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市场震荡 一度“跌势如泄洪”
2025-10-15 23:25: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进入2025年10月中旬,国际金价在冲破历史高位后迅速“跳水”,引发大陆国内金价连锁反应,大陆多家银行调整贵金属业务门槛,凸显了市场的极高风险。
国际金价大涨后跳水 国内金店老板:跌势如泄洪
10月中旬,周大福、周生生等知名品牌,足金饰品价格约在1,215元(人民币,下同)/克上下,一个月内每克涨一百多元。老庙黄金价格飙涨到1,218元每克。
10月14日,黄金价格一度冲破每盎司4,179美元,但午盘即出现跳水,由红翻黑急降近90美元。
近日“金店老板:金价跌起来像泄洪”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中国蓝新闻引述浙江杭州一名金店老板的说法,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波动:“国内金价10月14日从920元/克涨到950元/克,午后又跌回到920元/克。跌起来像泄洪。”这突显了市场的脆弱性,让“没有承受能力的顾客,难以承受这起伏”。
10月15日,国际金价稳步上涨,盘中站上4,200美元/盎司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10月15日,国内金价再迎历史性突破。品牌金饰最高1,235元/克。杭州具有40年经验的黄金回收商感叹道,普通人一个月工资只能买3克黄金。现在年轻人结婚只能租黄金戴戴,戴几天再还回去。
博主“热榜边界人”16日报道:15日中午,我妈给我发来一张照片:她站在周大福柜台前,手里攥着一张小票,背景是挤满人的黄金专柜。“上午还1,162元/克,下午就到1,178了”。
国内金价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Au99.99)和沪金主力合约盘中最高价分别为960元/克和960.42元/克。
金价再创新高 大陆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
《新京报》10月16日报道,金价震荡上涨,多家银行相继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
根据中国银行公告,自10月15日起,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焙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此前,工商银行、宁波银行也宣布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至1,000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调整贵金属业务的原因主要是近期金价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显着上升。
进入10月,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至950~1,000元,克重维持1克不变。
10月14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参考当前市场情况,该行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焙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已在执行中的定投计划不受影响。
工商银行、宁波银行也均在本月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10月11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3日起,该行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
宁波银行于10月9日宣布,由于近期国内金价波动较大,根据相关规定,该行自2025年10月11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900元调整为1,000元,按重量起购克数维持1克不变。若购买金额不足1,000元的,交易申请将无法成功提交。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部分银行调整个人黄金业务起点金额,主要是因为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个人黄金积存业务的定期投资,一般以1克黄金为最低买入单位。在黄金价格较快上涨的情况下,相关银行对起点金额进行调整,以适应黄金市场价格变化,同时这也是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
董希淼称,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政治、军事、经济复杂多变,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仍然较强,国际金价仍有一定支撑。但黄金价格在高位的波动将加剧。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基于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在资产配置中合理配置黄金及相关产品,理性控制投资仓位,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无论是投资黄金还是投资其它产品,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自己了解的产品,不要跟风投资、盲目投资。”董希淼称。
黄金还能“牛”多久?
《上海证券报》报道,受访专家普遍认为,长期来看,支撑黄金价格上行的核心逻辑仍在,但短期需警惕金价快速上涨中暗藏的技术性回调风险,金价在四季度预计步入震荡阶段。
今年第三季度,国际、国内金价经历了7月的高位震荡、8月和9月的节节攀升。Wind数据显示,伦敦现货黄金在该季度末收盘价较季初开盘价上涨16.8%,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Au99.99)涨幅为14.5%。
贺利氏贵金属中国区交易总监陆伟佳谈及近期金价表现时说,高价黄金继续抑制黄金的实物消费,但投资需求持续高涨,弥补了实物消费的低迷。9月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增加360万盎司,达到9,720万盎司,为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年初至今增长了17%。9月最后一周黄金ETF资金流入持续,持仓进一步增加60.3万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