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退保潮”:宁信自己 不信国家

2025-01-17 12:27:1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美国之音


年轻人在北京的一处商场里休闲。(2024年5月10日)

台北 — 中国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延后退休制度,但早已有大量年轻人先行选择退出社保。中国青年阿智对美国之音说,退保是年轻人继续“躺平”的具体表现,他宁愿把钱省下来,自己给自己养老,也不相信国家提供的养老金。他还说,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当中有一种想要远离国家权力的想法,尽量减少向国家体系输入自己的血汗钱,过着一种“心酸小确幸”的生活方式。

阿智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今年36岁,他在去年9月中国人大常委通过延迟退休的新政后,选择退出基本养老保险。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退保,但他这次下定决心不再交给国家养老,一个理由是因为每个月缴交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社保费,对他而言是一笔不算小的开销,与其把钱花在几十年后的养老上,不如“活在当下”,让自己过得开心;另一个理由是他对于中国社保体系没有太大的期望与信心,担心钱拿不回来。



两个姑娘在北京东岳庙里烧香。(2024年8月7日)

宁愿信自己也不信国家

按照阿智的说法:“这个其实是继续躺平的一个具体的结果”。 他表示,中国的社保基金亏空和入不敷出的情况早已行之有年,所以国家才会出台延迟退休的政策。延迟退休代表的是缴纳社保养老金的时间变长了,这在躺平族看来,基本上就代表国家已经没有钱去给人民养老了,所以退保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于延迟退休的不满与抵制。尤其,老了以后也不见得领得到养老金,而现在缴的钱“都是在帮别人养老,没有意义。”

他说:“在这个情形之下,宁愿选择自己把钱准备存下来,自己来给自己养老,就是宁愿信自己也不信国家。”

阿智接着说,最根本的一点,是中国现在的青年人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己的生活圈跟经济圈,不再热衷于过去竞争式的“内卷”,而是变成一种“小确幸”。

他说:“这种生活方式会尽可能地远离国家权力,远离社会竞争,就是说吃饱喝足,生活开心即可,但这不是幸福意义上的小确幸,而是一种带着伤感、带着辛酸的一种小确幸。”

他说,比如过去青年人支出占比很大的医疗、教育和住房,现在很多人认为与其辛苦一辈子,不如干脆选择远离那些范畴,索性就不买房,也不缴社保了,就是自己把钱留下来,尽量少向国家体系去输入自己的血汗钱。

阿智的案例体现了现下很大部分中国青年的心声。有中国网友在微博发布视频,表示他和妻子都是灵活就业人员,他自己是在2023年4月份开始买社保,每个月缴1277元,他老婆是在2022年1月开始买社保,每个月缴1195元。他们当初就是想着等老的时候能给自己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后来发现缴社保的压力越拉越大,时间越来越长,所以打算要退保,但又发现能拿回来的钱只有40%,他苦恼“原来退社保也是一件很愁人的事情”。

底下网友留言劝他:“退,是明智的选择”、“长痛不如短痛”、“把缴社保的钱存银行”....

中国民众的养老资金一共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保基本”的用途;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期能发挥“补充”作用;第三支柱则是“个人养老金”,由民众自由选择参与市场化运作,在去年12月15日全国全面铺开。在这三大支柱中,目前仍以第一支柱,也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在中国养老体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根据彭博报道,中国有数千万青年暂停缴纳养老金,在2024年前10个月,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净流入仅成长2.3%,为5420亿人民币,低于前2年的两位数成长;参与人数的成长率仅为2019年的一半。

不想帮人作嫁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所研究员林宗弘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很多中国农民工和中小型的外资企业都不愿缴纳养老金,中国社保已经亏空,半数以上省份的养老金账户都已入不敷出,可是现在连年轻人都“想尽办法逃”。这是因为他们也看懂了在中国高龄化的趋势下,再继续缴钱进去可能根本拿不回来,只是在帮人作嫁而已。这让他们更没有动力去投保,不缴反而可能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他说:“特别是在政府债台高筑,地方政府根本就常常去挪用社保基金去补那些财政的赤字窟窿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真的是不是能够15年后领到养老金,然后养老最后退休年龄又会再往后拉,所以这个基本上,我是说站在投保一方来讲,年轻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还蛮合理的。”

