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罪团伙利用短信 诈骗美国人逾10亿元
2025-10-15 19:25:3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犯罪团伙利用“SIM卡农场”大量发送诈骗短信,让美国人损失逾10亿美元。
周三(10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说,“SIM卡农场”是指塞满成箱网络设备的一系列房间,服务器里插满了手机用户放入新手机中用来打电话或发短信的SIM卡。
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前,美国特勤局在纽约查获超过300台SIM卡服务器和10万张SIM卡,并指这些行为跟北京有关。这是“SIM农场”首次进入大众视线。
SIM农场背后的庞大黑市
《华日》报道说,中国犯罪团伙利用“SIM卡农场”向美国人发送大量虚假的催缴高速费和邮费短信,背后是一个将外国犯罪网络与服务器农场连接起来的黑市。仅过去三年这类诈骗就让美国人损失逾10亿美元。
比较常见的诈骗短信有,高速公路通行费(E-ZPass)过期,邮政费用未结清,国税局税款要支付,还有拖欠纽约市的交通违规罚款。
根据过滤移动垃圾信息的公司Proofpoint的数据,在9月,美国人单日举报的高速通行费诈骗信息达到历史新高的33万条。高速通行费诈骗信息的月均数量约为2024年1月时的3.5倍。
报道说,网络安全公司Unit 221b曾参与调查短信欺诈案,其首席情报官本·库恩(Ben Coon)透露,他们在共享办公空间、毒品窝点和汽车修理店都发现过“SIM卡农场”。
他表示,在美国各地至少有38个农场在运营着至少200个SIM盒,这些城市包括休斯敦、洛杉矶、凤凰城和迈阿密。
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助理主管特工亚当·帕克斯(Adam Parks)告诉《华日》,光一个人用“SIM卡农场”就可以发送相当于1,000个电话号码的短信量。

诈骗者招募美国内应 刷卡套现
帕克斯表示,中国犯罪团伙通常远程操作“SIM卡农场”,同时雇用在美国境内的人协作完成犯罪活动。这些团伙通过中国社交媒体微信招人,并提供指导手册和实时技术支持。
犯罪分子通过加密社交媒体Telegram寻找可以在美国境内代为刷卡的人,每天大约雇用400到500名这样的钱骡。
帕克斯说,这些被招募的人员每购买一张100美元的礼品卡,可获得约12美分的报酬。
这些同伙在商店结账时通过手机进行购物,用手机对着PSO机刷一下,表面上就好像他们在使用自己的信用卡。他们也通常会购买礼品卡,然后再用礼品卡购买商品,之后再将商品运往中国。
帕克斯解释说,诈骗者使用远程“感应支付”(tap-to-pay)软件,“在一部中国手机和一部美国手机之间建立起一座虚拟桥梁”。

专家解释“幽灵刷卡”的关键两步
澳洲网络安全策略师爱德华·德里豪斯(Eward Driehuis)接受澳洲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详细解释了这类“幽灵刷卡”(Ghost tapping)。
第一步是犯罪份子先通过短信或者假冒网站搞到受害人的信用卡信息,让受害人同意支付一小笔费用。在验证付款过程中,犯罪份子会获得受害人的一次性银行密码,并乘机复制一张一模一样的虚拟卡。
第二步,犯罪组织招募一批同伙,让他们到不同的实体店使用手机上的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直接从刷卡机通过,盗刷受害人的信用卡。
NFC功能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在10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
调查人员发现,犯罪份子会把被盗取的卡号加入到在亚洲的谷歌(Google)和苹果(Apple)电子钱包。
威胁情报公司SecAlliance的研究员福特·梅里尔(Ford Merrill)告诉华日说,犯罪份子将这些卡放入数字钱包,目的是避开用户的多重身份验证,相当于已经告诉银行,信任这台设备。
对于这类骗局,德里豪斯建议民众说,最重要的就是:首先,不要去点击短信或假网店的连结。其次,一旦不小心点击了,需要立即对你的谷歌和苹果电子钱包进行安全性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