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运老妇逼“让座” 华人区“优先席”为何常爆冲突?

2025-10-03 11:26:3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中文网

台北捷运近日再次发生“让座”冲突,一名年长妇人要求让座不果,就用手提袋攻击年轻乘客,随后年轻人用脚将其踹倒在对面的座位。

台湾屡屡爆出让座纠纷,今年7月立法院三读通过,将现行“博爱座”改为“优先席”,在原有长者、孕妇、行动不便者、携带幼童者的标志外,新增“其他有实际需要者”。

有长期关注博爱座议题的设计专家指出,台北捷运博爱座以深色强调识别效果,是“标签化”让座资格,容易激化矛盾。

台湾以外,两岸三地屡因谁应使用博爱座引发冲突。有文化学者对BBC中文分析,儒家思想强调尊老,但用博爱座要求民众“礼让老人”实际是把“儒家法家化”,违反了“让”的原意。

为让座问题动手、动刀、公审

近年台湾因博爱座发生争执,甚至伤人案件。最新一宗发生在本周一(9月29日),一名年长妇人乘搭台北捷运,要求一位坐在优先席的长发男乘客让座,遭对方拒绝后,妇人挥动随身提袋攻击男子膝盖,随后男子一脚将妇人踹至对面坐位。

事件激起社会广泛讨论,有人指出车厢内仍有其他空位,质疑为何妇人仍要求年轻人让座。亦有人表示,就算是老人先动手是错,但男子以牙还牙,一旦老人倒地受伤,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警方调閱监视器与票卡纪录确认冲突双方身分,各依社维法第87条“互殴者”通知到案,可处1.8万元罚锾。

过去台北捷运多次因让座发生纠纷。2021年11月有男子乘搭台北捷运时,要求博爱座的年轻乘客让座,并拿出剪刀刺向对方;翌年该男子再拿着剪刀朝坐在博爱座的男子攻击,最终因伤害案被判刑8个月。

2023年,一名男子在搭乘捷运时不满博爱座上的乘客没有让座,拿纸袋挥击对方的脸部,更直接用屁股坐在对方腿上。

同年,作家李昂在搭乘台北捷运时,因身体不适向博爱座上的三位年轻人要求让座未果,她在社交媒体公开经历,并一度贴出相关年轻人的相片,被质疑是在网络“公审”学生。

谁有资格坐?标签化设计激化矛盾

在台湾推广通用设计逾18年的余虹仪向BBC中文表示,博爱座容易引起纠纷与设计有关。

她指出,台北捷运博爱座是深蓝色,与一般座位浅蓝色明显有别,带来一种识别效果,坐在博爱座的人或周边的乘客,都会思考能不能坐在博爱座,“颜色的区分太明显了,明显到大家会去关注那个座位。”

她说在伦敦或日本的地铁系统,并不会用座位颜色去划分博爱座,只是在座位上加上博爱座的标志,减少标签和识别的心理压力。而台湾高铁、高雄捷运也没有用颜色去区分博爱座,“有需求的人,不管他外观是怎样,都有机会坐在博爱座上”。

其次,她认为捷运公司过去宣导使用博爱座时,强调要礼让给老弱妇孺,早年宣导更涉及旅客请勿占用,“请勿占用就摆明了,我预测你可能会占用,我宣导你不要占用。”她认为这种宣传手法加深博爱座非人人可坐的观念,令博爱座与“老弱妇孺”标签绑在一起。

余虹仪表示,当标签化坐在博爱座的“资格”,容易引起争论,也令乘客有心理压力,例如长者担心自己外观上不够“老”,会被其他人质疑;孕妇也可能担心肚子没有明显突起来。同时,也有人不想被认为是“弱势”,不想坐在博爱座。

她指出,现有台湾已迈入超高龄社会,博爱座数目早已不能满足需求,建议将捷运座位颜色统一,保留优先席的标志,在宣传“博爱座人人可坐,请记得让给有需要的人”以外,还要加上“不只明显的外观需求,生病的人等隐性需求也有乘坐需要”。

余虹仪分析,会否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关键是民众素质。她观察就算坐在浅蓝色一般座位,很多台湾人仍会让座。

改名能促进世代理解吗?

优先席(priority seat)起源于北欧国家,旨在照顾身障族群,希望他们能与一般人一样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台湾在1976年为纪念总统蒋中正逝世周年,在各线公车普设“博爱座”,希望民众搭车时能“发挥蒋公仁慈博爱精神”主动让座给老弱妇孺。

2013年台湾立法院通过《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大众运输工具应设置供“身心障碍者及老弱妇孺”优先乘坐的博爱座,比率不得低于总座位数15%,并视需要标示或播放提醒礼让座位警语。

对照其他国家设立优先席的制度,法国地铁的“优先席”不分颜色,亦明确订立使用权顺序。排序第一的是退伍或伤残士兵,其后是视障者、身心障碍劳工、站立困难的不适民众、孕妇、带4岁以下幼童者、没有明确站立困难的不适民众、持有站立困难卡者。而75岁以上的长者则排最尾。

台湾立法院近年因博爱座争议推动修法,立法院今年7月通过将现行“博爱座”改为“优先席”。

时任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博爱座的设置本意为让有需求者优先使用,强调未来将加强意识宣导,让大众理解各年龄层皆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隐形障碍与需求,盼促进世代理解与互助。

余虹仪认为,博爱座改为优先席,更符合英文priority seat的原意,优先席就是让有需要的人可以无负担坐下,即使单凭外表看不出有需要。

“年轻人也会有生理不舒服的时候,可能长裤底下就是义肢,某个器官是人工的,或者有甚么疾病,连这块的宣导也要做,因为太多民众没有想到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

敬老精神“儒家法家化”

