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中边界争端虽达成协议但仍难以解决?

2025-01-16 11:26:2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VOA美国之音



这个星期,印度陆军总司令乌彭德拉·德维韦迪(Upendra Dwivedi)将军宣布,该国在这个冬季“不期待任何裁军”。他还透露,印度和中国仍处于“一定程度的对峙”中,并称边境局势“稳定但敏感”。尽避印度和中国去年10月达成了边界协议,但分析人士认为,缺乏信任和战略目标的不同将使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极其困难。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提名的国务卿人选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参议员星期三(1月15日)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誓言要继续与中国展开地缘政治竞争,称中国为“最强大、最危险、与我们能力近乎相当的对手”。对于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伙伴印度来说,北京的威胁却近在咫尺。

边境僵局

中印双方在未解决的边界上的分歧一直是两国之间紧张局势的根源,导致了1962 年的战争以及过去六十年的有限冲突。

印度政府称,2020年6月,中印边境现状被改变,当时中国在多个地点越界,导致喜马拉雅山加勒万河谷发生暴力冲突。20名印度士兵和至少4名中国士兵丧生。这是45年来中印边界首次出现人员死亡的情况。

结果,双方部署了数千名配备重型武器的士兵,加固他们的阵地。双方陷入了四年多的紧张对峙。

“局势相当稳定,但不正常”

去年10月21日,印度和中国同意在2100英里长的边境沿线的拉达克东部地区的德普桑和德姆乔克这两个地点脱离接触。

该协议是两国之间四年紧张谈判的结果。双方在所有摩擦点完成了脱离接触的程序。

2014年至2016年担任印度驻华大使的阿肖克·坎塔(Ashok Kantha)重申了印度陆军总司令的说法,并称“这不是正常情况”。他曾参与跟北京的边界谈判。

“由于脱离接触,已经恢复了一点点的稳定,双方在巡逻活动中也更加谨慎。但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局势仍然相对稳定,但不正常,“他在新德里告诉美国之音。

去年 10 月签署边界协议几天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谈。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了边境地区和平的重要性,并誓言要为双边关系带来稳定。

随后,两国在去年12月举行了五年来的首次边界争端特别代表会议。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Ajit Doval)前往北京会见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他们强调了“有效边境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中方有关这次会议的会谈纪要集中在贸易、跨境交流以及人文联系等领域恢复关系。

缺乏信任导致边境问题的解决充满不确定性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边界问题仍将是整体关系的中心议题,而由于相互不信任,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充满了不确定性。

美国和平研究所南亚高级顾问丹尼尔·马基(Daniel S. Markey)认为,目前关系的解冻并不意味着“双方已经重新获得了对彼此更深的信任”,而且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另一方充满戒备”。

新德里希夫纳达尔大学副教授贾宾·托马斯·雅各布(Jabin Thomas Jacob)博士认为,“印度对中国的意图高度不信任”。

“虽然中国以前也签署了双边协议,但他们或迟或早忽视或违反了这些协议,”他告诉美国之音。

北京则一再指责印度在宣称对争议领土拥有主权的同时违反双边达成的共识。

印度的三步战略

两国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承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在与中方的对话中,印度政府把解决边境问题的重点放在三步的战略上:脱离接触、缓和局势和消除诱因。

脱离接触是指在恢复边界巡逻的情况下使士兵后撤;缓和局势涉及把士兵从摩擦点撤走;接下来是消除诱因,即双方就部队和武器的部署达成一致,或者可以共同决定完全撤走士兵。

目前,仅在少数地点实现了脱离接触。在其他地区已经建立了缓冲区,作为一项临时性的措施。

前印度驻华大使坎塔认为,这些缓冲区“落在我们实际控制权的一边”,并且“相当于改变了现状”。

希夫纳达尔大学的雅各布对此表示同意。

“在其他一些地点的对峙只是通过没有巡逻的缓冲区模式而得到暂时的解决。这对印度来说不能是一个永久的状况,因为这意味着中国通过不良行为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他补充道。

美国和平研究所的马基强调,虽然印度经常使用上述三步模式,但中国似乎““不那么拘泥于此”。

“北京可能对边境新常态有一套不同的偏好,而且在我看来,尤其不太可能接受印度关于消除诱因的规定,”他补充说。

中国的战略盘算

坎塔大使认为,立场的差异源于北京建立其“主导周边地区”的战略愿景与印度确保亚洲和世界多极化的立场背道而驰。

他说:“中国充其量把印度视为一个地区大国。它不愿意让印度扮演任何特殊角色。早些时候,他们相当顾及我们的敏感之处。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了。”

