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堵“看不见的墙”,为何让欧盟吵成一团?

2025-10-02 22:25:2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环球网

当地时间10月1日,欧盟国家领导人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峰会,重点讨论欧洲防务、俄乌冲突等关键议题。其中,建立欧盟“无人机墙”的提议成为会议焦点之一。

10月1日欧盟领导人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非正式会议合影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原计划持续两小时的会议最终延长至四小时才告结束。据多方消息透露,会议期间气氛一度紧张,围绕“无人机墙”建设的讨论尤为激烈。欧洲媒体援引与会外交官的消息称,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对该计划提出了强烈批评,态度坚决,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后仍表示,该计划将继续推进。

这一分歧凸显了“无人机墙”计划在欧盟内部的争议性:它并非一个单纯的技术项目,而正逐渐演变为一场有关欧洲防务方向与政治立场的博弈。

“无人机墙”究竟能化解哪些风险?

9月26日,欧盟防务官员与部分欧盟国家国防部长、乌克兰以及北约代表通过视频会议讨论“无人机墙”防御系统。

库比柳斯来自立陶宛,是欧盟负责防务的高级官员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欧盟负责防务的高级官员库比柳斯将其作为欧盟的“优先事项”。在库比柳斯看来,日前发生在北欧、东欧各地的无人机事件传递出“俄罗斯正在试探欧盟和北约”的信号,对此欧盟必须作出“坚定、团结、迅速”的回应。

欧洲媒体制作的“无人机墙”效果图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设想中的“无人机墙”是一个网络化、立体化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跟踪和拦截无人机,通过依靠雷达、红外线、光电和无线电信号等手段来定位目标,并在无人机进入关键区域之前实施压制或击落。英国《金融时报》称,欧盟“无人机墙”将会为整个欧洲大陆提供防护。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有分析认为,这套系统最快也要数年时间后才能投入使用,属于典型的“远水解不了近渴”投资。另外,欧盟发言人也坦言,项目时间表并不确定,还存在很多变数。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说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建设“无人机墙”这个提议最早出现在今年9月10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上发表“盟情咨文”时提到,建设欧盟东翼监测机制,发展实时太空监测能力,并采纳波罗的海国家的倡议建设“无人机墙”。9月的最后一周,在分发给成员国的一费棠件中,欧委会将这堵“墙”描述为一条由多层次先进系统组成的防线,具备探测、跟踪和拦截无人机的能力。

欧盟“无人机墙”背后的分歧与算计

这一设想令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大国戒心重重。德国总理默茨在法国和意大利支持下强调,应由成员国牢牢掌控这些大型防务项目,而非欧盟。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9月28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表达了对快速建成“无人机墙”的质疑。他敦促欧盟机构在思考和采取行动时分清轻重缓急,与其急于“砌墙”,欧洲更需要把精力放在更紧迫、更关键的事务上。

除了德国防长的强硬表态,法国也表达了不同意见。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爱丽舍宫指出,修建“无人机墙”是一个复杂议题,欧洲需要的是包括远程和短程防空系统的多层次防御体系。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1日的会议现场对此进行了补充。在他看来,欧洲应该集中精力共同开发预警系统,采购包括弹道导弹在内的本土“威慑”深度打击能力并购买更多防空系统。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南欧国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考量。在哥本哈根的峰会上,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提醒,任何共同防务项目都必须兼顾整个欧盟的安全。他强调,欧盟的东部边境固然需要覆盖,但欧洲南部边境同样不能被忽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大陆免受威胁。这一观点得到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呼应。她警告称,欧盟的边界非常广阔,不应只盯着东部而忘记南翼。

引发分歧的主要原因是欧盟预算的分配。按照目前的设计,“无人机墙”项目三分之二的资金被要求拨给东欧国家,这直接引发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西、南欧国家的不满。

除了成员国围绕财政支出的巨大分歧,欧洲媒体报道,该项目还面临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欧盟各国防务能力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资金保障不足,导致项目落地缓慢甚至碎片化。此外,欧盟对于无人机防御的技术仍缺乏经验,从北欧国家应对无人机的事例中,可以发现时常出现误报、漏检,反制手段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如果拦截行动误伤、跨境或失控,极易引发外交摩擦与法律争端。

“无人机墙”:是“解药”还是政治姿态?