中国政府在今年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将用15年时间逐步把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岁延迟到63岁,女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岁、55岁,分别延迟到55岁、58岁。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政策分析员邓巧琳对美国之音说:“其实我们如果要谈养老金的话,我们首先可能要先了解一下,他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中国国家统计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到 2024年年末,中国总人口数14.08亿人,比2023年末减少139万人,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出生人口954万人,比前一年增加了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前一年的6.39‰略有增长。但综合2024年中国死亡人口1093万、人口死亡率7.76‰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99‰,总人口数连续三年下降。人口负增长意味着劳动力减少,也代表缴纳社保金的人变少,养老金的池子也变小。

邓巧琳说,中国政府其实已经意识到养老金储备不足的问题,所以已经开始在做一些“调剂”,从有比较多劳工人口纳保的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结余,转移到其他省份去,他们称之为“全国统筹机制”,因此目前中国养老金尚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冲击,真正严重的时间点是在一胎化政策下的子女进入到退休时期的2030年后。

她说:“因为在2030年之后的这个退休人数跟尚未退休人的比例,那个时候的差距可能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会有一个落差存在,所以可能会导致养老金会有一个譬如说发放比较困难,如果真的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我觉得在那个时候会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状况。”

按照预测,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可能在2035年、2050年分别达到36.3%、53.5%,并于2084年达到峰值87.5%,呈现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趋势。

华尔街日报也曾说,未来10年中国将有3亿人退休,中国的基本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

对经济与社会的冲击

如果按照美国之音采访的阿智以及网友的案例估算,即便以他们每个月缴纳养老金的一半、500元人民币来计算,数千万人断保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是马上少了50亿元人民币的显著现金流,这对受到通货紧缩风险、经济已经在下行的中国,无疑是另一个严峻的经济挑战。

阿智说,上海从前有一位市委书记陈良宇因为贪腐而落马,但他一直为上海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他把上海的社保基金给“盘活”了,他做了各式各样的投资,让社保基金升值,对民众来讲其实是有益处的。但从陈良宇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中国社保基金的运用与管理其实不太完善。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所研究员林宗弘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在债务危机下,会去调动养老金以做其他的债务周转,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央扩大发行国家公债去填补地方政府的债务,或者要地方政府也去发债,以债养债,但怎么看都不是长久之计。

他强调,从投资面来说,断保的人增多,不把养老金缴入库,将使地方政府少了一笔可以运用来扩大公共支出、带动经济发展的资金;从消费面来看,未来老龄化社会将会有更多人缺乏经济保障,选择存钱养老而更不敢消费,然后也不想要缴社保。常此以往下去,将会造成中国整体经济动能恶化。

林宗弘说:“所以就变成说,这两头现在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恶性循环。”

国家失信埋下社会动荡隐忧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员邓巧琳表示,光是去年中共中央就规划了1万亿转移支付给地方基本养老金,如今又少了这一大块社保基金入账,对中央财政肯定多了一个压力来源,更让未来养老金是否能正常发放添上变数。

然而,养老金一旦不能够足额发放,将会变成国家失信的问题,也意味着社会信用体系的瓦解,为社会动荡埋下隐患。2023年初,中国武汉市与大连市的老年人接连发起“白发革命”,不满缴了多年的医保金大幅缩水,就是一例。