他补充说,印度与美国日益增长的关系也让北京感到不悦。

“中国越来越多地通过与美国的战略竞争的棱镜来看待与印度的关系。”

马基认为,中国在印度边境所采取的灰色地带活动“与其对包括在南中国海和印太海洋领域在内的该地区更广泛的做法一致”。

他预测,中国今后不太可能改变方向。

“北京的领导层仍然认为在边境沿线对印度保持压力具有一定的战略和政治价值,”他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匈牙利人和他们的小吃
  2. “7.5大屠杀”新疆人权组织吁各国向中共施压
  3. 今天看到两个好消息,都是关于美国的
  4. 垃圾真的不够烧了?藏在25家上市公司财报的真相
  5. 惊爆军办出事 五大战区停摆!包猛风暴将至
  6. 大罢免拉下几席算大成功?新系高层年会内警惕情势不容乐观
  7. 消失的暑假:当孩子们被送进“军事夏令营”
  8.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川普大胜,美国大败
  9. 毛澤東的無神論就是個僞命題 他比誰都信神
  10. 老板娘爱上货车司机,分手后发现怀孕
  11. 女星自爆“不记得堕胎几次”
  12. 州长新闻秘书因性丑闻辞职
  13. “第一夫人”守活寡 江青和毛婚姻名存实亡录
  14. 川普强力施压,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15. AI杀死了破折号,也绞杀了...语文
  16. 美国决定关税8月1日开征
  17. 沈舟:中共航母编队到香港 党媒泄老底
  18. 女子花20万元找对象:说好的14位男性没见完
  19. 美环保署139名员工签署“异议声明”反对川普遭停职
  20. 天文学家发现全新物体穿越太阳系 迄今第三次出现
  21. 川普:已签署12封贸易信函,可能周一发出
  22. 李在明兑现承诺,鲁比奥取消访韩
  23. 马斯克公开“美国党”战略:瞄准中期选举参众两院席位
  24. 川普:十分可怕,令人震惊
  25. 川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26. 甘肃一幼儿园儿童血铅异常 重新检测结果震惊家长
  27. 较真来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28. 灾难来了怎么办?8个小物件关键时能救命
  29. 南航机长伤人后坠亡:其能力排查不合格
  30. 核武扩散还能控制吗?全球9国如何成为拥核者
  31. 中方邀请李在明参加阅兵,韩外交部回了10个字
  32. 纽约法拉盛实录:无证移民,跟移民局玩猫鼠游戏
  33. 川普签令一幕,让不少美国人“炸锅”
  34. 实施国安法5年 学者:香港政治彻底“内地化”
  35. 329条河超警洪水 南北闹灾 中南海沉默
  36. 美国法庭直播意见两极 强尼戴普案遭讽大型实境秀
  37. 俄罗斯正式承认塔利班政府
  38. 英国前防相挑衅
  39. 台风丹娜丝逼近 台湾发海警 明后天影响最大
  40. 傅玉霞起诉中领馆保安故意伤害案 开庭审理
  41.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42.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43. 人工智能来袭 福特CEO:AI将取代美国一半白领工作
  44. 【纪元焦点】南航机长用生命反抗职场霸凌?
  45. 夏威夷消失的矮人 17年前误闯他们的领域
  46. 新一轮“去产能”:成因、方案和给普通人的建议
  47. 幼儿园铅中毒,孩子到底吃了什么?
  48. 40℃热炸了,比天气更热的是“新高温经济”
  49. 对比杀害秋瑾和林昭的那些人的结局
  50. 美援巡逻舰强化东南亚海防 牵制中共海上扩张
  51. 五年内大陆青年法轮功学员遭中共迫害概况
  52. 印度突然强硬,让川普很尴尬
  53. 新税法对我家的影响
  54. 甘肃幼儿园孩子血铅异常背后:有6岁孩子长了白发
  55. 王岐山两旧部获任要职 引关注
  56. 德州中西部山洪暴发 酿24死逾20孩子失踪
  57. 曼达尼申请哥大时自称非裔引质疑
  58. 绿营提案谴责中共遭蓝白封杀 分析:证明被中共掐住脖子
  59. 援乌按下暂停键?
  60. 融创中国将配股偿债56亿 孙宏斌称“最困难时期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