在华人社会,孝道和尊老被视为美德。两岸三地均有为优先席(香港称“关爱座”、中国大陆称“爱心专座”)使用权爆发争议。

今年4月,香港地铁车厢有年长妇人要求一名少女让座被拒,随后妇人向少女比出不雅手势并斥责“你不是香港人啊!你没有家教”。不少网民形容“关爱座”变成“批斗座”。

中国大陆部分地铁系统,也有广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给有需要人士让座”,但仍因让座问题经常发生争执,去年北京地铁一名老伯因为未获让座情绪激动,出手捂住女乘客的嘴,又用拐杖袭击其腿部。

中国媒体形容,近年屡有让座问题产生的冲突,有老人以强行坐到别人腿上的方式来“抢座”,也有女子在地铁上自称“老师”,强行要求乘客给自己的孩子让座,还有年轻人未让座给老人遭掌掴及言语辱骂。

台湾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白品键向BBC中文表示,儒家希望社会整体和谐,用礼来相亲相爱,但并不是无条件敬老,而是从亲近之人开始。他引述《论语》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希望老人可以得到安顿,也希望所有年轻人得到保护,两者是并列。

他表示,先秦儒家提出“上敬老则下益孝”,“敬老”更多是对统治者的要求,让老百姓觉得长者是值得尊敬,然后回家孝敬自己的父母。

回顾这次争议,他认为政府设立博爱座想民众礼让老人,实际是“把儒家法家化”,使用博爱座变成一种按身份和年龄规定,只是表面用儒家思想做包装,“不是基于情感、尊敬,而是基于身份地位,这种身份地位是很纯的法家(精神)”。

白品键指出,博爱座是为了秩序而来,不是为和谐而来。“设置这个位置,博爱座好像变成了只有老人可以坐的专位,这种思维完全是违反原本‘让’的样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反习派决战习派 传四中全会有“上中下”策 涉及这三人
  2. 再提“击落5架巴军机”,印空军参谋长谈及枭龙战机
  3. 航班延误13小时,连换3架飞机未起飞
  4. 于朦胧案 蔡奇和两个“私生子”被聚焦
  5.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最新民调曝光,变化有点大
  6. 川普重大突破 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人质 未提一关键
  7. 中国芯片翻车了,华为惨被抓包
  8. 【纪元焦点】东西部战区剧变 习核心军权崩塌
  9. 摩根士丹利:美国债期权显示政府停摆可长达29天
  10. 胡锡进:被中国卡脖子直击痛处 川普团队腔调软了
  11. 美防长称美军将领不爽的可辞职 两名高级将领请辞
  12. 耗资约2亿 众院监督委员会调查白宫新建奢华宴会厅
  13. 美国9月费体分之一卖家下调房屋售价
  14. 关于德国统一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15. 川普提议向美国人发放上千美元刺激支票
  16. 印度水彩画家Anirban Jana作品
  17. 川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再呼吁降息
  18. 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人质 川普回应
  19. 美阿芯片交易搁浅 黄仁勋与白宫AI顾问很挫败
  20. 维系美好婚姻 夫妻间需要沟通的五类重要话题
  21. 习近平是中共的初心还是意外?
  22. 哈马斯回应“20点计划”
  23. “统促党”助中共渗透台湾内幕曝光
  24. 英国警方:一名恐袭遇难者可能系被警方误杀
  25. 日本首相“决战”,你看好谁?
  26. 罢工后,加拿大邮政给出新提议
  27. 卢森堡举行王位交接仪式,迎来新一任大公
  28. 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遭投毒在俄送医 弟弟被禁止探望
  29. 露宿田野,菲律宾人艰难应对震后余波
  30. “出片式旅行”,正在毁掉当代人的假期
  31. 拜登任期内大规模海上钻探禁令违法
  32. Gmail用户可发送端到端加密邮件
  33. 美国大豆丰收中国不买 “川普考虑100亿美元援助”
  34. 中国艺术家高兟健康状况恶化 家人吁保外就医
  35. 大翻转?于朦胧拿到阴间追杀令“黑令旗”!
  36. “干掉防火墙,他们几天就完蛋!”传中共红二代发声
  37. 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前行长李思影被查
  38. 大多伦多9月房屋销量同比上升8.5%
  39. Gemini 3.0 Pro内测流出,编程实力惊人
  40. 哈马斯提交对川普“20点计划”回应,都说了些什么
  41. 德国统一35年:年轻人也难逃东西差别?
  42. 美新关税影响木制家具业 对亚洲冲击最大
  43. 比亚迪销量下滑 分析:欲拓展海外市场包具挑战
  44. 大豆成贸易战焦点 美豆农转向非中国市场
  45. 统一已35年之后 德国的年轻人仍然难逃东西差别?
  46. 沉默的富豪 中国经济精英为何在舆论中集体噤声?
  47. 菲律宾反对中共在黄岩岛建自然保护区
  48. 政府停摆第三日,川普施压民主党
  49. 墨西哥对华贸易管制升级 中共跳脚为哪般
  50. 妻妹出门躲死劫,返家目睹母丧命
  51. 22起5G基站纵火案背后:美国阴谋论的狂热
  52. 广西洪灾持续多日 村民:无人救援
  53. 中国第二座5万亿城市将诞生
  54. 叙利亚前总统遭投毒,现已出院
  55. 川普邀高校加入教育重塑计划 纽森发警告
  56. 中共国安委副主席蔡奇据报卷入英国间谍案
  57. 浓烟滚滚,大温1高速大桥瘫了
  58. 对中国游客免签的韩国济州岛:负面情绪从何而来?
  59. 韩国废除检察厅,总统杀总统的传统要结束了?
  60. 华埠军人忠烈坊架设围栏修复工程启动