情况。”

目前,川普的意志仍占主导地位。但他知道,再过两年,美国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届时政治焦点将迅速转向未来。共和党的列车会驶离车站,而川普可能会被留在月台上。

尽避届时他仍将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庞大的资金,使其在接班人选择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政坛话题将不再围绕他,众多“朝臣”将竞相争夺未来的领导地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标普将Tether资产评级下调至最低等
  2. 二战苏联军队中,哪个民族的战斗力最强?
  3. 连环贷款纠纷迷局:借款人伪造公章致公司负债亿元
  4. 资金匮乏,温哥华烟火节取消
  5. 海归留学生,在体制内有多吃香?
  6. 香港住宅楼大火:已致44死,279失联
  7. 鹤岗“房产一哥”,转行擦边背后
  8. 网约车司机猝死,家属担心无法得到保险保障
  9.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10. 昆明火车站列车撞施工人员致11死2伤
  11. 白宫发言人的亲戚,被抓了
  12. 浓烟、求助与逃亡:亲历者讲述香港大埔火灾
  13. 敏感词叠加 “范冰冰”加“金马奖”成了大陆的“佛地魔”
  14. 川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15. 日本撤走光刻胶业务 中国半导体产能大倒退!
  16. 安徽亳州一小学附近发生爆炸 目前伤亡不明
  17. 朝鲜女军人遭3高中生先奸后杀 政府判死刑“即刻处决”
  18. 胡萝卜是转氨酶“利器”?
  19. 一文读懂谷歌TPU:英伟达暴跌跟它有关
  20. 一针抵一套豪宅,1800万/针天价救命药获批
  21. 王友群:中共外交的又一大昏招
  22. U.S. News AI爆冷,CMU/MIT并立,公立黑马逆袭
  23. 传蔡奇接受审查 其两位保密局下属突被免职
  24. 段永平隐退23年了,段家人还在:亲哥神操作曝光
  25. 【评论】加州经济对人工智能依赖日深
  26. 感恩节出行指南:哪些商店开门?何时出发能避车龙?
  27. 出生地是中国?女子在上海转机遭滞18小时 印度强烈抗议
  28. 10月工业利润回落的三个原因
  29. 川普敦促高市:不要加剧与中国的争端
  30. 法拉盛1年来20店歇业、35店新张
  31. 成都市长王凤朝落马内情曝光
  32. 抗日前线发生怪事 中共“八大元帅”去哪了?
  33.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34. 以色列围困约旦河西岸
  35. 一文看懂AI眼镜产业链
  36. 石破茂:没有日中关系,日本还能生存吗?
  37. 俄罗斯:新版方案可谈
  38. 百万秦军3年内消亡之谜
  39. 36%商品无实质折扣 “黑五”买啥最合算
  40. 香港37岁消防员殉职 冲火场失联半小时 全身薰黑不治
  41. 90后华人取代65岁图灵奖得主 过亿美金年薪背后....
  42. 多米尼加允许美军进入限制区 联手打击毒贩
  43. 报告揭中共砸两千亿美元渗透美国敏感产业
  44.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道
  45. AI“信仰”vs城投“信仰”
  46. 美取消庇护难民粮食券 21州及华盛顿特区提告
  47. 金价狂飙背后黑手,购金量超越央行
  48.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49. 美房贷申请量意外飙升至2023年以来新高
  50. 大陆一天两起列车撞人事故 引发安全质疑
  51. 香港大火,增至75死逾70伤
  52. 马克龙将访华,冀平衡优化关系
  53. 为投奔自由台湾 共军杀死艇长 周恩来急下密令
  54. 欢度感恩节 美国人外出就餐激增13%
  55. 协同亚洲团伙钓鱼诈骗上门收钱 南加州华男获刑
  56. 白宫附近枪击,嫌犯落网
  57.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58. 斯柯达发布100概念车官图
  59. AI时代的迷失:可怕的不是跟不上,而是用旧思维赶路
  60. 中国经济下行 年轻一代“躺平”选择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