谈及欧盟推动的“无人机墙”计划,不得不联系到近期在欧洲多国上空频发的无人机“骚扰”事件。尤其是本月早些时候,波兰方面指控不明无人机“入侵”其领空,引发地区紧张。

9月22日,哥本哈根机场因无人机目击事件关闭所有交通,警察在机场执勤。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而在丹麦、挪威等地,机场和军事设施近来多次目击到无人机闯入受控空域,造成航班中断,甚至威胁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尽管官方已展开多方调查,但至今仍未能确定肇事方身份。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对此保持谨慎态度。

德国总理 默茨:我们还不知道这些袭击背后是谁,但我想借此机会感谢德国空军和德国海军在哥本哈根及其他地区所做的安全保障。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配图

法国总统 马克龙:在这个问题上我会非常谨慎,我不想草率地归咎于任何一方。

不过,欧盟官员更愿意选择相信这是一次隐蔽的“混合攻击”行动,与俄罗斯的战略意图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急于推出“无人机墙”,在不少观察人士看来,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与此同时,东欧“新欧洲”国家长期对法德等“老欧洲”主导防务事务心存不满。在安全议题上,它们往往更愿意依靠美国而非欧洲自身。然而对于欧洲遭遇的无人机“骚扰”,美国总统川普回应称,这“可能是操作上的失误”。这一表态语气轻描淡写,被不少欧洲安全事务专家解读为:美国试图淡化事态、回避明确定性。事实上,这一表述为事件划下了政治边界。

在这种安全焦虑与政治撕裂交织的背景下,一道昂贵且技术高度集成的“无人机墙”,究竟能提供多大的安全保障?它是欧盟战略自主的一步实棋,还是一场被高估的政治象征?恐怕还需要时间来揭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反习派决战习派 传四中全会有“上中下”策 涉及这三人
  2. 再提“击落5架巴军机”,印空军参谋长谈及枭龙战机
  3. 航班延误13小时,连换3架飞机未起飞
  4. 于朦胧案 蔡奇和两个“私生子”被聚焦
  5.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最新民调曝光,变化有点大
  6. 川普重大突破 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人质 未提一关键
  7. 中国芯片翻车了,华为惨被抓包
  8. 【纪元焦点】东西部战区剧变 习核心军权崩塌
  9. 摩根士丹利:美国债期权显示政府停摆可长达29天
  10. 胡锡进:被中国卡脖子直击痛处 川普团队腔调软了
  11. 美防长称美军将领不爽的可辞职 两名高级将领请辞
  12. 耗资约2亿 众院监督委员会调查白宫新建奢华宴会厅
  13. 美国9月费体分之一卖家下调房屋售价
  14. 关于德国统一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15. 川普提议向美国人发放上千美元刺激支票
  16. 印度水彩画家Anirban Jana作品
  17. 川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再呼吁降息
  18. 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人质 川普回应
  19. 美阿芯片交易搁浅 黄仁勋与白宫AI顾问很挫败
  20. 维系美好婚姻 夫妻间需要沟通的五类重要话题
  21. 习近平是中共的初心还是意外?
  22. 哈马斯回应“20点计划”
  23. “统促党”助中共渗透台湾内幕曝光
  24. 露宿田野,菲律宾人艰难应对震后余波
  25. “出片式旅行”,正在毁掉当代人的假期
  26. 英国警方:一名恐袭遇难者可能系被警方误杀
  27. Gemini 3.0 Pro内测流出,编程实力惊人
  28. 日本首相“决战”,你看好谁?
  29. 罢工后,加拿大邮政给出新提议
  30. 卢森堡举行王位交接仪式,迎来新一任大公
  31. 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遭投毒在俄送医 弟弟被禁止探望
  32. 韩国反华分子挑这日子示威,太嚣张
  33. 美新关税影响木制家具业 对亚洲冲击最大
  34. 拜登任期内大规模海上钻探禁令违法
  35. Gmail用户可发送端到端加密邮件
  36. 美国大豆丰收中国不买 “川普考虑100亿美元援助”
  37. 中国艺术家高兟健康状况恶化 家人吁保外就医
  38. 大翻转?于朦胧拿到阴间追杀令“黑令旗”!
  39. “干掉防火墙,他们几天就完蛋!”传中共红二代发声
  40. 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前行长李思影被查
  41. 大多伦多9月房屋销量同比上升8.5%
  42. 哈马斯提交对川普“20点计划”回应,都说了些什么
  43. 德国统一35年:年轻人也难逃东西差别?
  44. 比亚迪销量下滑 分析:欲拓展海外市场包具挑战
  45. 大豆成贸易战焦点 美豆农转向非中国市场
  46. 统一已35年之后 德国的年轻人仍然难逃东西差别?
  47. 沉默的富豪 中国经济精英为何在舆论中集体噤声?
  48. 菲律宾反对中共在黄岩岛建自然保护区
  49. 政府停摆第三日,川普施压民主党
  50. 墨西哥对华贸易管制升级 中共跳脚为哪般
  51. 22起5G基站纵火案背后:美国阴谋论的狂热
  52. 广西洪灾持续多日 村民:无人救援
  53. 中国第二座5万亿城市将诞生
  54. 叙利亚前总统遭投毒,现已出院
  55. 中共国安委副主席蔡奇据报卷入英国间谍案
  56. 浓烟滚滚,大温1高速大桥瘫了
  57. 韩国废除检察厅,总统杀总统的传统要结束了?
  58. 妻妹出门躲死劫,返家目睹母丧命
  59. 川普邀高校加入教育重塑计划 纽森发警告
  60. 台北捷运老妇逼“让座” 华人区“优先席”为何常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