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众吞下铀后又活了23年 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2025-10-18 09:25:5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科普中国

在一段至今仍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视频里,一位名叫盖伦·温索尔(Galen Winsor)的男子站在讲台上,从瓶中倒出一撮黄色的粉末。

他先是用盖革计数器对着粉末,仪器立刻发出密集的“咔哒”声,证明其具有放射性。

随后,在观众的注视下,他将这撮粉末倒入手心,毫不犹豫地放入口中吞下。紧接着,他把盖革计数器凑到自己脸上,仪器再次“咔哒”作响 。

他当众吞下铀后又活了23年 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这人不仅吞下后没事,还活到了 2008 年。因此,在他进行这次著名的公开演示后,他又活了超过 20 年 。据报道,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巡回演讲中,曾重复这一行为多达 77 次 。关于他去世时的年龄,不同资料的说法略有出入,有的记录为 82 岁,有的则为 86 岁 。

图源:find a grave

“吞铀”之后还没事?这怎么可能?它直接挑战了我们对“核”与“放射性”的常识性恐惧。

一场精心策划的“科学秀”

视频记录的事件真实发生于 1985 年,是温索尔一场名为“核恐慌骗局”的巡回讲座的一部分 。

盖伦·温索尔 图源:yahoo

温索尔并非一些视频里所说的物理学家,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核化学家。他曾在著名的汉福德核设施工作,负责设计和运营钚的提取流程,甚至担任过安全主管。深厚的专业背景,让他看起来像一个敢于说出“行业内幕”的权威专家。

然而,这场讲座并非纯粹的学术交流。它的赞助方是约翰·伯奇协会(The John Birch Society),一个以极端反政府、反商业监管而闻名的美国保守派组织 。

温索尔的核心论点与该组织的议程不谋而合:他认为公众对低水平辐射的恐惧是被过度夸大的,其背后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阻碍核技术发展而策划的阴谋 。他甚至宣称,著名的三哩岛核事故是“从未发生过的捏造事件” 。

三哩岛核电站 图源:the new yorker

三哩岛核事故,是 1979 年 3 月 28 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纳河三哩岛核电站的一次部分堆芯熔毁事故。这是美国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列为五级核能事故。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 20 万人撤出这一地区。

因此,这场“食铀”表演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探索科学未知,而是一场服务于特定政治议程的表演。温索尔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噱头和技术上的可信度,而他的赞助方则提供了一个放大其声音的平台 。

他为什么啥事没有?

温索尔之所以安然无恙,并非因为放射性物质无害,而是因为他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多数人不知道的科学细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区分铀的两种不同危害:化学毒性和放射性毒性。

对于天然铀(也就是温索尔声称吃下的物质),其主要的健康威胁来自于它作为重金属的化学毒性,这一点与铅类似,主要攻击目标是肾脏 。

天然铀 图源:nuclear power

相比之下,它的放射性其实相当低。天然铀的主要同位素铀-238 的半衰期长达 44.68 亿年,这意味着它的衰变速度极其缓慢,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辐射非常少 。

而决定铀进入人体后危害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其溶解度

温索尔吞下的,是被称为“黄饼”的氧化铀粉末,这是一种不溶性的铀化合物 。当这类物质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时,由于其极难溶解的特性,人体胃肠道的吸收率极低,低于 1% 。

绝大部分(超过 94%)的物质会在一两天内未经吸收就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这意味着,它几乎没有机会进入血液循环去毒害肾脏,其在体内造成的辐射暴露时间也极其短暂。

作为一名资深的核化学家,温索尔对此了如指掌 。他精心选择了危害最小的物质形态(不溶性氧化物)和危害最小的暴露途径(口服摄入),上演了一场看似颠覆常识的“奇迹”。

他将这种特定条件下极低的急性风险,包装成“所有辐射都无害”的普遍性结论,声称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晒太阳” 。这是一种典型的误导:用一个狭隘的、片面的事实,去支撑一个广泛的、错误的论点。

真正的科学探索:以身试险的先驱们

温索尔的行为,与科学史上那些真正“以身试险”的科学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典型的例子是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夫妇。他们对放射性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但当时人们对辐射的危害知之甚少。在一个通风不良的棚屋里,他们年复一年地从数吨沥青铀矿中分离放射性元素 。

这种长期的、无防的暴露给他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健康后果。夫妇二人都长期遭受辐射病的折磨,玛丽·居里最终在 66 岁时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几乎可以肯定是由职业暴露造成的 。时至今日,他们当年的实验笔记本仍然具有放射性,必须存放在铅盒中 。

