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退保潮”:宁信自己 不信国家

2025-01-17 12:27:1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美国之音


年轻人在北京的一处商场里休闲。(2024年5月10日)

台北 — 中国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延后退休制度,但早已有大量年轻人先行选择退出社保。中国青年阿智对美国之音说,退保是年轻人继续“躺平”的具体表现,他宁愿把钱省下来,自己给自己养老,也不相信国家提供的养老金。他还说,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当中有一种想要远离国家权力的想法,尽量减少向国家体系输入自己的血汗钱,过着一种“心酸小确幸”的生活方式。

阿智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今年36岁,他在去年9月中国人大常委通过延迟退休的新政后,选择退出基本养老保险。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退保,但他这次下定决心不再交给国家养老,一个理由是因为每个月缴交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社保费,对他而言是一笔不算小的开销,与其把钱花在几十年后的养老上,不如“活在当下”,让自己过得开心;另一个理由是他对于中国社保体系没有太大的期望与信心,担心钱拿不回来。



两个姑娘在北京东岳庙里烧香。(2024年8月7日)

宁愿信自己也不信国家

按照阿智的说法:“这个其实是继续躺平的一个具体的结果”。 他表示,中国的社保基金亏空和入不敷出的情况早已行之有年,所以国家才会出台延迟退休的政策。延迟退休代表的是缴纳社保养老金的时间变长了,这在躺平族看来,基本上就代表国家已经没有钱去给人民养老了,所以退保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于延迟退休的不满与抵制。尤其,老了以后也不见得领得到养老金,而现在缴的钱“都是在帮别人养老,没有意义。”

他说:“在这个情形之下,宁愿选择自己把钱准备存下来,自己来给自己养老,就是宁愿信自己也不信国家。”

阿智接着说,最根本的一点,是中国现在的青年人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己的生活圈跟经济圈,不再热衷于过去竞争式的“内卷”,而是变成一种“小确幸”。

他说:“这种生活方式会尽可能地远离国家权力,远离社会竞争,就是说吃饱喝足,生活开心即可,但这不是幸福意义上的小确幸,而是一种带着伤感、带着辛酸的一种小确幸。”

他说,比如过去青年人支出占比很大的医疗、教育和住房,现在很多人认为与其辛苦一辈子,不如干脆选择远离那些范畴,索性就不买房,也不缴社保了,就是自己把钱留下来,尽量少向国家体系去输入自己的血汗钱。

阿智的案例体现了现下很大部分中国青年的心声。有中国网友在微博发布视频,表示他和妻子都是灵活就业人员,他自己是在2023年4月份开始买社保,每个月缴1277元,他老婆是在2022年1月开始买社保,每个月缴1195元。他们当初就是想着等老的时候能给自己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后来发现缴社保的压力越拉越大,时间越来越长,所以打算要退保,但又发现能拿回来的钱只有40%,他苦恼“原来退社保也是一件很愁人的事情”。

底下网友留言劝他:“退,是明智的选择”、“长痛不如短痛”、“把缴社保的钱存银行”....

中国民众的养老资金一共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保基本”的用途;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期能发挥“补充”作用;第三支柱则是“个人养老金”,由民众自由选择参与市场化运作,在去年12月15日全国全面铺开。在这三大支柱中,目前仍以第一支柱,也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在中国养老体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根据彭博报道,中国有数千万青年暂停缴纳养老金,在2024年前10个月,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净流入仅成长2.3%,为5420亿人民币,低于前2年的两位数成长;参与人数的成长率仅为2019年的一半。

不想帮人作嫁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所研究员林宗弘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很多中国农民工和中小型的外资企业都不愿缴纳养老金,中国社保已经亏空,半数以上省份的养老金账户都已入不敷出,可是现在连年轻人都“想尽办法逃”。这是因为他们也看懂了在中国高龄化的趋势下,再继续缴钱进去可能根本拿不回来,只是在帮人作嫁而已。这让他们更没有动力去投保,不缴反而可能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他说:“特别是在政府债台高筑,地方政府根本就常常去挪用社保基金去补那些财政的赤字窟窿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真的是不是能够15年后领到养老金,然后养老最后退休年龄又会再往后拉,所以这个基本上,我是说站在投保一方来讲,年轻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还蛮合理的。”