分析人士说,中国青年大量退保是否引发政策微调,值得后续关注。但无论如何,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加速发展,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势必逐渐增加,养老保险的负担也将逐渐加重。政府只能不断发行公债去支付养老金,但领取养老金的人都是已经没有生产力的人,无法推動中国经济成长,这将来势必变成中国政府一个非常大的财政负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芝加哥多名华人被ICE带走,全是因为这个原因
  2. 欧盟被迫“开放”还是“自救”?
  3. 外卖大战进入下半场:订单量下滑、客单价走高
  4. 美国政府开启“漫长重启” 航班、粮食券恢复仍需多日
  5. 她当北京间谍收1810万美元?纽约州长幕僚遭批叛美
  6. 中企如何拿到被美国封锁的英伟达芯片?外媒揭密
  7. 【翻墙必看】中共网安公司大规模数据泄露
  8. 中国双11降温 专家:内需疲软 消费信心不足
  9. 外传请辞,中国宣布吴清外访行程
  10. 中共违反制裁助伊朗武器计划 美议员:必须阻止
  11. 狂欢落幕,谁杀死了双11?
  12. 贝索斯追赶马斯克:新格伦号二飞能否扳回一局?
  13. 书文双璧 苏轼知名代表作〈前赤壁赋〉
  14. 中媒:吴石朱枫后,台湾还有一批同志“战斗”至今
  15. 华人二代角逐加州副州长 有望搅动美国政坛的黑马
  16. 抗议跨境镇压 哈萨克人权组织焚烧中共血旗
  17. 烧光48亿的“无人”超市,被同行打回原形
  18. Prada一把不锈钢勺子卖1300元,网友神回复了
  19. 元神进入幽冥 死而复生的经历
  20. 美国大军压境 委内瑞拉策略:游击战或制造混乱
  21. 爱泼斯坦前女友的狱中生活揭秘:无限量卫生纸…
  22. 知名记者爆猛料:我知道爱泼斯坦为何不揭露川普!
  23. Trader Joe’s限量微型手袋上架 网络走红
  24. 于朦胧在母腹中就被盯上?一生被精心安排 真相令人震惊
  25. 培育基因编辑供体猪是异种移植第一步
  26. 中国学者简云青涉走私致命真菌 掀美国学术间谍危机
  27. 荒野求生“刀疤哥”走红:钻木取火 每天吃30多个猕猴桃
  28.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29. 中共财政吃紧 多个领域“以罚代管”增收
  30. 妙瓦底诈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引渡至中国
  31. 中医教你预防中风诀窍 救自己也救家人
  32. 大陆男孩被误诊 注射激素半年后确诊糖尿病
  33. 美股抛售潮或蔓延至亚洲
  34. 泽连斯基亲信涉贪$1亿逃海外 能源司法部长双双下台
  35. 遗体检出精液 连云港女职员陪酒死亡 5镇干部被处理
  36. 第26学区会议,聚焦市长掌控权
  37. “战狼”回归,中国外交官威胁砍掉高市早苗“肮脏的头颅”
  38. 哈萨克人权组织抗议跨境镇压 焚烧中共血旗
  39. 名嘴皮尔斯·摩根携新书演讲:觉醒主义已亡
  40. 英军情五处警告 华裔律师李贞驹为“影响力间谍”
  41. 日本人眼中的晚清为啥是一个“失败国家”?
  42. 百度数字人现场演示翻车
  43. 冬天也要天天开窗通风
  44. 1.5万人!Verizon酝酿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45. 校长被控把学校当后宫 夸张影像曝 真相揭开更劲爆
  46. 巨头利润狂欢VS新贵狂烧钱:揭秘AI万亿盛宴的残酷真相
  47. 中国最大城市群,正在拼命建机场
  48. 爱泼斯坦新邮件曝光,称川普“知道那些女孩”
  49. 川普政府撤销阿拉斯加石油钻探限制
  50. 刘登昆教育基金,延续电脑助老情
  51. 全球概览创办人船屋,开价180万上市
  52. 美国土安全部部长慰劳“停摆功臣”
  53. 于朦胧全运会显灵 香港惊现“习吊颈”
  54. 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55. 对,我就是不喜欢取蚌钱还要被盘问!
  56. 美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攻击型潜舰
  57. 英媒调查:陈志疑为中共国安代理人 曾在台进行灰色行动
  58. 华裔动画公司首作邀刘思慕献声
  59. 房贷利率维持5.875%,年底是否再降息?
  60. 中国一重集团原副总陆文俊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