另一个例子是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为了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元凶,在当时主流医学界普遍不认可其理论的情况下,他喝下了一整杯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最终成功在自己身上诱发了胃炎,并用抗生素治愈了自己 。他的目标是产生能够说服科学界的新数据。

这些真正的自我实验者,冒着巨大的、未知的风险来回答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而温索尔,则是冒着一个被充分理解的、极小的风险,向非专业观众“证明”一个早已预设好的政治观点。他利用了科学演示的形式,来推进一种反科学的信息,让大家误以为核辐射无害,这无疑是对科学精神的讽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昔日国酒神话暴跌 经销商爆仓 中国白酒的黄金十年彻底结束!
  2. 北京布下邪阵 12月中国恐出大事?
  3. 胡温困局能突破吗? 说说权贵们的集体复辟之路
  4. 黑金帝国覆灭
  5. 台共领导人蔡孝乾,披上了国军少将衔
  6. 联合国或将破产
  7. 蒋校长的第二个夫人陈洁如去港记
  8. 翁帆的出路:当“杨振宁夫人”人生开启新章
  9. 丘成桐:希望设立以杨振宁命名的奖项来纪念他
  10. 网传上海又一访民死于黑监狱
  11. 川普政府与纽森再度交锋
  12. 解放军9上将遭双开!反习派藉“带病提拔”逼习辞职?
  13. “福建号”列装! “因为这个原因仍难与美核航母比肩
  14. 郑丽文谢票,吁不要再打“仇中反中牌”
  15. 中美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磋商 官媒:给美立规矩
  16. 川普派出“夜行者”,委国百万民兵备战
  17. 从全面加征改为精准打击 川普悄悄微调关税政策
  18. 美国各地再爆反川普示威,抗议其强硬政策
  19. “不要国王”抗议活动再起 反川普示威者席卷美国
  20. ICE突袭华人家庭旅馆,至少10人被抓
  21. 美媒问是谁选了在布达佩斯美俄会晤 白宫:你妈妈
  22. 武汉疫情回顾:中共封控政策或暗藏大阴谋
  23. 全美数百万人上街怒斥川普专制
  24. 美陪审团历史性裁决 巴黎银行助苏丹政府种族灭绝
  25. 让人发胖的那个基因,却能保护心脏
  26. 孟加拉首都国际机场大火,全面停航
  27. 巴基斯坦阿富汗停火结束,谈判开启
  28. 一滴血提前检出50种癌症
  29. 边旅行边赚钱,月入五万?
  30. 丘成桐悼念杨振宁:希望设立以杨先生命名的奖项
  31. 央企“中化国际”3年亏55亿 子公司宣告破产
  32. 比特币匿名性受挑战 美扣押134亿美元震撼币圈
  33. 中国国航客机行李内锂电池起火 航班迫降
  34. 印媒:一名H-1B申请人面试一分钟即获批准
  35. 纽约,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36. 于朦胧脸被划伤 衣鞋在艺术馆 多次发求救信号!献祭阴谋曝光?秋风、吕佳容、于朦胧、乔任梁都在艺术馆?
  37. 美政府“停摆”影响扩大 核安局与法院大量员工休假
  38. 小孩从邻居阳台坠亡,父母索赔27万
  39. 以总理:人质遗体全数归还前 拉法关卡不重启
  40. 贝森特与何立峰视频通话 拟下周会面为川习会铺路
  41.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去世 终年103岁
  42. 海外热传秦刚现身北京照片 传其安全退休
  43. 外企,正加速从955滑向996
  44. 食品巨头,全球大裁员1.6万人
  45. 对抗中共稀土武器化 澳洲如何帮助美国
  46. 称2周后见习 川普:所谓公平就是数兆美元流入美国
  47. 阿尔茨海默氏症新疗法
  48. 快递小扮逆袭成的CEO,辞职了
  49. 中国国航客机空中起火 紧急备降上海浦东
  50. 重大事故:美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服务中断
  51. 他当众吞下铀后又活了23年 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52. 杨振宁退休26年石溪大学为他保留办公室 中国留学献花
  53. 胡锡进:郑丽文年轻时支持“台独”但后来得以重塑
  54. 郑丽文当选后即提三大原则
  55. 大巴载着三十几位作家怎么飞速往山下冲
  56. 非法移民悬赏1万美元谋杀ICE探员 被逮捕
  57. 荷兰安世半导体全面切断中国员工访问权限
  58. 加拿大外长赴北京会王毅 讨论电动车等贸易争端
  59. 路透专访哈玛斯高层:拟停火5年 无法承诺解除武装
  60. 法媒:朝鲜大军伪造身份渗透西方企业 窃钱养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