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州通报6年来首例确诊屈公病例
2025-10-15 20:25:3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纽约盅汤生官员证实,一名居住在长岛纳苏县(Nassau County)的民众确诊感染屈公病(Chikungunya)病毒,这也是美国六年来首次通报本土感染病例。屈公病是一种经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过去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根据盅汤生厅通报,该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诊,患者于8月出现发烧及关节疼痛等症状。纳苏县卫生局指出,患者近期曾在纽约地区内旅行,但并未出国,目前尚不清楚其确切感染途径。卫生局推测,患者可能被携带病毒的伊蚊(Aedes albopictus)叮咬感染,不过目前在当地采集的蚊虫样本中尚未发现病毒,且没有证据显示存在持续性社区传播。
屈公病特征
屈公病由蚊媒传播,无法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感染者通常会在被叮咬后三至七天内出现发烧、关节肿痛、头痛、肌肉疼痛与皮疹等症状。多数患者可在一周内康复,但部分人可能持续感到关节不适。新生儿、65岁以上长者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者,罹患重症的风险较高。
虽然该疾病极少致命,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仅能以对症方式缓解不适。美国疾病避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屈公病疫苗仅建议特定前往高风险国家的旅客接种。
卫生官员:传播风险极低
盅汤生厅表示,纽约市大都会区及长岛部分地区皆存在可携带屈公病病毒的伊蚊品种。然而,随着秋季气温下降,蚊子活动减少,目前的传播风险“非常低”。
盅汤生厅厅长麦克唐纳(James McDonald)提醒民众仍应采取基本防护措施,包括穿着长袖衣物、使用经联邦注册的防蚊剂、检查门窗纱网是否完好,以及清除屋外如花盆、桶子、排水沟等积水容器,以减少蚊虫滋生。
纽约盅汤生厅指出,今年州内另有三起感染屈公病的病例,均与国际旅游相关,并非本土感染。全美自2019年以来尚无其它本地感染记录。当地蚊虫也可能携带其它病毒,如西尼罗病毒(West Nile)、东方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等。
屈公病疫情在全球多地出现过,包括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及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岛屿。卫生官员呼吁,虽然目前纽约的感染风险极低,但防蚊措施仍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