中国政府在今年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将用15年时间逐步把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岁延迟到63岁,女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岁、55岁,分别延迟到55岁、58岁。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政策分析员邓巧琳对美国之音说:“其实我们如果要谈养老金的话,我们首先可能要先了解一下,他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中国国家统计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到 2024年年末,中国总人口数14.08亿人,比2023年末减少139万人,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出生人口954万人,比前一年增加了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前一年的6.39‰略有增长。但综合2024年中国死亡人口1093万、人口死亡率7.76‰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99‰,总人口数连续三年下降。人口负增长意味着劳动力减少,也代表缴纳社保金的人变少,养老金的池子也变小。

邓巧琳说,中国政府其实已经意识到养老金储备不足的问题,所以已经开始在做一些“调剂”,从有比较多劳工人口纳保的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结余,转移到其他省份去,他们称之为“全国统筹机制”,因此目前中国养老金尚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冲击,真正严重的时间点是在一胎化政策下的子女进入到退休时期的2030年后。

她说:“因为在2030年之后的这个退休人数跟尚未退休人的比例,那个时候的差距可能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会有一个落差存在,所以可能会导致养老金会有一个譬如说发放比较困难,如果真的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我觉得在那个时候会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状况。”

按照预测,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可能在2035年、2050年分别达到36.3%、53.5%,并于2084年达到峰值87.5%,呈现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趋势。

华尔街日报也曾说,未来10年中国将有3亿人退休,中国的基本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

对经济与社会的冲击

如果按照美国之音采访的阿智以及网友的案例估算,即便以他们每个月缴纳养老金的一半、500元人民币来计算,数千万人断保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是马上少了50亿元人民币的显著现金流,这对受到通货紧缩风险、经济已经在下行的中国,无疑是另一个严峻的经济挑战。

阿智说,上海从前有一位市委书记陈良宇因为贪腐而落马,但他一直为上海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他把上海的社保基金给“盘活”了,他做了各式各样的投资,让社保基金升值,对民众来讲其实是有益处的。但从陈良宇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中国社保基金的运用与管理其实不太完善。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所研究员林宗弘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在债务危机下,会去调动养老金以做其他的债务周转,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央扩大发行国家公债去填补地方政府的债务,或者要地方政府也去发债,以债养债,但怎么看都不是长久之计。

他强调,从投资面来说,断保的人增多,不把养老金缴入库,将使地方政府少了一笔可以运用来扩大公共支出、带动经济发展的资金;从消费面来看,未来老龄化社会将会有更多人缺乏经济保障,选择存钱养老而更不敢消费,然后也不想要缴社保。常此以往下去,将会造成中国整体经济动能恶化。

林宗弘说:“所以就变成说,这两头现在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恶性循环。”

国家失信埋下社会动荡隐忧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员邓巧琳表示,光是去年中共中央就规划了1万亿转移支付给地方基本养老金,如今又少了这一大块社保基金入账,对中央财政肯定多了一个压力来源,更让未来养老金是否能正常发放添上变数。

然而,养老金一旦不能够足额发放,将会变成国家失信的问题,也意味着社会信用体系的瓦解,为社会动荡埋下隐患。2023年初,中国武汉市与大连市的老年人接连发起“白发革命”,不满缴了多年的医保金大幅缩水,就是一例。

分析人士说,中国青年大量退保是否引发政策微调,值得后续关注。但无论如何,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加速发展,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势必逐渐增加,养老保险的负担也将逐渐加重。政府只能不断发行公债去支付养老金,但领取养老金的人都是已经没有生产力的人,无法推動中国经济成长,这将来势必变成中国政府一个非常大的财政负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攸关生死 爆张又侠和习近平在争夺一“神秘东西”
  2. 中企在赞比亚因“生态灾难”遭起诉 金额达800亿美元
  3. 今年首次!美联储降息1码 预计年内还降两次
  4. 微软在华产品又被曝留后门
  5. 二大爷美签或被撤销 王志安或被限制入境
  6. FBI焚烧毒品却不通知,烟雾全被人吸了
  7. 那个睡网吧的躺平小A,怎么就突然消失了?
  8. 英王举行国宴 大赞川普 强调英美“最密切关係”
  9. 价值连城 埃及博物馆法老金手镯展出前失踪
  10. 大陆一公司集体降薪 最多降50% 引发争议
  11. 【佳音时刻】非裔男生入住女宿 重庆高校惹议
  12. 各地雇员因“庆祝”遭解雇,万斯呼吁举报
  13. 印度毛主义叛乱分子宣布结束武装斗争 当局正在核实
  14. 前中共刑警在美国不当言论被举报
  15. 德国小伙在中国贫困山区支教10年,然后他去哪了
  16. 房子何时买卖?专业预测加州2026年房市
  17. 最阴毒大佬自订潜规则 送正派老婆来睡才办事
  18. 中国拟购500架波音飞机 川普访中“最后谈判阶段”
  19. 尚不含在校学生 中国官方数据:青年失业率18.9%
  20. 川普政府援乌解方:北约出资,美国出货
  21. 为什么美国的电价上涨这么快?
  22. 湾湾怎么总出邪门CP?
  23. 波兰关闭边境 数百中欧班列受阻 王毅游说被拒
  24. AI应用快速渗透 引爆美国电力荒!核能重返C位
  25. 中国下令停止采购辉达芯片 美众议长批加剧紧张
  26. 美国仅派出国防武官出席香山论坛
  27. 中国商界哀歌 马云的归来与企业家集体殒落的时代
  28. 满天全是窟窿眼 大灾要来了?
  29. 2025年美国电价创下历史新高
  30. 美联储降息了,释放何种信号?
  31. 河南一公职人员霸占农地修坟 村民投诉无果
  32. 边境巡逻队抵达芝加哥 启动“大行动”
  33. 于朦胧猝逝爆潜规则 葛斯齐揭“北京淫乱派对”内幕 网:细思极恐
  34. “你们这样玩死我”于朦胧死前被吊窗外 绝望哭喊引来邻居
  35. 加州议会通过堕胎药法案 允许医患保持匿名
  36. 美国新版公民考试难度加大 采用口试
  37. 美国入籍考试变难 题库题量双增 纳入这些新内容
  38. 华裔女学生公开挺政治暗杀 美民众:遣返回国
  39. 华盛顿对北京政策大转向
  40. 说柯克“活该” 亚裔医生辞职 举报他的护士被辞后复职
  41. 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十
  42. 三男子被ICE带走,有人被电击受伤
  43. 史无前例的抛售大潮,席卷中国各大城市
  44. 中共放宽外资购房限制 专家:难挽楼市颓势
  45. 德媒:欧美效法中国产业政策 不得要领 学错了重点
  46. 美联储会时隔九月降息,鲍威尔重申决策独立
  47. 分析:中共办香山论坛自娱自乐 西方冷眼观察
  48. 崇祯一朝灾祸有多严重?让我们看看历史的记载
  49. 中国138个收缩型城市名单,是如何出炉的?
  50. 换位思考
  51. 唐元隽承认充当中国政府代理人
  52. “俩俩”同时失踪 贵州四川等多地大男孩失联
  53.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54. 【重播】川普夫妇前往圣乔治教堂 出席欢迎仪式
  55. 唐元隽从“六四英雄”变“北京间谍” 中共渗透知道少
  56. 曼哈顿2赌场提案遭否决
  57. 美联储降息 美四大银行同步下调优惠利率
  58. 分析:鼓动暴力不应属于言论自由范畴
  59. 日本台湾交流协会访团:日台都面临中共威胁
  60. “六四英雄”变“北京间谍” 唐元隽案揭露中共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